首页 / 正文

韩子高传

韩子高,会稽山陰人。家世原本寒微,侯景之乱时,子高寄居于京师。景乱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与文帝为总角之好,容貌美丽,看上去像个妇人一般。在淮渚想要搭部伍之车乘还乡,文帝见了,问他说:“你能侍奉我吗?”子高应允。子高原名蛮子,文帝为他改名子高。生性恭敬谨慎,尽心尽力地侍奉,常常带着刀为文帝防身,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文帝性子急,子高总能领悟其意旨。年长后,学会了一些骑射之术,处事勇敢果决,希望做个将帅之人。待到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文帝十分宠幸他,不曾让他离开身边。文帝曾经梦见骑马登山,道路险恶,几乎要坠下山去,得子高之推扶而得以继续攀登。

文帝讨伐张彪时,沈泰等先降,文帝占据了州城,周文育镇守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乘夜回军偷袭城池,文帝从北门逃出,事起仓卒,又值黄昏昏暗,军人纷纷扰陈书扰,文育也不知文帝在哪里,只有韩子高在身边,文帝便派子高从乱军中前往见周文育,复命酬答,在昏暗中又赶去慰劳众军。文帝稍稍拢合一些游散之兵,又由子高引导进入文育军营中,因此一道建立了寨栅。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之部将申缙又来投降,张彪便逃奔松山,浙东平定。文帝于是将手下之兵马多配给子高,子高也轻掷钱财礼贤下士,归附他的人很多。

文帝继位,任他为右军将军。天嘉元年(560),封为文招县子,食邑三百户。王琳到栅口时,子高在台内值宿。等到平定了王琳,子高所统之兵更多了,将士依附于他的,子高都尽力加以提拔,文帝也都加以任用。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至征讨留异,子高随侯安都屯于桃支岭岩下。当时子高兵强马壮,装备精良,另外统率一营人马,单马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头上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乱平,任假节、贞毅将军、东陽太守。五年(564),章昭达等从临川征讨晋安,子高从安泉岭出发与他会师于建安,在诸将中人马号称最为强盛。晋安乱平,以功迁任通直散骑常侍,晋爵为伯,增加邑户连同旧邑共四百户。六年(565),征辟为右卫将军,至京师,镇守领军府。文帝病重,入内侍奉医药。废帝即位,迁为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屯于新安寺。

高宗辅政,子高因兵权过重,心中很是不安,喜欢访查台阁,又请求出京为衡、广诸州镇守使。光大元年(567)八月,前上虞令陆日方及子高之军帅举报他谋反,高宗在尚书省,便召集文武百官在位者议立皇太子,子高也参加了,清晨他一踏进尚书省,便被捉住,送交廷尉,当晚与到仲举一同赐死,时年三十岁。父韩延庆及子侄辈一并赦免。延庆因子高之得宠,官至给事中、山陰县令。

猜你喜欢
  卷一·陈继儒
  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九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一十·佚名
  资治通鉴考异卷十一·司马光
  三八四 谕内阁所有《明史 本纪》着英廉等将原本逐一考核添修·佚名
  金佗续编卷二十九·岳珂
  洪兴祖传·脱脱
  吴玠传·脱脱
  朱赓传·张廷玉
  卷三十五 李妃干政·李有棠
  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金简
  卷五十一·纪昀
  卷一百七十五·佚名
  王鉴和·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杜文澜

    卷十玉梅令姜夔词、万氏注、高华未吐句、高字恐赘、盖自春寒以下、前后同也、词纬亦无高字、按此为白石自度曲、白石长亭怨慢题云、予喜自制曲、初率意好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

  • 卷四十五 吴越上·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四十五 吴越上杜棱棱,字腾云,新城人。广明间为东安都将,始事钱镠。周宝败,镠以棱为常州制置使,以武艺称。大顺二年,为镇海节度副使。干宁三年董昌败,进两浙诸军都指挥使,累官润州刺史,卒。诗一首。 【(《全唐诗》

  • 山谷内集诗注卷五·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内集诗注卷五   宋 黄庭坚 撰 任 渊 注 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 元佑开皇极功归用老成【诗曰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惟深万物表不令四时行【魏志曹爽传注引魏氏春秋何晏尝曰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

  • 列传列女第八十 崔览妻封氏 封卓妻刘氏 魏溥妻房氏 胡长命妻张氏 平原女子孙氏房爱亲妻崔氏 泾州贞女兕先氏 姚氏妇杨氏 张洪初妻刘氏 董景起妻张氏 阳尼妻高氏 史映周妻耿氏 任城国太妃孟氏 苟金龙妻刘·魏收

    夫妇人之事,存于织纴组紃、酒浆醯醢而已。至如嫫训轩宫,娥成舜业,涂山三母,克昌二邦,殆非匹妇之谓也。若乃明识列操,文辩兼该,声自闺庭,号显列国,子政集之于前,元凯编之于后,随时缀录,代不乏人。今书魏世可知者为《列女传》。中书

  • 卷五十六·佚名

    三月初一日(癸亥),上命军机大臣传谕福康安、李侍尧、徐嗣曾曰:台湾戍守兵丁,将来自仍应分班轮换。此等兵丁,籍隶漳、泉者居多;若分拨营汛时,漳、泉两处庄民即以同籍之兵派往防守,则伊等乡贯熟习,自必连为一气;即间有作奸犯科者,兵

  • 卷之四十六·佚名

    洪武二年冬十月壬戌朔高丽使者成惟得等辞归 上以书谕其国王王颛曰近使者归自王国朕问王国政俗城郭甲兵居室如何使者言俗无城郭虽有甲兵而侍卫不严有居室而无听政之所王专好释氏去海滨五十里或三十里民始有宁居者朕询

  • 卷之五百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二○八札光绪十八年闰六月初九日一一四一○—四四·佚名

    新竹知县沈,札发光绪十八年春夏雨季养廉等银与典史即补清军府、本任宜兰县、调署新竹县正堂沈,为札发事。本年闰六月初六日,据该典史请领光绪十八年正月起,至闰六月底止,春夏两季养廉银一十两,增廉银一

  • 卷四十三·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四十三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三十五元陈天祥陈天祥字吉甫本宁晋人兄祜仕河南遂徙洛阳少隶军籍善骑射中统三年李璮叛据济南结宋爲外援宣慰司承制以天祥爲千户屯三?口防遏南兵事平罢归居偃师南山有

  • 平定金川方略卷二·来保

    四月癸亥庆复奏言据炉城文武禀报金川勾连绰斯甲谋攻霍耳章谷汪结带领土兵往革什咱救援又据明正属之孔隅头目甲藏激劝土民驱逐贼番擒获仓旺等解赴炉城收讯【臣】前奏明预备【臣】标兵二千兴汉兵一千已徴调赴川以资分布

  • 卷十 释畜第十九·邢昺

      [疏]“释畜第十九”。○释曰:案《字林》畜作兽。《说文》云:兽也,人之畜养者也。所以与《释兽》异篇者,以其畜是畜养之名,兽是毛虫总号。故此篇唯唯论马、牛、羊、彘、犬、鸡,前篇则通释百兽之名。所以异也。

  • 卷第十三·朱熹

    明道先生语三亥八月见先生于洛所闻刘绚质夫录「公族有罪,磬于甸人,如其伦之丧,无服」,明无罪者有服也。杨、墨之害,甚于申、韩;佛、老一无老字。之害,甚于杨、墨。杨氏为我,疑于仁。墨氏兼爱,疑于义。申、韩则浅陋易见。故孟子

  • 内容提要·马叙伦

    本书主要是阐述原著的意义,也兼及文字的注释。在述义、注释方面,作者列举自汉以来各家的意见,加以考订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此外作者根据庄子本文,提出了庄子哲学是受印度哲学影响的意见,文中多处是以佛学理论来释证的

  • 龟洋忠禅师·惠洪

    禅师名慧忠。泉州人。生陈氏。幼依龟洋山得度。游方至华州。谒草庵法义道人。留十余年。南还旧山。痛自韬晦。会昌初。诏天下废释氏教。及宣宗即位。诏重兴之。而忠笑曰。仙去者未必受箓。成佛者未必须僧。遂过中不食

  • 阿含正行经·佚名

    後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言:我为汝说经。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语深说度世之道。正心为本听我言:使後世传行之。诸比丘叉手受教。佛言:人身中有五贼。牵人入恶

  • 佛说秘密相经卷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复白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言。世尊云何是金刚杵。复云何是莲华。  尔时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告金刚手菩萨摩诃萨言。

  • 淡水厅志·陈培桂

    地方志。作者陈培桂,广东高要人,1869年(清同治八年)任淡水同知。淡水设厅,始自1723年(雍正元年),但久无“厅志”。道光年间,台籍人士郑用锡辑有初稿四卷(即《淡水志略》);1867年,淡水同知严金清聘福建林豪续成志稿十

  • 靖康稗史笺证·确庵耐庵

    《靖康稗史笺证》,由宋人确庵、耐庵编纂。靖康稗史从不同角度,记载了北宋都城陷落始末及宋宫室宗族北迁和北迁后的情况。本书最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作者大都是亲历、亲见其事的人,它为研究靖康祸乱始末,不啻提供了第一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