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三

嘉靖三十五年三月庚申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彭城伯张熊祭 裕陵

○以建州右卫指挥同知撒麻哈阿剌河卫都指挥佥事三赤哈诈冒敕书入贡事觉下通事刘宝等三人开原备御指挥佥事邹曾臣等四人于抚按官问辽阳副总兵王全禄等三人以验勘不慎各夺俸二月

○辛酉 显陵祾恩等殿工完诏内官监太监王逊加恩一等提督侍郎卢勋升俸一级仍与巡抚都御史汪大受各荫一子为国子生巡按御史冯荐赏银二十两纻丝一表里东宁伯焦栋守备太监张方都督佥事蒋华巡抚都御史冯岳抚治都御史张舜臣布政使刘伯跃等各赏银有差

○壬戌改太仆寺少卿刘大实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

○升户部署郎中毕锵为浙江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

○赠松江新场阵亡参将尚允绍为都督佥事荫一子千户世袭指挥李田鲍东莱千户郭勋崔彦章李尚节李鼎百户赵武陈清各赠官升袭如例

○总督胡宗宪以浙江黄家山捷闻请录容羙应袭田九霄舍人田九章及原任留守王伦功 上从部拟命九霄袭宣抚职以红纻衣一袭赐之九章给冠带伦复原官仍将兵杀贼

○癸亥掌吏部事大学士李本言近者当事之臣内外用人不论贤否动以爱憎为用舍狥私纳贿祗取充位是以庶绩日隳南北多故 陛下焦思屡更数易即有龊龊自保之士鲜能分主忧者臣闻琴瑟不调必角□羊而更张之狼莠不除嘉糓不生故用人在去不肖夫大臣者小臣之倡也大臣不职则小臣靡然从之故去不肖者先大臣矣臣顷承任使輙不忌讳欲将两京九卿长贰府寺等衙门堂官及各总督巡抚巡视之朴木□敕不称者稍易之尚堪驱策者留之庶官邪知警入 上嘉其忠悃命本分别去留上之于是本历大臣当罢者南京吏部尚书杨行中南京礼部尚书葛守礼南京刑部尚书陶尚德户部右侍郎艾希淳刑部右侍郎郑大同工部左侍郎郭鋆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何云鴈南京鸿胪寺卿王楠太仆寺少卿张秉壶南京太仆寺少卿陈邦修光禄寺丞丘秉文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烜郝维岳汪尚宁右佥都御史张鹗翼共十五人得旨行中守礼尚德鋆致仕希淳云鴈调外任大同等闲住两京科道官亦要职其一体考察以闻

○甲子应城伯孙永爵卒赐祭葬如例

○原任镇守狭西总兵官前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鲁经卒赐祭葬如例经骁勇敢战久镇西陲以功名终时称良将云

○乙丑升广东布政使司右参政阮鹗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兼巡抚浙江

○总督宣大侍郎江东言怀来南山隘口逼近京师请修筑墩台御虏添设守备一员于岔道城而以口北道参议张镐升兵备副使无事则屯隆庆防秋则移驻岔道提调守备官军兵部覆奏报可

○命原任海宁把总指挥丁仅原任浙江都司署都指挥佥事梁凤并以为事官充参将领兵剿贼用总督胡宗宪荐也

○丙寅掌吏部事大学士李本奉诏考察不职科道官共三十八人不谨都给事中乌从善马汝松左给事中黄元白右给事中黄谦张万纪郭钥南京给事中朱文汉御史李应时刘应熊庞俊陈九成詹理蔡朴尹庭郑钥冯荐张云路郭文周等浮躁左给事中李幼滋给事中孙浚吴国伦夏栻南京给事中高鹤御史李正彝高镛黄正色何廷钰阴秉赐陈观衡曹光南京御史徐栻边毅不及都给事中王鸣臣给事中谢莆御史林应箕朱木叚锦张守蒙得旨罢黜降调如例御史留用者仍各杖四十是时严嵩子世蕃专恣贪婪政以贿成赵文华一出江南之公私匮竭刑赏倒植由是士论恶此三人已甚嵩虑有他故欲锄排异己以慑众志本毅然承其指授亦借以行其私所黜虽多茸阘不称然凡远不附严氏及文华所不悦者一切屏斥无遗故公论为之不平云

○升广东布政使司左参议王宗沐为江西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

○升吏部文选司郎中刘自强为太仆寺少卿

○丁卯初虏入山西生得汉人輙降之啖以厚赏令诈为口外饥民行乞入边侦我虚实故虏入数得利去至是虏酋俺答谋犯边先遣降人王青等入侦而按兵威宁海子待之会青等三十二人俱为山西三关逻卒所缚巡抚王崇上言状诏尽诛青等赏崇银三十两纻丝二表里其有功将吏各升赏有差

○戊辰命南和伯方炳诚意伯刘世延神机营副将都督佥事李俊各佥书都督府事炳中府世延后府后南京左府

○兵部尚书许论以江南新场余倭未平上言二事一请精选嵩卢徐沛之兵为轻兵又调募边兵及广兵俱犄角贼巢之傍为重兵每战则以重兵结寨自固而遣轻兵更出肄之其余不足用者为冗兵可复还故镇一将领职任未明请如各边例总兵则曰镇守屯临山副总兵则曰协守屯金山遇警则不拘水陆皆得从宜调度其体统视巡抚得节制各路参将参将视兵备节制守备以下州县佐贰不得与副参抗礼诏如议行

○峪口马房火夺监督主事王守充俸两月

○己巳授故顺妃李氏父果为锦衣卫副千户带俸

○庚午命故崇信伯费炜子坤袭爵

○改南京户部右侍郎高燿为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督理西苑农事

○户部以国用不足奏请推广开纳事例凡内外生儒吏农军匠及文职罢闲官俱得入财论叙以济边储得旨文官坐事考察为民者不准开纳余如拟

○命原任福建行都司掌印署都指挥佥事黄镇南赣等处团操署都指挥佥事谢敕俱充南京振武营坐营官镇东厅敕西厅

○南京五府掌印佥书豊润伯曹松临淮侯李庭竹怀远侯常文济武安侯郑昆署都督佥事李光荣锦衣卫掌印署都指挥佥事李藩各以考选自陈不职诏罢昆任留松等视事如故

○辛未改工部尚书吴鹏为吏部尚书

○诏留两淮余盐银之半于直浙总督军门备海防军兴费用

○壬申建祈年祷雨醮典于洪应雷宫命百官素服办事如修省例遣文武大臣张溶等告各宫庙

○癸酉 武宗毅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清平伯吴家彦祭 康陵

○旧制狭西洮河茶马岁易以四千八百为额以四千一百匹分给延绥宁夏甘肃三镇以七百匹发苑马寺令各苑与孳牧儿骟马一同牧餋专给固原后以边事日亟延宁二镇缺马间以孳牧补给去岁总督衙门移檄该寺令以马五百给延绥五百给宁夏一千七百给固原岁为例于是寺臣告不敷巡茶御史杨美益请量减前数酌为适中可久之制本寺孳牧马每岁准俵二千匹以一千五百匹专给固原以五百匹及洮河茶马轮给延宁如苑马不及二千之数听巡按御史论治其每年所徵亏倒银两岁终责令寺臣具籍呈之御史收买马匹以牡二牝八为则以蕃孳育部覆报可

○以廷试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严嵩少保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徐阶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本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许论吏部尚书吴鹏户部尚书方钝刑部尚书何鳌都察院左都御史周延詹事府掌府事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闵如霖工部右侍郎雷礼工部右侍郎掌通政使司事赵文华大理寺卿张舜臣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掌院事尹台翰林院侍讲学士袁炜充读卷官

○甲戌廷试天下贡士制曰朕惟天命立君以宰于率土必有分理协助之臣所谓邻哉也吁尧舜之克圣不有高贤大良之助岂二圣独劳耶夫以古之元首股肱真是一体上下相资不若兹时之大不同者朕以心腹置人心腹中何乃视我仇讎焉安望为国恤民也朕固无知人之哲能官之智我欲闻是知能之方尔多士目睹既真当有益我知能之道悉著以对勿讳勿欺

○乙亥升兵部左侍郎翁溥为南京刑部尚书

○改巡抚顺天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吴嘉会为户部右侍郎升浙江左布政使潘恩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广东左布政使王钫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山西左布政使石永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江西布政使司左参政胡汝霖为太仆寺少卿

○命武定侯郭守乾掌左军都督府事伏羌伯毛桓掌南京后军都督府事

○丙子兵部奉旨覆议九卿科道条陈御倭事宜一选武将海上将官惟卢镗俞大猷可用宜贳罪还职责其后功浙直总兵刘远未谙水战宜罢为南京左府带俸一任文职教授韩崇福通判罗拱辰佥事董邦政皆知兵不宜以诖误废弃典史吴成器屡立奇功当不次用之一精选练乡兵招募虽多可用者少且浙直沿海一带原有各卫所军平时既以民餋兵临事复以民卫民殊失 祖宗设军之意请汰去乡兵之老弱者而修举各卫所军政益募民开垦屯田以充月粮其浙直通泰之间最利水战往时多用沙船破贼土夷骄悍难使毛葫芦诸兵道远不能猝至不如用嵩卢矿夫及附近军民兵之易集者一处军饷兵兴以来赋额日增而最不便者为提编银请量留应天浙直岁运之数及查取两淮川广盐课各山香银关钞以舒民力其民兵工食各府州县比原额量加一倍于丁田内取之沙兵工食于浙直不被兵之处泒之主客兵粮及犒赏军器于军门所奏留银给之一守要害防御之法守海岛为上宜以太仓崇明嘉定上海沙兵及福苍东莞等船守杨山马迹宁绍温台及下八山采捕福苍东莞等船守普陀大衢其陈钱山为浙直分路之始狼福二山约束海尾交接江洋亦属要害宜令通泰兵备参将督水兵固守万一登岸则副总兵以陆兵遮击之一明职掌浙江参将俱随时创设职守未明请以杭嘉湖为一道温处为一道宁诏为一道各给敕符旗牌其临观昌国金盘等处把总一如直隶事例听抚按会举温处守备及旧设浙江总督备倭都司系冗员宜裁革一明赏罚以军中功次分为五等一论首级凡军民临阵擒斩有名贼一人者升授三级不愿升赏银一百五十两获真倭从贼一人及阵亡者升授一级不愿升赏银五十两获汉人胁从贼一人升授署一级不愿升赏银二十两一论奇功如在海遇贼能遏其近港即近港能遏其登岸又如登岸有冲锋破阵追之出境者有所部兵少而斩获多者均谓奇功听总督纪功御史勘报破格升赏一分信地凡守备把总及海防府州县佐各有信地贼至不能拒守固有常律若能奋勇擒斩许以赎之即罪少功多仍以功论如贼从他路出境有邀截擒获者所得即以与之仍照例升赏一计职任武将自守备以下文官自海防同知以下所将卒五百擒斩真贼五人升一级十人加一级所将卒一千每五人升署一级十人实授一级各以例递升至三级而止如先获功后失事革职者准赎其余功罪参将照所属分论兵备随之总副合所属通论巡抚随之一行抚谕近侍郎赵文华获降倭知入寇海贼俱系日本所属野岛小夷为中国逋逃所引其王未必知也乞遣官敕朝鲜令其传谕日本国王禁戢诸岛入诏俱如议行镗大猷姑准以为事官推用事宁并叙诏谕一事礼部再考 祖宗时故事以闻于是以大猷充镇守总兵镗充协守副总兵董邦政复原职添注海防韩崇福等录用有差

○丁丑赐贡士诸大绶等三百三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戊寅命成国公朱希忠主进士恩荣宴故事主席勋臣及大学士尚书都御史上坐锦衣卫坐右一班 上以掌锦衣卫事都督陆炳直撰特命坐于文臣二品之末

○庚辰加大学士李本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以考察九卿堂官及科道事竣故也

○升河南右布政使陈仕贤山西右布政使闵煦山东右布政使魏良贵俱为左布政使仕贤浙江煦本司良贵广东

○升翰林院编修亢思谦为河南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

○辛巳礼部奉旨覆查 祖宗时宣谕日本故事宣德七年曾遣内臣柴山赍敕至琉球令传谕日本来朝嘉靖二年为宗设等犯顺而琉球贡使适至复令谕之此皆以夷驭夷事之已效者也今朝鲜慕义在琉球之上又尝有遮杀宗设功为诸夷所惮请俟其使至给敕宣谕如兵部言诏可既而会浙直奏凯事寝不行

○壬午升吏部左侍郎郑晓为南京吏部尚书山西按察使马九德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整饬蓟州边备兼巡抚顺天

○命太仆寺发马价银一万二千两送真定军门买壮马一千匹分给保定奇正营定州河间游兵营以蓟辽总督借兑种马恐秋防不足故也

○命南宁伯毛邦器佥书中军都督府事升辽东宁前参将署都指挥佥事李广为署都督佥事充神机营副将

○癸未吏部以工部尚书缺会推侍郎赵文华 上悦曰文华赍诚祭海受命督察宜有恩奖此推甚为得人其升工部尚书仍加太子太保以赏讦发不臣之功

○甲申建州左等卫女直都督古鲁哥等并海西吉等女直都督佥事歹□□奔等各来朝贡宴赉如例

○升云南左布政使陈锭贵州左布政使高翀俱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赞理军务锭巡抚云南翀巡抚贵州

○乙酉荫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冯岳子熙采为国子生以三年满也

○丙戌升翰林院编修吴清为本院侍读以九年满也

○升兵部左给事中殷正茂河南道御史胡志夔兵部署郎中宋国华俱为按察司副使志夔河南国华四川正茂广西提调学校

○倭船四十余艘至乍浦登岸流劫松江嘉兴等处

○丁亥罢镇守狭西总兵官署都督佥事孙膑以贪残被论故也

○戊子升南京尚宝司卿欧阳衢为南京鸿胪寺卿

○授一甲进士诸大绶为翰林院修撰陶大临金达为翰林院编修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七·李心传
  第十六回 老佛爷安抵故乡·德龄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佚名
  卷之八十七·佚名
  卷之六·佚名
  尚史卷三十三·李锴
  第四十四卷清乾隆(一)·缪荃孙
  敬乡录卷十一·吴师道
  卷之八·祁韵士
  平江汉颂·童承叙
  题记·王士点
  卷三百十三·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六·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经孙·唐圭璋

      经孙字仲立,初名子柔,丰城人。生于绍熙三年(1192)。宝庆二年(1226)进士。累迁刑部侍郎、太子詹事、拜翰林学士、知制诰。忤贾似道,罢归闲居。咸淳九年(1273)卒。年八十二,谥文惠。有矩山存稿。   水调歌头   致仕得请

  • 诗镜总论全文·陆时雍

      诗有六义,《颂》简而奥,夐哉尚矣。《大雅》宏远,非周人莫为。《小雅》婉娈,能或庶几。《风》体优柔,近人可仿。然体裁各别,欲以汉魏之词,复兴古道,难以冀矣。西京崛起,别立词坛,方之於古觉意象蒙茸,规模逼窄,望湘累之不可得,况

  • 中州集巻二·元好问

    ○祝太常简一十二首简字廉夫单父人宋末登科国初倅某州仕至朝奉郎太常丞兼直史馆有呜呜集行于世其诗说有云予政和丁酉任洺州教官是时括苍鲍慎由钦止出所注杜诗说天王守太白守读如狩于河阳之狩高秋登寒山南望马邑州马邑

  • 卷三十一·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三十一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四十九首【元佑四年己巳春由翰林学士除龙图阁学士四月以後出知杭州尽一年】 慎按以下四首施氏原本错编上卷末今

  • 卷之五·佚名

    丁酉春二月丙午朔遣耿炳文刘成自广德取长兴张士诚将赵打虎以兵三千迎战败之追至城西门打虎走湖州○戊申耿炳文克长兴获战船三百余艘禽士诚守将李福安答夫蛮等义兵万户蒋毅率所部二百人降有儒士温祥卿者避乱挈家来归炳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弘治十年十一月戊戌朔钦天监进弘治十一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太常寺少卿马绍荣病痊至京命仍于内阁制敕房办事○南京礼部尚书童轩复以老疾乞致仕且请给诰命许之○以四川成都保宁顺庆叙州等处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三·佚名

    弘治五年五月庚午朔○壬申赐周府鄢陵王嫡长子安沅辅国将军安潐并各夫人代府辅国将军成锏成鋀奉国将军聪淦聪沚诰命冠服如制○乌思藏阐教王遣番僧来贡一从洮州路一从四川路礼部议谓乌思藏例该三年一贡今来自洮州者是弘

  • 卷八·吴缜

    ●钦定四库全书新唐书纠谬卷八(宋)吴缜 撰○七曰尊敬君亲不严杨隆礼尝避讳改名而传不载诞节名及上寿仪纪传皆不载裴守真耀卿传次序杨隆礼尝避讳改名而传不载杨慎矜传云父隆礼历州刺史善捡督吏以严办自名开元初为太府卿

  • 卷一·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甲申(一六四四)、大清世祖章皇帝顺治元年(明庄烈愍皇帝崇祯十七年)三月己丑朔十九日(丁未)闯贼李自成陷京师,庄烈帝崩于万寿山寿皇殿。自成先遣游兵入故关,掠大名、真定而北,身率众贼并边

  • 张邦昌传·脱脱

    张邦昌字子能,永静军东光人。举进士,连续升任为大司成,因训导失职,贬为崇福宫提举,知光、汝二州。政和(1111~1117)末,由知洪州改为礼部侍郎。第一个请求把崇宁、大观以来出现的特殊的祥瑞感应制成旗帜、器物,被采纳。宣和元年

  • 卷三十三·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三十三钱塘程川撰易三十三系辞上传六易有圣人之道四至精至变则合做两个是他里面各有这个【防渊录第十章】问以言以动以制器以卜筮这以字是指以易而言否曰然又问辞占是一类变象是一类所以下

  • 卷第五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不善纳息第一之九有五补特伽罗。谓随信行随法行信胜解见至身证。乃至广说。问何故尊者此结蕴中依五补特伽罗作论。后智定蕴中依七补特伽

  •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 圣宋御制附·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 圣宋御制附 太平兴国三年。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御制新译三藏圣教序。赐天竺三藏法师天息灾。其词曰。 大矣哉我佛之教也。化导群迷阐扬宗性。广博宏辨。英彦莫能究其旨。

  • 林野奇禪師語錄卷第二·通奇

    住檇李秀水龍淵寺嗣法門人行覺等編住浙江嘉興府福城東塔禪寺語錄順治丁亥十一月廿四日入院。山門。以杖指云:解脫門八字,打開沒量漢。今朝始至賓主既已相逢,切莫停思住步。何故復以杖指云:寶處在近便入?佛殿。煒煒煌煌,容儀

  • 说文解字·许慎

    简称《说文》。文字学著作。汉许慎撰。15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部次分明、推本求源的文字学巨著,在世界语言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正文14篇,叙目1篇,后人以其篇帙繁重,每篇厘为上下,成30卷,今通行大徐本即如

  • 老子衍·王夫之

    一卷。清王夫之撰。清以前为《老子》注释者,历代都有不同的宗派。各家都流传不同的说法,到王弼、何平叔二人均从《周易》乾坤之意阐述《老子》;鸠摩罗什、梁武帝二人又从事理因果方面阐释《老子》;陆希声、苏子由、董思

  • 三光注龄资福延寿妙经·佚名

    三光注龄资福延寿妙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仅二百余字。谓天之三光与人身相应,人若耳不乱听,眼不恶视,鼻不闻嗅,口不杂昧,则「虚中三光,周流遍体」,寿命可与天同。能服金液还丹,亦

  • 脱了轨道的星球·张资平

    长篇小说。张资平著。1931年现代书局出版。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我”的家乡在岭南,高祖父在前清开绸缎庄发了财,但到祖父、父亲这两代家道中落。父亲为谋生曾到过南洋,但回家为祖父奔丧连丧葬费都不够匆中一贫如洗,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