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十年

(丁未)四十年大明萬曆三十五年

春正月

1月1日

○朔乙丑,以成泳爲吏曹判書。泳立朝無可觀,惟以反覆趨勢爲事,人皆目之以詐黨,附柳永慶,得拜是職。

○吏曹佐郞李克信罷。諫院啓曰:「克信身在淸班,不自謹愼,泛濫麤鄙之事,無所不爲,人皆唾罵,國言藉藉,請罷其職。」上從之。克信家行素多鄙悖,及爲銓郞,賂遺公行,時人立傳以譏之。司諫崔有源擧劾,公論稱快。

○命以回答使,兼稱刷還使。呂祐吉等發行後,備邊司啓曰:「伏見前後聖敎,欲於使臣之行,盡刷我國被擄之人。凡在瞻聆,孰不感激?區區爲此擧者,爲生靈屈也。使臣之號,稱以回答兼刷還使,天朝奏文中,亦及此意宜矣。」上從之。且敎曰:「戰用之具,倭鳥銃最妙。優送白金,使舌官輩,貿取精造者以來。」於是,該曹急遣人,諭以上旨。使臣行中人,因此多齎貨物,皆有興利之計,識者寒心焉。

二月

2月1日

○朔甲午,建州衛胡酋老乙可赤,與忽刺溫大戰於鍾城烏碣巖大破之。初老乙可赤設一部落於南略耳,〈胡地。〉誘納山外水下諸胡,盡令來附,諸胡苦忽刺溫之侵暴,多歸之,兵勢寢盛。至是擧兵,由南略耳路,直抵縣城,〈胡地。〉聲言:「收取藩胡,留屯作農。」且謂:「忽賊殺掠藩胡,寇犯朝鮮,我實痛之。」以此行文於六鎭列邑,仍進軍於鍾城烏碣巖,與忽刺溫相遇大戰。良久,忽刺溫大敗,盡棄器械、牛馬而走。老軍又從慶源城外而還。老賊此擧,雖曰爲我除患,而盛張兵馬,穿過我境,如入無人之地,藩胡之强盛始此。咸鏡監司李時發馳啓以爲:「朝廷他日之憂,實在於此。」於是,移咨于撫院、摠鎭等衙門,使之轉聞天朝。

三月

3月1日

○朔甲子,以韓孝純爲吏曹判書,朴弘老〈後改弘耉。〉爲兵曹判書。孝純、弘老皆諂附永慶,被其汲引。

夏四月

4月1日

○朔癸巳,以崔天健爲吏曹判書。天健,永慶之黨也。永慶敗,與成泳、宋應洵等俱得罪。

○以崔有源爲成均館司藝。光海初,有源爲執義,論左議政奇自獻:「藉恃肺腑,恣行胸臆,請黜之。」光海奬以鯁直剛方,卽日擢拜大司諫。《實錄》云:「有源初附自獻,遂通淸路,厥後行事愎毒,人目之以蛇虺。」按,有源以戊申春,論臨海君珒事,爲淸議所鄙,而其論自獻,則乃其實狀也。自獻監修國史,貶詆如此,可謂逞私憾而無忌憚者矣。

五月

5月1日

○朔癸亥,諫院請罷左右捕盜大將職。時,中外喧傳,訓鍊都監砲手等,結黨橫行,殺人取膽,以爲藥用。至於語犯國家,肆爲不道之說,民庶疑惑,莫辨眞僞,閭里藏匿小兒,而不敢出;行路者亦佩劍持槍,不敢單行,人心久猶驚動。憲府請令左右捕盜大將,設機捕告。諫院又論大將等不卽窮捕之罪,請罷其職,上只命推考。敎曰:「人而取人膽,天下古今所未聞。夷狄禽獸之鄕,亦有此風耶?曾聞,我國奸細之徒,潛賣於中國,今亦無乃有此弊耶?其令刑曹,趁卽捕得,捕得者特施重賞。」

○豐原府院君柳成龍卒。成龍,安東人,號西厓,從學於李滉之門,早負重望。丙寅擢第,敭歷華顯,出入經幄二十五年,遂入相。癸巳以首相,獨當中外機務,天將咨揭,日夕旁午,諸道奏牘,東西交集,成龍左右酬應,敏速如流。時,申欽爲備局郞,輒使欽操筆,口呼書之,文如宿搆,未嘗點綴。欽每語人曰:「其才未易得也。」然局量狹小,持論不弘,不能去朋黨之心,稍涉異己,則不容於朝,君擧得失,亦不敢抗言正告,無大臣風節。嘗追記壬辰事,名曰《懲毖錄》,行于世,識者以其伐己而掩人譏之。李山海與其子慶全,久在廢斥,銜成龍,謀欲去之。戊戌以主和誤國,厭避辨誣之行,被劾而去,在野十年而卒,年六十六。成龍於壬辰亂後建議,始置訓鍊都監,倣戚繼光《紀效新書》,抄選砲、射、殺三手,以爲軍容,修繕外方山城,修鎭管法,以爲備禦之策,成龍去位,皆廢不行,獨訓鍊都監仍存,至今賴之。

○鄭仁弘上疏,追論己丑獄。時,仁弘在陜川,其疏略曰:

崔永慶是一冥鴻,而不免魚網之罹,況其他乎?不獨永慶,臣亦幾不免矣。臣嘗有忤於兇人,誣臣以女將嫁于逆子,欲請拿鞫,臣之無女,人所共知,恐其敗露而止。臣若有女,豈得免死於其時乎?臣幸者也,永慶不幸者也。

蓋仁弘嘗怒李敬中之塞汝立銓郞,駁敬中曰:「佳士之有淸名者,敬中必塞之。」佳士指汝立也。及汝立伏誅,柳成龍上箚曰:

當日先見者,獨李敬中一人。

由是,仁弘以黨汝立得罪,削奪官爵。仁弘意,成龍之箚爲陷己而發,怨之特甚。戊戌嗾其徒文弘道輩,攻成龍狼藉,削黜乃已。至是又陳疏自辨,詆成龍爲兇人,其縱恣無忌如此。或謂:「成龍、仁弘俱居嶺南,且與連門,豈不知其女子有無,而故爲虛無之言,買仁弘之口實乎?此仁弘自做其說,以害成龍,而仍竊自附於崔永慶。」云。

六月

6月1日

○朔壬辰,湖南人崔弘宇上疏,請伸鄭介淸、李潑、李洁、柳夢井、曺大中等之冤,不報。按,自獻、爾瞻輩盛稱介淸、潑、洁忠孝學問,至謂之枉陷權奸之誣,竟遭不測之禍,書之《實錄》,吁亦甚矣。介淸等事,詳載於修正己丑之史,公議可考而知也。所謂權奸,卽指鄭澈,當洁之被訊也,澈欲與僚相柳成龍、李山海陳啓而救之,成龍、山海皆避而不參。澈曰:「潑之死已矣,洁亦當倂命耶?」遂獨啓申稟,而洁竟不得免。澈之心事,亦可見於此,而乃反以爲權奸搆殺,可勝痛哉?

秋七月

7月1日

○朔辛卯,以大旱,命疏釋罪廢人。

○江原道江陵等邑大水,如乙巳災。

○海平府院君尹根壽上箚,請赦黃廷彧及其子赫之罪曰:

廷彧父子被拘賊中,別無迫脅失身之事,累年罪廢,實可哀憐。

上嚴批不從。兩司以根壽營救罪人,請罷其職,累啓,只命推考。

○慧星出三台星下北極之間,移于郞位、天垣之下,久而不滅,尾長七八尺許。

八月

8月1日

○朔辛酉,回答使呂祐吉等,自日本還,刷還被擄男女一千二百四十餘人。祐吉齎來日本國書,初面只書源秀忠,〈家康之子。〉不書國王。且答禮曹書契,以我國人爲遠人,又直書禮曹參判吳億齡姓名。掌令崔有源時在豐德,以祐吉等不能力爭,改其書契,上疏論祐吉等辱國之罪。於是,兩司請拿鞫,上只命收其賞資。是行也,使臣黷貨之說,傳播中外,聞者唾鄙。

冬十月

10月9日

○戊辰,上自春違豫,久在調攝中,至是,朝起步出寢房,猝仆于地。世子將詣大內問安,宮人傳告上疾劇,世子降輿,疾趨入侍。藥房都提調柳永慶等及御醫許浚等,皆入寢門外,屢進藥,上候稍定。於是,世子令左右退出,永慶以下皆出待於閤門內,日晡上疾復劇,永慶及浚等入侍進藥,良久頗安,遂皆退出,世子仍宿大內侍疾。

10月11日

○庚午,上命召三公會賓廳,下敎曰:「予疾若是,可依故事,傳位於世子。若以爲難,則可令攝政。」領議政柳永慶、左議政許頊、右議政韓應寅等啓曰:「聖候自當康寧,莫重之擧不敢遵奉。」已而,中殿再降諺書,傳敎曰:「願大臣,承順聖敎,以安調攝。」永慶等啓曰:「臣等雖死,終不敢從。」是日,原任議政李山海、李元翼、李德馨、李恒福、尹承勳、奇自獻、沈喜壽等,亦會于賓廳,俱被永慶揮斥,避出于備邊司,不得與於三公議啓。翌日,許頊、韓應寅及諸大臣,又會于賓廳,永慶在藥房,送言於頊、應寅曰:「三公今當會議再啓,何處爲宜?」諸大臣覺其意,皆欲避出,元翼曰:「賓廳是時任、原任同坐之廳也。吾輩雖在,時任之爲公事,抑何妨?」堅坐不動,皆曰:「今日之勢,不可不避。」遂相率而出。蓋永慶恐有異議,只約頊輩而啓之也。

十一月

11月1日

○朔庚寅,兩司論宋錫慶、柳慶宗,請罷其職,上從之。時,上疾久不愈,群議皆言,許浚以御醫,用藥失宜,譁然不已。於是,司諫宋錫慶、掌令柳慶宗欲論浚罪,僚議不一,皆引避。玉堂以慶宗避辭,剩出妄用雜藥一款,構陷當事,論遞之。金大來代錫慶爲司諫,遂倡論錫慶等,假用藥失當之論,雄唱雌和,相時潛煽,爲他日嫁禍之地,與憲府同辭,請罷錫慶等職,上卽允之。時,永慶爲藥房都提調,慶宗等欲先論浚,而動搖永慶。大來,永慶之鷹犬也。急攻慶宗等,爲永慶箝制人口如此。永慶專權旣久,黨類布滿臺閣,言觸於己,便卽擊去。以此,衆怒益激,及永慶敗,大來亦得罪而死。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七·列传第四十四·宋濂
  卷二百九十三·列传第一百八十一·忠义五·张廷玉
  第十一回 鄱阳湖友谅亡身 应天府吴王即位·蔡东藩
  ◎礼十一(嘉礼)·徐天麟
  卷之二·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明名臣琬琰录卷三·徐紘
  ◎乡老游沪谈·吴虞公
  一五九 北大感旧录五·周作人
  ●雪交亭正气录卷十·高宇泰
  ●皇朝通典卷之二十四·佚名
  卷第三·佚名
  卷四十五·陆宗楷
  卷104·陈邦瞻
  卷第十·太安万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179 ·佚名

    林景熙 书陆放翁诗卷后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 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 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 诗墨淋淳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

  • 卷15 ·佚名

    长沙郡人 题西山生祠壁 举世知公不爱名,湘人苦欲置丹青。 西天又出一活佛,南极添成两寿星。 几百年方钟间气,八千春原祝修龄。 不须列作生祠记,四海苍生口是铭。 常不轻 次杨梦锡雪后古梅正芳韵兼

  • 卷五·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五嘉善曹庭栋编传家集司马光字君实夏县人以父防入官年二十登宝元初进士厐籍荐除馆阁校理英宗朝进龙图阁直学士神宗朝加资政殿学士退居洛阳凡十五年田夫野老皆知为司马相公自称迂叟着迂书四十

  • 纲目续麟附録·张自勋

    朱子论纲目手书答吕伯恭纲目此中正自难得人写亦苦无専一子细工夫所修未必是当请更须后也工夫不専一子细如何能编纲目朱子自知未必是当后人必谓一字不可易非也答蔡季通纲目数日曾看得否髙纪中数语极佳如立口赋法及求贤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万历十四年正月丙申朔 上 贺○赐辅臣上尊珍馔○丁酉夺苏松巡按邓鋉俸二月以查看通判王应龙违限也吏科亦有<婠勶-釒>参报闻○戊戌谕吏部孟春时享在迩太常寺卿宜择礼仪闲熟者先是岁暮 大祫太常卿严大纪失仪蒙旨责问至

  • 卷之一千三百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六十八·佚名

      顺治九年。壬辰。九月。庚午朔。以朱孔格、阿济赖、伊拜、为议政大臣。  ○壬申。谕诸王贝勒、大臣、九卿科道曰当太宗皇帝时尚有喀尔喀一隅未服以外藩蒙古惟喇嘛之言是听因往召达赖喇嘛其使未至、太宗皇帝晏

  • 卷三十六·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畧卷三十六二月癸未督运于成龙等请以旗员蒙古兵分运并携理藩院官同行于成龙等奏曰此次运米俱用牲口防运止有【臣】等七人恐前

  • 王敬则传·萧子显

    王敬则,是晋陵南沙人,其母是个女巫,生王敬则时胞衣呈紫色,对别人说:“这孩子有鼓角之相。”王敬则长大后,两腋下生乳,各有数寸长。梦见自己骑着五色狮子。长到二十多岁时,王敬则就善玩一种空中接刀的拍张杂枝。被选为刀戟左右

  • 天竺传·欧阳修

    天竺国,就是汉朝时的身毒国,也叫摩伽陀,或叫婆罗门。距京师九千六百里,距都护所在地二千八百里,位于葱岭之南,幅员三万里,分东、西、南、北、中五天竺,每个天竺都有几百个城市。南天竺濒海,出产狮子、豹、犭军、骆驼、犀、象、

  • 一六 新饭碗问题·邹韬奋

    “练习生”虽做了三星期,“新饭碗”问题还是未能解决。整个的“新饭碗”一时虽未找到,零碎的小事却接踵而来。有一位比我前一级毕业的约翰同学在上海青年会中学担任教务主任,有一级的英文教员被学生驱走,尤其是因为在那一

  • 卷六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金书皇朝通志卷六十一器服略【六】卤簿【臣】等谨按国初定制卤簿仪仗参用宋明之旧而旗章麾盖视前倍简焉乾隆十三年皇上宪古宜今厘正典礼更定法驾銮驾骑驾卤簿合三者则为大

  • 分别功德论卷第五·佚名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  所以称难陀比丘端政第一者。诸比丘各各有相。身子有七。目连有五。阿难有二十。独难陀有三十相。难陀金色。阿难银色。衣服光曜金镂履屣。执琉璃钵入城乞食。其有见者无不欣悦。自舍如来。余诸弟

  • 卷第二(初诵之二)·佚名

    十诵律卷第二(初诵之二)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明四波罗夷法之二佛在跋耆国跋求摩河上。是时佛语诸比丘。修习不净观得大果大利。诸比丘作是念。世尊教我等。修习不净观得大果大利。我等当勤修习。诸比丘作是念已。

  • 五灯会元续略卷第二上·远门净柱

    明支提山嗣祖沙门 净柱 辑临济宗南岳下十六世黄龙忠禅师法嗣袁州慈化寺普庵印肃禅师宜春余氏子。生而祥光烛天。莲产道周。长师寿隆贤公。贤授以法华。师曰。诸佛玄旨贵悟於心。数目循行何益於道。谒牧庵於沩山。问

  • 树上的男爵·卡尔维诺

    《树上的男爵》是意大利文学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一篇长篇小说,是《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小说以传统叙事手法隐喻了现代社会里人的迷失自我、完整性丧失以及焦虑迷茫的生存状态,展现了现代社会中处于生存困境下的人

  • 庄列十论·佚名

    庄列十论,原题「太学教授李元卓著」。李元卓即宋人李士表。《宋史•艺文志》着录作「李士表《庄子十论》一卷」。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正一部。全书包括十篇短论,即〈庄周梦蝴蝶论〉、〈庖丁解牛论〉、〈藏舟山与壑泽论

  • 墨子白话今译·墨子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墨两家号称"显学",墨子在当时的声望与孔子差不多。由于墨子倡导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等主张,基本反映了广大劳动阶层的呼声,因此,墨子又被誉为劳动人民的哲学家。《墨子》就是记载墨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