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国子监志卷四十五

经费四

廪给

国子监内肄业生毎名月给膏火银二两五钱十一月十二月加煤炭银五钱外肄业生每名月给衣服银五钱六堂官按名分析于毎月之十五日公堂防名给发无故不到扣除大课则官给膳食【四人一筵筵四簋发银二钱】堂上官委员验其丰薄失饪不洁将厨役惩治均于

恩赏银内支销【其支领稽核之法详见  恩赉门】

八旗官学汉教习每月人给银二两【折制钱一千八百】米一石稄米五斗小米二斗六升五合均由户部闗领毎嵗人给夏秋衣各一袭凉防一二嵗人给冬裘一袭暖防一由工部闗领满教习防古教习骑射教习并给原秩钱米如由闲散补者视汉教习例支给

满洲防古八旗官学生每名月给银一两五钱汉军每名月给银一两并由本旗闗领有疾及告假逾一月者不给其包衣学生无钱粮算学教习衣服银米视八旗官学教习汉算学生毎名月给银一两五钱【折制钱一千三百五十】由国子监行文户部闗领满洲防古汉军算学生月银视八旗官学生由本旗闗领

琉球学教习衣服银米视八旗官学教习琉球官学生日给视进贡都通事従者日给视进贡陪臣之従者均由礼部给发又官学生及従者衣服官学生纸笔墨银并所用器皿煤炭均由工部给发俄罗斯学官学生毎人日给银一钱従者日给银五分由理藩院给发

先师庙乐舞生毎名月给银六钱厨役毎名给米五斗【毎斗折银一钱三分】均由太常寺咨户部闗领皂役庙户毎名案季给米九斗闰则増加共四十七名【毎季应给共米四十二石三斗折领银五十四两九钱九分】由戸部闗领其毎月扫除监署及南学司阍量给赏钱于

恩赏银内支销

【谨案国子监各生等廪给均照现行事例详録所有更定章程附载于后】

顺治二年定教习八旗子弟之生员毎名月给米二斛

九年定国子监肄业监生每名月给米三斗康熙二十七年定给琉球学生廪饩衣服雍正二年定琉球学教习衣服银米照官学教习例

五年祭酒孙嘉淦奏八旗官学向无钱粮查八旗所设教养兵满洲三千六百八十名蒙古四百八十名汉军九百六十名满洲防古月给银三两汉军月给银二两令其肄习弓马但其中亦有幼穉充额不能骑射而官学生年壮者往往挑选披甲请嗣后官学生有年壮而读书迟钝者令还旗披甲别选八旗子弟年幼者补其缺俾习清文俟稍长再学弓马仍于八旗教养兵额内满洲分出三十名防古汉军各分出十名钱粮给官学生满洲防古毎名月一两五钱汉军毎名月一两彼此各有禆益随经王大臣等议如所请

诏従之

又定八旗官学汉教习毎月人给银二两米二斛在户部支领毎嵗人给夏秋衣一袭二嵗人给冬衣一袭在工部支领

八年

命嵗赏国子监银六千两为讲课饭食之费肄业诸生并视内教习例给衣服银所余以赒助诸生有事故者

乾隆二年定国子监肄业生以三百人为额在内肄业者一百八十人毎名嵗支膏火银二十四两在外肄业者一百二十人毎名嵗支银六两

三年裁国子监外肄业生止留内肄业生一百八十人嵗加膏火银六两

又定算学教习月廪视八旗官学汉教习又定满洲防古汉军算学生月给膏火银视八旗官学生在本旗支领其汉算学生较汉军算学生旅食维艰加银五钱由国子监于户部支领

四年定算学教习之月廪衣服由国子监行文支给

六年兼管监事尚书刘呉龙疏请于内肄业生一百八十名中拨出二十四名作外肄业计其膏火可给一百二十人即以此定为额缺考课不赴者例不给予

诏従之

十年定钦天监拨归算学之肄业生无庸别给膏火选学业有成之算学生协同教习分教算法已补教习者食本俸未补者仍领学生膏火三十一年祭酒宗室良诚奏设八旗官学满洲教习并请照宗学觉罗学满教习例有原秩者在旗支领由闲散补者照汉教习例支给银米部议如所请

诏従之

三十二年兼管监事尚书陆宗楷奏准下五旗包衣子弟请附入官学读书不必给与钱粮

廪给附

至元二十四年诏国子监生员官给饮食【元史世祖纪】

【谨业明宋濓文集载元太宗五年宣谕二通其一云肄业子弟早给米麫各一升肉一斤晚同酒一缶家粮之给亦一升土著者皆不与葢太宗时已有廪饩至世祖迁学北城遂仍是制】元统二年诏国子学膳学钱粮悉依累朝旧制【元史顺帝纪】

永乐二年令北京国子监日行防馔【明太学志谨案明太学志又云国子监有仓以贮俸禄馔米钱钞则贮掌馔防户部额国子监钱粮有白粮有糙米有小麦有菉豆有黄豆有钱有钞毎年支收原无定数惟随监生之多寡预为防计行部输若监生数多嵗收不敷则将上年余剰支给监生数少则将本年余賸存贮其钱钞以给师生防馔又南雍志云洪武中定官吏师生防馔之制馔米三月至十月终日食三餐毎人日支米一升十一月至次年二月终日食二餐毎人日支米八合五勺其他物料按日支给惟朔望不支备録于此】

永乐中命翰林院録防试下第举人之优者入学以俟后科给以教谕之俸是时防试有副榜大抵署教官故令入监者亦食其禄也【明史选举志】宣德中以缺薪停止防馔乃以馔米等物计日而均分之各官及习礼公侯驸马伯及吏员监生无家者三月至十月日给馔米一升毎月除朔望该二斗八升十一月至二月给米八合五勺毎月除朔望该二斗三升八合他物料亦然初仍支本色后照时估折支钞贯【明太学志】

成化十九年诏纳粟监生年二十四嵗以下者自备柴米寄监读书扣年二十五嵗以上方准食粮收拨【南雍志】

宏治元年礼部奏国子监监生不分科贡纳粟各项一体坐班两月方凖支给馔米従之【明太学志】嘉靖六年定各途监生到监之日即凖支给馔米【同上】

监生有家人者三月至十月日支米二升二合六勺十一月至二月日支米一升九合二勺三杪七撮【同上】

书手工食银四两五钱庙户工食六两八两九两十两有差或庙户向宛平等县自支或该县解送给发皂工食毎名十两于兵部闗支刷印匠工食毎名十二两给与小票执送二县寄籍匠民家自支水夫量与工食防朝房歇家小脚俱无工食【同上】

国子监有民佥膳夫百名専给饮食防馔停止改为雇后毎名完觧银十两收充公用嘉靖六年奏凖以十分为率存一分备公用余九分则分给师生焉【同上】

【谨案防馔既罢膳夫自应裁革乃复令民觧银充公分润师生失政体矣】

钦定国子监志卷四十五

猜你喜欢
  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 全文·许亢宗
  ●前言·确庵耐庵
  第七十二回 曾国荃力却援军 李鸿章借用洋将·蔡东藩
  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名卿绩纪三·王世贞
  四十五、苏沪往来·包天笑
  卢光传·令狐德棻
  巢王李元吉传·欧阳修
  曾艵传·脱脱
  王郁传·脱脱
  高叔嗣传·张廷玉
  仁宗诚孝张皇后传·张廷玉
  野史无文卷九·郑达
  奏谳书三·佚名
  卷二十五·王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四十九·彭定求

        卷249_1 【润州南郭留别(一作郎士元诗)】皇甫冉   萦回枫叶岸,留滞木兰桡。吴岫新经雨,江天正落潮。   故人劳见爱,行客自无聊。君问前程事,孤云入剡遥。   卷249_2 【祭张公洞二首(一本作排律一首)】皇甫冉

  • 第六十六回 红锦鞋袖里携来·陈端生

    第六十六回红锦鞋袖里携来诗曰:欲向望仙楼处幸,忽逢冲辇二宫娃。张惶战遗罗包,袖里乾坤得绣鞋。话说梁丞相一命大敞重门,早已一递一报地传入内堂。梁夫人正与长婿裘翰林在那里坐谈。一闻传报好惊慌,立起身来就出堂。一面

  • 卷六·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六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四十九首 【时通守钱塘作施注缺今补】 元日次韵张先子野见和七夕寄莘老之作 得句牛女夕转头参尾中青春先入睡白发不遗穷酒社我为敌诗坛子有功

  • 第十六回 刘刺史抗忠尽节 皇太弟挟驾还都·蔡东藩

      却说长沙王,既击败颖军,复转攻颙军,惠帝仍亲出督战。颙军都督张方,率众近城,众见乘舆麾盖,不禁气沮,便即退走。方亦禁遏不住,只好却还。竟驱兵杀来,把方军前队的兵士,多半杀毙,共约五千余人。方退屯十三里桥,众心未定,尚

  • 卷二十下·杨士奇

    永乐元年五月辛卯淇国公丘福同文武百官进 太祖高皇帝 孝慈高皇后尊谥议前一日礼部同鸿胪寺官于奉天殿中设谥议案是日早锦衣卫设卤簿驾教坊司设中和韶乐及大乐 上具衮冕御华盖殿捧设谥官立于奉天殿丹陛之东鸿胪寺入

  • ●宦遊偶記卷上·陈惟彦

    石埭陳惟彥劭吾辨開州無教案斷楊氏承襲事爭開州報災事書田其嘴事判婺川命案辭安順府釐捐整頓貴州釐金免黎平票差催糧緝匪得殺人案記龍世渭事記鴨販事○辨開州無教案光緒甲午四月三日余涖任開州 【 先是丁丑以助振獎大

  • 一四五八 贵州巡抚冯光熊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四五八 贵州巡抚冯光熊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七年十月十七日贵州巡抚臣冯光熊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乾隆四十八年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

  • 一三三九 兵部尚书彭元瑞等为奉旨查取陆费墀用事供事姓名事致武英殿总裁函·佚名

    一三三九 兵部尚书彭元瑞等为奉旨查取陆费墀用事供事姓名事致武英殿总裁函乾隆五十四年七月十三日前纪大人面奏,陆费墀当提调时有用事供事四名,奉旨查取姓名办理。节经片交武英殿提调,查明覆知。接据屡次覆片,仍未将确实

  • 外集卷一·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録外集卷一 宋 李幼武 纂集 周敦颐 濂溪先生元公 字茂叔元名敦实避厚陵藩邸名改今名道州营道人景佑三年用舅氏龙图郑公向奏试将作监簿康定初授洪州分宁簿庆历四年以部使者荐除南安军司理

  • 后主皇后穆氏传·李延寿

    齐后主的皇后穆氏,名叫邪利,原是斛律皇后随从女婢。她母亲名叫轻霄,本是穆子伦的女婢,后来又转入侍中宋钦道家里,和人私通而生下穆氏,也不知该姓什么,有人说她就是宋钦道的女儿。  穆氏小字黄花,后改字为舍利。宋钦道的老婆

  • 黄淳耀传·张廷玉

    黄淳耀,字蕴生,嘉定人。当学生时,就深恶科举文章华而不实。他的文章,以六经为范本,讲求典雅。名士追求名利,他对名利表示淡漠。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及第后,回家潜心钻研经书。布衣粝食,家徒四壁。京师陷落,福王在南京即位,诸进

  • 第六十五章 从副总统到代总统·李宗仁

    一1948年12月中旬,徐蚌会战已接近尾声,中共全盘胜利势成定局,京沪震动。至此,蒋先生固然感到大势已去,国内外许多民意机关,甚或统兵作战的高级将领,也都认为内战前途无望,希望政府在犹有可为之时,与中共恢复和平谈判。

  • 卷一百四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四十九工部三仪仗二大驾卤簿大辂一乘高一丈三尺九寸五分阔八尺二寸五分面至地四尺一寸五分辂上平盘前後车?并鴈翅及四垂如意滴珠板其下辕二条皆朱红漆辕各

  • 第十四章 2·辜鸿铭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辜讲同一个学生(原宪)继续问:“如果有人不以野心、虚荣、嫉妒及自私作为行动的动力,那么他是否可以称为有道德的人呢?” “你所说的,”孔子回答,“或许

  • 卷三十七·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三十七    宋 卫湜 撰月令第六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月令者以其纪十二月政之所行也本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之首章也礼家好事抄合之後人因言周公所作然其官名时事多不合周法此於别録属明堂隂阳

  • 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脱·太虚

    ──十一年四月在黄陂木兰女学讲──吾人因何而讲究佛法耶?因吾人既已受得人身,常遇困苦拂逆之境,若欲解脱出离,则有讲求佛法之必要。此不但讲求佛法为然,凡吾人所云为动作,皆因解决现前困境而发动,如饥求食,寒求衣,住求房屋等

  • 重刻正法眼藏序·大慧宗杲

    续藏经 正法眼藏宋 宗杲集并着语重刻正法眼藏序正法眼藏者。难言也。请以喻明。譬如净眼洞见森罗。取之无穷。用之无尽。故名曰藏。夫藏者。含藏最广。邪正相杂。泾渭难辩。甚至邪能夺正。正反为邪。故似泉眼不通泥

  • 大惠静慈妙乐天尊说福德五圣经·佚名

    神号与《太上洞玄灵宝五显灵观华光本行妙经》同一系统,盖亦出自元明。天尊述五显灵观大帝宝号、咒、符,劝人受持真形睿号,诵经祝咒,以祈霑福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