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

乙未春正月戊午朔滁师乏粮诸将谋所向子兴言计多失  上数谏之子兴不听  上郁郁因致疾一日议出师遣人召  上上以疾辞召至再三乃力疾往子兴命定计  上曰困守孤城诚非计今欲谋所向惟和阳可图然其城小而坚可以计取难以力胜子兴曰何如  上曰向攻民寨时得民兵号二其文曰庐州路义兵今拟制三千选勇敢士椎髻左衽衣青衣腹背悬之徉为彼兵以四槖驼载赏物驱而行使人声言庐州兵送使者入和阳赏赉将士和阳兵见之必纳无疑因以绛衣兵万人继其后约相距十余里俟青衣兵薄城举火为应绛衣兵即鼓行而趋取之必矣子兴曰善于是命张天祐将青衣兵赵继祖为使者前行耿再成将绛衣兵继后戊寅天祐等至步阳关和阳人闻庐州义兵至父老以牛酒出迎会日午天祐兵从他道就食遂误前约再成候之过期不见举火意天祐必已进遽率众直抵城下城中人始觉有兵元平章也先帖木儿急闭城门以飞桥缒兵出战再成战不利中矢走众皆溃元兵追三十余里至千秋坝会日暮收兵还天祐等始至适与元兵遇急击之追至和州小西门城上抽桥急我军夺其桥而登彼军争桥总管汤和遽以刀断其索天祐等登城大呼衣服相乱遇举火辄灭之城北门旧用木栅元兵在城外者不得入乃烧门欲入天祐等复以石塞其门遂据其城也先帖木儿仓卒无措乘夜遁去再成兵既败其众奔归报子兴言天祐等皆陷没子兴大惊谓  上失计俄又报元兵且至遣使来招降子兴益恐召  上与谋时兵皆出城中守备单弱  上令合滁三门兵于南门使填塞街市呼使者入叱其膝行以见子兴子兴喻之多失辞众欲杀使者  上谓子兴曰兵出城虚若杀其使彼将谓我怯杀之以灭口是速其来也不如纵之归扬以大言彼必畏惮不敢进子兴从  上言纵之往明日元兵果遁去子兴不知天祐等已拔和州命  上率兵二千往收败卒仍规取和阳至中途再成败兵闻  上来皆复集得千余人合所将三千人南越徙阳关命诸军皆息期初昏人燃十炬为疑兵令罢众息  上率镇抚徐达参谋李善长及骁勇数十人径进暮至和阳始知天祐等已破城据之使人呼天祐天祐等至左右举火  上免胄示之遂入明日抚定城中初天祐等虽据城惧不能守欲收子女财物归滁州及  上至人心始安乃与诸将为城守计既而元兵来攻自城西门踰隍转攻城北门  上命开门击之元兵阻隍大败走遣人报子兴子兴遂命  上总守和阳  上虽承子兴命而与诸将未同公署因思受命总兵当位诸将上然诸将子兴旧部曲皆比肩之人而年又长一旦居其上恐众心不悦乃密令人悉彻去厅事公座惟以木榻置于中俟旦会以观众情及五鼓诸将皆先入  上独后至时坐席尚右诸将悉就坐惟虚左末一席  上即就坐不为异遇公事至诸将但坐视如木偶人不能可否独  上剖决如流咸得其宜众心稍屈服时和阳城未甓  上与诸将会议分甓之计城广袤为十分限以丈尺克日完之诸将玩为故常越三日与诸将阅城惟

上所分者已毕工诸将多未就  上乃作色置座南向出子兴檄置于上呼诸将于前谓之曰总兵主帅命也非我擅专且总兵大事不可无约束今甓城皆不如约事何由济自今违令者即以军法从事诸将惶恐皆曰唯由是不敢有异言

○初诸将破城暴横多杀人城中人民夫妇不相保  上偶出见一小儿立门外问曰尔何为儿曰候我父曰尔父安在曰在官养马问其母曰亦在官门下与父不敢相顾但以兄妹相呼我不敢入故窃候之  上为之恻然即召诸将谓曰比诸军自滁来多虏人妻女使民夫妇离散军无纪律何以安众凡军中所得妇女当悉还之明日聚城中男子及所掠妇女于州治前至则令妇女居内男子列门外两旁纵妇女相继出令之曰果夫妇相认而去非夫妇无妄识于是夫妇皆相携而往室家得完人民大悦

○辛巳元兵十万来攻和阳  上以万人拒守连兵三月间出奇兵击之元兵数败多死及夏乃解去城中复乏粮时元太子秃坚及枢密副使绊住马民兵元帅陈野先各遣兵分屯新塘高望及青山鸡笼山道梗不通  上帅师往攻之拔其傍寨明旦进抵鸡笼山侧因解鞍假息忽有异风来触  上疑和阳有急分兵还备复假寐俄有蛇缘  上臂左右惊告  上视之蛇有足类龙而无角  上意其神也祝之曰若神物则栖我帽缨中蛇徐入绛缨中  上举帽戴之遂诣敌营设词喻寨帅寨帅请降乃还师未至和阳三里有卒持矛至言贼来攻和阳幕官李善长督兵战却之杀获甚众  上归喜因忘前蛇坐久方悟脱帽视之蛇居缨中自若乃引觞酌因以饮蛇蛇亦饮遂蜿蜒绕神椟矫首四顾复俯神主项若镂刻状久之升屋而去莫知所之人咸以为神龙之徵未几敌众皆走渡江

○是时濠城旧帅孙德崖等亦乏粮率所部就食和州四境德崖因求入城假居数月  上虑其有他欲不许彼众我寡力不能拒不得已许之适有谗  上于子兴者子兴怒即自滁州欲督过  上闻其将至谓众曰公旦不即来必夜至至则语我躬迎之既而果夜至会守门者亦与  上有隙故不以报先迎子兴至馆始来言  上亟往见子兴子兴怒不言者久之已而曰汝为谁

上称名以对子兴曰汝罪何逃  上曰诚有罪然家事缓急皆可理外事当速谋子兴曰何谓外事  上曰孙德崖在此昔公困辱濠梁某实破其家以出公今相见宁无宿憾此为可忧子兴遂默然德崖闻子兴至心不自安明旦五鼓遣人告  上曰若翁来吾将他往  上大惊疑必有变急报子兴备之因往见德崖曰何去之速德崖曰若翁难共处故去  上察其辞色无他因谓之曰今两军合处城中而一军尽起恐下人有不谐者公当留后令军先发德崖许诺军既发有饯其去者邀  上与俱因出城行二十余里忽城中走报子兴德崖两军相斗多死者上亟呼耿炳文吴祯策骑而还德崖军先发在道者闻城中有变又见  上驰还即来追  上跃马疾驰追者弗能及顷之遇彼军皆抽刃扼道  上仓猝无兵器遂单骑入其军军中多故人一人直前忿曰城中杀害我军士汝宁不预谋  上曰吾以送友故出城城中争斗何由知之众弗听亟持  上马衔拥而行  上曰尔众我寡何用如是有故人云且释衔执衔者少纵上即策马疾驰群骑急追兵及  上身  上时衷甲虽被创而无所伤展转十余里复为短兵所及因坠马顾路左适有乘马者在旁亦与  上有旧呼与同载  上奔跃乘其马共载复行数里遇德崖弟麾兵欲加害有张某者语众曰吾帅孙公在和阳存亡未可知万一无事而先害朱公郭公必遑憾于孙公得无两伤乎姑少待吾且往观之张乃入城见子兴系德崖项与之对饮即还告曰若从众所为几害两人今彼此无恙事不难释然众怒犹未息张极力营解是夕与  上同寝处护视甚至张盖尝德  上者明日复拘入麻湖中又明日子兴闻  上被执忧恚如失左右手亟遣徐达等数人往代  上达等至众不可张曰不如释朱公令还以出我公于是  上得还既至和阳子兴亦释德崖去既而徐达等亦脱归

○初子兴既执德崖欲杀之以报前憾及闻  上被执乃释德崖去然心常怏怏忧闷致疾久不起遂卒归葬滁州子兴濠州定远县人其先曹州人也父郭公少好星历年壮犹未娶游术至定远言人祸福寿夭多验邑人信之邑中富翁家有女瞽而未嫁郭公过其门翁以女命使推之惊曰贵人也翁曰此女瞽故未有配郭公遂纳礼娶之既娶不数年家业日殷生三子一女子兴其中子也始生父卜之曰是儿得佳兆异日当大贵兴吾家者必此儿也既长兄弟三人皆善殖赀产由是豪里中元末民间造讹言流传四方子兴察其言知天下必有变乃散家财阴结豪杰至正辛卯天下兵起壬辰二月乙亥子兴遂与所结豪杰子弟攻拔濠州城据之自称元帅为人勇悍善战而性悻直不能容物故卒以愤恨而终后  上即位追封滁阳王配张氏封夫人子某为都元帅攻集庆路战死季女事  上为惠妃

猜你喜欢
  ●明朝小史卷十四 万历纪·吕毖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二·佚名
  卷之八百八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十八·佚名
  第三三九保结状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六日一二二○二--一六·佚名
  第五卷 图说三·缪荃孙
  第四册 天聪元年四月·佚名
  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一·佚名
  ·戒锢婢文·丁曰健
  元善传·魏徵
  卷六十七·杨士奇
  卷七·雍正
  铁政例·佚名
  帝系四·徐松
  孙慕韩·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十·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七十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陈傅良止斋诗钞陈傅良字君举居温州瑞安县之帆游乡学於永嘉薛氏得伊洛之旨又从南轩东莱闻爲学大要其名益高爲太学录累迁至嘉王府赞读龙楼阁问寝不时独切谏每以天性感悟孝

  • 卷一百五·志第五十三·刑法四·宋濂

        ◎刑法四   ○诈伪   诸主谋伪造符宝,及受财铸造者,皆处死。同情转募工匠,及受募刻字者,杖一百七。伪造制敕者,与符宝同。诸妄增减制书者,处死。诸近侍官辄诈传上旨者,杖一百七,除名不叙。诸伪造省府印信

  • 第四回 紫金山唐营尽覆 瓦桥关辽将出降·蔡东藩

      却说周世宗还都后,尚拟再征江南,因思水军不及南唐,未免相形见绌,乃于城西汴水中,造了战舰百艘,命唐降将督练水师,一面搜乘补卒,连日阅操,约期水陆大举。适唐遣员外郎朱元,出兵江北,攻夺舒、和、蕲各州,兵锋直至扬、滁。扬、

  • ●卷第八·胡三省

    【秦纪三】起昭阳大荒落,尽阏逢敦牂,凡二年。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巳,公元前二零八年)①冬,十月,泗川监平将兵围沛公于丰,〔泗川郡即泗水郡。秦,郡置守、尉、监。文颖曰:秦时御史监郡,若今刺史。平,人名。〕沛公出与战,破之;令雍齿守丰

  • ●卷一·毛奇龄

    彤史者,后宫女官名也。其制选良家女子之知书者充之,使之记宫闱起居及内廷燕亵之事,用示劝戒,而惜其书不外传。予幼时,得先子石阡府君教授所藏《宫闱记闻》一卷,自洪武至万历凡十三朝,可谓小备,虽所阙亦无几。第载事未确,其文不

  • 京口耆旧传卷五·刘宰

    汤东野【从子乔年】范寥陈东窦从周孙时升王英张绚郭珣瑜钟将之吴致尧汤东野字徳广丹阳人崇宁间妖人张懐素谋倡乱东南蜀士范寥知之欲驰入京言状无以为道里费东野资之懐素伏诛寥起布衣召对授供备库副使白上臣非汤东野

  •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二。·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三二卷志一零零零零杂志第一。祭祀乐。三二卷志一祭祀零零祭祀。三二卷志一祭祀零一○

  • 杨炎传·欧阳修

    杨炎的字叫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人。他的曾祖父杨大宝,武德初年任龙门县县令。刘武周进攻龙门,他守城战死了,因此赠官为全节侯。他祖父杨哲,以行孝有名。他父亲杨播,考中了进士,但隐居不做官,唐玄宗征召任命为谏议大夫,他又放弃官

  • 唐纪五十八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中长庆元年(辛丑、821)·司马光

    唐纪五十八 唐穆宗长庆元年(辛丑,公元821年) [1]秋,七月,甲辰,韦雍出,逢小将策马冲其前导,雍命曳下,欲于街中杖之。河朔军士不贯受杖,不服。雍以白弘靖,弘靖命军虞候系治之。是夕,士卒连营呼噪作乱,将校不能制,遂入府舍,掠弘靖货财、

  • 卷二十六 公食大夫礼第九·郑玄

    明日,宾朝服拜赐于朝。拜食与侑币,皆再拜稽首。(朝,谓大门外。)[疏]“明日”至“稽首”。○注“朝谓大门外”。○释曰:自此尽“讶听之”,论宾拜谢主君之事。云“朝,谓大门外”者,以其经云拜赐于朝,无宾入之文,又《聘礼》以柩造朝

  • 卷四·朱熹

    程氏学拾遗「格物」者,格,至也,物者,凡遇事皆物也,欲以穷至物理也。穷至物理无他,唯思而已矣。「思曰睿,睿作圣」,圣人亦自思而得,况于事物乎?「惟圣人可以践形」者,人生禀五行之秀气,头圆足方以肖天地,则形色天性也,惟圣人为能尽人

  • 孟子纂疏卷十·赵顺孙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纂疏卷十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万章章句下凡九章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冶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郷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

  • 卷十六·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卷西山读书记卷十六宋 真德秀 撰才德春秋传季文子曰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高阳帝颛顼之号八人其苗裔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此即垂益禹臯陶之伦庭坚即臯陶字齐圣广

  • 第40章·老子

    【原文】反者道之动,强者道之用(1)。天上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题解】这一章,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指出“道”向着跟它相反的方面变化、运动,这是一条辩证法的重要原则。他又提出“弱者道之

  • 佛说铁城泥犁经·佚名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佛在舍卫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诫诸沙门言。我以天眼视天下人。死生好丑尊者卑者人死得好道者得恶道者。人于世间身作恶口言恶心念恶。常好烹煞祠祀鬼神者。身死当入泥犁中。身常行善口常言善

  • 慈明禅师五会住持语录(并序)·楚圆

    智度山定林禅寺沙门 本延 述禅宗八代。至江西马祖大师。分枝列派。大盛於天下。师门既广。学者益众。即非之论既失。权巧之机遂张。将绝异端必从正见。所以南泉赵州截断於众流。黄檗临济逈超於三世。为师不易。求人

  • 神功妙济真君礼文·佚名

    神功妙济真君(许逊)号封于元成宗时。本文当出自元末明初。依仙科十戒而忏悔,属科仪。

  • 给予者·丘东平

    现代中篇小说。丘东平等著。读书生活出版社1938年1月初版。小说出版时署名欧阳山、草明、东平、邵子南、于逢等集体创作,东平执笔。实际上其它人只是“聚谈了几次”,最后由东平独立完成。作品以十九路军在抗战前后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