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三

帝统三

尊号批答上

建隆四年上尊号第三表允批答百寮三上表上尊号曰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

朕奄有万国。于今四年。寅畏上元。忧勤庶政。匪敢逸豫。期于底宁。而德教未孚。干戈未戢。赋调无减。刑罚尚繁。永言生民。讵臻富寿。一念至此。予心惕然。至于二叛诛夷。三湘款附。皆宗庙垂庆。公侯协谋。集是大勋。顾予何有。□思损抑。以答天休。而中外同辞。猥加徽号。手诏避让。至于再三。所请益坚。情不可抑。噫。尊我以应天广运之号。加我以仁圣文武之名。复兼至德之称。深惟溢美之惧。群公卿士其将何道以弼予。无使名过于实也。勉从众议。

宰相等上尊号第□表不允批答开宝四年九月丙申

朕自临御万邦。躬亲庶政。惟小心而自励。虑大化之未凝。至于边境无虞。寰区甫定。复土疆于西蜀。被声教于南荒。风雨应时。岁年屡稔。此皆乾坤垂祐。文武协谋。顾惟冲人。何力之有。将伸报谢。用展虔恭。大庆殊休。未洽于庶汇。鸿名懿号。先加于眇躬。三拜封章。过陈虚美。夙夜是念。岂能当之。徒嘉奉上之诚。难徇推尊之请。宜体朕意。即断来章。

晋王等上尊号第一表不允批答开宝九年

今汾晋未平。燕蓟未复。谓之一统。无乃过谈。仍曰太平。寔多惭德。固难俞允。

省尊号诏端拱二年十二月庚申

朕闻在昔哲王。统临大宝。精求治道。茂育黎元。固无尚于虚名。惟在敷于至化。矧惟眇质。获奉丕基。上夤畏于昊穹。下忧劳于兆庶。万几之重。兢兢敢怠于宵衣。四海之尊。栗栗宁忘于驭朽。而涉道犹浅。烛理未明。四时罕保于太和。庶政讵臻于无事。寡昧之愧。谅交积于予怀。庞鸿之称。徒有加于人上。名浮于寔。甚非所宜。朕尝览群书。备观前古。居尊之号。近代方行。固非轩昊之令猷。且异唐虞之旧典。载惟凉德。尤愧前王。向者群后同辞。封章见请。虔恳斯至。避让无由。勉从将顺之心。遂极尊崇之称。每一自念。深用怃然。岂敢以谦德自私。必将以古道自法。其自前所加尊号。宜从省去。今后四方所上表。只称皇帝。庶协至公。凡百臣僚。当体朕意。

群臣上法天崇道上圣至仁皇帝号不允批答至道元年十二月甲戌

昔者陶唐以茅茨采椽。聿脩俭德。伯阳谓孤寡不谷。用示谦称。周室以还。时风寖薄。秦称三五之号。唐极尊大之名。朕纂绍已来。褒崇太过。中心愧惕。启处不遑。亟谕宰衡。尽令省去。勉徇群臣之请。尚加四字之文。法天者、盖遵让德之心。崇道者、庶取还淳之旨。辞避不获。愧畏良深。今者以郊祀有期。礼容咸备。爰伸报本之义。何事溢美之名。唯圣与仁。则吾岂敢。欲益反损。其理甚明。勉体素怀。勿至勤请。

宰相上尊号不允批答咸平二年七月乙巳崇文广武圣明仁孝皇帝

古先哲王。尊道贵德。务宣至化。靡尚虚名。矧惟眇躬。初嗣洪业。忧勤虽极。声教未孚。遽览上封。过陈徽号。顾惟凉薄。但益兢惭。所请宜不允。

第五表上尊号不允批答咸平二年八月乙卯崇文广武圣明仁孝皇帝

朕每念为君之难。且思继志之重。兢兢业业。罔敢怠荒。而百职交修。万邦咸乂。岁有丰穰之庆。人无薖轴之嗟。仰赖降衷。议伸昭报。而群公百辟。猥致徽名。申谕再三。恳请弥确。且陈旧制。靡获固辞。勉徇众心。良增多愧。宜俟郊礼毕日受册。

群臣三上表乞加尊号不允批答咸平五年八月崇文广武应道章德圣明仁孝皇帝

朕以岁时登稔。告谢上元。非敢贪天之功。志在为民祈福。而中外臣庶。再三上言。咸以虚称。加于菲薄。且思徽号。肇自唐宗。王者有功。受之无愧。五代而下。二圣膺乾。德皆庞鸿。礼犹逊抑。惟太祖威加四海。辞立极居尊之名。惟太宗功庇生人。止法天崇道之号。肆朕冲眇。叨荷庆灵。前所推崇。已惭溢美。虽谅戴君之意。有违宾寔之言。当悉至怀。速断来表。所请宜不允。

宰相等表上尊号不允批答大中祥符元年六月辛亥崇文广武仪天尊道宝应彰感圣明仁孝皇帝

位号之称。宾实斯在。苟预虚美。人其谓何。朕荷天地之眷怀。绍祖宗之丕构。罔敢自逸。汔此小康。迩者百谷阜昌。五兵不试。秘符荐降。嘉应屡臻。顾仰鉴之斯临。岂眇躬之能享。庆灵所集。寅畏弥深。爰以孟冬。式遵茂典。昭答殊贶。有事大封。盖以勉徇舆情。奉承先志。遽观来表。愿益徽名。且夫仪象圆穹。尊崇妙道。惟鸿休之敷锡。垂世祚于无疆。方切钦承。更思惕厉。用为显号。非所克当。虽谅尔之勤诚。无重予之不德。所请宜不允。

第五表允批答大中祥符元年六月丙辰

朕将陟介邱。躬陈大祀。报上穹贶施之德。崇二圣配侑之仪。祗荐精衷。奉成先志。而卿等率和有众。悃愊上言。奉我嘉称。成兹溢美。亦敦谕之期至。尚列请以弥勤。在于朕怀。非敢自大。念群心之逾确。述天命之孔昭。与其封执于素心。曷若曲从于人欲。嘉乃称君之善。奉兹建显之文。勉徇倾输。良多愧惕。仍俟封禅还京日受册。

宰相等表上尊号不允批答大中祥符三年八月丁卯崇文广武仪天尊道宝应彰感钦明上圣至德仁孝皇帝

朕致享坤元。式昭毋事。秩兹久废之典。以介无疆之休。盖祈福以祐民。非求名而为己。群情忻戴。封疏咸集。罄归美之情。极推高之说。夫以尧典攸述。寔首于钦明。洛书是陈。聿崇于睿圣。加以至哉之德。盖表巍乎之功。兹谓鸿徽。非可轻议。顾朕凉薄。宁所克堪。方且讲泰畤之遗仪。报后祇之博施。稽明察之教。姑务致恭于神。念持盈之言。安敢自大其意。但增抑畏。曷以遵从。所请宜不允。

第五表不允批答□月甲戌

夫褒赞成功。将顺其美者。臣子之志也。允恭克让。谦尊而光者。后辟之心也。故天之广覆。以不宰而为先。人之持盈。惟若冲而能久。顾朕寡德。获总多方。祇荷庆灵。岂尝满假。近者将祠厚德。诞告先期。俄舆诵之佥同。以徽名而来上。亟颁诏谕。未悉予怀。夫以谒款后祇。大庇黎献。答圜丘之垂贶。冀普率之蒙休。务陈信以格神。非图荣而为己。确乎之恳。言罄于兹。深谅由衷。即断来表。所请宜不允。

宰相等上尊号不允批答大中祥符五年闰十月乙亥崇文广武感天尊道应真祐德上圣钦明仁孝皇帝

夫号以表功为先。名以副寔为重。苟或溢美。即爽至公。矧乃帝皇之尊。已兼三五之极。挚徽懿之尊称。著典籍之明闻。钦惟祖宗。垂厥宪度。肆予寡德。敢怠丕承。曩以郊见之初。逮夫垂庆之际。再遵群议。祇受鸿名。在予眇冲。曷尝满假。今者至真降格。洪应殊尤。仰基命之开先。本宗祊之积累。发祥霄极。浃庆家邦。岂于予躬。敢自崇大。遽披列奏。愿益徽称。方厉钦翼之诚。难副众多之请。体兹勤谕。无或再三。所请宜不允。

第五表允批答大中祥符五年闰十月壬午

朕胥遘真期。躬延飙御。备闻大诲。洞晓仙宗。顾基绪之有开。识源流之自远。邦家大庆。中外攸同。卿等继率群伦。五陈封奏。加予称谓。顾极褒扬。以为宗稷之蒙休。所宜典册之备物。恳请弥笃。确辞靡遑。考宾实之过差。虽惭溢美。拒倾输之尽礼。亦阻欢心。勉徇勤诚。良增愧恧。所请宜允。候奉册毕日施行。

宰相等上尊号第□表不允批答天禧三年七月己卯体元御极感天尊道应真寔运文德武圣钦明仁孝皇帝

朕闻太古之时。称谓以象德。三王之代。名号以显美。所以绍天阐绎。昭世焜煌。顾惟菲薄。获承丕构。寅畏元命。绥怀兆民。虽驯致于大宁。尚有惭于前烈。若夫灵章荐锡。缛礼交修。景瑞协符。群臣受职。此又穹厚垂监。祖宗降祥。岂惟眇冲。专所感召。今以就国阳之显位。诹天正之吉辰。大备禋燔。盖伸钦翼。遽陈众志。愿益徽称。溢美兹多。靦颜增极。所请宜不允。

第五表允批答天禧三年八月辛丑

朕获奉牲瑄。昭事天地。庆灵俯及。寰宇大同。将修严禋。用答嘉贶。卿等遽以徽称。加乎眇躬。还诏屡宣。舆情益固。睹臣民之克一。诚验欢心。念名寔之未宾。愈增凉德。勉从群恳。弥用愧怀。所请宜允。

省尊号诏乾兴元年二月庚子

朕忧勤二纪。临制万邦。刑法蠲苛。教条敦本。吏谨于职。民怀其生。边烽无横草之虞。疆陇厚如茨之蓄。矧我元子。参于政经。夙夜惟寅。权纲毕举。粤予眇质。席此重熙。思亿兆之永图。奉盘盂之法诫。详求简易。庶保隆平。乃者迫以群情。屡增显号。重违率吁。勉徇昌言。今以刚辰。肇乎元历。爰及布和之令。获伸□克之怀。自今中外所上表章。宜令省去尊号。用合持盈之训。益敦进道之风。布告群伦。咸知此意。

宰相等上表请复尊号不允诏二月辛丑

徽号之文。肇于近古。夫惟至德。乃可诞膺。朕缅慕前规。深思抑损。冀蠲虚称。式叶忧勤。卿等遽列封章。过陈众议。眷言诚恪。徒切叹嘉。所请宜不允。

三上表请复尊号允诏二月癸卯

夫以凉薄之质。荷于诒燕之厚。遂臻嘉靖。用庇苍黔。敢冒天功。过为宾实。是用及建元之庆。协肆眚之辰。昭示素怀。咸蠲虚美。所冀同德。叶赞茂规。而中外一辞。疏封三上。仍询旧典。旅述群情。裁以质文。就为损益。加于弗类。诚亦未遑。然念眇躬。重烦勤恳。勉循嘉请。增用恧焉。所请宜依。

宰相等表上尊号不允批答天圣二年圣文睿武仁明孝德皇帝

眷言菲德。获绍鸿图。念兴王之艰。罔敢自暇。赖累圣之业。聿致小康。至若封宇乂宁。阴阳调豫。官修其次。民乐其生。岂伊眇躬。能底兹道。肇申郊报。式展时思。而公卿搢绅。封号旋上。稽于旧式。加我美名。详览之余。难应所请。

南郊毋得上尊号诏天圣五年七月己未

朕荷三灵之眷祐。席累圣之基图。业业兢兢。日慎一日。而九功未序。常纬或差。时泽不滋。渎流匪顺。虽并祷群望。精忠屡申。而顾思永图。焦心是咎。属岁当郊祀。已告先期。尚虑臣寮。辄沿旧典。再加徽称。良匪予怀。将来南郊。文武百僚毋得上加尊号。

宰相等再上表请加尊号不允批答天圣八年

朕自宅丕后。肇禋泰坛。群心叶恭。猥加大号。每念浮寔。今犹惕然。昨之再郊。前诏拒止。习岁惟吉。拜贶有常。而囊封遽来。复形推美。已尝敷谕。未寝溢言。顾循菲冲。获绍基构。无忘兢业。庶保盈成。祖宗旧规。多所谦挹。矧兹不德。安敢荐膺。至于体洪覆之日生。钦妙朴之惟静。固当勉于行己。岂须餙以为名。徒谅祇勤。尤增愧悚。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二 萧辅沈李梁·欧阳修
  卷四十五·本纪第四十五·脱脱
  卷六·本纪第六·世宗上·脱脱
  卷五百二十 列传三百七·赵尔巽
  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七十四·赵尔巽
  第五十三回 效尸谏宰相轻生 失重镇将帅殉节·蔡东藩
  卷之六百六十六·佚名
  卷之二·佚名
  十国春秋卷二·吴任臣
  宋弁传·魏收
  张咏传·脱脱
  卷八十六·阿桂
  ●皇朝通典卷六·佚名
  卷第二·太安万侣
  纲鉴易知录卷八一·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诗与批评·闻一多

    什么是诗呢?我们谁能大胆地说出什么是诗呢?我们谁能大胆地决定什么是诗呢?不能!有多少人是曾经对于诗发表过意见,但那意见不一定是合理的,不一定是真理;那是一种个人的偏见,因为是偏见,所以不一定是对的。但是,我们怎样决定诗是

  • 提要·胡仲弓

    苇航漫逰稿四巻   别集类三【宋】【臣】等谨案苇航漫逰稿四巻宋胡仲弓撰仲弓字希圣清源人其生平不少槩见惟集中一第诗有衣冠新进士湖海旧诗人之句知尝登第夜梦防仲作二象笏诗有嗟余初筮令之句知尝宰县将之官越上留

  • 卷三百十四·列传第二百二·云南土司二·张廷玉

        ◎云南土司二   ○姚安 鹤庆 武定 寻甸 丽江 元江 永昌 新化 威远 北胜 湾甸镇康 大侯 澜沧卫 麓川   姚安,本汉弄栋、蜻蛉二县地。唐置姚州都督府,以民多姚姓也。天宝间,南诏蒙氏改为弄栋府。宋时,段

  • 卷二百十四·杨士奇

    永乐十七年秋七月甲辰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丁未○升行在山东道监察御史范宁为鸿胪寺右寺丞奉化县学谕李沾为工科给事中光县学训导张俊为礼科给事中东昌府学训导部琏裕州学训导蒋辅阳城县学训导郑孜济阳县学训导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七·佚名

    正德十六年三月癸丑朔日食 孝肃太皇太后忌辰以 上不豫 奉慈殿免行礼遣惠安伯张伟祭 裕陵○甲寅升户科右给事中刘济为工科左给事中○升黄州府同知夏廷芝许州知州潘棠为按察司佥事廷芝山西棠云南○录云南十八寨平夷贼功

  • 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八百六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十一节保险·佚名

    第一保险浸水货物报告单普安保险兼货仓有限公司先生阁下:国船名于日进到本口内有水渍货物,经请验货之人于货起卸到岸之日验明。今将所验水渍之货:价值、件数,列清于左。呈阅。计开:一、按卖单水渍之货共卖得银二、该货如无

  • 五七四 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遵旨查缴颜季亨《九十九筹》折·佚名

    五七四 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遵旨查缴颜季亨《九十九筹》折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山西巡抚臣觉罗巴延三跪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接到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本年十二月初九日奉上谕:

  • 卢损传·薛居正

    卢损,祖先为范阳人,近世在岭南任职。父亲卢颖,到京师游历做官。卢损少时学文,后梁开平初年,中进士,性情颇为刚强耿介,以宁静澹泊自得为乐。与任赞、刘昌素、薛钧、高总等人同一年同榜及第,而在一起时总是互相诋毁,当时人叫他们

  • ●牧令书例言·徐栋

    一州县事宜为 钦颁之书应与会典律例洗冤录等书同奉全编以为法守故不恭载 一桂林陈文恭公从政遗规包括精密当湖屈培斋先生守令垂范备着楷模黄思湖给谏福惠全书虽稍陈冗而有条有理巨细靡遗荒政丛书康济录荒政辑要皆切

  • 春秋説卷二十四·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昭公二八年春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夏四月辛丑陈侯溺卒凡以弟书皆兄有爱弟之心也招前防后放皆称公子其杀世子乃称弟何哉兄有爱弟之心而弟不弟也怙兄之宠杀兄之嫡而迫兄于死社稷为墟招之罪不胜诛矣夫爱

  • 哀公·哀公元年·左丘明

    【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鼷鼠食郊牛,改卜牛。夏四月辛巳,郊。秋,齐侯,卫侯伐晋。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传】元年春,楚子围蔡,报柏举也。里而栽,广丈,高倍。夫屯昼夜九日,如子西之素。蔡人男女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佚名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第四分世记经阿须伦品第六佛告比丘。须弥山北大海水底有罗呵阿须伦城。纵广八万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以七宝成。城高三千由旬。广二千由旬。其城门高一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五·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观佛心品第四  尔时佛心如红莲华。莲华叶间有八万四千诸白色光。其光遍照五道众生。此光出时受苦众生皆悉出现。所谓苦者。阿鼻地狱。十八小地狱。十八寒地狱。十八黑闇地狱。十八小热

  •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佚名

    唐善无畏奉 诏译独部别行总摄二十五部大曼荼罗尼印。以二手无名指小指。相叉于内。二中指直竖相拄。二头指屈。附二中指第一节。二母指捻左右手无名指中节。若有召请。二头指来去。佛言此咒印能灭十恶五逆一切重罪。

  • 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郑振铎

    约1934年出版。1958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是郑振铎所写的一本讲解古希腊神话中神祗与英雄的书。该书是中国读者了解错综复杂的古希腊神话的最佳读本。翻开本书,跟随大师走进诸神与英雄的时

  • 僧伽吒经·佚名

    佛教经典。北魏月婆首那译。四卷。述佛说僧伽吒法门,谓依此法门可除五无间罪,于菩提得不退转,一切善法皆得成就,所得功德之聚如佛世尊。并述说闻法敬僧的功德和一切皆空、离苦得乐等思想。异译本有宋施护译《佛说大集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