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之容易守成难
【原文】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译文】
孔子说:“靠智慧得到了它,不能靠仁德保持它,虽然得到了,也一定会失去。靠智慧得到了它,靠仁德保持了它,不能用庄刀的态度去治理,那老百姓也不会服从。靠智慧得到了它,靠仁槽保持了它,又能用庄严的态度去治理,但不能用礼法去约束、指挥百姓,那还是没有达到尽善的地步。”
【读解】
得到的是什么?保持的又是什么?从后文看,应该是指政权.
所谓“创业易,守成难。”靠智慧而取得是容易的,但要保持就很难了。一般性地保持也还可以做到,要进一步用庄严的态度去治理,用利法去约束、指挥,那就更难了。因为这已不是消极被动地守成,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树,是以攻为守了。
智、仁、庄、礼,是四个层次的修养和要求,四个层次做一到才能达到完善的地步。而一般人是很难都做到的。其实,不只是从政如此,诸如我们一般性地做事业,做生意,有这个道理。比如说在我们今天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不少人抓住了时机,又凭借着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优势,一“下海”就适逢其会,春风得意地“发了一发”,赚了一把。但由于不能“仁以守之”,贪心不足,该煞车的时候不知道煞车,结果一夜之间又成为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如此等等,其实都有一个“得”与“守”的关系在内。
从这些角度来理解,孔子的话就不仅仅局限于行政的范围,而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与事业密切相关了,所以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景公探雀鷇鷇弱反之晏子称长幼以贺第九·晏婴 威德所生第七十九·苏舆 卷十二·段昌武 提要·吴澄 第62章·老子 卷四十四·李光地 治国有道[古仪第二]·王夫之 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行·林语堂 礼记要义卷第二十六·魏了翁 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佚名 卷十三·佚名 卷二十三·佚名 卷二十二·佚名 卷第四十五·佚名 修行道地经卷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