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盘庚下第十一

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定其所居,正郊庙朝社之位。○奠,田荐反。朝,直遥反。绥爰有众,曰:“无戏怠,懋建大命。安于有众,戒无戏怠,勉立大教。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布心腹,言输诚于百官以告志。○肾,时忍反。肠,徐待良反。罔罪尔众,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群臣前有此过,故禁其后。今我不罪汝,汝勿共怒我,合比凶人而妄言。○比,毗志反。谗,仕咸反。

[疏]“盘庚”至“一人”○正义曰:盘庚既迁至殷地,定其国都处所,乃正其郊庙朝社之位。又属民而聚之,安慰于其所有之众,曰:“汝等自今以后,无得游戏怠惰,勉力立行教命。今我其布心腹肾肠,输写诚信,历遍告汝百姓于我心志者。”欲迁之日,民臣共怒盘庚盘庚,恐其怖惧,故开解之。“今我无复罪汝众人。我既不罪汝,汝无得如前共为忿怒,协比谗言毁恶我一人”。恕其前愆,与之更始也。○传“定其”至“之位”○正义曰:训“攸”为所,“定其所居”,总谓都城之内官府万民之居处也。郑玄云:“徙主于民,故先定其里宅所处,次乃正宗庙朝廷之位。”如郑之意,“奠厥攸居”者,止谓定民之居,岂先令民居使足,待其馀剩之处,然后建王宫乎?若留地以拟王宫,即是先定王居,不得为先定民矣。孔惟言“定其所居”,知是官民之居并定之也。《礼》郊在国外,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正厥位”谓正此郊庙朝社之位也。○传“安于”至“大教”○正义曰:郑玄云:“勉立我大命,使心识教令,常行之。”王肃云:“勉立大教,建性命,致之五福。”又案下句尔然共怒予一人,是恐其不从已命,此句宜言我有教命,汝当勉力立之。郑说如孔旨也。○传“布心”至“告志”○正义曰:此论心所欲言,腹内之事耳。以心为五脏之主,腹为六腑之总,肠在腹内,肾在心下,举“肾肠”以配“腹心”,《诗》曰:“公侯腹心。”宣十二年《左传》云:“敢布腹心。”是“腹心”足以表内,“肾肠”配言之也。

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言以迁徙多大前人之功美。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朕邦。徙必依山之险,无城郭之劳。下去凶恶之德,立善功于我国。○降,工巷反。去,羌吕反。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水泉沉溺,故荡析离居,无安定之极,徙以为之极。

[疏]“古我”至“定极”○正义曰:言古者我之先王,将欲多大于前人之功,是故徙都而适于山险之处,用下去我凶恶之德,立善功于我新国。但徙来已久,水泉沉溺,今我在此之民,用播荡分析,离其居宅,无有安定之极,我今徙而使之得其中也。说其迁都之意,亦欲多大前人之功,定民极也。○传“言以”至“功美”○正义曰:“古我先王”,谓迁都者。“前人”谓未迁者。前人久居旧邑,民不能相匡以生,则是居无功矣。盘庚言先王以此迁,徙故多大前人之功美,故我今迁,亦欲多前功矣。○传“徙必”至“我国”○正义曰:先王至此五邦,不能尽知其地,所都皆近山,故总称“适于山”也。《易·坎卦》彖云:“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徙必依山之险,欲使下民无城郭之劳。虽则近山,不可全无城郭,言其防守易耳。徙必近山,则旧处新居皆有山矣。而云“适于山”者,言其徙必依山,不适平地,不谓旧处无山,故徙就山也。水泉咸卤,民居垫隘,时君不为之徙,即是凶恶之德。其徙者是下去凶恶之德,立善功于我新迁之国也。言“下”者,凶德在身,下而坠去之。○传“水泉”至“之极”○正义曰:民居积世,穿掘处多,则水泉盈溢,令人沈深而陷溺。其处不可安居,播荡分析,离其居宅,无安定之极。“极”训中也。《诗》云:“立我烝民,莫匪尔极。”言民赖后稷之功,莫不得其中。今为民失中,故徙以为之中也。

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言皆不明己本心。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以徙故,天将复汤德,治理于我家。○治,直吏反。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言我当与厚敬之臣,奉承民命,用长居新邑。肆予冲人,非废厥谋,吊由灵。冲,童。童人,谦也。吊,至。灵,善也。非废,谓动谋于众,至用其善。○吊音的,或如字。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宏、贲皆大也。君臣用谋,不敢违卜,用大此迁都大业。○贲,扶云反。

[疏]“尔谓”至“兹贲”○正义曰:言我徙以为民立中,汝等不明我心,乃谓我何故震动万民以为此迁。我以此迁之故,上天将复我高祖成汤之德,治理于我家。我当与厚敬之臣,奉承民命,用是长居于此新邑。以此须迁之故,我童蒙之人,非敢废其询谋。谋于众人,众谋不同,至用其善者。言善谋者,皆欲迁都也。又决之于龟卜而得吉,我与汝群臣各非敢违卜,用是必迁,光大此迁都之大业。我徙本意如此耳。○传“以徙”至“我家”○正义曰:民害不徙,违失汤德。以徙之故,天必祐我,将使复奉汤德,令得治理于我家。言由徙故天福之也。○传“冲童”至“其善”○正义曰:“冲”、“童”声相近,皆是幼小之名。自称“童人”,言己幼小无知,故为“谦也”。“吊,至”、“灵,善”皆《释诂》文。《礼》将有大事,必谋于众。谋众乃是常理,故言“非废,谓动谋于众”,言己不自专也。众谋必有异见,故至极用其善者。○传“宏贲”至“大业”○正义曰:“宏、贲皆大也”,《释诂》文。樊光曰:“《周礼》云‘其声大而宏’,《诗》云‘有贲其首’,是宏、贲皆为大之义也。”“各”者非一之辞,故为“君臣用谋,不敢违卜”。《洪范》云:“汝则有大疑,谋及卿士,谋及卜筮。”言“非敢违卜”,是既谋及于众,又决于蓍龟也。“用大此迁都”,“大”谓立嘉绩以大之也。

“呜呼!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隐哉!国伯,二伯及州牧也。众长,公卿也。言当庶几相隐括共为善政。○长,丁丈反,注同。予其懋简相尔,念敬我众。简,大。相,助也。勉大助汝,念敬我众民。○相,息亮反。朕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肩,任也。我不任贪货之人,敢奉用进进于善者。人之穷困能谋安其居者,则我式序而敬之。○好,呼报反。任,而林反。

[疏]“呜呼”至“叙钦”○正义曰:言迁事已讫,故叹而敕之:“呜呼!国之长伯,及众官之长与百执事之人,庶几皆相与隐括共为善政哉!我其勉力大助汝等为善,汝当思念爱敬我之众民。我不任用好货之人,有人果敢奉用进进于善,见穷困之人能谋此穷困之人安居者,我乃次序而敬用之。”○传“国伯”至“善政”○正义曰:“邦伯”,邦国之伯,诸侯师长,故为东西二伯及九州之牧也。郑玄注《礼记》云:“殷之州长曰伯,虞夏及周皆曰牧。”此殷时而言“牧”者,此乃郑之所约,孔意不然,故总称“牧”也。“师”训为众,“众长”,众官之长,故为三公六卿也。其“百执事”,谓大夫以下,诸有职事之官皆是也。此部敕众臣,故二伯已下及执事之人皆戒之也。《释言》云:“庶几,尚也。”反覆相训,故“尚”为庶几。“庶”,幸也。“几”,冀也。“隐”谓隐审也。幸冀相与隐审检括,共为善政,欲其同心共为善也。“隐括”必是旧语,不知本出何书。何休《公羊序》云:“隐括使就绳墨焉。”○传“简大”至“众民”○正义曰:“简,大”,《释诂》文。又云:“相、助,虑也。”俱训为“虑”,是“相”得为助也。盘庚欲使群臣同心为善,欲勉力大佐助之,使皆念敬我众民也。○传“肩任”至“敬之”○正义曰:《释诂》云:“肩,胜也。”舍人曰:“肩,强之胜也。”强能胜重,是堪任之义,故为任也。我今不委任贪货之人。以“恭”为奉。人有向善而心不决志,故美其人能果敢奉用进进于善者,言其人好善不倦也。“鞠”训为穷,“鞠人”谓穷困之人。“谋人之保居”,谓谋此穷人之安居,若见人之穷困,能谋安其居。爱人而乐安存之者,则我式序而敬之。《诗》云:“式序在位。”言其用次序在官位也。郑、王皆以“鞠”为养,言“能谋养人安其居者,我则次序而敬之”,与孔不同。

今我既羞告尔于朕志,若否,罔有弗钦。已进告汝之后,顺于汝心与否,当以情告我,无敢有不敬。○告,故报反。无总于货宝,生生自庸。无总货宝以求位,当进进皆自用功德。式敷民德,永肩一心。”用布示民,必以德义,长任一心以事君。

[疏]“今我”至“一心”○正义曰:今我既进而告汝于我心志矣,其我所告,顺合于汝心以否,当以情告我,无得有不敬者。汝等无得总于货宝以求官位,当进进自用功德,不当用富也。用此布示于民,必以德义,长任一心以事君,不得怀二意。以迁都既定,故殷勤以戒之。

猜你喜欢
  泾野子内篇卷十四·吕柟
  卷八·蔡清
  六经正误序·毛居正
  第9章·老子
  卷十一·顺治
  凡例·梁寅
  不退转品第十一·佚名
  卷四十五(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新译大乘起信论序(实叉难陀译)·马鸣
  卷上·佚名
  妙法蓮華經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卷十三·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八·佚名
  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卷上·佚名
  宗镜录卷第六十九·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出 忠佞异议·王世贞

    【高阳台】〔生扮杨上〕司马淸曹。郞官节钺。微名已序鸳列。光岳攸锺。须知要守全节。闻鸡蹴起英雄志。看手中逆竖头裂。怕为臣尸位忘言。未成功业。〔满江红〕执笏弹冠。相庆处九重恩渥。凝望眼。豺狼当道。谩萦心

  • 卷二百九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九十二司空曙司空曙字文明【一作初】广平人登进士第从韦臯於剑南贞元中为水部郎中终虞部郎中诗格清华为大历十才子之一集三卷今编诗二卷题玉真观公主山池院香殿留遗影春朝玉户开羽衣重素

  • 第三回 使金钱乡人拿响马 拜御驾巡检受天恩·蒲松龄

    话说江彬回京,皇爷心忙意急,策马加鞭。 万岁爷去私行,驾离朝上大同,文武百官如做梦。一心山西去嫖院,酒店收了东斗星。有荣有苦前生命:时来了卖酒的六哥,苦煞了倒运的王龙。 却说那国母在宫中暗想:江彬哄驾出京,定要图谋江山。

  • 卷十五 后废帝·王夫之

      〖一〗   纣之亡也,正名之曰独夫。独夫者,有天下而国必亡,身必戮,大分之尊不足以居之,先王之泽不足以庇之。况在下位而为独夫,未有能得人之天下者也。   刘休范以庸劣而免于忮主之杀,乃乘君死国乱之际,而求干天位,张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五·张岱

    甘辉列传(阙)

  • 第二十三册 天聪四年二月·佚名

    第二十三册 天聪四年二月初三日,遣人致书云:二贝勒曰:滦州一带俘获人口,其未婚少女及家奴,勿全给还,待来告索还其妻及兄弟亲戚时,取之交与汉人可也。初三日,蔡通原系明洪山口千总,我军克洪山口後,以洪山口无参将,擢千总为守备,兼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纪昀

    艺文略 【二】礼类第二 【周官 仪礼 礼记 月令 会礼 仪注】乐类第三 【乐书 舞 乐器】小学类第四 【文字 音韵 音释 古文 法书】○礼类第二(臣)等谨案郑志礼类分周官仪礼丧服礼记月令会礼仪注七门分并丧服于

  • 卷三·曾巩

    唐腊用辰。宋兴,腊用戌。贞观以前,寅蜡百神,卯祭社宫,辰享宗庙。开元以后,三祭同用腊辰。建隆之制,祭百神、社稷、宗庙同用腊戌。祠部令应先代帝王三年一享,牲用太牢。建隆四年,诏:“来年仲春,以羊豕代太牢致飨。”帝

  • 第十九章 18·辜鸿铭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辜讲同一个学生(曾参)说:“我听先生评价一位贵族(孟庄子,鲁国大夫,孟孙氏的第六代领导者)行孝的事情,说,‘在他父亲死后他所做的事情,其他人也

  • 卷二十·吕祖谦

    <经部,诗类,吕氏家塾读诗记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二十宋 吕祖谦 撰祈父之什祈【勤衣切】父【音甫】刺宣王也范氏曰读诗至于庭燎未尝不叹古之君子爱其君之至也知其将失也则就其美而箴之箴之而不可则规之规之

  • 卷四百三十九·佚名

    △第二分东北方品第四十三之二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义趣甚深谁能信解。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久已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久植善根多供养佛事多善友。是菩萨摩诃萨能信解此甚深般

  • 普达王经·佚名

    失译人今附西晋录  闻如是。一时众祐游于闻物国只氏之树给孤独聚。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有夫延国王。号名普达。典领诸国。四方贡献。王身奉佛尊法。未尝偏抂。常有慈心。愍伤愚民。不知三尊。每当斋戒。辄登高观

  •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八下·智顗

    释见宝塔品梵言塔婆。或偷婆。此翻方坟。亦言灵庙。又言支提。无骨身者也。此塔既有全身不散。则不称支提。阿含明四支征(知倚切)谓生处得道转*轮入灭四处起塔。今之宝塔是先佛入灭支征。经云。佛三种身从此经生。诸

  • 大乘宝要义论 第一卷·佚名

    大乘宝要义论 第一卷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归命十方无边际  所住一切世界中过未现在诸如来  菩萨声闻缘觉等智者当知。人身难得。于刹那间。成诸胜行亦复为难。

  • 摄大乘论释论 第三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论 第三卷世亲菩萨造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译应知依止胜相胜语第一之三世间净章第十四论曰。云何世间净不成。如未离欲界欲。未得色界心。即以欲界善心修行。除欲界欲。此欲界修行心与色界心。不得

  • 四分律卷第三十五(二分之十四)·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受戒揵度之五尔时有黄门,来至僧伽蓝中,语诸比丘言:“我欲出家受具足戒。”诸比丘即与出家受具足戒。受具足戒已,语诸比丘言:“共我作如是如是事来。”比丘答言:“汝灭去!失去!何用汝为?”彼复

  • 秦中岁时记·李绰

    亦作《咸镐记》、《咸镐岁时记》。唐李绰撰。1卷。绰字肩孟,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官膳部郎中。有《尚书故实》。据《中兴书目》载: 此书“偶记昔年皇居旧事,绝笔自叹,横襟出涕”。应系唐之旧臣国亡之后伤感往昔而为。

  • 信佛功德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在庵罗园中,舍利弗叹佛种种最胜功德。长阿含自欢喜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