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泾野子内篇卷十四

鹫峯东所语

刘邦儒一日见先生于柳湾精舍适一友持春池卷求题先生题毕谓邦儒曰吾辈胸中不可不常见此景象问曰何也曰见此则满目生意盎然活水流动无滞矣又问何以能见得曰只是收放心

邦儒归省武陵先生大书志伊学顔见赐因请教先生曰我的意思尽在这四字上此回能做得颜子安贫乐道功夫不患不能为伊尹之尧舜君民事业矣

邦儒拨厯后来见先生曰连日大风雪中厯事意思如何曰此等处虽是辛苦亦未敢怨尤但衙门中礼体太严颇觉未安耳先生曰你这衙门与国子监略有不同一切礼貌固有旧规至于太过处也要自家斟酌夫礼因人情时事而为之节文者也不可只按着旧本能得于此虽他日礼让为国亦不外是

邦儒居鹫峯寺中有一乡缙绅擕酒至寺饮同乡诸友次日见先生先生曰昨日所讲论者何事对曰讲时政及围棋耳曰汝曽围棋否对曰未也第旁观之曰就不能止之乎对曰于时亦难处因请教曰汝何不曰乡先生枉顾吾辈吾辈正欲求教若只围棋恐无开教之时是拒吾辈也如此答来人已皆受益

邦儒问临事优柔不断如何曰此只是见理未真耳若知理已真而又不断者非因循隠忍必利害是非怵其中也

象先问朋友相聚时言语固当长防相逊但説道理有未安处当如何先生曰人有説得是处便要虚心取了他的有不是处也要与他讲几句使此心无一些子芥蔕方好若一徇着长防之序圣贤之道便不得明了且其设心便有有所为而不言有所为而言先己离却道又何讲邪因年之长防为言之訚侃亦可

先生语及中庸尊德性道问学的工夫象先因问失记前日所讲温故知新敦厚崇礼处请再发明先生曰我当讲论时也只随人所问而答初未尝有个安排的意思故讲后多忘却此在你诸生自思之不可效我少温故工夫也

有一相知见先生言二友因争取书抄至失和气先生谓之曰试问所抄书中有此事否且何不出一言以箴规之对曰惟至人能受尽言曰你先做了个至人亦自可使人受尽言矣

邦儒问近日朋友讲及大学每欲贯诚意于格致之前葢谓以诚意去格物自无有不得其理者如何先生曰格致诚正虽是一时一串的工夫其间自有这些节次且如佛氏寂灭老子清净切切然惟恐做那仙佛不成其意可谓诚矣然大差至于如此正为无格致之功故也但格致之时固不可不着实去做格致之后诚意一段工夫亦自不可阙也

王贵问人之过各于其党先生叹曰尧舜之仁止于一世夫子之仁至于万世就在人之过里面也要看出个仁来文中子曰夫子于我有罔极之恩诚哉斯言也吾辈见人有过须要如此看他方是金瀚曰周公之杀兄孔子之为君讳想亦是过中之仁先生曰也是程子亦常説来君子于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不当于无过中求有过宥过无大观过知仁

黄容问朝闻道夕死可矣闻道如此之速乎先生曰这闻字不可轻看过了以前不知用过多少功夫到此方有所得故当死之时无有遗恨孔子梦奠两楹曽子易箦而毙看他是何等气象

先生一日访一相知守门吏以未起辞先生犹进至堂见其人方与诸友讲学先生曰以吾子门下吏亦有説谎者乎其人为起谢先生因问此宅子这等深邃却是好讲学对曰只是与堂上先生相邻耳先生曰相邻夫何伤对曰也是某早晩间亦赖有戒慎的意先生曰不意吾子戒慎之功乃赖堂上先生而后有也其人及诸友皆大笑归语邦儒曰惟圣人能不赖勇而裕如

邦儒问汉武帝立弗陵杀钩弋夫人何如先生曰立子杀母固不可为训但也要看他时势如何武帝于钩弋夫人素所宠爱者相处非一朝一夕想必见他性情行事隠然有恣横之势后不可制故不得已而杀之处之虽至太过武帝当日之心实亦未易窥测然或因事激怒而杀亦未可知又问人主严立家法使母后不得预政似亦无不可者曰若逢着子少母壮淫纵恣横以干国政谁得而禁之不见唐之武后乎太宗一未能处遂至子孙几无噍类之祸故明主以天下为大一室为小又曰若有文王刑于寡妻手段则不至如此矣

先生曰汝辈今日在此讲论不消拘拘于经史上即如今日用应接上下或言语衣服却都是学故当时曽子子夏讲论时常説今日某人行冠礼差又説某人行丧礼差一一在这上面考究今人説及此便以为粗迹了此等处讲得既明却就要下手去做若有一等人所讲者是一様看他穿的衣服住的房屋又是一様这便不可信他若所讲者如此着的衣服住的房屋也是如此这个人一向这等去何患不成

邦儒问苏武使匈奴海上十九年百般苦楚都能甘得如何有西域娶妇生子之事先生曰此亦是外传所纪不可遽信且看他当时匈奴再三欲以长公主妻他他终不肯屈则此等事断然可知其无纵有之亦不害其为武也

邦儒问程子曰汉儒近似者三人董仲舒毛苌雄夫苌视仲舒已不敢望矣子云何足道曰法言太其言似亦有可取者耳但身已失矣言辞説他怎的

邦儒问隽不疑为京兆尹每出平狱归其母辄问之所出多则喜少则忧至于废食此等处胡孺道曽説当谕母于道何如先生曰也不得如此若屈法以慰母恐亦非天讨矣

象先问宋太祖收藩镇先儒以为赵韩王有仁者之功窃谓宋室后来削弱或基于此先生曰宋室削弱原不在此葢由丁谓王钦若王安石吕惠卿韩贾秦蔡诸人坏之耳诗云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当时如司马光程正叔朱光廷等皆一时称贤顾乃目以为党刻石国门虽石工心知其非不忍镌名诸君亦不肯从用舍颠倒如此何得不亡易曰明出地上晋康侯锡马蕃庶昼日三接明入地中明夷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是国之明暗存亡由于贤才之用舍象先曰不知当时怎麽有许多不好的人接踵而出先生曰此亦是气数使然如天之元气春时便有和暖的意思到秋来便有凄凉的意思问先生论政常归诸人事此言气数者何也曰人事不修于先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诗不云乎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又曰谁生厉阶至今为梗宋太祖国初就不曽得个贤相赵普全以私恩为之其罢藩镇石守信等兵权尤为宋基祸之大者以汤武汉高祖唐太宗用人较之自见其用人虽辽亦不及何坚始见于先生问学曰立志又问看书心未定如何曰凡心有扰乱且揜卷静坐熟思古人作用处乃可言定耳他日闻邻有掾吏为弦管者始聴之甚恶已而渐喜既闻教后聴之复大惧其非如何先生曰也还是此心未定凡学即于纷华杂扰中求得静定方好且如禅僧在深山野谷修行此心亦能收敛或至城市见纷华即能移其念遇杂扰即乱其中葢由不能于动处求静也吾辈做工正要识得此意

先生曰汲黯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之语极有力量阅史者多忽之设以身处其地始见其难耳然于此亦可见武帝纳谏

坚归省复谒先生曰叔防登科后有来书云何对曰方虑作宦甚难耳徇时则舍所学欲行其学则又不免于祸曰子以何言答之坚曰君子处世唯是道之得行与不得行不虞其祸之至与不至也遵道而行以获罪君子则谓之福违道以茍禄人皆知禄之荣也君子犹以为祸先生曰虽是如此然中间多少斟酌前所言致曲工夫此处正可用也

先生曰舜之好问好察正为不得民之中处耳坚问生辈不能好问好察病源安在曰此问甚善但就于不能处自考便是病源坚曰多是好高自是不能下人曰此犹是第二着还是不知也茍能知舜之欲并生哉之心则自不容于不问不察

先生曰不睹不闻与隠防一也皆是慎独工夫坚问延平先生观喜怒哀乐未发气象何如做功先生曰子知不睹不闻即是隠防则知喜怒哀乐未发之气象矣坚未达先生曰语未终而问更端又安能观未发也已而备论涵养用敬之説坚退而惧曰侍于君子有三愆今其一也

先生谓后世为政当以转移风俗为急善人进则风俗自淳风俗淳则天下百姓隂受其福而人不知汉征孝亷亦得此意葢去古未逺也坚曰此亦近王道否曰然或有言及边事者先生曰汉法甚善边防有警一郡守足以拒之若亷范云中是也或曰方今之患莫大于此曰此特一有司之事耳为今大患恐或不然诏又问之先生未答既而曰此时只宜讲学耳

或问中庸甚简易何以不可能先生曰唯简易故不可能

坚久病先生遣使者数问僧舍纷扰喧笑卧不成寝偶思先生求静于动之教久之心定愈于未病之时矣窃喜其有病而忘之也及病愈心反不及病时收敛因徃谢先生而请问曰坚每见先生时私意尽释此心自然静定及退未免私意复萌何如先生曰正要在此时做工虽无师保如临父母今汝所言是进见时一个心退后又一个心也如觉有间断时或于良友处讲学亦为摄伏身心之助坚忽得一美服尚未能觉其非也适一友语及冠服之丽即正色言之使之改既而自反尚不能克去此病前思遂中止是日聴讲又闻先生巧言令色鲜仁章不觉惊汗失措

先生曰前讲好仁者无以尚之诸生有能真见无以尚之者乎坚对曰每欲勉强时亦知其无以尚但忽然不觉私意乘之则有所尚矣先生曰此时以何法处之对曰惟强制耳曰强制亦是第二着须还见得透自易矣

猜你喜欢
  商书·汤诰·佚名
  卷二十二 论语四·黎靖德
  思辨録辑要卷六·陆世仪
  提要·李光地
  ●竹窗三笔目录·袾宏
  卷二十二·刘因
  卷六十八·乾隆
  超奇篇第三九·王充
  将令第十九·尉缭
  卷二十一·佚名
  杭州佛诞纪念之放蝇会宣言·太虚
  复陈维东居士书·太虚
  卷第三十八·佚名
  佛说出生菩提心经·佚名
  一得一失·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文选顔鲍谢诗评卷二·方回

    元 方回 撰咏怀秋怀诗一首谢惠连平生无志意少小婴忧患如何乗苦心矧复值秋晏皎皎天月明奕奕河宿烂萧瑟含风蝉寥戾度云鴈寒商动清闺孤灯暧幽幔耿介繁虑积展转长宵半夷险难豫谋倚伏昧前算虽好相如达不同长卿慢颇悦郑生

  • 反离骚·扬雄

    雄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㟭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骚。又旁离骚作重一篇,名曰广骚。又旁惜诵

  • 列传第三十三 邵续 李矩 段匹磾 魏浚(族子该 郭默)·房玄龄

    邵续,字嗣祖,魏郡安阳人也。父乘,散骑侍郎。续朴素有志烈,博览经史,善谈理义,妙解天文。初为成都王颖参军,颖将讨长沙王乂,续谏曰:“续闻兄弟如左右手,今明公当天下之敌,而欲去一手乎?续窃惑之。”颖不纳。后为苟晞参军,除沁水令。

  • 提要·许嵩

    【臣】等谨案建康实録二十卷唐许嵩撰嵩自署曰高阳葢其郡望其始末则不可考书中备记六朝事迹起呉大帝迄陈后主凡四百年而以后梁附之六朝皆都建康故以为名其积算年数迄唐至徳元年丙申而止则肃宗时人也前有自序谓今质正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纪昀

    列女传 【三】辽○辽邢简妻陈氏耶律常格耶律帑妻萧伊逊耶律珠展妻萧额勒本耶律中妻萧绥兰韩庆民妻邢简妻陈氏耶律常格耶律帑妻萧伊逊耶律珠展妻萧额勒本耶律中妻萧绥兰韩庆民妻△邢简妻陈氏邢简妻陈氏营州人父陉五代

  • 通志卷九十五·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八前汉陈胜【吴广】项籍【梁】张耳 陈余 魏豹【咎】田儋【荣横】韩王信 韩信 彭越 黥布 卢绾 吴芮 季布【季心丁公】栾布 田叔【仁】陈胜字渉阳城人吴广字叔阳

  • 七八八 谕皇八子永璇等着分别罚俸或销去纪录抵销·佚名

    七八八 谕皇八子永璇等着分别罚俸或销去纪录抵销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吏部议办理四库全书处之总裁皇八子仪郡王、总阅周煌等照例罚抵一疏,奉谕旨:皇八子永璇着罚尚书俸六个月,董诰、周煌俱着罚俸六个月,励守谦、戴衢

  • 张士诚传·张廷玉

    张士诚,小名张九四,泰州白驹场亭人。有三个弟弟,都以撑船运盐为业,他们利用这一职业营私获利。张士诚平时经常施舍钱财,因此很得人心。他经常卖盐给一些有钱人家,那些有钱人家却总是欺侮他,有的还欠钱不还。其中有一个叫丘义

  • 陈宗良·周诒春

    陈宗良 字中梁。年三十三岁。生于湖北汉口。弟宗贤。留学美国。已婚。子一女三。初毕业于武昌文华书院。任文华书院教员。为文华杂志编辑。文华教育界经理。宣统三年。自费游美。入哥仑比亚大学。习教育。民国元年。

  • 卷十七·敖继公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说卷十七    元 敖继公 撰有司彻第十七注曰少牢之下篇也继公谓此别为一篇及其名篇之意皆与既夕同有司彻【彻直列反下并同】彻室中之馈及?者之豆爵与祝之荐俎也祝不自执其俎以出是未归也其二

  • 卷十·佚名

    △阿吒薄俱品第十二尔时夜叉众中。大将军主名阿吒薄俱。而作可畏夜叉之形。复有夜叉名曰为想。而作鹿形。复有夜叉名曰智炬。作猕猴形。复有夜叉名舍渴爱。作羖羊形。复有夜叉名曰断流。而作象形。此五夜叉是善丈夫。

  • 顶生王故事经全文·佚名

    西晋三藏法炬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在闲独处。便作是念。乃至贪欲染著皆悉藏贮。贪欲无厌足。尔时尊者阿难便从坐起往至世尊所。到已头面作礼便一面坐。尔时尊者阿难须臾退坐。长跪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一·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巧便品第六十八之二   爾時具夀善現復白佛言.世尊.佛說菩薩摩訶薩應於般若波羅蜜多常勤修學耶。佛   告善現.如是如是.我說菩薩摩訶薩應於般若波羅蜜多常勤修學。善現.若菩薩

  • 妙法莲华经玄义节要卷下·智旭

    天台智者大师说 章安尊者灌顶记蕅益比丘智旭节第六明感应妙者。上来四妙。名为圆因。三法秘藏。名为圆果。境妙究竟显。名毗卢遮那。智妙究竟满。名卢舍那。行妙究竟满。名释迦牟尼。三佛不一异。不纵横。故名妙果。

  • 十住断结经卷第三·佚名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童真品第八  尔时最胜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第八菩萨于八住地而净其行。佛告最胜。第八菩萨常当具足以神通慧晓众生根。观其意趣而为示现。复以神通游诸佛国。观其奇特殊妙之行。

  • 太平经合校·王明

    道教典籍。170卷,中华书局 1979年版。今人王明编。汉代曾先后流传3种《太 平经》:西汉成帝时有齐人甘忠可的《天历包元太平 经》12卷,东汉末有于吉的《太平清领书》170卷、 张道陵的《太平洞极经》144卷,均已佚。明《正统

  • 小兄妹·张资平

    《小兄妹》 以悲苦、凄凉的笔墨叙述了一个穷教授的日常琐事:拮据度日、借债典当、感情麻木……这正是当时许多知识分子命运的真实写照。主人公的孤独无助和悲切辛酸能唤起许多读者的共鸣,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寂寞的

  • 大吉义神咒经·佚名

    四卷,元魏昙曜译。先说归命烧香请三宝及天龙各各咒法,次明天阿修罗共战,帝释军败,请救于佛,佛为说大结界咒。次有一切天龙鬼神,次第助佛说咒,既说咒已,佛乃说持咒所办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