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说命上第十二

高宗梦得说,盘庚弟小乙子,名武丁,德高可尊,故号高宗。梦得贤相,其名曰说。○说,本又作兑,音悦,注及下篇同。相,息亮反。下同。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使百官以所梦之形象经求之于野,得之于傅岩之谿。作《说命》三篇。命说为相,使摄政。

[疏]“高宗”至“三篇”○正义曰:殷之贤王有高宗者,梦得贤相,其名曰“说”。群臣之内既无其人,使百官以所梦之形象经营求之于野外,得之于傅氏之岩,遂命以为相。史叙其事,作《说命》三篇。○传“盘庚”至“曰说”○正义曰:《世本》云:“盘庚崩,弟小辛立。崩,弟小乙立。崩,子武丁立。”是武丁为“盘庚弟小乙子”也。《丧服四制》云:“高宗者,武叮武丁者,殷之贤王也。当此之时,殷衰而复兴,礼废而复起,中而高之,故谓之高宗。”是“德高可尊,故号高宗”也。经云“爰立作相”,王呼之曰“说”,知其“名曰说”。○传“使百”至“之谿”○正义曰:以“工”为官,见其求者众多,故举“百官”言之。使百官以所梦之形象经营求于外野。皇甫谧云“使百工写其形象”,则谓“工”为工巧之人,与孔异也。《释水》云:“水注川曰谿。”李巡曰:“水出于山,入于川曰谿。”然则“谿”是水流之处,“岩”是山崖之名。序称“得诸傅岩”,传云“得之于傅岩之谿”,以“岩”是总名,故序言之耳。○传“命说”至“摄政”○正义曰:经称“爰立作相”,是命为相也。“惟说命总百官”,是“使摄位”也。

说命始求得而命之。

[疏]“说命”○正义曰:此三篇上篇言梦说,始求得而命之;中篇说既总百官,戒王为政;下篇王欲师说而学,说报王为学之有益,王又厉说以伊尹之功。相对以成章,史分序以为三篇也。

王宅忧,亮阴三祀。阴,默也。居忧,信默三年不言。○亮,本又作谅,如字,又力章反。

[疏]“王宅忧,亮阴三祀”○正义曰:言王居父忧,信任冢宰,默而不言已三年矣。三年不言,自是常事,史录此句于首者,谓既免丧事,可以言而犹不言,故述此以发端也。○传“阴默”至“不言”○正义曰:“阴”者,幽暗之义,“默”亦暗义,故为默也。《易》称“君子之道,或默或语”,则“默”者,不言之谓也。《无逸》传云“乃有信默,三年不言”,有此“信默”,则“信”谓信任冢宰也。

既免丧,其惟弗言,除丧,犹不言政。群臣咸谏于王曰:“呜呼!知之曰明哲,明晢实作则。知事则为明智,明智则能制作法则。○哲,本又作喆。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天下待令,百官仰法。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禀,受。令亦命也。

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台恐德弗类,兹故弗言。用臣下怪之,故作诰。类,善也。我正四方,恐德不善,此故不言。○诰,故报反。台音怡。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梦天与我辅弼良佐,将代我言政教。○赉,力代反,徐音来。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审所梦之人,刻其形象,以四方旁求之于民间。○俾,必尔反。说筑傅岩之野,惟肖。傅氏之岩,在虞虢之界,通道所经,有涧水坏道,常使胥靡刑人筑护此道。说贤而隐,代胥靡筑之以供食。肖,似。似所梦之形。○肖音笑。虢,寡白反。坏音怪。供音恭。

[疏]传“傅氏”至“之形”○正义曰:传以“傅”为氏,此岩以“傅”为名,明岩傍有姓傅之民,故云“傅氏之岩”也。《尸子》云:“傅岩在北海之洲。”传言“虞虢之界”,孔必有所案据而言之也。《史记·殷本纪》云:“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晋灼《汉书音义》云:“胥,相也。靡,随也。古者相随坐轻刑之名。”言于时筑傅险,则以杵筑地,傅说贤人,必身不犯罪,言其说为胥靡,当是时代胥靡也。传云:“通道所经,有涧水坏道,常使胥靡刑人筑护此道。说贤而隐,代胥靡筑之以供食。”或亦有成文也。《殷本纪》又云,武丁得说,“举以为相,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郑云:“得诸傅岩,高宗因以傅命说为氏。”案序直言“梦得说”,不言“傅”,或如马郑之言。如高宗始命为傅氏,不知旧何氏也。皇甫谧云:“高宗梦天赐贤人,胥靡之衣蒙之而来,且云:‘我徒也,姓傅名说,天下得我者岂徒也哉/武丁悟而推之曰:‘傅者,相也。说者,欢悦也。天下当有傅我而说民者哉/明以梦视百官,百官皆非也。乃使百工写其形象,求诸天下,果见筑者胥靡衣褐带索,执役于虞虢之间、傅岩之野,名说。以其得之傅岩,谓之傅说。”案谧言初梦即云“姓傅名说”,又言“得之傅岩,谓之傅说”,其言自不相副,谧惟见此书傅,会为近世之语,其言非实事也。

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于是礼命立以为相,使在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言当纳谏诲直辞,以辅我德。○朝,张遥反。若金,用汝作砺。铁须砺以成利器。○砺,力世反。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渡大水待舟楫。○楫音接,徐音集。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霖,三日雨。霖以救旱。

[疏]传“霖,三日雨”○正义曰:隐九年《左传》云:“凡雨自三日已往为霖。”

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开汝心,以沃我心。如服药必瞑眩极,其病乃除。欲其出切言以自警。

[疏]“启乃”至“弗瘳”○正义曰:当开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欲令以彼所见,教己未知故也。其沃我心,须切至,若服药不使人瞑眩愤乱,则其疾不得瘳愈。言药毒乃得除病,言切乃得去惑也。○传“开汝”至“自警”○正义曰:“瞑眩”者,令人愤闷之意也。《方言》云:“凡饮药而毒东齐海岱间或谓之瞑,或谓之眩。”郭璞云:“瞑眩亦通语也。”然则药之攻病,先使人瞑眩愤乱,病乃得瘳。传言“瞑眩极”者,言闷极药乃行也。《楚语》称卫武公作懿以自警,“懿”即《大雅·抑》诗也。切言出于傅说,据王以为自警也。

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跣必视地,足乃无害。言欲使为已视听。○跣,先典反,徐七显反。为,于伪反。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与汝并官,皆当倡率,无不同心以匡正汝君。○辟,必亦反。俾率先王,迪我高后,以康兆民。言匡正汝君,使循先王之道,蹈成汤之踪,以安天下。呜呼!钦予时命,其惟有终。”敬我是命,修其职,使有终。

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言木以绳直,君以谏明。后克圣,臣不命其承,君能受谏,则臣不待命,其承意而谏之。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言王如此,谁敢不敬顺王之美命而谏者乎?

猜你喜欢
  厚黑学·李宗吾
  论语集注序说·胡广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三章 至柔·林语堂
  第六章 1·辜鸿铭
  卷三·朱鹤龄
  卷九·梁益
  卷七十八·王与之
  卷二十·李钟伦
  不还品第七·佚名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七·欧阳竟无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一·欧阳竟无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七·玄奘
  楞严经卷第四文句·智旭
  金山教授之说与感想(注一)·太虚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山谷别集诗注卷下·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山谷别集诗注卷下   宋 黄庭坚 撰史季温 注观秘阁苏子美题壁及中人张侯家墨迹十九纸率同舍钱才翁学士赋之【元佑元年丙寅山谷为校书郎所赋】仁祖康四海【按国史仁宗庆历四年朋党滋盛参政范仲淹不自

  • 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十五·张廷玉

        李善长 汪广洋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太祖略地滁阳,善长迎谒。知其为里中长者,礼之,留掌书记。尝从容问曰:“四方战斗,何时定乎?”对曰:“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

  •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三·叶隆礼

      族姓原始   契丹部族,本無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婚嫁不拘地里。至阿保機變家為國之後,始以王族號為「橫帳」,仍以所居之地名曰世里著姓。世里者,上京東二百里地名也。今有世里沒里,以漢語譯之,謂之耶律氏。復賜后族

  • 卷一 二世·王夫之

      〖一〗   陈婴之不自立也,周巿之不王魏也,其情均也,而周市贤矣。巿曰:“天下昏乱,忠臣乃见。”义之所不敢出,害不敢自之而远。居尊以为天下不义之魁,“负且乘,致寇至”,灼然易见,而人不能知。非不知也,无志义以持其心,流俗

  • 卷第六十九·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魏纪一〔起上章困敦(庚子),尽玄黓摄提格(壬寅),凡

  • 首卷五 修纂官·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内大臣文渊阁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管理户部事务☆臣文 庆★致仕大学士☆臣祁寯藻★大学士☆臣贾 桢★原任大学士☆臣穆彰阿总裁官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臣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纪昀

    列传元 【十六】○元十六刘秉忠【秉恕】 张文谦郝经刘秉忠张文谦郝经△刘秉忠刘秉忠字仲晦初名侃因从释氏又名子聪其先瑞州人曾祖仕金为邢州节度副使因家焉庚辰岁穆呼哩取邢州立都元帅府以其父 润为都统厯距鹿内邱两

  • 後記·汪越

    記後康熙壬寅五月,余友師退汪君以書來云:有讀史記十表一帙,徧求友人商榷,殊無一人按子長原表通首訖尾,印證鄙說之是非者,不解何故。豈以其文不續,事不接,空格累紙,不耐尋旨趣耶? 然則王荆公譏者秋爲斷爛朝報,無怪也。仰惟細加推

  • 勾吴癸甲录·佚名

    《勾吴癸甲录》,钞本,存苏州市博物馆。作者姓名不详,无锡人。咸丰三年癸丑正月十三日,锡山驿塘报,粤匪由武昌夺舟南下,两江总督陆建瀛赴九江防守,江南戒严。粤匪洪秀全,先于咸丰元年在广西煽乱,占据安平[永安]州。督师赛尚阿奉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六 小家族起变化·溥仪

    所长这段话的含意,我是过了许多年以后才明白的。当时我只是想,他既然说“需要改造”,那么我眼前就没有什么危险。 可是万没想到,在我觉得已经没了危险的时候,危险就来了。 有一天,我的眼镜腿掉了,我请看守员代我送到大李那

  • 十国春秋卷三十六·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前蜀二髙祖本纪下武成元年春正月癸酉朔帝登兴义楼有僧抉一目以献帝命饭万僧报之学士【一作户部侍郎】张格曰小人无故自残赦其罪幸矣不宜复崇奬以败风俗帝乃止丁丑以韦庄为门下侍郎【一作吏部侍郎】同平章

  • 车里土司传·张廷玉

    车里,就是古代的产里,是倭泥、貂党等蛮族人杂居之地,古代没与中国有往来。元世祖命令手下的大将兀良吉耏讨伐交趾,经过车里,降服了他们,元朝廷便在此设置撒里路军民总管府,统领六个甸。后来又设置了耿冻路耿当、孟弄两个州。

  • 卷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五氏族略【五】满洲八旗姓精吉氏【世居吉林乌拉地方】萨尔都氏【世居哈达地方】和岳罗氏【世居呼尔哈地方】舍顔氏【世居费雅郎阿地方】必鲁哷氏【世居苏完

  • 景公筑长庲台晏子舞而谏第十二·晏婴

    景公筑长庲之台,晏子侍坐。觞三行,晏子起舞曰:“岁已暮矣,而禾不获,忽忽矣若之何!岁已寒矣,而役不罢,惙惙矣如之何!”舞三,而涕下沾襟。景公惭焉,为之罢长庲之役。此章与“景公为长庲欲美之”、“景公冬起大台之役”辞旨同而小异

  • 自强不息的楷模·孔子

    【原文】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 孔子谈到颜渊,说:“可惜啊!我只看见他进取,从来没有见他停止过。” 【读解】 可惜什么?可惜颜渊早死,只活了32岁。而不是可惜他只关进取,不知停止。 这一段是

  • 卷八十一·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八十一卿大夫之孝爱亲南史谢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蔬食逾时胡藩少孤居丧以毁闻太守韩伯见之谓藩叔尚书少广曰卿此侄当以义烈成名赵伦之幼孤贫事母以孝称臧焘为助教顷之去官以父

  • 卷第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八若非我我见。于五见何见摄。何见所断。答有身见摄。见苦所断。问何谓非我。答一切法。问何缘外道于彼计我。答愚去来等

  • 德宗请脉记·杜钟骏

    清杜钟骏撰。一卷。光绪三十四年 (1908) 清德宗载湉病重,全国征医,身为浙江任候补知县的钟骏经中丞冯星举荐应征。此书即为德宗诊治疾病的真实记录。书中始自缘由、启程、航海至津,进见初诊、复诊、六医家会诊及轮班进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