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1)。揣而锐之,不可长保(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3)。富贵而骄,自遗其咎(4)。功成身退,天之道(5)。
【题解】
这里表达了老子对待社会、对待生活的消极态度,这对社会、对个人都极端有害。
注释:
(1)河上公、王、傅等通行本及《淮南子·道应训》所引悉如此。宋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引严遵“持”作“殖”,谓积其财宝也。马王堆本乙本作“植而盈之,不若其已。”甲本同,“若其已”三字损掩。景龙与龙兴碑“如”亦作“若”。
今依通行本写定。蒋锡昌《校诂》谓“持盈”连读,盖为古人成语,意犹执盈而不失也。甚是。《国语·赵语》:“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持盈,保持盈满。已,停止。
(2)河上公、王弼及唐宋诸通行本悉如此。傅奕本“揣”作,“锐”作。
马王堆本乙本作“而允之,不可长葆也。”甲本上句残余“之”字,下句残余“可长葆之”四字。《淮南子·道应训》所引,句末亦有“也”字。揣,磨炼。揣,当读为捶。《淮南子·道应训》“大马之捶钩者”,高注云:“捶,锻击也。”从手,短声,与“揣”音近,通假。亦“揣”之或体。陆德明说:“棁,音锐。”河上公本作“锐”。马王堆本“允”字当系“锐”之借字。葆,保古通。诸通行本都省“也”字。
(3)傅、范皆如此、马王堆本甲本“满”作“盈”,无“能”字,句末有“也”字。乙本“盈”字损掩,句末亦有“也”字。“堂”释文本或作“室”。范应元说:“室字,严遵、杨孚、王弼同古本。”《说文》:“室,实也。”《释名》:“人物实满其中也。”劳健谓此以“室”字与“守”字取谐双声,下二句“骄”“咎”二字亦然,证当作“室”。
(4)今通行本皆如此。“自遗其咎”马王堆本甲乙本均作“自遗咎也”。《治要》
作“还自遗咎”,室町本作“还自遗其咎”。“骄”字。马王堆本甲本作;开元、古观楼、陈景元诸本作“憍”。咎,《玉篇》:“《说文》云:‘灾也,从人从各,各有相违也。’”
(5)古本如此。马王堆本乙本作“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甲本假作“功述身满”,又“天”下三字损掩。今诸王本无“也”字。傅作“成名、功遂、身退”,“退”或作。“功遂”二字,诸本或作“功成名遂”,或作“功成事遂”,或作“名成功遂”,句末都无“也”字。惟景福、《治要》《淮南子·道应训》《牟子·理惑论》《文子·上德篇》《后汉书·梁冀传》注《李固传》注《崔骃传》注所引有“也”字。
【今译】
执求不止而想事事满足,倒不如罢手。捶砺不止而使之尖锐,不可能保持长久。金玉满堂,谁能守得住。富贵而骄傲,自己给自己留下祸根。功成身退,才符合自然之理。
猜你喜欢 卷二·杨士勋 纪妖篇第六十四·王充 卷九十四·陈祥道 孟子集编卷九·真德秀 孟子精义卷十一·朱熹 卷二十七·程端学 卷五十七·卫湜 卷八·陈深 卷一·傅恒 卷四·刘瑾 开塞第七·商鞅 卷五十·佚名 大雲初分善方便健度第二十一·佚名 佛教与反侵略的意义·太虚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