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兜率天宫品第二

尔时佛告诸比丘,何等名为方广神通游戏大严经典。所谓显於菩萨住兜率宫。常为无量威德诸天之所供养。逮得灌顶。百千梵众之所称扬。愿力圆满。能正了知诸佛法藏。慧眼清净其心普洽。惭愧知足正念慧行炽然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善巧胜波罗蜜。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梵行明达得大神通。知见现前无著无碍。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支正道。菩提分法皆尽边际。具足相好庄严其身。利益众生无时暂替。如说而作无虚妄语。演说正法无所贪求。心净质直离诸邪谄。无有怖畏亦无憍慢。於一切众生其心平等。供养无量百千万亿诸佛如来。恒为无量百千那由他诸大菩萨。恭敬尊重。又为梵释四王摩醯首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娄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闻名称赞生欢喜心。入无碍解方便善巧。一切文句差别之相。皆悉能知。凡有宣说曾无所著。如大商主乘大法船游生死海。得三十七菩提之分无量珍宝。而於佛法得陀罗尼。忆念修行终不错谬。如大导师越四瀑流誓愿满足。降伏魔怨摧诸异学。以金刚慧及大悲军能破烦恼。譬如莲华出於功德广大池中。增上愿力之所生起。大菩提心而为其根。润以甚深清净法水方便。善巧以为其台。菩提为茎。禅定为蕊。离诸热恼清净广大以为其叶。多闻持戒及不放逸无所罣碍以为其香。非世八法之所能染。如师子王福智为体。神通为足。圣谛为爪。梵住为牙。四摄为头。觉十二缘以生其躯。三十七品菩提分法明了之智以为其顶。三解脱门以为频申。禅定智慧以为其目。以诸三昧为其岩穴。毗奈耶林四威仪路怡悦其身。十力四无所畏惯习所成而为其力。离诸贪欲为其行步。自在无畏无我无法以为其吼。摧伏外道如制群鹿。无上丈夫人中之日。禅定解脱智慧为光。外道萤烛皆悉掩蔽。无明昏翳破之无馀。於天人中廓然大照。譬如明月白分圆满。世间乐见清凉无雲。众星之中皎然最胜。示解脱路照菩提道。开敷天人拘物头花。譬如轮王於四天下法化平等。七菩提分以为其宝。於一切众生心行平等以为十善。大愿成就无碍之法以为其轮。譬如巨海深广难入无量众宝充满其中潮不过限。缘起智慧深广难入。一切法宝充满其中。应众生机为不过限。其心平等离诸憎爱如地水火风。其量高妙坚固难动如须弥山。智慧广大。不为诸垢之所染著犹如虚空。意乐清净能行惠施。久积净业无虚妄语。已能具足一切善根。自在熏修七阿僧祇。所习善根皆已回向。弘五福德施七净财。行十善道增长五十二种善根。已能修习正行。相应四十分位。已能修习誓愿相应四十分位。已能修习意乐相应四十分位。已能修习正直解脱四十分位。曾於四百亿那由他拘胝佛所。随佛出家。曾於五十百亿那由他拘胝佛所。而行大施。已曾亲近三百五十拘胝诸辟支佛。已曾教化无量阿僧祇诸声闻众。皆令住於正方便中。为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趣一生补处。从此命终生兜率天。为彼天子名曰净幢。恒为诸天之所供养。当於彼没後生人中。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诸比丘,彼天宫中有三万二千微妙安乐所住之处。高阁重门层楼大殿。轩槛窗牖花盖缯幡。宝铃垂饰珠网交络。散以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处处盈满。诸天采女百千拘胝那由他。奏天伎乐。其诸宝树生众天花。所谓阿提目多花。俱毗罗花。詹波迦花。波吒罗花。目真邻陀花。阿输迦花。镇头迦花。阿娑那花。建尼迦花。坚固花。大坚固花。处处开敷以为严饰。真金线网弥覆其上。周匝间厕种种庄严。诸宝池中生摩利迦花苏曼那花。跋罗花。婆利师迦花。拘旦罗花。苏建提花。天妙意花。优钵罗花。波头摩花。拘物头花。芬陀利花。妙香花。如是等花。成大花帐处处庄严。无量羽族鹦鹉舍利。拘抧罗鸟鹅雁鸳鸯。孔雀翡翠迦陵频伽命命等鸟。杂类形色出微妙音。诸天子等百千拘胝那由他数。大集法堂围绕菩萨。听受所说无上大法。除断贪瞋憍慢结使一切烦恼。生广大心踊跃欢喜住安隐乐。菩萨久修净业所感。诸天伎乐八万四千皆出种种微妙音声。其音声中。而说颂曰:

尊忆然灯记,积集无边福。超越於生死,智慧发光明。长时修惠施,其心常离染。三垢憍慢尽,语业无诸过。

忆昔无边劫,种姓恒处尊。戒忍及精进,定慧久修习。又念无边劫,供养诸如来。既超生老死,当度所应度。

众生可悲愍,惟尊勿舍之。诸天龙鬼神,皆悉共瞻待。众生久渴欲,如海纳群流。惟尊智充足,当救诸渴者,

远於世讥嫌,乐法舍贪欲。离垢清净眠,哀愍诸世间。菩萨宿福德,处於兜率宫。天众百千亿,闻法曾无倦。

当下阎浮提,垂慈洒甘露。已过於欲界,无数亿诸天。亦复共希望,菩萨当下生。必坏於魔业,能摧诸异学。

佛道如观掌,至时宜勿祝烦恼火增盛,愿为布慈雲。普雨於法雨,灭除诸猛焰。前佛已过去,今佛作医王。

当以三脱门,为药除众玻令彼诸含识,得至於涅槃。如来大法音,外道悉摧伏。譬如师子吼,百兽咸惊怖。

智慧以为手,从於精进生。无量诸魔军,自在能摧伏。梵释百千数,敬心祈见佛。四王当奉钵,唯悕速下生。

尊今应豫观,欲依何种族。当往阎浮界,示行菩萨道。如器成珍宝,其器自严洁。智慧净摩尼,於彼雨甘露。

诸天乐器中,演出如是偈。劝请於菩萨,大悲救众生。

猜你喜欢
  摄大乘论释 第三卷·无性
  佛地經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佚名
  佛教之新趋势及其修学方针·太虚
  赵州和尚语录卷下·从谂
  第四十六卷·佚名
  续高僧传卷第二·道宣
  一贯别传卷四·吹万广真
  四童子三昧经卷中·佚名
  卷二百九十六·佚名
  卷第七十八·佚名
  卷第三·佚名
  第十六卷·佚名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九·智圆
  卷第五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出 待旦·李渔

    〖一江风〗(旦)为多才,甘受狂且责,稳把凄其耐。人笑我忒痴呆,恼的是温存,怪的是绸缪,反将个不洽浃的人儿爱。这疏狂为甚来,疏狂为甚来?担愁别有胎,只为放不下个真诚块!〖前腔〗(小旦上)走莓苔,一样金莲窄,更是今宵隘。恼人怀,背了巫山

  • ●卷二·陈廷焯

    ○姜尧章词清虚骚雅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清真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梦窗、玉田诸人,未易接武。○白石词中寄慨南渡以后,国势日非。白石目击心伤,多于词中寄慨。不独暗香、疏景二章,发二帝之幽愤,伤在位之无人

  • 卷七十九·志第二十九·舆服二·宋濂

        ◎舆服二   ○仪仗   皂纛,建缨于素漆竿。凡行幸,则先驱建纛,夹以马鼓,居则置纛于月华门西之隅室。   绛麾,金涂竿,上施圆盘朱丝拂,三层,紫罗袋韬之。   金节,制如麾,八层,韬以黄罗云龙袋。   引导节,金

  • ●卷五十四·徐梦莘

      靖康中帙二十九。   起靖康元年九月五日戊辰,尽十三日丙子。   五日戊辰吴敏落观文殿学士宫祠。   臣寮上言臣闻国之威柄惟赏与罚赏罚者是非之所以分而政事之所以立也。。若为善者不赏有罪者不罚则是非倒置

  • 序·杨士奇

    朕惟古昔圣帝明王之御天下其功德隆盛凡命令告诫之辞皆有以垂世立教若尧舜禹汤文武典谟训诰之言炳然如日星之丽天千万世所共仰也洪惟我皇考宣宗皇帝赞承 列圣尊居大宝德化之盛万方清寍爰暨 祗嗣洪业永惟帝王之孝莫先于

  •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简介·丁传靖

    这部宋人轶事汇编,是近人丁传靖从宋元明清约五百余种著述中辑录宋代六百余人的材料编成的。搜辑的书籍,包括笔记、诗话、文集、方志、杂史等,以宋人所作居多。宋人事迹,除了一些政治人物以外,还有诗人、词人、书画家、哲学

  • 治浙成规卷六·佚名

    臬政二 ◆臬政二 办理盐案章程 办理积匪章程 酌定缉捕事宜 详参疏防章程 在配军流徒犯患病不必通报 因贫居丧嫁娶援照因贫卖妻成例量减科罪免其离异 染铺被窃酌议赔偿 办案规则 客商专雇之船船户揽搭被窃分别赔赃并令

  • 卷八十九·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八十九宋 陳祥道 撰祀明堂我將詩序曰祀文王於明堂孝經曰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月令季秋上丁命樂正入學習吹

  • 卷一百十·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十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大夫士庙祭仪礼特牲馈食礼【郑园録云谓诸侯之士祭祖祢于五礼属吉礼 疏曲礼云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彼天子大夫士此仪礼特牲少牢故知是诸

  • 提要·黄道周

    【臣】等谨案缁衣集传四卷明黄道周撰道周有三易洞玑别着録是书取缁衣一篇各为章目分不烦第一咸服第二孙心第三民表第四好仁第五王言第六禁行第七徳壹第八壹徳第九示厚第十不劳第十一成敎第十二忠敬第十三亲贤第十四慎

  • 论中国应努力产生世界新文化·太虚

    法国某君,谓现时世界文化祗欧洲与中国两大集团。美国虽强,而文化则附属欧洲,苏俄亦然,非于欧洲集团外另有文化。印度虽有文化,而国族犹非独立,且其发展最高之佛教文化,已为中国吸收而更增胜,故中国文化实已陶冶印度的、亚剌伯

  • 读不同的逻辑与文化并论中国理学·太虚

    张东荪先生不同的逻辑与文化并论中国理学,是近来思想界的杰作。但于四种逻辑归之某一方面、某一阶段的四种文化产物,有相当说明,而未到于恰好。再为显了以言之,则逻辑甲、乙是“发表思想工具的名数法式”,逻辑丙、丁,是“直

  • 河朔访古记·迺贤

    游记。元郭罗洛纳新(一译葛罗禄乃贤)撰。三卷。纳新字易之,色目人,后移居鄞县(今属浙江)。曾为浙东东湖书院山长,后荐授翰林编修。于至正五年(1345)出浙,游历大河南北,经齐、鲁、陈、蔡、晋、魏、燕、赵之墟,考察古山

  • 周氏冥通记·陶弘景

    志怪小说集。梁陶弘景撰。四卷。又称《周子良冥通记》、《周氏冥通记》、 《周子良冥通录》。 《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为一卷,无撰人。 《旧唐志》同,题陶弘景撰。 《新唐志》无目。 《崇文总目》小说类著录为三

  • 涉斋集·许及之

    诗别集。南宋人许纶(?—1209)撰。十八卷。纶本名及之,字深甫,永嘉(今属浙江)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知分宜县,迁宗正丞,宁宗时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后谄事韩侂胄得同知枢密院事,又拜参知政事。韩被诛,降两官,贬泉

  • 五代史阙文·王禹偁

    史书。北宋王禹偁撰。一卷。书成于真宗初年。补叙薛居正《旧五代史》记事避嫌漏略共十七事。包括后梁三事,后唐七事,后晋一事,后汉二事,后周四事。皆辨正精严,足补史阙。欧阳修《新五代史》多用其说。有汲古阁本等。

  • 衡山禅师语录·佚名

    清灯炳说,宗位编,超源序,蓝理序,有塔铭(依驹本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