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七十一

洪武五年春正月己酉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  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庚戌并河南左右二卫为河南卫指挥使司以余兵二千六百七十人置狭州守御千户所

○日中有黑子

○胡兵寇汾州大同卫指挥佥事蔡端追至葫芦口擒获八百余人及孳畜以还  上命处其人于近地老者赡以粮少者俾之牧马其孳畜尽给还之

○壬子置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每王府设三护卫卫设左右前后中五所所千户二人百户十人又设围子手二所每所千户一人

○琐里国王卜纳的遣其臣撒马牙茶嘉儿斡的亦剌丹八儿山奉金叶表贡马一匹红撒哈剌一连红八者蓝布四疋红番布二疋觊木里布四疋白苾布四疋珠子项串一副并绘其土地山川以献先是三年六月遣塔海帖木儿持诏谕其国至是始与俱来  上谓中书省臣曰西洋琐里世称远番涉海而来难计年月其朝贡无论锍数厚往而薄来可也于是赐卜纳的大统历及织金文绮纱罗各四疋斡的亦剌丹八儿山等文绮纱罗各二疋傔从高丽布各二疋诏今后犯罪当谪两广充军者俱发临濠屯田

○癸丑遣翰林待制王祎偕苏成赍诏谕云南诏曰朕惟天生斯民必立之君以抚治之曩者元君失政海内鼎沸疆宇瓜分其盗据境土擅生杀者不可胜数生民涂炭十有七年朕起布衣提义师开基江左命将四征西平陈友谅东缚张士诚南下闽粤北清幽燕奠安华夏复我中国旧疆遂为臣民推戴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莫不称臣入贡惟尔梁王把都平章叚光都元帅叚胜守镇云南亦尝遣人告谕不意蜀戴寿等凭恃险隘扼绝中道致使朕意不达  尔土去年遂兴问罪之师分命大将率马步舟师水陆并进直抵重庆明昇面缚衔壁出降继平成都生擒戴寿即其郡邑设置官守西土既宁复遣使往谕尔等尚恐未达今因北平送至苏成称为尔等北使之人故复遣赍诏往谕朕虽不德不及我中国古先哲王使四夷怀服然不可不使天下周知故兹诏谕尔其悉之祎至云南梁王久留不遣卒遇害祎字子充婺之义乌人幼嗜学师同郡黄溍博通群书尝游元都知祎者多荐其文行不报而归及  上取婺州祎来谒遂以为掾寻擢江南儒学提举司校理改侍礼郎兼引进使升同知南康府事未几召还议即位礼以事忤旨复出为漳州府通判及诏脩元史乃召祎与宋濂俱为总裁官擢翰林待制承直郎兼国史院编脩官国初为古文祎与濂并有声于时而祎尤号宏雅有典则至是奉使招吐蕃行至狭西之兰州复召还改使云南遂为所害

○上谓礼部臣曰近代以来举人不中程式为有司所黜者多不省己自脩以图再进往往摭拾主司细故谤毁以逞私忿礼让廉耻之风不立今后有此者罪之

○是日辰时日上有背气赤色有淡晕

○乙卯忠建元帅府元帅墨池什用遣其子驴吾什用率所部溪洞元帅阿巨什用等来朝贡方物纳故元所授金虎符并银印铜印宣敕诏赐文绮叚及衣服置忠建长官司及沿边溪洞长官司以墨池什用等为长官

○庚申以振武神武凤翔英武宣武广陵等十二位余军并入豹韬卫

○播南故元参政余仲方来朝贡马

○壬戌暹罗斛国遣其臣宝财赋等奉表贡黑熊白猴苏木胡椒及丁香等物诏赐国王织金纱罗文绮使者及通事李清以下各赐衣物有差

○甲子遣杨载持诏谕琉球国诏曰昔帝王之治天下凡日月所照无有远迩一视同仁故中国奠  安四夷得所非有意于臣服之也自元政不纲天下兵争者十有七年朕起布衣开基江左命将四征不庭西平汉主陈友谅束缚吴王张士诚南平闽越戡定巴蜀北清幽燕奠安华夏复我中国之旧疆朕为臣民推戴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惟尔琉球在中国东南远处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

○爪哇国王昔里八达剌八剌蒲遣其臣八的占必等从朝使常克敬来朝上金叶表贡方物纳元所授宣敕三道诏赐八的占必等文绮袭衣靴袜其通事从人以下赐衣有差

○耀州宜君县群盗作乱自称大王伪署官属焚掠县治秦州卫指挥佥事王溥等捕斩之

○置蒙古卫亲军指挥使司以答失里为佥事

○乙丑  上召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各赐交趾弓五十彤弓百因谓之曰古者诸侯有四夷之功则赐之弓矢卿等宣力四方克著勋劳故有此赐达等谢曰臣等赖  陛下威灵获效微劳岂足齿录而宠恩屡降何以当之  上曰古人有言善有章虽贱赏也恶有衅虽贵罚也况卿等开国之臣其章大矣故赐以此不为过也

○赐京卫军士钱帛  归德侯陈理归义侯明昇居常郁郁不乐颇出怨言  上闻之曰此童孺辈言语小过不足问但恐为小人瞽惑不能保始终宜处之远方则衅隙无自生可始终保全矣于是徙之高丽遣元枢密使延安答理护送而往仍赐高丽国王纱罗文绮四十八疋俾善待之

○播州宣慰使杨铿同知罗琛播州总管何婴蛮夷总管郑瑚等来朝贡方物纳元所授金牌银印铜印宣敕诏赐铿等绮帛衣服仍置播州宣慰使司铿琛皆仍旧职改总管为长官司以婴等为长官司长官

○故元贵州宣慰使郑彦文及土官宣慰司霭翠叔禹党宣慰宋蒙古歹并男思忠来朝贡马及方物诏赐文绮袭衣各有差彦文等皆仍旧职宋蒙古歹霭翠并世袭贵州宣慰司如故又置贵竹等十一长官司

○普定府女总管适尔及其弟阿瓮等来朝贡马赐罗衣及文绮以适尔为知府世袭其官

○龙番安抚龙舜昌龙世荣方番安抚方德用韦番安抚韦胜祖金石番安抚石良玉父保大新添安抚宋亦怜真子仁贵来朝贡马赐舜昌世荣德用胜祖文绮人二疋保大仁贵罗衣人一袭

○戊辰申定武选之法凡武官升调袭替或因事复职及见缺官员应入选者先审取从军履历赍赴内府参对贴黄归附年月征克地方升转卫所及流官世袭相同然后引至御前请旨除授若奉特旨升迁者随将钦与职名及流官世袭升转之由于御前升选仍照选簿条写榜文次日入奏将选过官员看毕抄榜给符立限到任附写内外贴黄与正黄流号合同请宝钤记正黄送铜匮收贮内外黄亦于内府收掌遇有升调袭替续附如前袭替之例凡武官亡故老疾征伤以嫡长男承袭嫡长男有故则嫡长孙承袭无嫡长子孙则嫡庶子孙俱无者方许应继弟侄若子孙俱幼或母老妻女存者并优给其家俟子孙出幼方令袭职若母老妻存无子孙弟侄者亦优给之其总小旗有缺选年深军士壮勇者并枪胜者为小旗小旗胜者升总旗皆须奏请若总小旗亡故子孙替袭优给并如之

○己巳命皇太子及秦王樉等往临濠祭  皇陵

○庚午五色云见

○上御武楼与诸将臣筹边事中书右丞相魏国公徐达曰今天下大定庶民已安北虏归附者相继惟王保保出没边境今复遁居和林臣愿鼓率将士以剿绝之  上曰彼朔漠一穷寇耳终当绝灭但今败亡之众远处绝漠以死自卫困兽犹斗况穷寇乎姑置之诸将曰王保保狡猾狙诈使其在终必为寇不如取之永清沙漠  上曰卿等必欲征之须兵几何达曰得兵十万足矣  上曰兵须十五万分三道以进于是命达为征虏大将军出中路曹国公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出东路宋国公冯胜为征西将军出西路

○辛未享太庙遣官祭功臣于鸡笼山庙

○赐在京军士夏布

○改留守司为留守卫都指挥使司以飞熊卫指挥使周贤为都指挥使

○壬申赐北征将士衣袄靴帽仍给月粮赡其家

○广武卫军士撒牙思的言故元汾王所部哈剌赤海之地居民颇多愿招集从大将军征北从之

○甲戌命祭告太岁风云雷雨山川旗纛等神遣征虏大将军魏国公徐达左副将军曹国公李文忠征西将军宋国公冯胜等率师征王保保  上戒之曰卿等立请北伐志气甚锐然古人有言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今兵出三道大将军由中路出鴈门  扬言趍和林而实迟重致其来击之必可破也左副将军由东路自居庸出应昌以掩其不备必有所获征西将军由西路出金兰耴甘肃以疑其兵令虏不知所为乃善计也卿等宜益思戒慎不可轻敌达等遂受命而行

○命靖海侯吴祯率舟师运粮辽东以给军饷  上以古州田州澧州等处洞蛮常梗化作乱命卫国公邓愈为征南将军江夏侯周德兴江阴侯吴良为副将兵讨之愈率营阳侯杨燝宜春侯黄彬出澧州德兴率南雄侯赵庸指挥佥事左君弼出南宁良率平章李伯昇靖州三道并进

○定中都城基址周围四十五里街二南曰顺城北曰子民坊十六在南街者八东曰德辅善庆崇德中和西曰顺成新成里仁太和在北街者亦八东曰钦崇德厚恭让淮阳西曰从善慎远修齐允中

○置广东卫都指挥使司

○丙子故元知枢密院伯颜率其官属一十六人士卒五百三十人来降并献马八百匹驼五十头

○置四川纳溪白渡二盐马司以常选官为司令内使为司丞

○五色云见

○戊寅故元知枢密院阿辇真巴藩王子赤斤帖木儿等来降贡马各赐袭衣令驰传诣浙江遍观城邑山川改龙虎卫为燕山护卫

○置西安太原广西三护卫

○是月危素卒素字太朴抚之金溪人年十五能究五经大旨乡先辈皆推重之其在元时侍讲经筵请加封徽国朱文公以龟山杨时豫章罗从愿延平李侗九峰蔡沈西山真德秀从祀孔子庙封谥唐刘蕡累官至岭北行中书省右丞元亡以元故臣入朝  上雅重素文学洪武二年授侍讲学士坐失朝免三年四月复其官未几兼弘文馆学士赐小车免朝谒但时备顾问论说经史而已后谪居和州含山县至是以疾卒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三 孝义上·李延寿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卷之七十一·佚名
  书目简介·佚名
  卷之八百四十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纪昀
  世家卷第三 高丽史三·郑麟趾
  史记集解卷八十一·裴骃
  提要·黄训
  总目·佚名
  再版记言·辜鸿铭
  卷三百二十五·佚名
  卷一百四十二·佚名
  卷四·佚名
  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芮挺章

    臣等谨案国秀集三巻唐国子进士芮挺章选前有旧序谓是集编于天寳三载凡九十人诗二百二十首宋元佑间曾彦和跋云名欠一士诗增一篇明毛晋校刋复谓虚列三人今按编内实八十五人诗二百十一首晋未及详检也唐以前编辑总集以已作

  • 废园·闻一多

    一只落魄的蜜蜂, 像个沿门托钵的病僧, 游到被秋雨踢倒了的 一堆烂纸似的鸡冠花上, 闻了一闻,马上飞走了。啊!零落底悲哀哟! 是蜂底悲哀?是花底悲哀?

  • 卷八十一·列传第十一·脱脱

        耶律室鲁(欧里斯) 王继忠 萧孝忠 陈昭衮 萧合卓   耶律室鲁,字乙辛隐,六院部人。魁岸美容仪。圣宗同年生,帝爱之。甫冠,补祗候郎君。未几,为宿直官。及出师伐宋,为队帅,从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统军使萧挞览略

  • 卷十二·谷应泰

      ○太祖平滇太祖洪武五年春正月癸丑,遣翰林院待制王衤韦赍诏谕云南。云南古滇池地,南控交趾,北接吐蕃,西拥渚甸,东以曲靖为门户,与蜀、黔错壤,丽江、松潘、乌蛮、沾益,如犬牙然。战国   时,楚威王使将军庄乔将兵循江上,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三·佚名

    弘治十四年四月戊寅朔孟夏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先是以天寒有旨命百官朔望暂免朝 皇太子至是始复朝○先是兵部尚书马文升会同司礼监太监陈宽英国公张懋等阅试各营侯伯都督骑射韬略及把总等官骑射能否既而试之往

  • 卷之二百四十九·佚名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春。正月。乙酉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 卷之二百八十九·佚名

    光绪十六年。庚寅。九月。戊辰。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丙申皆如之。起居注○谕军机大臣等、电寄李鸿章、朝鲜告讣使。节录谕旨。电其本国。并无改易字句之处。袁世凯遽以不符

  • 卷三十二·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壬寅(一六六二)、大清圣祖仁皇帝康熙元年(永明王永历十六年、鲁王监国十七年)春正月乙亥朔永明王在云南吴三桂营,鲁王在金门。二月乙巳朔大清兵自夔州衔枚进夺羊耳关,贼郝接旗等走大昌以遁。三月甲

  • 赵绰传·魏徵

    赵绰,河东人。 生性质直刚毅。 在北周时,起初当天官府史,因他恭谨勤勉,提升为夏官府下士,渐渐以聪明能干被人知晓,累次升迁,到转任内史中士。 遭父丧,离职守丧,悲哀太过,以至骨瘦如柴,世人称其孝。 守丧满期后,又当掌教中士。 隋

  • 石显传·脱脱

    石显,孩懒水乌林答部人。金昭祖用条教约束各部落,石显嚣张不受制约。当昭祖在逼刺纪村去世,部人送昭祖灵柩回归,到孩懒水的时候,石显与完颜部的窝忽窝相邀拦路,突然攻击护灵人而夺去了昭祖灵柩,并扬言说:“汝辈认为石鲁是能人

  • 唐纪二十五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下景龙二年(戊申、708)·司马光

    唐纪二十五唐中宗景龙二年(戊申,公元708年) [1]春,二月,庚寅,宫中言皇后衣笥裙上有五色云起,上令图以示百官。韦巨源请布之天下,从之,仍赦天下。 [1]春季,二月,庚寅(二十七日),宫中的人说韦皇后藏衣服的竹箱上有五色祥云升起,唐中宗

  • 卷二百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十六经籍考【六】经【论语 孟子 孝经 经解】读论语劄记二卷李光地撰光地见易类论语稽求篇四卷毛奇龄撰奇龄见易类论语传注二卷李塨撰塨见易类论语温知録二卷崔纪撰纪见易类论语说二

  • 春秋集传纂例卷四·陆淳

    唐 陆淳 撰朝聘如例第十五 【附锡命例 归田邑例乞师例】啖子曰人君相见曰朝使使致问曰聘此皆受之于庙以重礼也他国来鲁朝聘皆书之朝朝也以朝时相见也聘问也鲁君及卿往他国则曰如如往也赵子曰朝聘诸侯必有婚姻之好

  • 春秋説卷二十三·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昭公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日月出而爝火熄雷霆奋而隂沴消君徳之贤明威重权臣所甚畏也故必择昏庸而易欺便翾而易制者君之李斯不利于立扶苏而立胡亥梁冀不利于立清河而立蠡吾王莽不利于立王侯长大者而立孺

  • 第四篇 心与物游(下)·丰子恺

    山中避雨前天同了两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下雨。我们贝多芬仓皇奔走,看见前方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开小茶店而带卖香烛的。我们趋之如归。茶店虽小,茶也要一角钱一壶。但在这时候,即使两角钱一壶,我们也不嫌

  • 温室经疏·慧净

    唐 慧净撰温室序夫温室经者。斯乃积净业之善基。荡尘累之津泽。跨天堂之梯橙越苦海之舟航。囊括因果包举福惠。理丰言约文遒旨婉。生一念净信终隔四流。起一支善行则卒登十地。医王由是创业。法将所以室通。庶得异世

  • 书筏·笪重光

    一卷。书法杂论。清代笪重光撰。重光(1623—1692年),字在辛,号江上外史,君宣,蟾光,自称郁风扫叶道,江苏丹徒(一说句容)人。顺治进士,官御史,巡按江西,与明珠忤,罢归。工书画,擅诗文,字如其人。清代吴修《昭代尺牍小传

  • 大丈夫论·提婆

    二卷。提婆罗菩萨造。北凉道谛译。有三十九品,广说悲心行施之相状及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