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月令解卷五      宋 张虙 撰

仲夏之月

仲夏者斗建午之辰汉志云咢布于午则午咢也夏正爲五月

日在东井

五月之中三统历云日在井三十一度元嘉历云日在东井十八度日与斗建常相合午与未合故五月斗建午则日在未井星属未也井八星

昬亢中旦危中

亢四星东方之宿危三星北方之宿时日长夜短昬旦不相望也

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蕤宾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竈祭先肺

蕤宾者月建午之律也仲夏气至则蕤宾之律应周语云蕤宾所以安靖神人献酬交酢汉志云蕤继也宾导也言阳始导阴气使继养物也

小暑至螳蜋生鶪始鸣反舌无声

小暑爲六月节今月建午而言小暑至者诗言七月流火火流则暑退暑退於孟秋则极盛於季夏当五月小暑爲六月节者此见暑至之渐也螳蜋方言云谭鲁以南谓之蟷蠰三河之域谓之螳蜋燕赵之际谓之食厖齐杞以东谓之马谷

天子居明堂大庙乘朱路驾赤駵载赤旗衣未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粗

此当午上五月位也

养壮佼是月也命乐师修鞀鞞鼓均琴瑟管箫执干戚戈羽调竽笙竾簧饬钟磬柷敔命有司爲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

先命有司祈祀者於是始讲雩礼曰大雩则雩帝也用盛礼则祀之也不特天子举是礼於上又以命百县百辟卿士有益于民如句龙后稷等月令言县即天子之县内诸侯也夫雩将以求雨也今乃以祈谷实盖祈雨正爲谷也以祈谷实犹爲麦祈实无非爲民也

农乃登黍是月也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

月令书登麦登稻之後天子必以牲尝之而荐寝庙惟此月书登黍则独以异文登者谓农以新献於上非正熟时说文谓黍以暑得名今小暑至农遂登黍方慤谓非秬黍特其种类之早者雏鸟之始生以始生之鸟尝新登之黍亦相宜也至於荐之寝庙又不直致而羞以含桃焉含桃注谓樱桃汉叔孙通语惠帝取樱桃献宗庙诸果献由此兴通不过谓时新之物当先荐宗庙耳未必识月令所书之意观家语载鲁哀公赐孔子桃与黍孔子以桃雪黍古人以桃雪黍自有深意【案家语乃云孔子先食黍而後食桃公曰黍者所以雪桃非爲食之也其事於含桃絶不相涉】孔子独知月令于荐黍之时加以含桃方慤云含桃实虽小而类桃故亦谓之桃不然月令荐新非一事何独此加以含桃邪【案解内亦以月令爲吕不韦书不得云孔子独知月令矣其下所云殊无意义应有脱误】

令民毋艾蓝以染毋烧灰毋暴布

蓝以染青故青出於蓝夏染之爲最美也圣人恐其取之多非所以助物长故戒之周礼染人注凡染当及盛暑热润则是月用蓝以染正得其宜既戒人无艾蓝矣又令毋烧灰暴布此二事亦爲染发也考工记?氏湅帛以栏爲灰言以栏木之灰渐释其帛则灰爲染之用矣布爲人之服去地尺曰暴【案尺字原书作天今改正据考工记云去地尺暴之非去地尺曰暴也语亦舛误】昼暴诸日则布亦必暴矣烧灰暴布则耗伤阳气不欲张而用之也

门闾毋闭关市毋索挺重囚益其食

门闾毋闭欲阳气之宣也周礼设司关司市之职非欲罔民之利也上之人不穷民隐则货贿倍出矣重囚与轻系不同轻系可出重囚则寛益其食恐以瘐死伤助长气也

游牝别羣则执腾驹【案陆德明经典释文云执如字蔡本作絷】班马政季春游牝於牧至是则别羣春合累牛腾马至是则执腾驹皆防物之性恐其伤生也马政莫重於周礼大司马掌邦政夫掌天下之政而以司马名则其重可知至於趣马巫马之简治校人廋人之乘阜圉师牧师之牧养无非政也班即颁也左传有班马之声与此班之义不同

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耆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隂之所成

此章与仲冬对文夏日长至冬日短至至之言极也阴阳争者夏则阴方来而与阳遇冬则阳方来而与阴遇未各止其所故争也天地造化阴阳消长着于易者何尝有争此亦以人所料度言之耳夏言死生分冬曰诸生荡惟言生而不言死盖自生而死如草木昆虫之类有生于春夏而死于秋冬者显然可见故言死生分自死而生则起于萌孽之微初无可见之迹故言诸生荡然此则论时令而然若君子所以治身则冬夏若异而实同盖人之一身尝欲至诚涤虑退藏於密此道固无分於冬夏夏则戒以毋躁与冬之欲宁异者暑为躁寒爲宁声色人所欲止之毋使之进滋味人所欲薄之毋使致和耆欲则节之心气则欲定凡尔百官虽曰趋事又贵静事毋刑则不尚杀戮凡此以微阴方生而未定故定之者君子也君子定其所成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菫荣

又记时候也重纪时候者先纪时候以明应节後言时候以应分至所应不同故重纪之也麋鹿之生皆能解角犹蛟龙之蜕骨也而其时则不同鹿山兽所谓鹿走山林是也麋泽兽所谓泽中之麋是也山高而泽卑鹿受高燥之气多必资阴气麋受卑湿之气多必资阳气所以鹿感阴而解角麋感阳而解角解言生新而解旧也蝉以仲夏鸣若寒蝉则以孟秋鸣蝉与寒蝉异种也半夏生仲夏居夏之半而是药生於此时故因以为名木菫朝荣而暮陨

是月也毋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

此四语当反观之其曰可以者则惟仲夏为宜也盖高明可居也或以生疾所以仲夏爲宜眺望可远也或困目力所以仲夏爲宜山陵可升也或有岚瘴所以仲夏爲宜台榭可处也或有高寒所以仲夏爲宜

仲夏行冬令则雹冻伤谷道路不通暴兵来至行春令则五谷晚孰百螣时起其国乃饥行秋令则草木零落果实蚤成民殃於疫

行冬令则仲夏之时似冬冬有雹冻今其时似冬则有伤谷之害道路不通夏而寒故也行春令则仲夏之时似春夏去春未远一气之差则谷遂晚熟螣蝗之属言百者明衆类并爲害蝗起伤谷宜其饥也行秋令则仲夏之时似秋此是寒早也草木于夏而零落果实于夏而早成气序不调民宜疫也

猜你喜欢
  卷十二·朱熹
  卷十四·孙奇逢
  卷四·朱熹
  经济文衡前集卷二十三·佚名
  第十章 12·辜鸿铭
  卷四十九·卫湜
  卷四·张大亨
  卷四·吴廷华
  卷十一·张虙
  卷九·王志长
  卷五百四十一·佚名
  高僧傳卷第十三(興福經師導師)·慧皎
  卷四·普济
  勿欲为千古高人·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六·孙默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三十六     休宁孙默编董俞玉鳬词上小令忆江南本意江南好最忆石头城孙楚楼边春系马莫愁湖畔夜弹筝佳丽胜西京又江南好其次忆苏州笠泽潮生春网急枫桥雨细晓钟愁远峤翠烟浮又江南好虎阜更如

  • 卷四百三十四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起哲宗元祐四年十月盡其月   冬十月丁酉朔,詔無得受文彥博乞致仕章。   戊戌,翰林學士蘇轍進呈神宗御製集,宰臣呂大防進讀詩數篇,太皇太后泣下。大防奏曰:「神宗文章自萬世不朽,願少抑聖情。」   己亥,翰林學士承

  • 卷五十七 后秦録五·崔鸿

    姚兴中 弘始五年春正月兴立昭仪张氏为皇后封子懿为上庸公弼为广平公洸为陈留公宣为长乐公谌为博陵公愔为南阳公璞为平原公质为范阳公逵为清河公裕为陇西公国儿为章武公二月兴遣兼大鸿胪梁斐以

  • 卷一·舒赫德

    乾隆三十九年秋九月乙卯山东巡抚徐绩奏言九月初二日午刻臣接署临清州知州秦震钧防同临清营副将禀报据堂邑县张四孤庄民刘防等报称八月二十八日起更时本庄王圣如即王经隆等率领多人手执凶械放火伤人署州防同副将即亲往

  • 卷之二百八十八·佚名

    光绪十六年。庚寅。八月。戊戌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丁卯皆如之。记注  ○护理甘肃新疆巡抚魏光焘奏、添设霍尔果斯驿站夫马。下部知之。摺包  ○己亥。刑部奏、本年停止勾

  • 金佗稡编卷十六·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十六宋 岳珂 撰家集七奏议下广德捷奏武德大夫英州刺史御营使司统制军马臣岳飞状奏恭依圣旨将带所部人马邀击金人至广德军见阵共斫到人头一千二百一十六级生擒到女真汉儿王权等二十四人并遣差

  • 卷九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九十二典礼志十五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四【求福仪注 求福祝辞献雏鸡背镫祝辞 献鱼背镫祝辞 献雉背镫祝辞 献鲜背镫祝辞堂子亭式殿祭马神仪注 堂子亭

  • 卷九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九十九歌颂三十九【蒙养斋诸臣】万寿无疆诗【七言律三首】翰 林 院 庶 吉 士【臣】何国宗运协中天景祚昌万方玉帛拱当阳车书一统仁风合花甲重

  • 卷二十·佚名

    △恚品第二十一除恚去憍慢,超度诸结使。不染着名色,除有何有哉。除恚去憍慢者,夫人瞋恚败善行人。所以竞利多少亡家破国种族灭尽皆由恚。以憍慢灭已灭当灭。是故说除恚去憍慢也。超度诸结使者,瞋恚憍慢结使为本。除本则无

  • 卷三百一十二·佚名

    △初分众喻品第四十四之二复次善现,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若不书写受持读诵思惟修习为他演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若不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摄他有情。若不以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摄他有情。若不以内空摄他有

  • 普陀洛迦新志卷十一·王亨彦

    古会稽陶镛鉴定 古翁山王亨彦辑 志余门第十一(共三十八条) 历朝国运,原有灾祥。末劫佛门,岂无兴废。众生业重,魔难频来。然稽大藏之经函,永怀皇泽。阅万年之簿籍,追念先型。他如石刻题名,遗传芳迹。海山物产,共诩瑰奇。凡各门

  • 药师法会愿文衍义叙·太虚

    药师法会者,乃戴公季陶等朝野耆硕,以天灾迭降,国难纷乘,皆众业所积成,冀民心之改善,敦请护国宣化广慧班禅大师,在首都宝华山隆昌寺,率领净众,依药师七佛本愿功德经之所修建。诸耆硕不惟欲仗佛正法洎僧伽果德,销祸培福;而尤重随学

  • 身命观与人生观·太虚

    ──十七年十一月在德国福朗福特大学讲稿──一 宇宙之身命观  二 死身命与活身  三 活身命之原理  四 活身命之究竟  五 身命之人生观  六 敌人生与仁人生  七 仁人生之原理  八 仁人生之究竟

  •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九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王舍城有外道出家名舍罗步。住须摩竭陀池侧。于自众中作如是唱言。沙门释子法我悉知。我先已知彼法.律而悉弃舍。时。有众多比丘晨朝著衣持钵

  • 胜鬘宝窟卷上(之末)·吉藏

    慧日道场沙门释吉藏撰二释名门者。体如而来。故名如来。又如诸佛。故名如来。问。体如而来。故名如来。此是应身可有来义。真如法身云何有来。答。如本隐今显。亦得称来。德不虚称。故云真实。古注云。圣应除惑。功德

  • 四念处卷第二·智顗

    隋天台山修禅寺智者大师说门人章安灌顶记分章为三。大意。停心。念处。大意者。前性共缘只见生灭之理。发真断结乃至极果。犹是四枯拙度。今无生四圣谛即事而真。粗细等观皆如幻化。四荣巧度。大经云。声闻有苦有苦谛

  • 卷第一·水鉴慧海

    天王水鉴海和尚五会录卷第一嗣法门人原澄等编住荆州铁佛禅寺语录师顺治十五年戊戌四月于汉阳受请六月十八日进寺。三门曰泼天门户迥无阑一任诸人去复还且道新长老到此又作么生信步施为多意气等闲蹋破上头关。佛殿曰

  • 明语林·吴肃公

    笔记。清吴肃公撰。十四卷。肃公字雨若,号街南。宣城(今属安徽)人。成书年代不详,仿临川《世说》之体。凡三十七类,皆用《世说》旧目。专辑明人言行轶事。其德行、言语、方正、雅量、识鉴、容止、俳调七类又各有补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