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主言第三十九

孔子闲居,曾子侍。孔子曰:“参,今之君子,惟士与大夫之言之间也,其至于君子之言者甚希矣。于乎!吾主言其不出而死乎!哀哉!”

曾子起曰:“敢问:何谓‘主言’?”孔子不应。曾子惧,肃然抠衣下席曰:“弟子知其不孙也,得夫子之间也难,是以敢问也。”

孔子不应,曾子惧,退负序而立。孔子曰:“参!女可语明主之道与?”曾子曰:“不敢以为足也,得夫子之间也难,是以敢问。”

孔子曰:“吾语女: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故非德不尊,非道不明。虽有国焉,不教不服,不可以取千里。虽有博地众民,不以其地治之,不可以霸主。是故昔者明主内修七教,外行三至。七教修焉,可以守;三至行焉,可以征。七教不修,虽守不固;三至不行,虽征不服。是故明主之守也,必折冲于千里之外;其征也,衽席之上还师。是故内修七教而上不劳,外行三至而财不费,此之谓明主之道也。”

曾子曰:“敢问:不费、不劳,可以为明乎?”孔子愀然扬麋曰:“参!女以明主为劳乎?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夫政之不中,君之过也。政之既中,令之不行,职事者之罪也。明主奚为其劳也?昔者明主关讥而不征,市■而不税,税十取一,使民之力,岁不过三日,入山泽以时,有禁而无征,此六者取财之路也。明主舍其四者而节其二者,明主焉取其费也?”

曾子曰:“敢问:何谓七教?”孔子曰:“上敬老则下益孝,上顺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谅,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强果则下廉耻,民皆有别,则贞、则正,亦不劳矣,此谓七教。七教者,治民之本也,教定是正矣。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是故君先立于仁,则大夫忠,而士信、民敦、工璞、商悫、女憧、妇空空,七者教之志也。七者布诸天下而不窕,内诸寻常之室而不塞。是故圣人等之以礼,立之以义,行之以顺,而民弃恶也如灌。”

曾子曰:“弟子则不足,道则至矣。”孔子曰:“参!姑止!又有焉。昔者明主之治民有法,必别地以州之,分属而治之,然后贤民无所隐,暴民无所伏;使有司日省如时考之,岁诱贤焉,则贤者亲,不肖者惧;使之哀鳏寡,养孤独,恤贫穷,诱孝悌,选贤举能。此七者修,则四海之内无刑民矣。上之亲下也如腹心,则下之亲上也如保子之见慈母也。上下之相亲如此,然后令则从、施则行。因民既迩者说,远者来怀。然后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十寻而索;百步而堵,三百步而里,千步而井,三井而句烈,三句烈而距;五十里而封,百里而有都邑;乃为畜积衣裘焉,使处者恤行者有兴亡。是以蛮夷诸夏虽衣冠不同、言语不合,莫不来至,朝觐于王。故曰:无市而民不乏,无刑而民不违。毕弋田猎之得,不以盈宫室也:征敛于百姓,非以充府库也;慢怛以补不足,礼节以损有余。故曰:多信而寡貌。其礼可守,其信可复,其迹可履其于信也,如四时春秋冬夏。其博有万民也,如饥而食,如渴而饮,下土之人信之夫!暑热冻寒,远若迩;非道迩也,及其明德也。是以兵革不动而威,用利不施而亲,此之谓‘明主之守也,折冲乎千里之外’,此之谓也。”

曾子曰:“敢问,何谓三至?”孔子曰:“至礼不让而天下治,至赏不费而天下之士说,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明主笃行三至,故天下之君可得而知也,天下之士可得而臣也,天下之民可得而用也。”

曾子曰:“敢问:何谓也?”孔子曰:“昔者明主以尽知天下良士之名,既知其名,又知其数;既知其数,又知其所在。明主因天下之爵,以尊天下之士,此之谓‘至礼不让而天下治’。因天下之禄,以富天下之士,此之谓‘至赏不费而天下之士说’。天下之士说,则天下之明誉兴。故曰:所谓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者也。所谓天下之至知者,能用天下之至和者也。所谓天下之至明者,能选天下之至良者也。此三者咸通,然后可以征。是故仁者莫大于爱人,知者莫大于知贤,政者莫大于官贤,有土之君修此三者,则四海之内拱而俟,然后可以征。明主之所征,必道之所废者也。彼废道而不行,然后诛其君,致其征,吊其民,而不夺其财也。故曰:明主之征也,犹时雨也,至则民说矣。是故行施弥博,得亲弥众,此之谓‘衽席之上乎还师’。”

猜你喜欢
  版法解第六十六·管仲
  消息·方以智
  卷四十六【起昭公十三年尽十六年】·杜预
  卷八十九·山井鼎
  春秋亿卷二·徐学谟
  第三十三卦:《唏卦》·佚名
  卷三·方苞
  安危·韩非
  第二章 如何是东方化?如何是西方化(上)·梁漱溟
  法句譬喻经道利品第三十八·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十一·唐慧琳
  普陀洛迦新志卷四·王亨彦
  华译提婆菩萨所著书述要·太虚
  书复仇以上之后·太虚
  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五十九·彭定求

        卷659_1 【省试秋风生桂枝】罗隐   凉吹从何起,中宵景象清。漫随云叶动,高傍桂枝生。   漠漠看无际,萧萧别有声。远吹斜汉转,低拂白榆轻。   寥泬工夫大,乾坤岁序更。因悲远归客,长望一枝荣。   卷659_2

  • 王禹偁·唐圭璋

      禹偁字元之,鉅野人。生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九岁能文。太平兴国八年(983),登进士。端拱初,如试,历右拾遗。二年(989),拜左司谏,知制诰、判大理寺,辨徐铉罪,忤旨,贬商州团练副使。累迁翰林学士、坐谤讪罢工为工部郎中、知滁州,

  • 志第七 礼四·沈约

    宋文帝元嘉三年五月庚午,以诛徐羡之等,仇耻已雪,币告太庙。元嘉三年十二月甲寅,西征谢晦,告太庙、太社。晦平,车驾旋轸,又告。 元嘉六年七月,太学博士徐道娱上议曰:“伏见太庙烝尝仪注,皇帝行事毕,出便坐,三公已上献,太祝送神于门

  •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籓镇宣武彰义泽潞·欧阳修

    刘玄佐,滑州匡城人。少倜荡,不自业,为县捕盗,犯法,吏笞辱几死,乃亡命从永平军,稍为牙将。大历中,李灵耀据汴州反,玄佐乘其无备,袭取宋州,有诏以州遂隶其军,节度使李勉即表署刺史。德宗建中初,进兼御史中丞,充宋、亳、颍节度使。时李

  • 自序·刘若愚

    累臣若愚,死罪死罪,叩首叩首。洪惟我太祖老爷,奋兴淮甸,混一华夏,圣德神功,超轶万古,创交结近侍官员之律禁,扶同奏启之条。立法垂统,亦严且密矣。迨宣庙老爷建内书堂,则内官不许识字之禁不得不开。然而累臣今日敢曰立言也乎?顾名

  • 双槐岁钞后序·黄瑜

    夫上不足以厚人伦、统世教,下不足以纪名物、经变故,近不足以彰鸿烈、阐幽光,远不足以垂遗宪、綦后鉴者,君子不书也。恩生也晚,不足以窥古作者之意。然窃闻之,记事载言者,必文直事核,求不谬于此而已。嘉靖岁丁未,恩受从化之役,间

  • 卷三·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三        宋 苏辙 撰夏本纪夏禹帝颛顼之后禹之父鲧颛顼五丗孙也【太史公以鲧为颛顼之子其世太廹班固律歴志以为五世孙近得之故取焉】以崇伯事尧尧被洪水之患访于四岳求可治水者四岳举鲧

  • 第四卷 仓库 善堂·缪荃孙

    江 宁 府俸给仓 在府治后。复成仓 在复成桥,今为藩司收储江安各属征解南屯兵米。同治、光绪中,屡次修整。仓右建司仓大使衙署管理。常平仓 在上浮桥西岸。虎贲仓 在府西朝天宫后,同治八年重修,光绪三年增修。今为采办

  • 六○五 都察院为吏部奏请议叙四库馆年满各员钦奉谕旨事致稽察房移会(附奏折)·佚名

    六○五 都察院为吏部奏请议叙四库馆年满各员钦奉谕旨事致稽察房移会(附奏折)乾隆四十四年二月都察院知照事。本年二月初八日,内阁抄出德<保>等奏四库馆效力年满议叙各员请派大臣考验,分别录用,钦奉谕旨一道。相应抄单移会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七·阿桂

    四月甲午阿桂丰升额额森特奏言自三月二十五至三十日大雪迷漫不分昼夜至交四月犹复半阴半晴故木思工噶克山梁积雪未消而遥望宜喜雪色更甚惟是山上下雪沿河则雨雪相间泥泞尙属易干自当从此先行攻扑不使贼人得以休息【臣

  • 第三部分:北洋轶事·喻血轮

    张勋之二妾张勋一介武夫,恣睢跋扈,纵情声色,民六于徐州召开督军会议,带兵入京,驱逐黎元洪,拥宣统复辟,造成戏剧性之政变,虽瞬息事败,亦民国史上一污点也!张蠹卤不解温柔,然好色如命,有二宠妾,一为小毛子,乃清末秦淮河名妓,张以重金购

  • 卷四 公孙丑章句下·朱熹

    凡十四章。自第二章以下,记孟子出处行实为详。孟子曰:&ldquo;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谓时日支干、孤虚、王相之属也。地利,险阻、城池之固也。人和,得民心之和也。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

  • 近思録集注卷十一·茅星来

    教学之道【前于为学之道已详而此则教人为学之道也葢学优而仕固可出而见之事业如不得已则惟有明斯道以淑其徒而已小学大学皆有之亦新民之事也凡二十一条朱子曰古人初入小学止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及孝弟忠信之事自十六

  • 第八 摩篇 2·王诩

    【原文】古之善摩者,如一操一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①而人不知,主兵日胜②而人不畏也”。圣人谋之于一陰一,故曰“神”;成之于一陽一,故曰“明”③。所谓“主事日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积

  • 卷第二十一·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二十一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唐 元和五年。帝问国师澄观曰。华严所诠。何谓法界。奏曰。法界者一切众生之本体也。从本以来。灵明廓彻广大虚寂。唯一真境而已。无有形貌而森罗大千。无有边

  • 目录·水鉴慧海

    水鉴海和尚六会录目录卷首序(三)卷一住荆州铁佛禅寺语录卷二开荆州天王禅寺语录卷三住扬州地藏禅寺语录开鄂州黄龙禅寺语录住汉阳栖贤禅寺语录卷四住嘉兴金粟山广慧禅寺语录卷五机缘佛事卷六偈卷七赞卷八题跋尺牍卷

  • 愧郯录·岳珂

    十五卷。南宋岳珂撰。此书主要杂记宋代各种制度,间及金制,参证旧典之异同。取《左传》郯子来朝、仲尼问官之事,以所言通知掌故,有愧古人之意,确定书名为《愧郯录》。全书共记祖宗徽称、崇政改谥、后谥因革、号谥之异、宗族

  • 御纂春秋直解·傅恒

    十五卷。傅恒等奉敕撰。乾隆二十三年(1758),傅恒、来保、刘统勋、汪由敦等奉敕撰《春秋直解》,当年而成。以鲁十二公为十二卷,其中庄、僖、襄公篇帙较繁,各折一子卷,共十五卷。此书只列经文,不列传文,大旨在发明孔子本义,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