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古史卷三        宋 苏辙 撰夏本纪

夏禹帝颛顼之后禹之父鲧颛顼五丗孙也【太史公以鲧为颛顼之子其世太廹班固律歴志以为五世孙近得之故取焉】以崇伯事尧尧被洪水之患访于四岳求可治水者四岳举鲧可用尧曰鲧方命圯族不可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于是尧聼四岳用鲧鲧堙洪水汨陈其五行水不润下上帝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彛伦攸斁九年功用不成尧更求人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廵守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而举鲧之子禹使续鲧之业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彛伦攸叙禹以此治水水得其性所谓洛书者也禹之为人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不矜不伐既受命伤先人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过其门而不入取于涂山辛壬癸甲啓而泣亦弗遑子也菲饮食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致羙乎黻冕卑宫室尽力乎沟洫陆行乘车水行乘舡泥行乘橇山行乘撵随山刋木暨益奏庶鲜食决九川距四海濬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盖禹行自冀州始自冀而东治兖青徐自徐而南治扬荆自荆而西治豫梁雍皆相其土田草木之宜以作贡赋谓之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尧赐之圭以告成功使为司空及尧崩舜为天子复代舜典百揆三十三年而舜命以位让于臯陶舜不可禹固辞不获命乃以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帅百官若帝之初是时三苗之君虽已流窜其国人犹不用帝舜复命禹征之禹防诸侯誓师而行三旬苗民不服益賛于禹曰惟德动天无逺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歴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叟防防齐栗瞽亦允若至諴感神矧兹有苗禹拜受其言而班师舜乃大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而有苗格舜崩禹即天子位号曰帝禹改正朔服色岁首建寅色尚黒大事敛用昏戎事乘骊牲用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其后南廵守复防诸侯于江南计功而崩因焉命曰防稽防稽者防计也子帝啓立有扈氏不共啓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啓崩子帝太康立太康盘逰无度田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太康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汭作五子之歌羿遂逐太康而立其弟仲康是为帝仲康羲和湎滛废时乱日仲康命侯征之作征仲康崩子帝相立羿之放太康也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灭乐正后防之子伯封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虞于原兽武罗伯因熊髠厖圉皆其贤臣也弃之不用而用寒浞寒浞伯明氏之防子弟也信而使之以为已相浞行媚于内施赂于外而虞羿于田内外咸服而羿不知也将归自田家众杀而烹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死于穷门夏之遗臣靡奔有鬲氏浞因羿室生浇及豷恃其防慝诈伪而不德于民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处浇于过处豷于戈灭夏后相相之后緍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以收夏众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靡自有鬲氏收二斟之烬以杀浞而立少康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豷于戈以复禹之迹是为帝少康少康崩子帝杼立帝杼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厪立帝厪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孔甲好方鬼神事夏后氏始衰诸侯畔之得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雄雌孔甲不能食有刘累者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孔甲赐之氏曰御龙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孔甲孔甲求之惧而迁去孔甲崩子帝臯立帝臯崩【帝臯墓在殽之南陵蹇叔云】子帝立帝崩子帝履癸立是为桀自孔甲以来诸侯多畔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伐有施氏有施以妹喜女焉桀嬖爱之政益乱复克有緍滛侈滋甚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益修德诸侯归之遂帅兵伐桀桀兵败奔南巢遂放而死葢夏后氏禘黄帝郊鲧祖颛顼宗禹报杼周兴封其后缯以奉禹祀禹本姒姓其后分封以国为氏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

苏子曰圣人之于天下茍可以安民不求为异也尧舜传之贤而禹传之子后世以为禹无圣人而传之而后授之其子孙此以好异期圣人也昔者汤有伊尹武王有周公而周公又武王之弟也汤之太甲武之成王皆可以为天下而汤不以予其臣武王不以予其弟诚以为其子之才不至于乱天下者无事乎授之它人而以为异也而天下何独疑禹哉今夫人之爱其子是天下之通义也有得焉而以予其子孙又情之所皆然也圣人以是为不可易故因而聼之使之父子相继而无相乱以至于尧尧举天下而授之舜舜得尧之天下而又授之禹举天下而授之人此圣人之所以大过人而天下后世之所不能也天下后丗之所不能而圣人独为之岂以为异哉天下之人不能皆贤而有异人焉为异而震之则天下皆将喜其名而失其真故夫尧舜之传贤者是不得已而然也使尧之丹朱舜之商均仅可以守天下而尧肯传之舜舜肯传之禹以为异而疑天下哉然则禹之不以天下授益非以益为不足授也使天下复有禹予知禹之不以天下授之矣何者啓足为天下故也启为天下而益为之佐是益不失为伊尹周公其功犹可以及天下也圣人之不喜异也如此鲁人之法赎人者受金于府子贡赎人而不受赏夫子叹曰嗟夫使鲁之不复赎人者赐也夫夫赎人而不以为功此君子之所以异于众人者而其弊乃至于不赎是故圣人不喜夫异以其有时而穷也闵子终三年之防见于夫子援琴而歌戚戚而不乐子夏终三年之防见于夫子取琴而鼓之其乐偘偘然作而曰先王制礼不敢不及也而夫子皆以为贤由此观之禹益之事传者之过也记有之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舜禹皆有所従受天下者也其所从受天下者不可忘也故舜宗尧而置瞽叟此天下之大义也至禹不独废尧而且忘舜鲧虽得罪以父故得祭于郊从舜之义则禹为忘其君从禹之义则舜为忘其亲二者皆圣人之所不为也予闻之礼之所行义之所许也故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舜禹之有天下则先王之所未有也故尧虽非父而其德载于后丗不可以不宗瞽虽其亲而无功于人不可以私享二者皆义也至夏后氏郊鲧而宗禹此禹之子孙之礼也孰谓禹之不宗舜哉栁下惠称有虞氏郊尧而宗舜先儒以为此虞氏子孙之礼也以虞推禹则禹其有不宗舜乎虽然夏之子孙所以不宗舜者以有鲧也鲧虽得罪于舜而从事于水者九年非瞽瞍之比也故卒为夏郊而三代祀之三代犹以其功祀之而其子孙頋可以它人废之乎故夫虞夏之祀皆义之所予也

古史卷三

猜你喜欢
  ●序·王致远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九百九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十一·佚名
  ●宰惠紀略卷三·柳堂
  今献备遗卷三十九·项笃寿
  卷七十六·鄂尔泰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佚名
  御制读汉书·班固
   三、海外通信·林语堂
  第一章 满人当权·辜鸿铭
  选举一七·徐松
  刘瑞恒·周诒春
  卽位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投梭记目录·徐复祚

    第一齣 家门第二齣 敍飮第三齣 逼娼第四齣 渡江第五齣 订盟第六齣 拒奸第七齣 恣刦第八齣 折齿第九齣 却说第十齣 应聘第十一齣 谋窜第十二齣 忠吿第十三齣 闺敍第十四齣 出关第十五齣 阴伏第十六齣 

  • 荒村·闻一多

    ……临淮关梁园镇间一百八十里之距离,已完全断绝人烟。汽车道两旁之村庄,所有居民,逃避一空。农民之家具木器,均以绳相连,沉于附近水塘稻田中,以避火焚。门窗俱无,中以棺材或石堵塞。一至夜间,则灯火全无。鸡犬豕等觅食野间,亦

  • 附录·沐昂

    附录: 沧海遗珠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着编辑者名氏前有正统元年杨士奇序称都督沐公所选又称其字曰景顒黔寜王之仲子佐兄黔国公爲朝廷鎭抚西南一方考明史黔寜王沐英之子晟爲黔国公鎭云南昂爲右都督倾云南都司

  • 卷五十八·志第二十七·仪卫志四(仪仗)·脱脱

        ◎仪卫志四(仪仗)   帝王处则重门击柝,出则以师兵为营卫,劳人动众,岂得已哉。天下大患生于大欲,不得不远虑深防耳。智英勇杰、魁臣雄藩于是乎在,寓武备于文物之中,此仪仗所由设也。金吾、黄麾六军之仗,辽受

  • 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光绪七年。辛巳。闰七月。辛卯朔。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己未。皆如之。内记注  ○谕内阁。吴大澂奏、请调员差委等语。江苏海州直隶州知州廖纶、拣选知县潘民表、着两江总督、江苏巡抚

  • 六十一 曹寅奏报江南收成并盗案摺·佚名

    康熙四十六年九月廿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前具摺启奏,伏蒙御批:今岁闻江南亢旱,朕心甚是不安。又闻盗案甚多。钦此。皇上忧民忧岁,虽在边睡,节风沐雨,犹时时俯念江南,有加无已。臣寅跪诵之下,不胜

  • 一四七七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审拟四库馆议叙候选供事陈逵叩阍案由招·佚名

    一四七七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审拟四库馆议叙候选供事陈逵叩阍案由招乾隆五十八年八月二十四日*臣和珅等谨奏:臣等将本日在道旁叩阍人犯提到审讯。据供:我名叫陈逵,系江苏武进县人,年四十四岁。我于乾隆四十四年在四库馆充

  • 一三六九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五部折·佚名

    一三六九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五部折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陕西巡抚臣秦承恩跪奏,为查明汇奏事。窃照抽改《通鉴纲目续编》应于年底汇奏,陕西省自乾隆四十八年至五十四年据各属陆续缴到《纲目

  • 卷九十七下·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九十七下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外戚列传第六十七下 孝元王皇后成帝母也家凡十侯五大司马【师古曰十侯者阳平顷侯禁禁子敬侯凤安成侯

  • 三十九、求友时代·包天笑

      我从二十一岁起,可称为我思想改变的开始。那正是甲午中日开战,我国战败以后,有些士子,都很愤激,而变法自强之说,一时蠭起。这些主张变法的知识份子,人家称之为维新党,我当时也很醉心于维新党,以为除非是这样,方足以救中国。

  • ·赏加布政使衔谢恩摺·丁曰健

    奏为恭谢天恩,并陈感激下忱,仰祈圣监事。   窃臣于本年五月二十日接奉军机大臣字寄,同月十一日内阁奉上谕:前因丁曰健奏剿灭彰化贼匪,全台一律安定;当经谕令丁曰健、曾元福督防各军,将余匪严加搜捕。兹据丁

  • 孙惠蔚传·魏收

    孙惠蔚,字叔炳,武邑武遂人,小字陀罗。自称六世祖道恭为晋长秋卿,从道恭到惠蔚世代以大儒传家。孙惠蔚十三岁时,粗通《诗》、《书》及《孝经》、《论语》;十八岁时,师从董道季讲《易》;十九岁,师从程玄读《礼经》及《春秋三传》

  • 卷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二十三嘉礼皇子昏礼内务府豫劄钦天监诹指昏吉日并列大臣命妇中偕老者奏襄昏事既得防以告于福晋家届期赞礼大臣偕福晋父蟒袍补服诣乾清门东阶下福晋父北面跪赞事大臣西面称有防今以某氏女作

  • 卷第十五·董仲舒

    郊义第六十六郊义:春秋之法,王者岁一祭天于郊,四祭于宗庙,宗庙因于四时之易,郊因于新岁之初,圣人有以起之,其以祭,不可不亲也。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以最尊天之故,故易始岁更纪,即以其初郊,郊必以正月上辛者,言以所最尊首

  • 卷二·毛应龙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集传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卷二     元 毛应龙 撰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凡宫之纠禁郑锷曰小宰以中大夫二人为之大宰之贰也 应龙曰小宰为十二小卿之首掌者职所専主也

  • 喻华香品之二·佚名

    昔佛始得道在罗阅祇国教化转到舍卫国。国王群臣莫不宗仰。时有贾客大人名曰波利。与五百贾人入海求宝。时海神出掬水问波利言:海水为多掬水为多。波利答曰:掬水为多。所以者何。海水虽多无益时用。不能救彼饥渴之人掬水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五·宗喀巴

    欲邪行。事者,略有四种,谓所不应行,非支,非处及以非时。此中初者,谓行不应行所有妇女及一切男,非男非女。此之初者,《摄分》中云:若于母等母等所护,如经广说名不应行,如马鸣阿阇黎说此义云:「言非应行者,他摄具法幢,种护至王护,他已

  • 卷第三·佚名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三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证净品第三之余 于此僧中者。佛弟子众中。此即显聚显蕴显部显要略义。预流向者。已得无间道。能证预流果。谓此无间证预流果。彼于欲界贪欲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