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序

累臣若愚,死罪死罪,叩首叩首。洪惟我太祖老爷,奋兴淮甸,混一华夏,圣德神功,超轶万古,创交结近侍官员之律禁,扶同奏启之条。立法垂统,亦严且密矣。迨宣庙老爷建内书堂,则内官不许识字之禁不得不开。然而累臣今日敢曰立言也乎?顾名节所关,又宁容以无言也?谨以见闻最真,庶可传信,匡郭已粗备,愈于求诸野如阻孙宗伯爰立者,的是东光护法,恐宗伯来,重宣君父大义,波及灵露饮耳。许大题目其谁知之?先帝在天,能无恫乎?言之可为痛哭,知之安忍不言?愧黔技止此,未敢侈为完书,而知我罪我,后世自有公论。总之,臣子大义在,若愚不忍终默者也。按皇城中旧制,凡内臣奏事,称呼列圣则"某年号老爷",今上则"万岁爷"。若愚既已失身中涓,焉敢没其口吻?文章家必笑其俚,在史家自存其质也。假我数年,当有可观。兹略具二十三篇,以备遗忘。其累臣本末详自叙篇中。伏惟神庙老爷,慎重册立东宫之典,加以静摄多年,地天不交,上下睽隔,门名滋尧母之疑,臣下择菀枯之集。幸祖宗培养者厚,国有人焉,清议愈重。或寄之讲学,或托之纂言,无非以杞人之忧,明纲常之义,阐心性,淑世道,盖总从国本民生起见,非有所希觊后福念也。乃倾危者藉此以害正人,幸主谳者担当而弭大患。不意葛藤之萌,已先滋蔓,遂令元黄之战于庙堂者,剥斫元气,忧未艾焉。谨序《忧危竑议前纪》第一,《后纪》第二。淑媛之选,广嗣允也,诞而始封,部议未妥,神庙御简而后定,此益见神庙事事之必法祖。熹庙临御七载,今上入绍丕基,大圣人世不间出,真非偶然。有君无臣之叹,中外如一口焉。恭纪熹庙诞生第三,今上瑞徵第四。累臣若愚,内小臣耳。外之辅弼承凝,既不敢知内之印厂,徽猷芳躅具在。登记垂范,岂异人任?谨序三朝典礼之臣第五。上帝好生,圣人恶杀。刑狱之设,实惩一以警百,创艾以求生。求之不得,斯死者与生者两无憾也。非一触法网,便终可尽杀者焉。叙大审平反第六。先臣陈太监矩,勋业著于朝端,口碑遍于区宇。若愚不才,实侍左右。所生之忝,万死犹惭。忆其懿微嘉猷,安忍湮没而不彰也?谨纪先监遗事第七。洪水之患,怀山襄陵;猛火之威,燎原焦野。逆贤、客氏,毒机久于酝酿,首祸中于椒闱,又何有于宦寺,又何有于士绅哉!抚卷伤心,挥毫泣下,谨纪两朝椒难第八。镜明必为丑妇所羞,绳直必来曲木之忌。唐五王之祸,今乃见于貂珰,谨叙正监蒙难第九。五侯之祸,张禹佞也;梁冀之横,胡广媚也。鄙夫哉,王体乾!谁握印权而养乱庇奸?既胁肩谄笑,固位八年,又黄白买命,苟存牖下。追想甲乙丙丁缙绅之祸,谁助之耶?纵至老死,不知有何颜面对,越先帝之灵于在天?叙逆贤擅政第十。非表里何以具衣?非埙篪何以成乐?向无沈■〈氵隺〉、魏广微种毒于前?崔呈秀等肆虐于后,逆贤蚩蚩,总掌东厂,而外廷曲折亦不能尽知,即不过欲报己一二私仇。然实自三案之先发,有人以教猱假手者也。序外来线索第十一。衙门虽有内外之殊,官吏各具尊卑之体,彼时宫壶之中,不止一家贵显,而一家之中,又不止一耳一目。今外则网漏吞舟,内则桃僵李代,且殷良弼、丁绍吕侍高公矣,苗全侍宋公矣、张国宁侍金公,陈应祥、吴有兆、贾如皋侍王公矣。活口公论,可尽掩耶?叙各家经管第十二。文书房犹外之通政司也,又如六科也。掌印、秉笔、各家经手内官,即内阁六卿之亲近掾吏而已。外来密帖,下人焉能尽知?主人推敲,在旁谁敢轻重?身不敢出宫门,何由而知外事?且耳目多弊不能独作也。活口在,敢甘心面质也?序本章经手次第十三。祯祥之发,必有先之;妖孽之来,必有基之。江京王圣,非偶然也。序客魏始末第十四。钩党之祸,十常侍也;刘瑾八党,六贼附焉。吁嗟乎张永!吁嗟乎萧敬!亦曾不幸堕落其间。今在逆贤,羽翼尤繁。文则永贞、元雅、文辅,鼎峙枢权;武则应坤、九思、良辅,分镇南北;亲近则良臣、明佐、永明、秉恭等日侍御前,《内臣便览》刊列昭然,荫升弟侄,部案存焉。序逆贤羽翼第十五。不尽职曰旷官也,出芦位曰侵官也,觚哉之叹颇多,存羊之心堪涕。序内臣职掌第十六。千门万户,汉唐丽也;茅茨土阶,唐虞质也。若夫不侈不陋,允协厥中,惟我祖宗制度光明。序大内规制第十七。重农功者修耒耜,操炉鞴者惜钳锤,小技犹然,况在圣学,不有所式,后何赖耶?序内府板经书第十八。左氏讥子藏之冠,汉人珍仲尼之履。衣佩之间,吉凶攸兆;盛德之容,非无涉也。序内臣佩服第十九。乡党著饮食之详,左传垂泛祭之诮,饥渴之于人,亦大矣。然在内臣,习染素异。序饮食好尚第二十。河套失而全陕之形胜毕虚,辽阳弃而东西之声援顿隔,恢复之举,端在后人。惜哉曾公铣!惩羹吹齑,世俗恒情,驯至于今,更堪扼腕。序辽左弃地第二十一。一言之善,子张书绅;一事之长,古人不泯。序见闻琐事第二十二。逆案所载之外臣无论已,自逆贤以下共三十有六人。贵贱贫富,各有公评;远近亲疏,耳目难掩。在体乾欲泯其附党之迹,而杨维垣、霍维华脱卸之疏入矣。高印公利令智昏,听谗蔑理,而茕茕若愚,拔之前列矣。上下其手,成心故入。在累臣一介性命,岂足干天地之和?当圣明解网泣罪之朝,岂宜有飞霜致旱之枉?百世而下,宁不令吊古者笑秉钧司礼之非其人哉!"有兔爰爰,雉罹于罗",若愚之谓也。附累臣自序第二十三。累臣刘若愚私识

猜你喜欢
  ●东征集卷一·蓝鼎元
  卷一·沈德符
  卷二十下·杨士奇
  一二五七 军机大臣等奏遵查《食货略》《学校考》系周琼吴锡麒分别纂校片·佚名
  绎史卷六十一·马骕
  宋纪·张居正
  管蔡世家第五·司马迁
  敬宗本纪·刘昫
  卷之二·朱克敬
  卷二上·沈枢
  卷五十六·宋敏求
  卷一百七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六·佚名
  卷第廿九·太安万侣
  三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出 惊丑·李渔

    〖梨花儿〗(丑头巾、圆领上)灭烛成亲计万全,今宵祸事多应免,挨到明朝便谢天。嗏!只怕他临到秋波那一转。我阙里侯今晚的佳期,与世上人的好事,有一半相同,也有一半相反。喜的是洞房,恼的是花烛;怕近的是容颜,喜沾的是皮肉。所最爱

  • 神奴儿大闹开封府·臧懋循

    神奴儿大闹开封府杂剧(元)无名氏撰●神奴儿大闹开封府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楔子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包龙图单见黑旋风 正名 神奴儿大闹开封府第一折〔冲末扮李德义

  • 卷九十七·徐世昌

    汪缙汪缙,字太绅,号爱庐,吴县人。诸生。有《二耕草堂集》。夏日闲居杂咏吴趋盛豪华,阊门最繁剧。每苦炎夏蒸,烟火万家窄。曰余在戊辰,曾此设讲席。咿唔闤阓间,名利共物役。本性爱萧疏,时欲蜡幽屐。赖有羽人家

  • 陵阳集巻三·韩驹

    宋 韩驹 撰近体诗上泰州使君陈莹中当年贤路杂薫莸叹息诸公善自谋今日在前皆鼎镬后来知我独春秋海边已击师襄磬湖上新逢范蠡舟惟有书生最无事不妨挟册更西游闻富郑公少时随侍至此读书景徳寺后人为作祠堂因防余旧诗后

  • 卷一百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九储光羲临江亭五咏【并序】建业为都旧矣晋主来此而礼物尽备虽云在德亦云在险京口其地也鸣呼有邦国者有兴亡焉自晋及陈五世而灭以今怀古五篇为咏临江亭得其胜槩寄以兴言虽未及乎辩士

  • 42.盛唐诗馀话·施蜇存

    以上讲盛唐诗二十九篇,作者十七人,李白、杜甫占了一半。以后世的观点来评价盛唐诗,李白、杜甫有特殊的重要性,讲盛唐诗以李、杜为主,是当然的。但如果依据当时诗坛的现实情况,则王维、李白,诗名不相上下,杜甫的声望,远不及他们

  • 陕西总督岳钟琪奏折 二、谨慎行事,乞请皇上睿鉴·雍正

      编者按:岳钟琪收到雍正对上两奏折的朱笔批示后,理应回奏表态,但目前对此案又无新的进展可言,才写了曾怀疑张熙与西南少数民族有关,以及搜出二本书籍的事,都是无关紧要的内容,无话找话,应付一下而已。由此可见在封建皇帝氵

  • 资治通鉴后编巻二十四·徐乾学

    宋纪二十四【起阏逢执徐十月尽防防大荒落十二月凡一年有竒】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徳文眀武定章圣元孝皇帝景徳元年冬十月壬午诏修葺厯代圣贤陵墓 甲申麟府路钤辖韩守英张志言大破契丹扵朔州界杀戮甚众诏奨之时契丹方围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正统十年九月辛未朔修理 皇陵遣驸马都尉井源祭告 仁祖淳皇帝 淳皇后○壬申书与秦王志<土絜>曰先因纪善陈彬等奏承奉刘全等从臾不法事情已提全等至京命法司审实姑举其尤者言之山川坛奉神之所乃拆其兽吻修盖殿宇宜川王至

  • 卷之四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一百零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序·锁绿山人

    尝读明史,自神宗、熹宗时,我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创造宏业,启辟疆宇,迨庄烈帝季年流贼李自成陷京师,而世祖章皇帝统一天下,江南、闽粤、滇黔以次皆归版图,明之所以亡,大清之所以兴,其迹灿然着也。昔周之先,太王、王季、文王累

  • 卷一百五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三经籍考经【春秋】宋史艺文志春秋类二百四十部二千七百九十九卷【不着録者二十三部四百八十八卷】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明史

  • 易经·说卦传·第四章·佚名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 日以遯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 大学衍义卷三·真德秀

    帝王为学之本商髙宗周成王之学书説命【商书篇名説傅説也筑于傅岩之野髙宗梦得之立之为相作説命三篇】王曰来汝説台小子旧学于甘盘【台予也小子高宗谦称也甘盘商贤臣】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遯隠也

  • 书传卷五·苏轼

    宋 苏轼 撰夏书禹贡第一禹别九州随山濬川任土作贡不贡所无及所难得禹敷土敷道修载叙乂皆治也随山刋木山行多迷刋木以表之且以通道史记云山行表木奠髙山大川奠定也髙山五岳大川四渎定其名秩祀礼所视冀州尧河水为患最

  •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舍利记·印光

    范古农居士&ldquo;舍利&rdquo;梵语,正云&ldquo;设利罗&rdquo;,华言&ldquo;灵骨&rdquo;,乃戒定慧忍行功德之所熏成者。昔释迦世尊之涅槃也,自火荼毗,碎身为五色舍利,光莹不坏,且现神变,此为佛舍利。嗣后凡有德高僧,荼毗皆有舍利

  • 和菩萨戒文·佚名

    又题《和戒文》、《祸戒文》。杂言佛家赞文。据各本题记,大多为晚唐年间抄写。作者不详。共十首,北服30列有小标题,分别为杀生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沽酒戒、自说戒、毁他戒、多悭戒、多嗔戒、谤三宝戒,每首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