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巻一

●钦定四库全书

清风亭稿卷一

(明)童轩 撰

○四言古诗

望云思亲卷为史侍御赋

白云悠悠在天之陬陟彼岵兮我心则忧 白云靡靡在天之隅陟彼屺兮我心则思 我思伊何父母孔耆匪无莱衣莫克娱之匪无寸禄逺莫持之 王事靡盬不遑宁处瞻望白云亲舎其下【叶后五反】亲舎其下室逺心迩愿言思之泣涕如雨

味道斋为秀才程愈赋

道之旨大羮玄醴君子味之浑然斯理 道之腴熊掌及鱼君子味之渊乎其微 于皇天命一诚不已文王大圣不显于己圣也希天贤其希圣动静或愆为道之病 君子味之是谓自持朝斯夕斯道岂逺而

玉泉【并叙】

玉泉美隐者之德也樟山隐者童国光贞洁不污故别号玉泉以自况畨阳童轩为赋玉泉四章

樟山何有有玉有泉亦白其色亦澄其厵 温温君子既洁且贞挠之弗浊磨而不磷人亦有言儒为席珍 德既方止亦既章止圭瓉黄流庶几将止 维此懿德不息则久借曰未试亦既尔有茍或不臧尠不愧负【房九反】抵鹊是弃濯足自取【此耇反】尚愼旃哉俾遗尔后

兰室为会稽陈德诚赋

兰室喻交友也

兰之香兮维叶茂茂艺彼居室可采而嗅 兰之香兮维叶莫莫【末白反】艺彼居室可佩而怿 兰之香兮维叶萋萋彼其之子薄言有之匪直薫德同心友之 瞻彼日月悠悠其逾我德未化我友是资迨今弗力悔也可追

○骚体

松泉辞一首送陶厚归金川隐居【代周守敬作】

西风惊秋纷落叶于晴川感物叙之易变念游子而未还胡扰扰以迷形役徒俯仰于百年繄乡闗之安在怀旧隐于松泉尔其命驾晨征仆夫在门望青山兮千里愁芳草兮吟魂遡轻风兮舟扬澹斜日兮江云睇遥遥以前路心孑孑而悬旌倐家林之在目俨桑梓之犹存于是杖策来归柴荆启扉僮仆嘻嘻稚子牵衣叹误罹于尘网迫衰朽而何之幸松泉以无恙期投老而支离若乃有緑盈庭有酒新酾或席阴以箕踞或临流而赋诗已矣乎富贵非吾愿功名不可期慕赤松而长徃缔泉石以为知浩歌白云乡徘徊芳草涯胡为乎荣辱之相缪逐膻腴于末路钓声利于颓流涂实迷而未逺事既徃而奚尤怀古人而不可见伤病俗之难瘳招白云以怡悦请息交以絶游匪怀珍以为洁愳突梯而吾羞侣空山之猿鹤脱尘溷之蜉蝣念田园之未芜顾琴瑟之尚留聊优游以卒岁时偃仰以消忧为逸民于斯世乐夫天命复何求

秋风辞思松云陶先生作

秋风萧萧兮鴈南归草木摇落兮夕露沾衣明月皎皎兮照我帷蟋蟀在壁兮吟声悲蹇予山中之人兮猿狖与居怅独处此兮情莫能娱怀佳人兮路修阻而莫随涉川无梁兮登山无车岁冉冉其逾迈兮曷云能来【叶】回念昔者之欢会兮今焉别离爱而不见兮使我踌躇

湘灵鼓瑟辞

若有人兮江之中竹萧萧兮水溶溶鹧鸪啼兮欲雨猿狖啸兮生风翩灵旗兮来下云和作兮三终望九疑兮烟蒙蒙声泠泠兮意何穷渺翠华兮何许独江上兮青峰

拟愁阳春赋

东风来归见碧草之萋迷渺风光兮千里荡春情兮愁予飘扬兮游丝鲜新兮芳枝何燕莺之差池睍睆以相逐兮似亦媚此晴晖汉之曲兮湘之南【叶】佩兰茝兮采蘅■〈艹縻〉水粼粼以东注日皛皛而西驰繄盛年之难再乃一感于佳期望夫君兮天一涯川无梁兮陆无车心摇摇兮欲醉首矫矫兮重回我思君兮君不知年衰飒兮路﨑岖目飞花兮如送拾芳草兮若遗阳春兮予不知其为欢乐兮为伤悲安得生彼双翼而奋飞兮凌风逺堕于君怀

思美人赋

有美一人兮在天之陬恒怅望而郁纡兮曷云能休路阻絶而予莫觏兮心烦寃而语畴愿寄声于丰隆兮恨寥廓而无由羗蹇修以重媒兮愳初志之或缪念两情于夙昔兮缔衷素而好逑何谗人之溷浊兮致无辜而见尤弗参验以阅实兮肆谤讟之横流逺迁谪于江乡兮日憔悴而无聊【叶】伤旧会之莫续兮乱愁绪而难抽蝼蚁纷其见制兮鸱鸮厉而与仇志沈菀而不扬兮思蹇产而无遒愿一见以有明兮徒仰视夫天高【叶】羗葑菲之陋质兮曾何美之可侜彼众舌之簧鼓兮乃诞幻而为诪纷总总之得志兮率追曲以是求吾独连蹇而不偶兮实吾命之不犹芳与泽之杂揉兮信十年之有莸嘅圆凿而方枘兮宜乎鉏铻而难投惟进■〈辶内〉之无地兮蹇独立于道周知变易之不可为兮聊浮泳于方舟擥夫容于鹭渚兮采蘅若于江洲持芳华而无与娱兮肆踯躅而増忧情怦怦以自失兮涕浪浪而难收遂升高而望逺兮冀彷佛而遘之见浮云之上征兮儵变态而苦迷独儃佪而不进兮策羸驷之班如顾途穷而日暮兮竟侘傺而忘归睇林岗之丛簿兮烂盈盈其华滋玩芳条之可撷兮又焉得夫同车嗟流光之飘忽兮老冉冉之将至也指白日以矢予心兮敢奇襃之或贰也欲怀沙以自赴兮恐余诚之弗识也惟忠贞以固守兮庶前修之可企也

戒舟辞【舟经龙游几为滩水所覆因为戒舟辞一首聊以自警云】

维水兮漫漫维石兮团团洑流兮惊湍舟行兮苦难胶予楫兮上下捩予舵兮回盘奔长年兮号舵师脱性命兮斯须念垂堂兮有戒幸去险兮即夷

空山辞【定边道中作】

峩峩兮山青片片兮云生惨踈烟兮古道澹斜日兮边城边城兮多山﨑岖兮行难枳花兮秋晚槲叶兮风寒饥兮号林络纬兮凄吟忆乡关兮何处重回首兮伤心

清风亭稿卷一

猜你喜欢
  卷四百零二·彭定求
  卷一·林逋
  第一出 先声·李渔
  卷之十四·高启
  第七出 严通宦官·王世贞
  白石道人诗集卷下·姜夔
  你去·徐志摩
  卷五十六·陆游
  中州集巻一·元好问
  巻二十一·邵浩
  卷十三·佚名
  骑省集钞·吴之振
  卷三十四·佚名
  御选元诗卷十九·康熙
  卷二十三·范成大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俨夫·唐圭璋

      俨夫字公望,号桃渚,平阳人。淳祐元年(1241)进士第一。淳祐十二年(1252),著作郎兼礼部郎官、兼沂靖惠王府教授,除秘书丞。   西江月   曲折迷春院宇,参差近水楼台。吹箫人去燕归来。空有落梅香在。   花底三更过雨,酒

  • 卷318 ·佚名

    释祖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昏沉散乱,莫非本地风光。 绝点纯清,正是真常流注。 非不非,不是不。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幸然无些子事,何须强说道理。 释祖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晷影推移线日长,

  • 卷一百·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目録兽类题麟凤图【宋米芾】题异兽图【明归有光】题狮子搏虎图【明王世贞】缚虎图【宋司马光】虎图【宋王安石】阴山画虎图【宋王安石】题画虎【宋楼钥】和南山弟虎图行【宋何梦桂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四·杨仲良

      徽宗皇帝   追复元祐党人   崇宁四年九月,九鼎成。己亥,御笔手诏:『元祐奸党诋讪先帝,罪在不赦。曩屈常宪,贷与之生,屏之远方,固无还理,弃死贬所,岂不为宜?今先烈绍兴,年谷丰稔,铸鼎以安庙社,作乐以协神民。嘉祥荐臻,和气

  • 卷之四百四十二·佚名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夏四月戊寅朔。享太庙。遣怡亲王溥静恭代行礼。  ○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丙午皆如之。  ○陕西巡抚魏光寿奏、覆陈陕省练兵情形。得旨、即着认真督练。随

  • 第一○九札光绪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一一三○五-三·佚名

    福建按察使解,饬新竹县造报:承接缉已未拏获盗窃功过札新竹县钦命盐运使衔、署福建按察使司、盐法道解为飞催赶办事。照得各属承接缉已未拏获盗窃功过一款,例应按年分别,开列专兼■〈纟允〉各职名,声明

  • 睿宗传·宋濂

    睿宗景襄皇帝,名拖雷,太祖第四子,太宗之弟。太祖驾崩时,太宗正在霍博,由拖雷暂时管理国事。太宗于元年(1229)夏还京,八月即皇位。第二年秋,太宗伐金,命拖雷率军同行,破天城堡,拔蒲城县,渡黄河攻凤翔。太宗三年破洛阳、河中诸城。

  • 卷一百·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一百歌颂【二十】万夀恭拟连珠三十二首【谨序】内阁学士【臣】玉保粤惟太极函三布懿纯于夀宇乾元用九昭茂育于贞符累洽重熙照世炳洪晖之耀含淳咏德垂裳

  • 卷一百六十·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六十 朱批苖夀奏摺 雍正六年八月二十四日廵察顺天永平宣化三府监察御史【臣】苖夀陶正中谨 奏为敬陈约束在屯旗庄事宜仰祈 睿鉴事窃照旗

  • 景公以抟治之兵未成功将杀之晏子谏第四·晏婴

    景公令兵抟治,当腊冰月之间而寒,民多冻馁,而功不成。公怒曰:“为我杀兵二人。”晏子曰:“诺。”少间,晏子曰:“昔者先君庄公之伐于晋也,其役杀兵四人,今令而杀兵二人,是师杀之半也。”公曰:“诺!是寡人之过也。”令止之。

  • 八 中国的长城·林语堂

    八中国的长城1自从朱频到达中国,他一直渴望看到中国的长城。对于他和所有的人来说,长城——世界上的奇迹之一,是巨大而古老的中国的象征。站在长城上你能感受和几乎看到古老中国浮现在眼前。在复活节中的一个上午,一个适

  • 提要·毛晋

    【臣】等谨案毛诗陆疏广要四卷吴陆玑撰明毛晋注晋原名鳯苞字子晋常熟人家富图籍世传影宋本多所蔵收又喜传刻古书汲古阁板至今流布天下故在明季以博雅好事名一时尝刻津逮秘书十五集皆宋元以前旧帙惟此书为晋所自编陆玑

  • 卷九·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九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周易兼义第九存旧周易説卦第九韩康伯注【古本足利本】周易注疏卷第十三【宋板】周易説卦第九谨按宋板无第九二字昔者圣人至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考异古本注蓍受命如向

  • 书经集传卷一·蔡沈

    宋 蔡沈 撰虞书【虞舜氏因以为有天下之号也书凡五篇尧典虽纪唐尧之事然本虞史所作故曰虞书其舜典以下夏史所作当曰夏书春秋传亦多引为夏书此云虞书或以为孔子所定也】尧典【尧唐帝名説文曰典从册在丌上尊阁之也此篇

  • 忏悔——自新·梁漱溟

    在人生的时间线上须臾不可放松的,就是如何对待自己。如果对于自己没有办法,对于一切事情也就没有办法。我们都是活人,不做乡村工作也得生活;但是如何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顺顺当当,就不容易。假如此人是资质很平庸的,他自己内

  • 佛教的人生观·太虚

    ──九年十二月在汉口佛教会讲──近来世界的人们,因为物质方面、社会方面、精神方面、经了种种变迁摇动的结果,都起了一种不知怎样生活方好的感想。换言之,即对于人们向来及现今所依居的世间,觉得无甚可靠的希望,成了一种

  • 解脱道论 第三卷·佚名

    解脱道论 第三卷阿罗汉优波底沙梁言大光造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分别行品第六尔时依止阿阇梨。以数日观其行。其行相应行处应当教。于是行者十四行。欲行嗔恚行痴行信行意行觉行欲嗔恚行欲痴行嗔痴行等分行信意

  • 卷第八(本末合)(尽第十回向)·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八(本末合)(尽第十回向) 第六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中二。先长行。后偈颂。前中二。先明位行。后菩萨摩诃萨住此下。明位果。前中三。初牒名征起。二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或为下。依征广释。三佛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