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一部分

小雅 谷风之什

《谷风》,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绝焉。

谷风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传】兴也。风雨相感,朋友相须。【笺】习习,和调之貌。东风谓之谷风。兴者,风而有雨则润泽行,喻朋友同志则恩爱成。将恐将惧,维予与女。【笺】将,且也。恐惧,喻遭厄难勤苦之事也。当此之时,独我与女尔,谓同其忧务。将安将乐,女转弃予。【传】言朋友趋利,穷达相弃。【笺】朋友无大故,则不相遗弃。今女以志达而安乐,弃恩忘旧,薄之甚。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传】颓,风之焚轮者也。风薄相扶而上,喻朋友相须而成。将恐将惧,寘予于怀。【笺】寘,置也。置我于怀,言至亲己也。将安将乐,弃予如遗。【笺】如遗者,如人行道遗忘物,忽然不省存也。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传】崔嵬,山颠也。虽盛夏万物茂壮,草木无有不死叶萎枝者。【笺】此言东风,生长之风也。山颠之上草木犹及之,然而盛夏养万物之时,草木枝叶犹有萎槁者。以喻朋友虽以恩相养,亦安能不时有小讼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笺】大德,切磋以道相成之谓也。

《谷风》三章,章六句。

《蓼莪》,刺幽王也。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笺】不得终养者,二亲病亡之时,时在役所,不得见也。

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传】兴也。蓼蓼,长大貌。【笺】莪已蓼蓼长大貌,视之以为非莪,故谓之蒿。兴者,喻忧思,虽在役中,心不精识其事。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笺】哀哀者,恨不得终养父母,报其生长己之苦。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传】蔚,牡菣也。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笺】瘁,病也。

缾之罄矣,维罍之耻。【传】缾小而罍大。罄,尽也。【笺】缾小而尽,罍大而盈,言为罍耻者,刺王不使富分贫、众恤寡。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传】鲜,寡也。【笺】此言供养日寡矣,而我尚不得终养,恨之言也。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笺】恤,忧;靡,无也。孝子之心,怙恃父母依依然,以为不可斯须无也,出门则思之而忧,旋入门又不见,如入无所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传】鞠,养;腹,厚也。【笺】父兮生我者,本其气也。畜,起也。育,覆育也。顾,旋视也。复,反覆也。腹,怀抱也。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笺】之,犹是也。我欲报父母是德,昊天乎我心无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传】烈烈然至难也。发发,疾貌。【笺】民人自苦见役,视南山则烈烈然,飘风发发然,寒且疾也。民莫不穀,我独何害。【笺】穀,养也。言民皆得养其父母,我独何故睹此寒苦之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传】律律,犹烈烈也。弗弗,犹发发也。民莫不穀,我独不卒。【笺】卒,终也。我独不得终养父母,重自哀伤也。

《蓼莪》六章,四章章四句,二章章八句。

《大东》,刺乱也。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财,谭大夫作是诗以告病焉。【笺】谭国在东,故其大夫尤苦征役之事也。鲁庄公十年,齐师灭谭。

大东

有饛簋飱,有捄棘匕。【传】兴也。饛,满簋貌。飱,熟食,谓黍稷也。捄,长貌。匕,所以载鼎实。棘,赤心也。【笺】飱者,客始至,主人所致之礼也。凡飱、饔饩,以其爵等为之牢礼之数陈。兴者,喻古者天子施予之恩于天下厚。周道如砥,其直如矢。【传】如砥,贡赋平均也。如矢,赏罚不偏也。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笺】此言古者天子之恩厚也,君子皆法效而履行之,其如砥矢之平,小人又皆视之,共之无怨。睠言顾之,潸焉出涕。【传】睠,反顾也。潸,涕下貌。【笺】言,我也。此二事者,在乎前世,过而去矣,我从今顾视之,为之出涕。伤今不如古。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传】空,尽也。【笺】小也大也,谓赋敛之多少也。小亦于东,大亦于东,言其政偏,失砥矢之道也。谭无他货,维丝麻尔,今尽杼柚不作也。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传】佻佻,独行貌。公子,谭公子也。【笺】葛屦,夏屦也。周行,周之列位也。言时财货尽,虽公子衣屦不能顺时,乃夏之葛屦,今以履霜送转餫,因见使行周之列位者而发币焉。言虽困乏,犹不能止。既往既来,使我心疚。【笺】既,尽;疚,病也。言谭人自虚竭餫送而往,周人则空尽受之,曾无反币复礼之惠,是使我心伤病也。

有冽氿泉,无浸获薪。契契寤叹,哀我惮人。【传】冽,寒意也。侧出曰氿泉。获,艾也。契契,忧苦也。惮,劳也。【笺】获,落木名也。既伐而折之以为薪,不欲使氿泉浸之,浸之则将湿腐不中用也。今谭大夫契契忧苦而寤叹,哀其民人之劳苦者,亦不欲周之赋敛小东大东极尽之,极尽之则将困病,亦犹是也。薪是获薪,尚可载也。哀我惮人,亦可息也。【传】载,载乎意也。【笺】薪是获薪者,析是获薪也。尚,庶几也。庶几析是获薪,可载而归蓄之,以为家用。哀我劳人,亦可休息养之,以待国事。

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传】东人,谭人也。来,勤也。西人,京师人也。灿灿,鲜盛貌。【笺】职,主也。东人劳苦,而不见谓勤,京师人衣服鲜洁而逸豫。言王政偏甚也。自此章以下言周道衰,其不言政偏,则言众官废职,如是而已。舟人之子,熊罴是裘。【传】舟人,舟楫之人。熊罴是裘,言富也。【笺】舟当作周,裘当作求,声相近故也。周人之子,谓周世臣之子孙,退在贱官,使搏熊罴,在冥氏、穴氏之职。私人之子,百僚是试。【传】私人,私家人也。是试,用于百官也。【笺】此言周衰,群小得志。

或以其酒,不以其浆。【传】或罪于酒,或不得浆。鞙鞙佩璲,不以其长。【传】鞙鞙,玉貌。璲,瑞也。【笺】配璲者,以瑞玉为佩,佩之鞙鞙然。居其官职,非其才之所长也。徒美其佩而无其德,刺其素餐。维天有汉,监亦有光。【传】汉,天河也。有光而无所明。【笺】监,视也。喻王闿置官司,而无督察之实。跂彼织女,终日七襄。【传】跂,隅貌。襄,反也。【笺】襄,驾也。驾,谓更其肆也。从旦暮七辰一移,因谓之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传】不能反报成章也。【笺】织女有织名尔,驾则有西无东,不如人织相反报成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传】睆,明星貌。何鼓谓之牵牛。服,牝服也。箱,大车之箱也。【笺】以,用也。牵牛不可用于牝服之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传】日旦出谓明星为启明,日既入谓明星为长庚。庚,续也。【笺】启明、长庚皆有助日之名,而无实光也。有捄天毕,载施之行。【传】捄,毕貌。毕所以掩兔也,何尝见其可用乎?【笺】祭器有毕者,所以助载鼎实,今天毕则施于行列而已。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传】挹,(左“奭”右“斗”)也。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传】翕,如也。【笺】翕,犹引也。引舌者,谓上星相近。

《大东》七章,章八句。

《四月》,大夫刺幽王也。在位贪残,下国构祸,怨乱并兴焉。

四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传】徂,往也。六月火星中,暑盛而往矣。【笺】徂,犹始也。四月立夏矣,到六月乃始盛暑。兴人为恶亦有渐,非一朝一夕。先祖匪人,胡宁忍予?【笺】匪,非也。宁,犹曾也。我先祖非人乎?人则当知患难,何为曾使我当此难世乎?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传】凄凄,凉风也。卉,草也。腓,病也。【笺】具,犹皆也。凉风用事而众草皆病,兴贪残之政兴而万民困病。乱离瘼矣,爰其适归。【传】离,忧;瘼,病;适,之也。【笺】爰,曰也。今政乱,国将有忧病者矣,曰此祸其所之归乎?言忧病之祸,必自之归为乱。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笺】烈烈,犹栗烈也。发发,疾貌。言王为酷虐惨毒之政,如冬日之烈烈矣,其亟急行于天下,如飘风之疾也。民莫不穀,我独何害?【笺】穀,养也。民莫不得养其父母者,我独何故睹此寒苦之害?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笺】嘉,善;侯,维也。山有美善之草,生于梅栗之下,人取其实,蹂践而害之,令不得蕃茂。喻上多赋敛,富人财尽,而弱民与受困穷。废为残贼,莫知其尤。【传】废,忕也。【笺】尤,过也。言在位者贪残,为民之害,无自知其行之过者。言大于恶。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笺】相,视也。我视彼泉水之流,一则清,一则浊。刺诸侯并为恶,曾无一善。我日构祸,曷云能穀?【传】构,成;曷,逮也。【笺】构,犹合集也。曷之言何也。穀,善也。言诸侯日作祸乱之行,何者可谓能善。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传】滔滔,大水貌。其神足以纲纪一方。【笺】江也汉也,南国之大水,纪理众川,使不壅滞。喻吴楚之君,能长理旁侧小国,使得其所。尽瘁以仕,宁莫我有。【笺】瘁,病;仕,事也。今王尽病其封畿之内以兵役之事,使群臣有土地曾无自保有者,皆惧于危亡也。吴楚旧名贪残,今周之政,乃反不如。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匪鳣匪鲔,潜逃于渊。【传】鹑,鵰也。鵰、鸢,贪残之鸟也。大鱼能逃处渊。【笺】翰,高;戾,至;鳣,鲤也。言鵰、鸢之高飞,鲤、鲔之处渊,性自然也。非鵰、鸢能高飞,非鲤、鲔能处渊,皆惊骇辟害尔。喻民性安土重迁,今而逃走,亦畏乱政故。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传】杞,枸檵也。桋,赤梀也。【笺】此言草木尚各得其所,人反不得其所,伤之也。君子作歌,维以告哀。【笺】告哀,言劳病而愬之。

《四月》八章,章四句。

《北山》,大夫刺幽王也。役使不均,己劳于从事,而不得养其父母焉。

北山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笺】言,我也。登山而采杞,非可食之物,喻己行役,不得其事。偕偕士子,朝夕从事。【传】偕偕,强壮貌。士子,有王事者也。【笺】朝夕从事,言不得休止。王事靡盬,忧我父母。【笺】靡,无也。盬,不坚固也。王事无不坚固,故我当尽力勤劳于役,久不得归,父母思己而忧。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传】溥,大;率,循;滨,涯也。【笺】此言王之土地广矣,王之臣又众矣,何求而不得,何使而不行。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传】贤,劳也。【笺】王不均大夫之使,而专以我有贤才之故,独使我从事于役。自苦之辞。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传】彭彭然不得息,傍傍然不得已。嘉我未老,鲜我方将。【传】将,壮也。【笺】嘉、鲜,皆善也。王善我年未老乎?善我方壮乎?何独久使我也?旅力方刚,经营四方。【传】旅,众也。【笺】王谓此事众之气力方盛乎?何乃劳苦使之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传】燕燕,安息貌。或尽瘁事国。【传】尽力劳病以从国事。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笺】不已,犹不止也。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传】叫,呼;号,召也。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传】鞅掌,失容也。【笺】鞅,犹何也。掌,谓捧之也。负何捧持以趋走,言促遽也。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笺】咎,犹罪过也。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笺】风,犹放也。

《北山》六章,三章章六句,三章章四句。

《无将大车》,大夫悔将小人也。【笺】周大夫悔将小人,幽王之时,小人众多,贤者与之从事,反见谮害,自悔与小人并。

无将大车

无将大车,祇自尘兮。【传】大车,小人之所将也。【笺】将,犹扶进也。祇,适也。鄙事者贱者之所为也,君子为之不堪其劳。以喻大夫而进举小人,适自作忧累,故悔之。无思百忧,祇自疷兮。【传】疷,病也。【笺】百忧者,众小事之忧也。进举小人,使得居位,不任其职,愆负及己,故以众小事为忧,适自病也。

无将大车,维尘冥冥。【笺】冥冥者,蔽人目明,令无所见也。犹进举小人,蔽伤己之功德也。无思百忧,不出于颎。【传】颎,光也。【笺】思众小事以为忧,使人蔽闇,不得出于光明之道。

无将大车,维尘雍兮。【笺】雍,犹蔽也。无思百忧,祇自重兮。【笺】重,犹累也。

《无将大车》三章,章四句。

《小明》,大夫悔仕于乱世也。【笺】名篇曰《小明》者,言幽王日小其明,损其政事,以至于乱。

小明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笺】明明上天,喻王者当光明如日之中也。照临下土,喻王者当察理天下之事也。据时幽王不能然,故举以刺之。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传】艽野,远荒之地。初吉,朔日也。【笺】征,行;徂,往也。我行往之西方,至于远荒之地,乃以二月朔日始行,至今则更夏暑东寒矣,尚未得归。诗人,牧伯之大夫,使述其方之事,遭乱世,劳苦而悔仕。心之忧矣,其毒大苦。【笺】忧之甚,心中如有毒药也。念彼共人,涕零如雨。【笺】共人,靖共尔位以待贤者之君。岂不怀归?畏此罪罟。【传】罟,网也。【笺】怀,思也。我诚思归,畏此刑罪罗网我,故不敢归尔。

昔我往矣,日月方除。曷云其还?岁聿云莫。【传】除,除陈生新也。【笺】四月为除。昔我往至于艽野以四月,自谓其时即将归,何言其还,乃至岁晚尚不得归。念我独兮,我事孔庶。心之忧矣,惮我不暇。【传】惮,劳也。【笺】孔,甚;庶,众也。我事独甚众,劳我不暇,皆言王政不均,臣事不同也。念彼共人,睠睠怀顾。【笺】睠睠,有往仕之志也。岂不怀归?畏此谴怒。

昔我往矣,日月方奥。【传】燠(十三经本作“奥”),煖也。曷云其还?政事愈蹙。岁聿云莫,采萧获菽。【传】蹙,促也。【笺】愈,犹益也。何言其还,乃至于政事更益促急,岁晚乃至采萧获菽,尚不得归也。心之忧矣,自诒伊戚。【传】戚,忧也。【笺】诒,遗也。我冒乱世而仕,自遗此忧。悔仕之辞。念彼共人,兴言出宿。【笺】兴,起也。夜卧起宿于外,忧不能宿于内也。岂不怀归?畏此反覆。【笺】反覆,谓不以正罪见罪。

嗟尔君子,无恒安处。【笺】恒,常也。嗟女君子,谓其友未仕者也。人之居无常安之处,谓当安宁而能迁。孔子曰:“鸟则择木。”靖共尔位,正直是与。神之听之,式穀以女。【传】靖,谋也。正直为正,能正人之曲曰直。【笺】共,具;式,用;穀,善也。有明君谋具女之爵位,其志在于与正直之人为治,神明若祐而听之,其用善人则必用女。是使听天守命,不汲汲求仕之辞。言女位者,位无常主,贤人则是。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传】息,犹处也。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传】介、景,皆大也。【笺】好,犹与也。介,助也。神明听之,则将助女以大福。谓遭是明君,道施行也。

《小明》五章,三章章十二句,二章章六句。

《鼓钟》,刺幽王也。

鼓钟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传】幽王用乐不与德比,会诸侯于淮上,鼓其淫乐以示诸侯,贤者为之忧伤。【笺】为之忧伤者,嘉乐不野合,牺象不出门,今乃于淮水之上作先王之乐,失礼尤甚。淑人君子,怀允不忘。【笺】淑,善;怀,至也。古者善人君子,其用礼乐各得其宜,至信不可忘。

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传】喈喈,犹将将。湝湝,犹汤汤。悲,犹伤也。淑人君子,其德不回。【传】回,邪也。

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传】鼛,大鼓也。三洲,淮上地。妯,动也。【笺】妯之言悼也。淑人君子,其德不犹。【传】犹,若也。【笺】犹,当作瘉。瘉,病也。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传】钦钦,言使人乐进也。笙磬,东方之乐也。同音,四县皆同也。【笺】同音者,谓堂上堂下八音克谐。以雅以南,以籥不僭。【传】为雅为南也。舞四夷之乐,大德广所及也。东夷之乐曰昧,南夷之乐曰南,西夷之乐曰朱离,北夷之乐曰禁。以为籥舞,若是为和而不僭矣。【笺】雅,万舞也。万也、南也、籥也,三舞不僭,言进退之旅也。周乐尚武,故谓万舞为雅。雅,正也。籥舞,文舞也。

《鼓钟》四章,章五句。

《楚茨》,刺幽王也。政烦赋重,田莱多荒,饥馑降丧,民卒流亡,祭祀不飨,故君子思古焉。【笺】田莱多荒,茨棘不除也。饥馑,仓庾不盈也。降丧,神不与福助也。

楚茨

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蓺黍稷。【传】楚楚,茨棘貌。抽,除也。【笺】茨,蒺藜也。伐除蒺藜与棘,自古之人何乃勤苦为此事乎?我将得黍稷焉。言古者先王之政,以农为本。茨言楚楚,棘言抽,互辞也。我黍与与,我稷翼翼。

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传】露积曰庾。万万曰亿。【笺】黍与与,稷翼翼,蕃庑貌。阴阳和,风雨时,则万物成。万物成,则仓庾充满矣。仓言盈,庾言亿,亦互辞,喻多也。十万曰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传】妥,安坐也。侑,劝也。【笺】享,献;介,助;景,大也。以黍稷为酒食,献之以祀先祖,既又迎尸,使处神坐而食之,为其嫌不饱,祝以主人之辞劝之,所以助孝子受大福也。

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或剥或亨,或肆或将。【传】济济跄跄,言有容也。亨,饪之也。肆,陈;将,齐也。或陈于牙,或齐于肉。【笺】有容,言威仪敬慎也。冬祭曰烝,秋祭曰尝。祭祀之礼,各有其事,有解剥其皮者,有煮熟之者,有肆其骨体于俎者,或奉持而进之者。祝祭于祊,祀事孔明。【传】祊,门内也。【笺】孔,甚也。明,犹备也,絜也。孝子不知神之所在,故使祝博求之平生门内之旁待宾客之处,祀礼于是甚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飨。【传】皇,大;保,安也。【笺】皇,暀也。先祖以孝子祀礼甚明之故,精气归暀之,其鬼神又安而飨其祭祀。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笺】庆,赐也。疆,竟界也。

执爨踖踖,为俎孔硕,或燔或炙。【传】爨,饔爨、廪爨也。踖踖,言爨灶有容也。燔,取(左“月”右“率”)膋。炙,炙肉也。【笺】燔,燔肉也。炙,肝炙也。皆从献之俎也。其为之于爨,必取肉也肝也肥硕美者。君妇莫莫,为豆孔庶。为宾为客,【传】莫莫,言清静而敬至也。豆,谓内羞、庶羞也。绎而宾尸及宾客。【笺】君妇,谓后也。凡適妻称君妇,事舅姑之称也。庶,(左“月”右“多”)也。祭祀之礼,后夫人共主笾豆,必取肉物肥(左“月”右“多”)美者也。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传】东西为交,邪行为错。度,法度也。获,得时也。【笺】始主人酌宾为献,宾既酌主人,主人又自饮酌宾曰酬。至旅而爵交错以遍。卒,尽也。古者于旅也语。神保是格,报以介福,万寿攸酢。【传】格,来;酌,报也。

我孔熯矣,式礼莫愆。工祝致告,徂赉孝孙。【传】熯,敬也。善其事曰工。赉,予也。【笺】我,我孝孙也。式,法;莫,无;愆,过;徂,往也。孝孙甚敬矣,于礼法无过者,祝以此故致神意,告主人使受嘏,既而以嘏之物往予主人。苾芬孝祀,神嗜饮食。卜尔百福,如几如式。【传】几,期;式,法也。【笺】卜,予也。苾苾芬芬有馨香矣,女之以孝敬享祀也,神乃歆嗜女之饮食,今予女之百福,其来如有期矣,多少如有法矣。此皆嘏辞之意。既齐既稷,既匡既勑。永锡尔极,时万时亿。【传】稷,疾;勑,固也。【笺】齐,减取也。稷之言即也。永,长;极,中也。嘏之礼,祝遍取黍稷牢肉鱼擩于醢以授尸,孝孙前就尸受之,天子使宰夫受之以筐,祝则释嘏辞以勑之。又曰长赐女以中和之福,是万是亿,言多无数。

礼仪既备,钟鼓既戒。孝孙徂位,工祝致告。【传】致告,告利成也。【笺】钟鼓既戒,戒诸在庙中者,以祭礼毕,孝孙往位堂下西面位也,祝于是致孝孙之意,告尸以利成。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聿归。【传】皇,大也。【笺】具,皆也。皇,君也。载之言则也。尸,节神者也。神醉而尸谡,送尸而神归,尸出入,奏《肆夏》。尸称君,尊之也。神安归者,归于天也。诸宰君妇,废彻不迟。【笺】废,去也。尸出而可彻,诸宰彻去诸馔,君妇笾豆而已。不迟,以疾为敬也。诸父兄弟,备言燕私。【传】燕而尽其私恩。【笺】祭祀毕,归宾客豆俎,同姓则留与之燕,所以尊宾客、亲骨肉也。

乐具入奏,以绥后禄。尔肴既将,莫怨具庆。【传】绥,安也。安然后受福禄也。将,行也。【笺】燕而祭时之乐复皆入奏,以安后日之福禄,骨肉欢而君之福禄安,女之殽羞已行,同姓之臣无有怨者,而皆庆君,是其欢也。既醉既饱,小大稽首。神嗜饮食,使君寿考。【笺】小大,犹长幼也。同姓之臣燕,已醉饱,皆再拜稽首曰:神乃歆嗜君之饮食,使君寿且考。此其庆辞。孔惠孔时,维其尽之。子子孙孙,勿替引之。【传】替,废;引,长也。【笺】惠,顺也。甚顺于礼,甚得其时,维君德能尽之,愿子孙勿废而长行之。

《楚茨》六章,章十二句。

《信南山》,刺幽王也。不能修成王之业,疆理天下,以奉禹功,故君子思古焉。

信南山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传】甸,治也。畇畇,垦辟貌。曾孙,成王也。【笺】信乎彼南山之野,禹治而丘甸之,今原隰垦辟,则又成王之所佃。言成王乃远修禹之功,今王反不修其业乎?六十四井为甸。甸方八里,居一成之中。成方十里,出兵车一乘,以为赋法。我疆我理,【传】疆,画经界也。理,分地理也。南东其亩。【传】或南或东。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传】雰雰,雪貌。丰年之冬,必有积雪。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传】小雨曰霡霂。【笺】成王之时,阴阳和,风雨时,冬有积雪,春而益之以小雨,润泽则饶洽。既霑既足,生我百谷。

疆埸翼翼,黍稷彧彧。【传】埸,畔也。翼翼,让畔也。彧彧,茂盛貌。曾孙之穑,以为酒食。畀我尸宾,寿考万年。【笺】敛税曰穑。畀,予也。成王以黍稷之税为酒食,至祭祀齐戒,则以赐尸与宾。尊尸与宾,所以敬神也。敬神,则得寿考万年。

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传】剥瓜为菹也。【笺】中田,田中也。农人作庐焉,以便其田事。于畔上种瓜,瓜成又入其税,天子剥削淹渍以为菹,贵四时之异物。献之皇祖。曾孙寿考,受天之祜。【笺】皇,君;祜,福也。献瓜菹于先祖者,顺孝子之心也。孝子则获福。

祭以清酒,从以骍牡,享于祖考。【传】周尚赤也。【笺】清,谓玄酒也。酒,郁鬯五齐三酒也。祭之礼,先以郁鬯降神,然后迎牲。享于祖考,纳亨时。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传】鸾刀,刀有鸾者。言割中节也。【笺】毛以告纯也。膋,脂膏也。血以告杀,膋以升臭,合之黍稷,实之于萧,合馨香也。

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传】烝,进也。【笺】既有牲物而进献之,苾苾芬芬然香,祀礼于是则甚明也。先祖是皇。报以介福。万寿无疆。【笺】皇之言暀也。先祖之灵归暀是孝孙,而报之以福。

《信南山》六章,章六句。

谷风之什十篇,五十四章,三百五十六句。

猜你喜欢
  晏子再治东阿上计景公迎贺晏子辞第二十·晏婴
  明鬼中第三十(阙)·墨子
  孟春纪第一·吕不韦
  译文·公孙龙
  卷三·刘敞
  卷五十三·顺治
  泰伯篇第八·钱穆
  第六章 谷神·林语堂
  定公·定公十二年·左丘明
  季札观乐(襄公二十九年)·佚名
  投子青禅师·惠洪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佚名
  问相品第五十·佚名
  普贤菩萨·佚名
  玄机参禅 寸丝不挂·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逸文·段克己

    遯庵遗诗菊轩遗诗菊轩遗文跋(缪荃孙)◆遯庵遗诗 【 从河汾诸老集录出】云中暮雨楸花○云中暮雨 【 龙门八题中】古垒云藏一径微河山依旧昔人非贪征往古兴亡事不觉城头雨湿衣○楸花楸树馨香见未曾墙西碧葢耸孤棱会须雨洗

  • 卷九·韦应物

    钦定四库全书 韦苏州集卷九 唐 韦应物 撰 歌行上 长安道 汉家宫殿含云烟两宫十里相连延晨霞出没弄丹阙春雨依微自甘泉春雨依微春尚早长安贵游爱芳草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贵游谁最贵卫霍世难比何能蒙主恩幸

  • 第三卷 徭役·缪荃孙

    周周小司徒之职,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数: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也者二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以其余为羡,唯田与追胥竭作。 《周礼》乡大夫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七十六·阿桂

    十月丙戌上谕军机大臣曰昨秋闻川省自用兵以来正佐各官员缺乆悬地方公务多有贻误曾谕令该督将出差各缺速委妥员接署实力整顿毋使丛脞今闻川省州县委署之员竟有一人兼摄数篆有相隔一两县亦令兼署者地方各有职司一人而署

  • 卷五十八·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五十八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六部上哲宗论户部钱谷宜归一 司马光臣窃以洪范八政食货为先故古者国用必使冢宰制之祖宗之制天下钱谷自常平仓隶司农寺外其

  • 卷十七·王鸿绪

    <经部,诗类,钦定诗经传说汇纂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彚纂卷十七大雅三集传说见小雅集说【朱子曰大雅非圣贤不能为平易明白正大光明○熊氏禾曰案小雅集传云正大雅会朝之乐受厘陈戒之辞文王大明緜三篇国语皆以为两君

  • 卷七·

    <经部,春秋类,吕氏春秋或问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七     宋 吕大圭 撰庄公  夫人孙于齐【元年】或问夫人何以不氏曰春秋书孙者三此年及闵二年夫人姜氏孙于邾昭二十五年公孙于齐是也凡皆内无所容而岀

  • 第八章&nbsp;名家·冯友兰

    "名家"这个名称,译成英文时,有时译作"sophists(诡辩家)",有时译作"logicians(逻辑家)"或"dialecticians(辩证家)"。名家与诡辩家、逻辑家、辩证家有些相同,这是事实;但是他们并不完全相同,这更是事实。为了避免混乱,顶好是按

  • 卷四·僧祐

    ○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第一佑总集众经,遍阅群录,新撰失译,犹多卷部,声实纷糅,尤难铨品。或一本数名;或一名数本;或妄加游字,以辞繁致殊;或撮半立题,以文省成异。至于书误益惑,乱甚棼丝,故知必也正名,于斯为急矣。是以雠校历年,因而后

  • 无常品第一(二十有一章)·佚名

    无常品者,寤欲昏乱。荣命难保。唯道是真。睡眠解寤,宜欢喜思,听我所说,撰记佛言,所行非常,谓兴衰法。夫生辄死,此灭为乐,譬如陶家。埏埴作器,一切要坏,人命亦然。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譬人操杖,行牧食牛。老死犹然,亦

  • 卷六十·佚名

    △摩尼娄陀品下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诸比丘,彼时贼人在於辟支佛塔之前。益灯明者,其人是谁。莫作异见。摩尼娄陀比丘是也。摩尼娄陀。往昔作於大居士子。名曰大财。於後复作行贼盗人。为辟支佛舍利塔中。添益灯油。以清净

  • 顯揚聖教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二]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攝事品第一 善逝善說妙三身 無畏無流證教法 上乘真實牟尼子  我今至誠先讚禮. 稽首次敬大慈尊 將紹種智法王位 無依世間所歸趣  宣說瑜伽師地者. 昔我無著從彼聞

  • 阿毗昙心论经卷第三·佚名

        法胜论大德优波扇多释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六卷成部)  使品之二(别译)  问曰。彼何者使。何处使。  欲界一切种  一切遍使使  缘缚于自地  上地亦如是  欲界一切种一切遍使使缘缚

  • 第十一 预流相应·佚名

    第一 鞞纽多罗品[一]第一 王一~二舍卫城。三&ldquo;诸比丘!转轮王主宰四洲,予以统治,身坏命终后,生善趣、天世,为忉利天之朋辈。于欢喜园为天女众所围绕,天之五欲丰足全备而住,但亦四法不得成就,不能解脱地狱,不能解脱畜生,不能

  • 景迂生集·晁说之

    宋代诗文别集。20卷。晁说之撰。前3卷为奏议,卷4至卷9为诗,卷10为《易玄星纪谱》,卷11为《易规》、《尧典中气中星》、《洪范小传》及4篇《诗序论》,卷12为《中庸传》及《读史》数篇,卷13为《儒言》,卷14为杂著,卷15

  • 画眉谱·佚名

    丹嘴学诗歌之句。听山边之百舌每一见怀春闻树上之鹧鸪如度曲然而雄风孰识不欲争长雌节甘谁知斗勇盖黄莺巧啭,金衣搞乐府之音,鹦鹉能言,若夫玉铛金距陈王庹东道之鸡华羽翠英,蔡子赋洪波之鸭。纵能御敌,已无巧语娱人,即会挑兵

  • 遁甲符应经·杨惟德

    北宋杨惟德等撰。3卷。遁甲或称奇门遁甲,为古代术数之一。十个天干中,以“乙、丙、丁”为“三奇”,以八卦的变相“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为“奇门”;十个天干中“甲”为魁首,但贵而不显,“六甲”常隐藏于“戊、

  • 仪礼商·万斯大

    二卷。《附录》一卷。清万斯大(1633-1683)撰。万斯大字充宗,晚号跛翁,学者称褐夫先生,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师从黄宗羲,一生不务举业,锐志经学,主张“非通诸经不能通一经,不悟传注之失,则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亦无由悟注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