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御制日讲春秋解义序
尝考春秋经文不过万有六千三百余言自三传以后羣儒义疏累数千万言而微词隐义之难眀者犹十有六七盖是经乃孔子所手定也辞约而义深圣心之所运用毎举一事其义必贯于全经非若他经一章一节各指一事虽有不通而不其可通者故程朱二子深探力索乆之皆见谓难眀而止至明初胡氏安国之説遂独列于学官以朱子深病是经之难通而教门人姑从胡氏之説也然谓其以义理穿凿则非义理之真而于圣人笔削之旨未能脗合眀矣故自眀以来虽着功令科举之士禀为程式而终不足以服学者之心我
圣祖仁皇帝聪眀天亶自少时即笃好经书及
躬揽大政辨色出视朝裁决万几甫毕即
召儒臣讲论经义务抉其根源叅伍羣言以求至当经筵所进日讲四书及尚书周易解义皆裁自
圣心以为无憾者故即时刋布及晚年以明初五经大全收采讨论尚未精详口授指画成周易折衷一书诗书春秋则
命重臣开馆编次而
亲厘定之惟三礼体大未议纂修盖有待也周易折衷成于康熙五十四年春秋传説彚纂成于六十年已经颁布余二经则至我
皇考继序之后始次第告成
皇考大孝尊亲凡
皇祖一言一动莫不敬述以昭示来兹念
钦定春秋于胡氏之説既多驳正则廷臣当日所进讲义一
遵胡氏之旧者于
圣心自多未洽是以迟之又乆未尝宣布必将俟诸经备成
而后重加讨论也故再降
谕防命果亲王允礼大学士张廷玉内阁学士方苞详细校
订始事于雍正七年恭呈
御览者再而后告成凡六十四卷乾隆二年锓版既讫诸臣请制序文颁示海内朕反覆循览扵胡氏穿凿之説旷若防笔削之防阐眀者亦过半焉夫解义之成盖数十年于兹矣观
皇祖之乆不宣布可以征望道未见之心观
皇考之再三考订而后
命刋可以知善继善述之义岂惟是经之窔穾将由是以开
通防即
两朝圣人之心法治法亦于斯可睹矣
乾隆丁巳仲春月
乾隆二年正月二十四日奉
防开载监修总裁分撰校订校录校刋监造诸臣衔名
总裁
经筵日讲官起居注礼部左侍郎管翰林院掌院学士事【臣】库勒纳经筵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臣】李光地
分撰
日讲官起居注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臣】王封濚日讲官起居注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臣】高士奇日讲官起居注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臣】田喜□日 讲官起 居注侍读学士【臣】德格勒
日 讲官起 居 注侍读学士【臣】博 济日 讲官起 居 注侍读学士【臣】朱都纳日 讲官起居 注侍读学士【臣】思格则
日 讲官起居 注侍读学士【臣】彭孙遹
监修
总理 事务 和 硕庄 亲王【臣】允 禄
校订
总 理 事 务 和 硕 果 亲 王【臣】允 礼总 理 事 务 少 保 大 学 士【臣】张廷玉内 阁 学 士 兼 礼 部 侍 郎【臣】方 苞
校録
翰林院侍读今任福建学政【臣】周学健
翰 林 院 编 修【臣】朱良裘翰 林 院 编 修【臣】余 栋翰 林 院 编 修【臣】邓啓元翰 林 院 检 讨【臣】周龙官翰 林 院 编 修【臣】王兴吾翰 林 院 编 修【臣】吕 炽翰 林 院 编 修【臣】夏廷芝翰 林 院 编 修【臣】王 检原任翰林院编修今任山西道监察御史【臣】刘元爕原任翰林院编修今任福建道监察御史【臣】鹿迈祖原任翰林院编修今任吏部验封司郎中【臣】陈其凝原任翰林院编修今任刑部陕西司员外郎【臣】吴文焕原任翰林院检讨今任分廵浙江金衢严道按察使副使【臣】程光钜原任翰林院编修今任四川顺庆府知府【臣】王泰甡
校刋
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讲【臣】陈 浩
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修撰【臣】嵇 璜
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臣】赵大鲸
翰 林 院 编 修【臣】万承苍翰林院检讨今任山东学政【臣】李光墺
翰 林 院 编 修【臣】于 枋翰林院编修今任江西学政【臣】于 辰
翰 林 院 编 修【臣】林蒲封翰 林 院 编 修【臣】柏 谦翰 林 院 编 修【臣】杨廷栋翰 林 院 编 修【臣】徐以烜翰 林 院 编 修【臣】呉士珣翰 林 院 检 讨【臣】韩彦曾翰 林 院 编 修【臣】陈大受原任翰林院编修今任云南道监察御史贵州学政【臣】邹一桂原任翰林院编修今任云南曲靖府知府【臣】王云铭
监造
廵视长芦等处盐政监察御史内务府佐领【臣】三 保内务府南苑郎中兼佐领【臣】雅尔岱
内务府掌仪司郎中兼佐领【臣】永 保
内 务 府 织 染 局 员 外 郎【臣】李之纲内 务 府 广 储 司 司 库【臣】三 格
监 造【臣】西 宁
监 造【臣】恩 克
猜你喜欢 卷六 五刑章第十一·邢昺 入国第五十四·管仲 尹文子 ·尹文 读书续録卷四·薛瑄 原序·邱濬 卷六·刘因 卷十一·孙复 谷梁折诸卷六·张尚瑗 卷三十一·王道焜 卷后·何楷 进表·李光地 卷一·姚炳 指月录卷之三十·瞿汝稷 人心所缘有为现行境之本质与影像关系·太虚 卷第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