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景公为大钟晏子与仲尼柏常骞知将毁第九

景公为大钟,将悬之。晏子、仲尼、柏常骞三人朝,俱曰:“钟将毁。”冲之,果毁。公召三子者而问之。晏子对曰:“钟大,不祀先君而以燕,非礼,是以曰钟将毁。”仲尼曰:“钟大而悬下,冲之其气下回而下薄,是以曰钟将毁。”柏常骞曰:“今庚申,雷日也,音莫胜于雷,是以曰钟将毁也。”此章与“景公为泰吕成将燕飨晏子谏”章旨同而尤近怪,故着于此篇。

猜你喜欢
  卷十三(僖六年,尽十四年)·孔颖达
  景公惭刖跪之辱不朝晏子称直请赏之第十一·晏婴
  通變論·谢绛
  尚书古文疏证卷二·阎若璩
  论语稽求篇卷三·毛奇龄
  春秋讲义卷二下·戴溪
  凡例·范家相
  第十一卦:《泰卦》·佚名
  (三)·梁漱溟
  卷二·佚名
  卷第十·道宣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四·佚名
  指月录卷之二十七·瞿汝稷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三·佚名
  入定不定印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四·陈廷敬

    目  录 二十三调四十九体,起一百五字至一百八字西 河六体又名西河慢、西湖 梦横塘一体 西吴曲一体 秋 霁四体又名春霁 清风八咏楼一体 暗香疏影一体 真珠髻一体 征部乐一体 解连环三体

  • 第七出 严通宦官·王世贞

    【探春令】〔净上〕入朝剑履宠光鲜。满皇都争羡。暗通奄竖借威权。看指日雠家殄。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夏言这厮侵我朝权。反加斥辱。昨与众官商议。一心要援曾铣。因我执意不从。他要面奏圣上。为此连夜回来。

  • 五言巻十八·洪迈

      五言  中秋          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偶题  水榭花繁处春情日午前鸟窥临槛镜马过隔墙鞭  闲歩  几处白烟断一川红树时坏桥侵辙水残照背村碑  春中 

  • 巻五·宋绪

    钦定四库全书元诗体要卷五     明 宋公传 编歌体猗迂抑扬永言谓之歌有高下之节诵之使人兴起若君臣之赓歌五子接舆沧浪之歌见于经传非击壤卿云之比读者不可以不察观所取者尤见古今之不同也西山歌【李存】西山有

  • 唐风集跋·杜荀鹤

    杜荀鹤池州人纪事云牧之微子也会昌末牧之自齐安移守秌浦时妾有姙出嫁长林鄕杜筠而生荀鹤自号九华山人少有诗名年四十六始擢第殷文圭贺诗云一战平酬五字劳昼归乡去锦为袍大鹏出海翎犹湿骏马辞天气正豪九子旧山增秀絶二

  • ●卷五十九·徐梦莘

      靖康中帙三十四。   起靖康元年十月二十四日丙辰,尽二十九日辛酉。   二十四日丙辰粘罕(改作尼堪)陷平阳府知府经略使林积仁都统制刘锐弃城走。   宣和录曰:先是义胜军四千人屯平阳其将刘嗣初领其众闻粘罕(改作

  • 世家卷第三十五 高丽史三十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肃王二。○(庚申)七年春正月辛巳朔元来告日当食停贺正礼百官素服以待不食。 癸未乃行贺礼。辛卯遣摠部典书尹硕如元贺千秋节。丁未遣

  • 卷十七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第五·班固

    (表略)【说明】本卷表述汉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时代的功臣侯者。是摘取《史记》的《惠景间侯者年表》景帝部分和《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再加上昭、宣、元、成时所封的侯者,另行编制而成。它以侯者为经。以侯

  • 卷二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二十八愼刑一康熙二年癸卯正月壬午上谕兵部凡查解逃人有主认识始应照例拟罪今见灵夀县所解逃人李大增督捕传拨什库七人到部俱不认识即

  • 庄公·庄公十八年·左丘明

    【经】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夏,公追戎于济西。秋,有《或虫》。冬十月。【传】十八年春,虢公、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皆赐玉五珏,马三匹。非礼也。王命诸侯,名位不同,礼亦异数,不以礼假人。虢公、晋侯、郑伯使原庄公逆王

  • 庄公·庄公十三年·左丘明

    【经】十有三年春,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夏六月,齐人灭遂。秋七月。冬,公会齐侯盟于柯。【传】十三年春,会于北杏,以平宋乱。遂人不至。夏,齐人灭遂而戍之。冬,盟于柯,始及齐平也。宋人背北杏之会。 译文 十

  •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安慧菩薩造   宋譯經三藏光梵大師惟淨等奉詔譯   觀縛解品第十六   此中應問。云何諸法於勝義諦有性無性二俱無體.若其然者卽無生死亦無涅槃   無縛無解.以勝義諦中諸法無性故.如是卽應一切皆無.此云何說衆生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七·圆悟克勤

    上堂七到南康军开堂。于知府手中接得疏示众云。见么。当阳显示直截现成。百匝千重七通八达。一一宗师巴鼻。头头向上宗乘。直下承当犹较些子。苟或未证。却请僧正重为敷宣。指法座云。狻猊亲踞众宝庄严。不从须弥灯王

  • 佛说小道地经·佚名

    后汉天竺三藏支曜译  道人求息。所以不得息者有四因缘。何等为四。一者怙其善不晓护戒自欲身。二者以不护戒便黠意不生。以黠意不生便不知身。以不知身意便惑。三者不解经以不解经便不了了。以不了了意便疑。四者不

  • 佛说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阿耨大池边龙王宫中。与大比丘僧五百人俱。大菩萨众满足千人。皆得陀罗尼。住于十地应绍尊位。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诸法界通达无碍。以大庄严而自庄严。于佛智德心无

  • 卷第五十四·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五十四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十九世净慈颖禅师法嗣温州江心一山了万禅师临川金氏子。貌瘠而弱。年十五。业文有声。然素志出家。

  • 斯未信斋杂录·徐宗干

    本书不分卷,徐宗干撰。所著「斯未信斋文集」「杂录」之部,凡六卷。卷一:「用静吉轩随笔」,大体为清道光二十一年记官山东时事。卷二:「南台精舍随笔」,大体为二十三年记官四川时事;「小浣霞池馆随笔」,大体为二十四年记官漳州

  • 清季台湾洋务史料·佚名

    本书(一册九八面五八、八○○字)不分卷,选辑自世界书局印行“洋务运动文献汇编”;囚专集清光绪元年至二十年关系台湾文件,故名曰“清季台湾洋务史料”。共集有当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海军事务衙门、闽浙总督、福建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