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一卦:《泰卦》

泰:小往大来,吉,亨。

【白话】《泰卦》象征通达:这时弱小者离去,强大者到来,吉祥,亨通。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白话】《象辞》说:《泰卦》的卦象为乾(天)下坤(地)上,地气上升,乾气下降,为地气居于乾气之上之表象,阴阳二气一升一

降,互相交合,顺畅通达;君主这时要掌握时机,善于裁节调理,以成就天地交合之道,促成天地化生万物之机宜,护佑天下百姓,使

他们安居乐业。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白话】初九,拔起了一把茅草,它们的根相连在一起,真是物以类聚,所以找它时要以其种类而识别,往前行进是吉祥的。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白话】《象辞》说:拔起一把茅草,往前行进可获吉祥,说明有远大的志向,有在外建功立业的进取心。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白话】九二,有包容大川似的宽广胸怀,可以徒步涉过大河急流;礼贤下士,对远方的贤德之人也不遗弃;不结成小团体,不结党营私,能够辅佐公正有道德的君主。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在也。

"【白话】《象辞》说:“有包容大川似的宽广胸怀”,“能够辅佐公正有道德的君主”,说明自己光明正大,道德高尚。"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悔恤其孚,于食有福。

【白话】九三,没有平地不变为陡坡的,没有只出去不回来的,处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守正道就没有灾害,不要怕不能取信于人,安心享用自己的俸禄是很有福分的。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白话】《象辞》说:“没有只出去而不回来的”,叶落归根,人回故乡,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往往互相转化,表明此时正在天地交合的边沿,处于变化之中。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白话】六四,像飞鸟连翩下降,虚怀若谷,这样与邻居相处,不互相戒备,彼此以诚相见,讲求信用。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白话】《象辞》说:“像飞鸟从高处连翩下降,虚怀若谷”,说明此时不以个人的殷实富贵为念;“与邻居相处,不互相戒备,彼此以诚相见,讲求信用”,因为这是大家内心共同的意愿。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白话】六五,商代帝王乙嫁出自己的女儿,因此得到了福分,是十分吉祥的事。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白话】《象辞》说:“帝乙把女儿嫁给贤德而又富裕的人家,因此获得了深厚的福分,是在吉在利的事”,说明因为实现了长期以来心中祈求的意愿,所以结果是吉祥的。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白话】上六,城墙倒塌在久已干涸的护城壕沟里;这时决不可进行战争,应减少繁琐的政令,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土崩瓦解的局面。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白话】《象辞》说:“城墙倒塌在久已干涸的护城壕沟里”,说明形势已经向错乱不利的方面转化,其前景是不大美妙的。

猜你喜欢
  隐公(元年~十一年)·谷梁赤
  致读者诸君·李宗吾
  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孔子
  第四章 8·辜鸿铭
  第九 权篇 1·王诩
  礼记要义卷第十八·魏了翁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佚名
  阿速达经正文·佚名
  后序·神清
  太虚大师访问记·太虚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三·佚名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卷上·佚名
  佛说柰女耆婆经·佚名
  月灯三昧经卷第一·佚名
  南泉救鹅·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九出 昼锦·周履靖

    〔外末扮家人随生小旦上生〕独受主恩归。当朝似者稀。〔小旦〕莫愁南路远。驷牡正騑騑。〔生〕下官端为良缘未偶。请假南还。迤逦行来。且喜早已过江了。〔小旦〕相公。为何过江来到。不见驿递应付。〔生〕我归杭心

  • 卷二百六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六十二韩滉韩滉字太冲少师休之子以荫补骑曹参军至德初青齐节度邓景山辟为判官授监察御史累迁吏部员外郎大历中改郎中擢尚书左丞德宗朝为江淮转运使加同平章事工书兼善丹青诗二首晦日呈诸

  • 列传第八 硃龄石 弟超石 毛修之 傅弘之·沈约

    硃龄石,字伯儿,沛郡沛人也。家世将帅。祖腾,建威将军、吴国内史。伯父宪及斌,并为西中郎袁真将佐,宪为梁国内史,斌为汝南内史。大司马桓温伐真于寿阳,真以宪兄弟与温潜通,并杀之。龄石父绰逃走归温,攻战常居先,不避矢石。寿阳平

  • 卷二百一·列传第八十九·张廷玉

        陶琰 王缜 李充嗣 吴廷举 方良永 王爌 王軏 徐问 张邦奇 韩邦奇 周金吴岳   陶琰,字廷信,绛州人。父铨,进士,陕西右参议。琰举成化七年乡试第一,十七年成进士,授刑部主事。   弘治初,进员外郎。历固原兵

  • 卷十 高宗·王夫之

      〖一〗  光武跳身河北,仅有渔阳一旅,而平定天下者,收群盗之用也,故有铜马帝之号焉。宗汝霖之守东京以抗女直,用此术也。考之史册,光武所受群盗之降,几二千万。王莽之季,盗虽起,亦不应如彼其多。盖降而或复叛,归于他盗,已

  • 卷十四客魏始末纪略·刘若愚

    魏忠贤原名李进忠,直棣宁肃县亡赖子也。父魏志敏,母刘氏,妻冯氏,生女魏氏嫁杨六奇者是也。贤无子,家贫自宫,妻改适他方,人不存。万历十七年选入,隶司礼监秉笔掌东厂太监孙暹名下,派与御马监刘吉祥照管,刘之墓今在碧云寺下北山坡

  • 石匮书后集卷第六十三·张岱

    盗贼列传陕西逆贼李自成,延安米脂人也。性狡黠,善走能射。家贫,为驿卒。天启二年,延安大饑,不沾泥、杨六郎、王嘉胤等入村落掠富家粟。有捕之急,遂揭竿起,拒官捕;不敢还家,乃相聚为盗。自成往投之,授以头目。七年,参政洪承畴诱降

  • 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五卷 工业一·缪荃孙

    秣陵之民善织,织,巨业也。元有东西织染局。《明史》:正德元年,尚衣监请造诸色绢丝、纱罗、织金、闪色、蟒龙、斗牛、飞鱼、麒麟、师子、通袖、膝裥,并胸背飞仙、天鹿诸件。《南都察院志》亦言,年例龙衣各色花素、缯彩、纱绫

  • 一○五八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纂办《古今储贰金鉴》并缮成四册进呈片·佚名

    一○五八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纂办《古今储贰金鉴》并缮成四册进呈片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臣等遵旨纂办《古今储贰金鉴》。谨案前史,自周平王讫明神宗各朝建储事迹,有关炯戒者采缉成书,各加案语,卷首恭冠皇上谕旨,垂为

  • 卷十八·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十八雍正六年冬十一月甲子申定预备军需尅扣之禁有防员短发累民者准先行动帑给之上谕兵部曰向来预备军需如采买骡马制办物件之类不肖有司往往虚耗国帑派累民间种种弊端朕知之甚悉已降

  • 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司马迁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索隐】:地理志汝南上蔡县,云“古蔡国,周武王弟叔度所封,至十八代平侯徙新蔡”。二蔡皆属汝南。後二代至昭侯,徙下蔡,属沛,六国时为楚地,故曰楚上蔡。年少时,为郡小吏,【索隐】:乡小史。刘氏云“掌乡文书”

  • 卷97·陈邦瞻

    ○董宋臣丁大全之奸理宗宝祐三年五月,以宦者董宋臣干办佑圣观。宋臣逢迎上意,起梅堂、芙蓉阁、香兰亭,强夺民田,引倡优入宫,招权纳贿,无所不至,人以“董阎罗。”目之。监察御史洪天锡上疏言:“天下之患三,曰宦官、外戚、小人。

  • 卷七十一·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七十一闲传第三十七正义孔氏颖逹曰案郑目录云名曰闲传者以其记丧服之闲轻重所宜此於别録属丧服存疑吴氏澄曰或曰闲当读为闲厠之闲此篇总论丧礼哀情之

  • 春秋传卷二·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隐公中【壬桓王戍元年】四年【齐僖十二晋鄂五衞桓十六弑蔡宣三十一郑庄二十五曹桓三十八陈桓二十六武三十二宋殇公与夷元年秦文四十七楚武二十二】春王二月莒人伐取牟娄音注【年娄邑此伐国取邑之始杞音

  • 卷八·彭绍升

    居士传八荆山居士传荆山居士陆法和者。不知何许人也。齐梁间隐於江陵百里洲。衣食居处一与戒行沙门同。耆老自幼见之。容色常定。人莫能测也。既居荆州高要县紫石山。无故舍去。俄而有蛮乱矦景之降梁也。居士谓南郡朱

  • 孟子音义·孙奭

    经书注释。北宋孙奭撰。2卷,卷首 1卷。孙奭奉敕校定,东汉赵岐注。当时因与王旭等 刊正唐张镒《孟子音义》及丁公《孟子手音》二书, 并兼引了陆善经《孟子注》以成本书。《孟子音义》能 推究本文,参考旧注,采诸儒之善,删减不

  • 春秋诸传会通·李廉

    二十四卷。李廉(生卒不详)撰。此书属集注汇编性质。《自序》云:“先《左氏》,事之案也;次《公》、《穀》,传经之始也;次杜氏、何氏、范氏三传,专门也;次义疏,释所疑也;总之以明胡氏,贵乎断也;陈(傅良)、张(洽)并列,择其长也。而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