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二十八

愼刑一

康熙二年癸卯正月壬午

上谕兵部凡查解逃人有主认识始应照例拟罪今见灵夀县所解逃人李大增督捕传拨什库七人到部俱不认识即李大增自供竝地方十家长俱云竝未投充满洲李大增明系民人督捕不行审明即议李大增等入官李九山等流徙恐属寃枉且陈氏等七人何以尽毙於狱尔部即将该县典史杨煦快役高应正温起家并出首李大增之高万臣作速差人提取到部请旨定夺十一月乙丑朔刑部题覆山东总督祖泽溥审鞫原任按察使宋琬等通同于七谋反一案两议上请一拟极典一拟流徙将原审总督祖泽溥议处

上曰据审宋琬等原无通贼情节干证唐进夏吴八等亦坚称乌有叛逆重罪理应详审情实即应正法如虚即应免罪尔部将无确据之事悬揣定拟两议俱属不合宋琬等着免罪总督祖泽溥亦免议处

十二月辛酉刑部以岁终彚报病故监犯

上曰据奏监犯物故者甚多人命关系重大罪不至死者久淹狱中管狱官役不与犯人饮食饿毙亦不可知狱官狱卒如此疎忽殊为不合着严加申饬

康熙三年甲辰十二月壬午兵部督捕左侍郎马希纳等奏请嗣後首告逃人之人带有逃人之主同赴具告者准咨该督抚严查解部若竝无逃人取地方官保结咨报免提案内牵连之人质审

上曰不将被告千证提来质审则逃人获者稀少若提来质审不但牵连人多且往来提解甚苦以後有首告逃人在某处某家者将首告之人拏送地方官照发去口供止将窝隐之人令出质问若无逃人而挟讐控告或牵引妄扳将谎告之人加等治罪

康熙四年乙巳二月癸酉

上谕刑部向来流徙人犯定例有止应将本身流徙者有应并将妻子流徙者後因夫妻不应拆离故凡应流徙人犯将伊妻子一并发遣原欲令其夫妻不致拆离一同完聚其妻子本系无罪如本犯已死仍将妻子?遣未合以後除反叛重案内应连坐者仍照前旨定例遵行外其余凡犯贜等罪应流徙人犯如本犯已死妻子俱免流徙尔部即遵谕行

康熙八年己酉五月癸巳朔

上谕刑部凡行幸之处有叩阍者若不审明事之虚实遽照冲突仪仗律则此内或有寃枉亦未可定以後着审明所告之事虚者责四十板免其充军

六月癸酉

上谕刑部直隶各省罪囚旧遣恤刑官审录今恤刑罢遣遇热审时有非实犯死罪者宜具题减等如在京法司例尔部通行直隶各省永着为令

康熙九年庚戌二月壬申

上谕刑部盗案内论死者甚多其为诬引株连亦或有之宜加详勘至於夹棍乃惨痛之刑必不得已而後用其愼之毋忽

六月丙申

上谕刑部近览章奏罪犯监禁逾限不行速审以致毙狱者甚多夫各犯自有应得之罪未死於法先死於狱殊非愼刑之意朕心深为不忍嗣後逾期不结监毙几人以上者着严议处分定例

己酉

上谕刑部今年虽经颁诏将重犯赦免但时値暑热天气亢旱牢狱重犯内有可矜疑者亦未可知着图海杜立德等前赴刑部会同将监内重犯确审酌议具奏

康熙十年辛亥四月丙戌

上谕刑部等衙门迩来天气亢旱不雨或因刑狱淹禁中有寃抑亦未可知尔等将见禁人犯详加清理如有可矜疑者照例减等发落其见审人犯亦速为审理应减等者即与减等应释放者即行释放务祈狱无寃滞以迓

天和

康煕十一年壬子六月己亥

上谕刑部刑狱重地人命攸关天时炎暑急宜清理虽热审见有定例但已结大案中监禁诸犯或有无知而罹法网小过而?重辟者株连无辜久淹羁禁朕心深为恻然兹特遣大学士图海等同三法司详加审鞫凡有罪可矜疑者即为察明列奏务使情法允协有枉必伸以副朕钦恤刑狱至意

闰七月丁亥

上谕刑部设立刑法原以戢奸禁暴必事情重大方可用刑严讯近见内外问刑衙门尝有滥用夹棍致毙人命者朕心殊为不忍嗣後审问事情尔等务加详愼勿得轻听问官不分轻重动辄夹讯希图草率结案仍将审事官员严加申饬不时稽察其有任意滥刑者即指实题参务使重刑不得滥及无辜以副朕钦恤民命至意如有不应夹讯之人擅用夹讯及罪不至死而夹讯至死者作何治罪尔部会同吏部定议以闻

十月辛亥刑部议覆江苏廵抚马祜疏言吴涝子等行劫杀人情实拟斩在狱相继病故应无庸议

上曰人命关系重大此案因监禁日久以致瘐毙多人殊非钦恤之意嗣後限内虽取口供不早题结致监毙几人以上者作何处分其一并再议

康熙十二年癸丑十一月丙寅朔

上谕刑部自古帝王钦恤民命务期狱无枉纵谳决明允以成刑措之治朕每於秋决重犯特为详愼惟恐一夫有寃以伤和气向来期审之例先期进呈招册然後九卿科道会审覆奏完结乃各省秋审奏本内止有节略观览未能明晰又有秋审後续到者不及入覆奏案内以致留俟来年殊为不合以後各省秋审应令照在京朝审例豫期造册进呈亦着九卿科道会同覆核奏请定夺其造进呈招册及奉旨结案行咨俱应限定日期尔部一并详议定例具奏

康煕十四年乙卯五月乙亥

上谕刑部迩者天气炎亢农事堪忧虽?诚祈祷尚稽雨泽朕念切民瘼夙夜焦劳或因刑狱淹滞中有寃枉致干

天和亦未可知特遣索额图等会同三法司将已结重案详加审鞫如有罪可矜疑者即与察明事由开列奏闻务期情法允协有枉必伸以副朕钦恤刑狱至意

十一月辛丑

上谕刑部尚书艾元徵等曰罪人久系朕心不忍今时严冬应速行审结

康熙十六年丁巳七月壬辰

上谕刑部秋审事关人命直隶各省重案着仍令定限送京师覆核如旧制

康熙十八年己未三月己未刑部等衙门议覆御史黄斐疏言杀人羣盗中有同行为盗而非手刃人者宜许其自首减罪因具两议上请一照律勿听自首一如斐请

上曰同行为盗虽未手刃人若听其自首减罪恐有凶徒怀仇报怨投入羣盗令其党杀人而後自首或亲自手刃缷罪逸贼俱未可知应从依律论罪之议

四月戊辰

上谕刑部今已入夏亢阳不雨耕种愆期民生何赖或内外问刑衙门有无知而罹法网小过而?重辟株连无辜淹禁日久刑狱重地人命攸关审拟未当有干

天和朕每思及此深用警惕兹特遣索额图明珠杜立德等会同三法司将已结大案见在监禁者逐一详加审理务期明允无使寃滞其在外直隶各省监候重犯应遣三法司满汉贤能司官前往察审凡罪可矜疑者会同该抚臬司详开情由具奏俾无枉无纵以副朕愼刑爱民至意

壬午

上遣刑部郎中索尔孙等往直隶各省察审刑狱谕之曰朕因天时久旱恐外省罪犯中或有寃抑特选尔等前往察审务须体朕矜恤庶狱之意勿徇一己私见颠倒是非仍宜兼程遄往作速清结倘或迟延时日恐无赖之徒借端生事造作虚词妄行讦讼反为良民之累且尔等审理当否朕无不洞悉各宜愼之

康熙十九年庚申四月戊辰

上谕讲官等曰律与例不容偏废律有正条自应从律若无正条非比例何以定罪总之用律用例俱在得人也

癸酉

上谕刑部国家设立法制原以禁暴止奸安全良善故律例繁简因时制宜总期合於古帝王钦恤民命之意向因人心滋伪轻视法网及强暴之徒凌虐小民故於定律之外复严设条例俾其畏而知警免罹刑辟乃近来犯法者多而奸宄未见衰止人命关系重大朕心深用恻然其定律之外所有条例如罪不至死而新例议死或情罪原轻而新例过严者应去应存着九卿詹事科道会同详加酌定确议具奏

康熙二十年辛酉正月辛巳

上谕刑部等衙门帝王以德化民以刑弼教莫不敬慎庶狱刑期无刑故谳决之司所关最重必听断明允拟议持平庶几民无寃抑可几刑措之风近览法司章奏议决重犯甚多愚民无知自?法网或为教化未敷或为饥寒所廹以致习俗日偷愍不畏死每念及此深为悯恻在外督抚以下问刑各官审理重案有律例未谙定拟失当草率完结者有胶执成见改窜供招深文罗织者有偏私索诈受嘱徇情顚倒是非者有一於此民枉何由得伸以後着严加申饬内外大小问刑衙门洗心涤虑持廉秉公务期原情凖法协於至当不得故纵市恩亦不得苛刻失入痛改积习加意祥刑以副朕尚德好生钦恤民命至意

五月甲戌

上谕刑部六月节若在五月内即以交节日停刑若六月後方交六月节即以六月初一日停刑至立秋虽在六月内必俟交过七月初一日方令行刑

八月丁酉

上谕刑部凡重案悉归尔部拟罪关系最要早完一日牵连者得早安一日如遇斋戒不能审结犯人拘系日久甚苦亦应於斋戒前速行完结再犯人各有应得之罪今闻尔部枷孔大小不一板有厚薄贿嘱者板薄而孔大否则板厚而孔小所带项鎻亦有轻重又闻尔部发在各衙门罪妇辄为门军汚秽恐吓索诈分外苛扰此等情弊尔等宜亲行严察禁止

十月丙午理藩院题盗马罪犯阿毕大等五人应立决家产妻子请给事主

上曰朕念人命关系重大每於无可寛贷之中示以法外得生之路书所谓罪疑惟轻也阿毕大等家产妻子既给失马之人若本犯免死给与为奴则失马者得人役使於法未为不当嗣後着为定例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五月壬子

上谕大学士等曰流徙宁古塔乌喇人犯朕向来未悉其苦今谒

陵至彼目击方知此辈既无房屋栖身乂无资力耕种复重困於差徭况南人脆弱来此苦寒之地风气凛冽必至颠踣沟壑远离乡土音信不通殊可悯恻虽若辈罪由自作然发辽阳诸处安置亦足以蔽其辜矣彼地尚有田土可以资生室庐可以安处且此等罪人虽在乌喇等处亦无用也

丙辰

上谕刑部顷以逆寇歼灭海宇荡平朕躬诣盛京展谒永陵

福陵

昭陵以告成功因而廵行边塞咨询民间疾苦东至乌喇地方见其风气严寒由内地发遣安插人犯水土不习难以资生念此辈虽干宪典但既经免死原欲令其生全若仍投畀穷荒终归踣毙殊非法外寛宥之初念朕心深为不忍以後免死减等人犯俱着发往尚阳堡安插其应发尚阳人犯改发辽阳安插至於反叛案内应流人犯仍发乌喇地方令其当差不必与新披甲之人为奴以昭朕轸恤民隐哀矜保全之意尔部即遵谕行

六月丁亥

上谕刑部尚书魏象枢等曰天气炎热可将尔部事件次第速行审结勿得迟延使犯人於应得罪外更受余辜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十二月丙辰刑部以岁终彚报病故监犯四十余人

上曰人命关系重大无辜枉死上干

天和朕念狱中犯人自作罪孽理固应死但恐死於非命曾命御医给与药物疗治有疾之人闻今岁狱囚患病者甚多何故不将见给医药疗治秋决之犯尚不及四十余人今乃病死若干人犯岂皆命耶此由该部怠忽之故着传谕刑部堂官严加申饬令伊等不时亲自廵视仍令该管官员加意存恤无致滥毙以副朕慎重人命至意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正月丙戌刑部议覆御史钱珏奏请申外吏酷刑之禁有司滥用非刑久已通行申饬应无庸议

上谕大学士等曰刑罚关系人命凡谳狱用刑理应恪遵定制精详慎重不得恣行酷虐致滋寃滥此本内事情虽已经条奏申饬或有不肖官员日久玩忽仍於法外妄用重刑有负钦恤之意尔部仍通行内外审刑各衙门严加申饬如有故违即行指参从重治罪

五月丙寅朔

上谕大学士等曰前辅臣理事时有包衣佐领下人为盗於通州地方被擒该管包衣大赴通领粮遇见之历数其恶加以鞭责後鞫审时遂衔恨扳?包衣大同夥此包衣大竟坐强盗正法包衣佐领下人无不知此事者由此观之天下如此等事不少朕常以此为念凡裁决政事遇有重罪虽应死必於死中求其生路反覆推详下部再议必无疑窦然後完结此宁失出无失入之意也

十二月丙午刑科给事中杨尔淑疏言直隶各省军流人犯请比流徙尚阳堡宁古塔例严寒盛暑暂止发遣部议不准行

上曰军流人犯甫离刑狱一綫仅存炎暖之时尚可就道若严寒发遣恐有道路死亡之患嗣後令过严寒?遣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四月戊戌刑部题易州知州韩文煜等诬良为盗应革职遣戍知府以上降革有差

上曰此案可如所议不肖官员止为一已考成诬良为盗者甚多百姓受寃莫诉深可悯恤自後应作何立法劝惩俾善良得安民无寃抑庶不负朕祥刑之意其令九卿詹事科道集议以闻

十月庚子

上谕大学士等曰今年所拟秋决贪官甚多若尽行处决朕心不忍若不行处决贪劣之徒何以知儆且或有犯赃虽多而情有可矜者或犯赃虽少而情有可恶者若一律议罪殊属未允尔等将贪官情罪分别轻重朕当酌量定罪

十一月乙丑大学士等以在京秋审人犯覆奏

上曰尔等可执所议票旨以进朕当详览之但援引成例乃部院官奉行之事朕与尔等宜虚公裁断审度时宜酌量情罪岂可亦拘成例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三月庚午

上谕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大小诸臣曰刑曹民命攸关国典所系今见法司谳鞫刑狱或恐不得其情专事苛刻夫人命关系重大必以中正之心行平恕之道使法蔽其辜毋纵毋枉必得实情始免屈抑若惟以深文为能事鍜炼为尽职及狱词既具奏牍既成即反覆推详欲求其更生之路亦甚难矣朕於尔诸臣所上章疏有情可矜疑罪未允协者皆駮令覆审嗣後其各体朕怀殚竭心虑矢愼矢明以副朕祥刑之意朕披阅史册采择历代贤臣愼刑事蹟书之简牍内阁三法司官其详加省视又

谕曰刑者所以禁暴止邪若豪猾奸宄毋使漏网贫弱无知虽偶失於宽亦不为过纵

六月己未

上谕刑部等衙门近因天气炎热特遣部院大臣会同三法司详加审鞫将罪犯减等发落其直隶各省问刑衙门罪犯虽经详愼始定爰书但内外原属一体有情可矜疑者亦未可定着直隶各省督抚将已结案内见在监禁者逐一详审果可矜疑开明具奏尔三法司覆加详核照例减等以副朕愼刑爱民至意

七月辛丑

上谕刑部刑狱民命攸关听断虽贵精详而案牍务无留滞庶事得速竣民免株累向例凡月朔初二日及斋戒等期不理刑名尔衙门一切奏章俱行停止因而案件间有停积恐听审人犯久候拖累覆核事件迁延滋弊嗣後遇前项日期除循例不行刑外其余照常章疏事务仍行审理啓奏务期狱无稽缓案得早清以副朕明愼用刑至意

是日

上谕大学士等曰每月朔初二日及斋戒等期刑部所上奏章照常发科刑戮重罪事关人命者勿?可并数日奏章於斋戒毕?之或留中或发内阁者皆如之

十月戊寅

上谕大学士等曰人命关系最重各省所审録强盗人命事件文致周密无隙可窥故阅之最难此等事皆深宜详愼

康熙二十八年己巳闰三月癸亥

上谕吏部尚书阿兰泰等曰时已入夏天气亢阳农事方殷雨泽未降朕轸念民依深为惓切或因刑狱中有无知罹法审拟失平情罪未符致干

天和亦未可定兹特遣尔等会同三法司将已结重案见在监禁者逐一详加审理凡有罪可矜疑者即与察明事由开列具奏务俾情法允协不致淹滞圜扉以副朕省刑恤民至意

十一月戊午刑部议覆兵科给事中朱云条奏减死发遣人犯暂令圈守至春?遣应不准行

上曰流徙人犯遇有势力者每羁禁不严及至发遣又展转迁延其贫困之人无力营求者即肆行凌虐滨於死亡向来此等情弊甚多嗣後如遇有势力之人即行发遣不得迟延其贫困者不许凌虐致毙着户部刑部堂官不时详加稽察如有前项情弊立行指参从重治罪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二十八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二十二·赵尔巽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杨仲良
  皇清开国方略巻三·阿桂
  ●同异录卷上典常上·陆深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一·佚名
  卷之九十八·佚名
  通志卷七十一·郑樵
  卷五十二·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一下·袁枢
  阎立本传·欧阳修
  李革传·脱脱
  张康传·宋濂
  卷六十二·佚名
  礼部·佚名
  第二十三章 清代的学术·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火车上的威风·老舍

    改编旧作《马裤先生》(独幕话剧) 时间 解放前的某年某月某日。地点 北京(那时候还叫北平)东车站内,一节二等卧车里。人物 马先生——男,四十岁左右,服装四不象,看来大概是某阔老的私人秘书。奚先生—&mdash

  • 卷五·冯琦

    钦定四库全书 海岱会集卷五 七言古诗 观猎           黄 卿 长风吹林原野濶浅雪出草晴漠漠峱山射手纷较猎双弧飞鞚携缯缴老鹰半空跃??健犬起立复蹲缩狐骇兎蹶泽雉藏四驰斜路穿丛谷儿童狂呼满山阿白髪旧

  • 卷三·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唐百家诗选卷三宋 王安石 编高适下十二首自淇涉黄河四首川上恒极目世情今似闲去帆带落日征路随长山亲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於兹任所惬浩荡风波间乱流自兹始倚楫时一望遥见楚汉城崔嵬高山上天道昔未测人心

  • 卷五百四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四十七朱景玄朱景玄会昌时人官至太子谕德诗一卷今存十五首题吕食新水阁兼寄南商州郎中丹槛初结构孤高冠清川庭临谷中树檐落山上泉晓色挂残月夜声杂繁弦青春去如水康乐归何年华山南望春灵

  • 卷三·本纪第三·脱脱

        太祖三   五年春正月壬辰朔,雨雪,不御殿。禁铁铸浮屠及佛像。庚子,前卢氏县尉鄢陵许永年七十有五,自言父琼年九十九,两兄皆八十余,乞一官以便养。因召琼厚赐之,授永鄢陵令。壬寅,省州县小吏及直力人。乙巳,罢

  • 卷第二百二十八 唐紀四十四·司马光

      起昭陽大淵獻(癸亥)正月,盡十月,不滿一年。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建中四年(癸亥、七八三年)   春,正月,丁亥,隴右節度使張鎰與吐蕃尚結贊盟于清水。   庚寅,李希烈遣其將李克誠襲陷汝州,執別駕李元平。元平,本湖南判官,薄

  • 宋史全文卷二十四上·佚名

    宋孝宗一癸未隆兴元年春正月壬辰朔,诏改元。诏:『观察使以上各举所知之士三人,三省、枢密院详议,立定荐举格式,谋略沈雄可任大事、宽猛适宜可使御众、临阵骁勇可鼓士气、威信有闻可守边郡、思智精巧可治器械,已上五等,令曾立

  • 卷之三百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五百四十二·佚名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二月。甲辰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癸酉皆如之。记注  ○遣官祭先医之神。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商部奏、候补京堂陈时利请于川省广兴各项实业以裕民

  • 《江苏省通志稿》原序·缪荃孙

    苏省为中夏文化首出之邦,俊彦之盛,财赋之丰,今古中外,悉所称羡。清代改明南直隶为江南,本合苏皖为一。王督部新命、尹阁部文端两辑省志,迄雍正而止。道光初,陶文毅抚皖,分安庆等八府五州别辑通志,上章表可,而宁苏等八府三州,无请

  • 险固第五十·桓宽

    大夫曰:“虎兕所以能执熊罴、服群兽者,爪牙利而攫便也。秦所以超诸侯、吞天下、并敌国者,险阻固而势居然也。故龟猖有介,狐貉不能禽;蝮蛇有螫,人忌而不轻。故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故仲山甫补衮职之阙,蒙公筑长城之固,所以

  • 四時之副第五十五·苏舆

      天之道,春暖以生,夏暑以養,秋清以殺,冬寒以藏。暖暑清寒,異氣而同功,皆天之所以成歲也。聖人副天之所行以為政,故以慶副暖而當春,以賞副暑而當夏,以罰副清而當秋,以刑副寒而當冬。慶賞罰刑,畢事而同功,皆王者之所以成德也。慶

  • 法句譬喻经爱欲品第三十二·佚名

    昔佛在罗阅祇国耆阇崛山精舍之中。为天人龙鬼转大法轮。时有一人舍家妻子来至佛所。为佛作礼求为沙门。佛即受之令作沙门。命令树下坐思惟道德。比丘受教便入深山。去精舍百馀里。独坐树间思道三年。心不坚固意欲退还

  • 阿弥陀经义述·慧净

    慧净述阿弥陀经(此云无量寿后秦罗什师元译小无量寿元求那跋陀法师重译)。窃以。法身无像像。因有像之机。净土无方。方因有方之感。虽复至理凝寂道绝名言。大悲善巧随□□□□□□□□□□□□□□□□三转醍醐尘沙出

  • 异部宗轮论一卷·世友

        世友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译  佛般涅槃后  适满百余年  圣教异部兴  便引不饶益  展转执异故  随有诸部起  依自阿笈摩  说彼执令厌  世友大菩萨  具大智觉慧  释种真苾刍  观

  • 鸡谱·佚名

    《鸡谱》是清代一部有关饲养斗鸡的著作。作者不明,只有清乾隆丁未年(1787)的一个抄本留传下来,存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 一的中国古代养鸡学专著,直到1989年才由农业出版社出版了第一

  • 后鉴录·谢蕡

    三卷。是书记述明中叶刘六、刘七起义、安化王谋反、刘瑾被磔、宁王起兵、江彬伏诛、哈密都督反叛诸事,大都直接抄自刑部档案材料,包括犯人供词、审处奏折、皇帝诏旨等,详实可靠,可订补《明实录》、《明史》等书舛误之处。

  • 中兴小纪·熊克

    四十卷。南宋熊克撰。克字子复,建宁府建阳(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绍兴进士。历任校书郎、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知台州等职。卒年七十三。好学能文,博闻强记,尤熟于朝章典故。曾著《九朝通略》、《中兴小纪》、《诸子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