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四

△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二

善男子,若言如来毕竟涅槃不毕竟涅槃。是人不解如来意故作如是说。善男子,是香中有诸仙人五万三千。皆於过去迦叶佛所。修诸功德未得正道亲近诸佛听受正法。如来欲如是人故告阿难言:过三月已吾当涅槃。诸天闻已其声展转乃至香山。诸仙闻已即生悔心如是言:云何我等得生人中不亲近佛。诸佛如来出世甚难如优昙花。我今当往至世尊所听正法。善男子,尔时五万三千诸仙即来我所。我时即为如应说法。诸大士。色是无常何以色之因缘是无常故。无常因生色云何常。乃至识亦如是,尔时诸仙闻是法已,即时获得阿汉果。善男子,拘尸那竭有诸力士三十万人无所系属。自恃憍恣色力命财狂醉乱心。善男我为调伏诸力士故告目连言:汝当调伏如是力士。时目犍连敬顺我教。於五年中种种教化乃至不能令一力士受法调伏。是故我复为彼力士告阿难言:过三月已吾当涅槃。善男子,诸力士闻是语已,相与集聚平治道路过三月已,我时便从毗舍离国至拘尸那城。中路遥见力士辈。即自化身为沙门像。往力士所作如是言:诸童子,作何事耶。力士闻已皆生瞋恨如是言:沙门。汝今云何谓我等辈为童子耶。我时语言:汝今大众三十万人尽其身力。不移此微末小石。云何不名为童子乎。诸力士言:汝若谓我为童子者,当知汝即是大人也。男子,我於尔时以足二指掘出此石。是诸力士见是事已,即於已身生轻劣想复作是言:沙汝今复能移徙此石令出道不。我言童子,何因缘故严治此道诸力士言:沙门。汝不知耶。迦如来当由此路至娑罗林入於涅槃。以是因缘我等平治。我时赞言:善哉善哉童子,汝等发如是善心。吾当为汝除去此石。我时以手举掷大石。高至阿迦尼吒。时诸力士见石在空皆生惊怖寻欲四散。我复告言:诸力士等。汝今不应生恐怖心各欲散去。诸力士言:沙门若能救护我者我当安住。尔时我复以手接石置之右掌。力士见已心生欢喜复作是言:沙门是石常耶是无常乎。我於尔时以口吹之。石即散坏犹如微尘。力士见已唱言:沙门。是石常。即生愧心而自考责。云何我等恃怙自在色力命财而生憍慢。我知其心即舍化身还复本而为说法。力士见已一切皆发菩提之心。善男子,拘尸那竭有一工巧名曰纯陀。是人先於叶佛所发大誓愿。释迦如来入涅槃时我当最後奉施饮食。是故我於毗舍离国顾命比丘优婆那。善男子,过三月已吾当於彼拘尸那竭娑罗双树入般涅槃。汝可往告纯陀令知。善男子王舍城中有五通仙名须跋陀。年百二十常自称是一切智人生大憍慢。已於过去无量佛所种善根。我亦为欲调伏彼故告阿难言:过三月已吾当涅槃。须跋闻已当来我所生信敬心。我为彼说种种法。其人闻已当得尽漏。善男子,罗阅耆王频婆娑罗。其王太子名曰善见。业缘故生恶逆心欲害其父而不得便。尔时恶人提婆达多亦因过去业因缘故。复於我所生不善欲害於我。即修五通不久获得。与善见太子共为亲厚。为太子故现作种种神通之事。从非出从门而入。从门而出非门而入。或时示现象马牛羊男女之身。善见太子见已,即生爱心心敬信之心。为是事故严设种种供养之具而供养之又复白言:大师圣人。我今欲见曼陀罗时调婆达多即便往至三十三天。从彼天人而求索之。其福尽故都无与者,既不得花作是思曼陀罗树无我我所。我若自取当有何罪。即前欲取便失神通。还见己身在王舍城。心生惭不能复见善见太子。复作是念我今当往至如来所求索大众。佛若听者我当随意教诏敕使舍弗等。尔时提婆达多便来我所作如是言:唯愿如来。以此大众付嘱於我。我当种种说法教令其调伏。我言痴人。舍利弗等聪明大智世所信伏。我犹不以大众付嘱。况汝痴人食唾者时提婆达复於我所倍生恶心作如是言:瞿昙。汝今虽复调伏大众。势亦不久当见磨灭。作语已大地即时六返震动。提婆达多寻时躄地。於其身边出大暴风吹诸尘土而污坌之。提婆多见。恶相已复作是言:若我此身现世必入阿鼻地狱。我要当报如是大怨。时提婆达多寻往至善见太子所。善见见已即问。圣人。何故颜容憔悴有忧色耶。提婆达言:我常如是汝知乎。善见答言:愿说其意何因缘尔提婆达言:我今与汝极成亲爱。外人骂汝以为非理。闻是事。岂得不忧。善见太子复作是言:国人云何骂辱於我。提婆达言:国人骂汝为未生善见复言:何故名我为未生怨谁作此名。提婆达言:汝未生时一切相师皆作是言:是儿生当杀其父。是故外人皆悉号汝为未生怨。一切内人护汝心故谓为善见。韦提夫人闻是语已既生汝身於高楼上弃之於地坏汝一指。以是因缘人复号汝为婆罗留枝。我闻是已心生愁愦而复不能向汝说之。提婆达多以如是等种种恶事教令杀父。若汝杀父我亦能杀瞿昙沙门。见太子问一大臣名曰雨行。大王何故为我立字作未生怨。大臣即为说其本末如提婆达所说异。善见闻已即与大臣收其父王闭之城外。以四种兵而守卫之。韦提夫人闻是事已即至王诸守王人遮不听入。尔时夫人生瞋恚心便呵骂之。时诸守人即告太子。大王夫人欲得往见王。不审听不。善见闻已复生瞋嫌即往母所前牵母发拔刀欲斫。尔时耆婆白言:大王。有已来罪虽极重。不及女人况所生母。善见太子闻是语已,为耆婆故即便放舍。遮断父王衣卧具饮食汤药。过七日已王命便终。善见太子见父丧已方生悔心。雨行大臣复以种种恶邪法而为说之。大王。一切业行都无有罪。何故今者而生悔心。耆婆复言:大王。当知如是者罪兼二种。一者杀害父王。二者杀须陀洹。如是罪者除佛更无能除灭者,善见王言:如清净无有秽浊。我等罪人云何得见。善男子我知是事故告阿难。过三月已吾当涅槃。善见已即来我所。我为说法重罪得薄获无根信。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故作是如来定说毕竟涅槃。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实义。二者假名。假名菩萨闻我三月当入涅槃。皆生退心而是言:如其如来无常不住。我等何为为是事故无量世中受大苦恼。如来世尊成就具足无量德。尚不能坏如是死魔。况我等辈当能坏耶。善男子,是故我为如是菩萨而作是言:如来住无有变易。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定言如来终不毕竟入於涅槃善男子,诸众生生於断见作如是言:一切众生身灭之後。善恶之业无有受者,我为是人作如是言:恶果报实有受者,云何知有。善男子,过去之世拘尸那竭。有王名曰善见。作童子时经八四千岁。作太子时八万四千岁。及登王位亦八万四千岁。於独处坐作是思惟。众生薄福寿短促。常有四怨而随逐之。不自觉知犹故放逸。是故我当出家修道断绝四怨生老病死。即有司於其城外作七宝堂。作已便告群臣百官宫内妃后诸子眷属。汝等当知我欲出家能见听尔时大臣及其眷属各作是言:善哉大王。今正是时,时善见王将一使人独住堂上。复经八四千年中修习慈心。是慈因缘於後八万四千世中。次第得作转轮圣王。三十世中作释提桓无量世中作诸小王。善男子,尔时善见岂异人乎。莫作斯观即我身是。善男子,我诸弟子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定说有我及有我所。又我一时为诸众生说言:我者即是性也。谓内外因缘。十二因缘众生五阴。心界世间功德业行自在天世。即名为我。我诸弟子闻是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定说有我。善男子,复於异时有一比丘。来至我所作如是言:世尊云何名我。谁是我耶。何缘故我。我时即为比丘说言:比丘。无我我所。眼者即是本无今已有还无。其生之时无所从来。及其灭时亦无所至。虽有业果无有作者,无有舍阴及受阴如汝所问云何我者我即期也。谁是我者即是业也。何缘我者即是爱也。比丘。譬如二手相声出其中。我亦如是众生业爱三因缘故。名之为我。比丘。一切众生色不是我。我中无色中无我。乃至识亦如是,比丘。诸外道辈虽说有我终不离阴。若说离阴别有我者,无有是一切众生行如幻化热时之焰。比丘。五阴皆是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善男子,尔时多有无量丘。观此五阴无我我所得阿罗汉果。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定说我。

善男子,我於经中复作是言:三事和合得受是身。一父二母三者中阴。是三和合得受身。或时复说阿那含人现般涅槃。或於中阴入般涅槃。或复说言中阴身根具足明了。皆因业如净醍醐。善男子,我或时说弊恶众生所受中阴。如世间中粗涩■褐。纯善众生所受中如波罗奈所出白氎。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有中阴。善男子,我复为彼罪众生而作是言:造五逆者舍身直入阿鼻地狱。我复说言昙摩留枝比丘。舍身直入阿鼻地於其中间无止宿处。我复为彼犊子梵志说言:梵志。若有中阴则有六有。我复说言无色众无有中阴。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说定无中阴。

善男子,我於经中复说有退何以故?因於无量懈怠懒惰诸比丘等不修道故。说退五种一者乐於多事。二者乐说世事。三者乐於睡眠。四者乐近在家。五者乐多游行。以是因缘比丘退。说退因缘复有二种。一内二外。阿罗汉人虽离内因不离外因。以外因缘故则生烦生烦恼故则便退失。复有比丘名曰瞿抵。六返退失退已惭愧复更进修。第七即得得已恐失刀自害。我复或说有时解脱或说六种阿罗汉等。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定有退。善男子,经中复说。譬如焦炭不还为木。亦如瓶坏更无瓶用。烦恼亦尔阿罗汉断终还生。亦说众生生烦恼因凡有三种。一者未断烦恼。二者不断因缘。三者不善思惟。而阿汉无二因缘。谓断烦恼为不善思惟。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定说退。

善男子,我於经中说如来身凡有二种。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言生身者,即是方便应之身。如是身者,可得言是生老病死长短黑白。是此是彼是学无学。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我意。唱言如来。定说佛身是有为法。法身即是常乐我净。永离一切生老病死。非白非黑长非短。非此非彼非学非无学。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善男子,我诸弟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定说佛身是无为法。

善男子,我经中说云何名为十二因缘。从无明生行。从行生识。从识生名色。从名色六入。从六入生触。从触生受。从受生爱。从爱生取。从取生有。从有生生。从生则有老忧苦。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十二缘定是有为。我又一时告喻丘而作是言:十二因缘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善男子,有十二缘不从缘生。有从缘生非十二有从缘生亦十二缘。有非缘生非十二缘。有十二缘非缘生者,谓未来世十二支也。有从缘非十二缘者,谓阿罗汉所有五阴。有从缘生亦十二缘者,谓凡夫人所有五阴十二因缘。有缘生非十二缘者,谓虚空涅槃。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十二缘是无为。

善男子,我经中说一切众生作善恶业舍身之时,四大於此即时散坏。纯善业者心即上纯恶业者心即下行。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心定常。善男子,於一时为频娑婆罗王而作是言:大王。当知色是无常。何以故?从无常因而得生故。是色从无常因生。智者云何说言是常。若色是常不应坏灭生诸苦恼。今见是色散灭破坏。是故知色是无常。乃至识亦如是,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心定断。男子,我经中说我诸弟子受诸香花金银宝物妻子奴婢八不净物获得正道。得正道已亦不舍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定言如来说受五欲不妨圣道。又我一时复作是说。在家之人正道者无有是处。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受五欲定遮正道。

善男子,我经中说远离烦恼未得解脱,犹如欲界修习世间第一法也。善男子,我诸弟闻作是说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第一法唯是欲界。又复我说暖法顶法忍法世间第一法。在初禅至第四禅。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如是法在於色界。又复我说诸外等。先已得断四禅烦恼。修习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观四真谛得阿那含果。我诸弟子闻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第一法在无色界。善男子,我经中说四种施中有三种净。一者主信因信果信施。受者不信因果与施。二者受者信因果施。施主不信因果及施。三者施主者二俱有信四者施主受者二俱不信。是四种施初三种净。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来说施唯意。善男子,我於一时复作是说。施者施时以五事施。何等为五。一者施色。二施力。三者施安。四者施命。五者施辩。以是因缘施主还得五事果报。我诸弟子闻是说已解我意。唱言佛说施即五阴。

善男子,我於一时宣说。涅槃即是远离。烦恼永尽灭无遗馀,犹如灯灭更无法生涅槃尔。言虚空者即无所有。譬如世间无所有故名为虚空。非智缘灭即无所有。如其有者应有缘。有因缘故应有尽灭。以其无故无有尽灭。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说无三为。善男子,我於一时为目乾连而作是言:目连。夫涅槃者,即是章句即是足迹。是毕竟是无所畏。即是大师即是大果。是毕竟智即是大忍无碍三昧。是大法界是甘露味即是难见目连。若说无涅槃者,云何有人生诽谤者堕於地狱。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有涅槃。复於一时我为目连而作是说。目连。眼不牢固至身亦尔皆不牢固。不固故名为虚空。食下回转消化之处。一切音声皆名虚空。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如来决定说有虚空无为。复於一时为目连说。目连。有人未得须陀洹果住忍法时。断於无三恶道报。当知不从智缘而灭。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决定说有非智缘灭男子,我又一时为跋波比丘说。跋波若比丘观色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近若远若粗若如是等色非我我所。若有比丘如是观已能断色爱。跋波又言云何名色。我言四大名色四阴名。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决定说言色是四大。善男子,我复说言譬如因则有像现。色亦如是因四大造。所谓粗细涩滑青黄赤白。长短方圆斜角轻重。寒热饥渴烟尘雾。是名造色犹如响像。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有四大则有造色。或四大无有造色。善男子,往昔一时菩提王子作如是言:若有比丘护持禁戒若发恶心。当知时失比丘戒。我时语言:菩提王子。戒有七种从於身口有无作色。以是无作色因缘故。其虽在恶无记中。不名失戒犹名持戒。以何因缘名无作色。非异色因不作异色因果。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说有无作色。善男子,我於馀经作如是言:戒者即是制恶法。若不作恶是名持戒。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决定宣说无无作色。

善男子,我於经中作如是说。圣人色阴乃至识阴。皆是无明因缘所出。一切凡夫亦复是从无明生爱。当知是爱即是无明。从爱生取当知是取即无明爱。从取生有是有即是无明取。从有生受当知是受即是行有。从受因缘生於名色无明爱取有行受触识六入等。是故受即十二支。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无心数。善男子,我於经中如是说。从眼色明恶欲等四则生眼识。言恶欲者即是无明。欲性求时即名为爱。爱因缘取名为业。业因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想受爱信精进定慧。如是等因触而生然非是触。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有心数。

善男子,我或时说唯有一有。或说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至二十五。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我意。唱言如来说有五有或言六有。善男子,我往一时住迦毗罗卫尼拘陀林时。释摩男来我所作如是言:云何名为优婆塞也。我即为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诸根完具受三归依。是名为优婆塞也。释摩男言:世尊,云何名为一分优婆塞。我言:摩男。若受三归及受一戒是名一分优婆塞也。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优婆塞戒不具受得。善男子我於一时住恒河边。尔时迦旃延来至我所作如是言:世尊,我教众生令受斋法。或一日或夜。或一时或一念。如是之人成斋不耶。我言:比丘。是人得善不名得斋。我诸弟子闻是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八戒斋具受乃得。

善男子,我於经中作如是说。若有比丘犯四重已,不名比丘名破比丘亡失比丘。不复生善牙种子。譬如焦种不生果实。如多罗树头若断坏则不生果。犯重比丘亦复如是,我诸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诸比丘犯重禁已失比丘戒。善男子,我於经中为纯陀说种比丘。一者毕竟到道。二者示道。三者受道。四者污道。犯四重者即是污道。我诸弟子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诸比丘犯四重已不失禁戒。善男子,我於经中告诸比丘,一一道一行一缘。如是一乘乃至一缘。能为众生作大寂静。永断一切系缚愁苦苦及苦因。令切众到於一有。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须陀洹。乃至阿罗汉人皆得佛道善男子,我於经中说须陀洹人人间天上七返往来便般涅槃。斯陀含人一受人天便般涅槃。那含人凡有五种。或有中间般涅槃者,乃至上流般涅槃者,阿罗汉人凡有二种。一者现在二者未来。现在亦断烦恼五阴。未来亦断烦恼五阴。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说须陀洹至阿罗汉不得佛道。善男子,我於此经说言佛性具有六事。一常二实三真四善五六可见。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说众生佛性离众生有。善男子,我又说言众佛性犹如虚空。虚空者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非内非外。非是色声香味触摄佛性亦尔。我诸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说众生佛性离众生有。善男子,我又复说众生佛性,犹如贫宅中宝藏。力士额上金刚宝珠。转轮圣王甘露之泉。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佛众生佛性离众生有。善男子,我又复说犯四重禁一阐提人谤方等经作五逆罪皆有佛性。如众生都无善法佛性是善。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说众生佛性离众生有。善男我又复说众生者即是佛性。何以故?若离众生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我与波斯匿说於象喻。如盲说象虽不得象然不离象。众生说色乃至说识。是佛性者亦复如是,虽非佛非不佛性。如我为王说箜篌喻佛性亦尔。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作种种说如盲问乳佛性亦尔。以是因缘或有说言犯四重禁谤方等经作五逆罪一阐提等。悉有佛性或言无。善男子,我於处处经中说言:一人出世多人利益。一国土中二转轮王。一世界中二出世。无有是处。一四天下八四天王乃至二他化自在天。亦无是处。然我乃说从阎浮提阿地狱上至阿迦腻吒天。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说无十方佛。我亦於诸大乘经说有十方佛。

猜你喜欢
  佛般泥洹品第五·佚名
  二、百丈野狐·慧开
  金刚般若经集验记卷上(并序)·孟献忠
  佛说弥勒下生经·佚名
  卷第五十二·佚名
  讥谤品第十七·佚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四·欧阳竟无
  一 梵网经·佚名
  胜利归来在京招待记者·太虚
  丹霞澹归释禅师语录卷一·今释
  月光王头施缘品第二十二·佚名
  卷一·佚名
  卷四十九·性音
  卷第八·朝宗通忍
  卷第二十九·晦翁悟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二集卷八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八十一古今体七十八首【戊寅七】至避暑山庄作?奉慈舆又驻兹尧年宝额至今垂本予起爱起敬处值此宜风宜月时虫是秋音喧砌角山犹古色罨帘眉也知吟兴行将发且复从容藴

  • 卷二·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二目録【起二十八字至三十四字】南乡子【又一体】欧阳炯【五首】甘州曲蜀王衍乾荷叶刘秉忠九张机无名氏落梅风解缙喜春来张雨法驾导引陈与义上清蔡

  • 卷541 ·佚名

    周野斋 下竺寺 静看唐人刻,相连坐石阴。 鸟呼留客意,果熟住山心。 野水流诗叶,天香袭道林。 云根有桂树,应待月中寻。 周翼之 初夏 入夏庭中雀可罗,间僧间客间相过。 莺声不得蛙声接,杨柳池

  • 卷71 ·佚名

    董嗣杲 拟古 海上采珠人,惟视夜光吐。 携持以为珍,美价重合浦。 异哉足照乘,殷勤献明主。 远物奈不宝,弃之犹粪土。 董嗣杲 拟古 河汉金气老,海月光陆离。 蟠蟀鸣我床,声声有馀悲。 美

  • 卷十四·梅鼎祚

    <集部,总集类,古乐苑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十四明 梅鼎祚 编相和歌辞【宋书乐志曰相和汉旧曲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更递夜宿本十七曲朱生宋识列和等复合之为十三曲其後晋荀朂又采旧辞施用於世谓之

  • 目录·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三苏诗补注目录      别集类二【宋】卷一诗四十二首【仁宗嘉佑四年巳亥冬侍老苏公自蜀至荆州作】卷二诗三十九首【嘉佑五年庚子春自荆州赴京师作】卷三诗五十二首【起嘉佑六年辛丑

  • 卷二百七十七·列传第三十六·脱脱

        张鉴 姚坦 索湘 宋太初 卢之翰 郑文宝 王子舆 刘综 卞衮 许骧 裴庄 牛冕 栾崇吉 袁逢吉 韩国华 何蒙 慎知礼   张鉴,字德明,瀛州团练使藏英之孙。父裔,以荫补供奉官。鉴本将家,幼能嗜学,入卫州霖落山肄业

  • 读例存疑卷四·薛允升

    名例律下之一老小废疾收赎犯罪时未老疾给没赃物犯罪自首二罪倶发以重论犯罪共逃同僚犯公罪公事失错老小废疾收赎:巻首凡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瞎一目折一肢之类),犯流罪以下,收赎。(其犯死罪及犯谋反、叛逆縁坐应流,若造

  • 卷一百五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五十七人物志三十七大臣传二十三【满洲正白旗二 喀克都哩 鄂硕 锡图库 谭拜 星讷 凖塔 阿济格尼堪 萨弼图 卓罗 瓦尔喀珠玛喇 苏拜】喀克都哩喀克都哩世居那木都鲁以地为氏

  • 职官二八·徐松

    国子监【宋会要】国子监掌经术教授、荐送之事,阙祭酒、司业则以朝官判监事。祭酒一人,秩从四品;司业一〔人〕,秩正六品;丞一人,秩正八品;主簿一人,秩从八品;太学博士三人,秩从八品;学正一人,秩正九品;学录一人,秩正九品。元丰「元丰

  • 卷九十四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司马迁

    田儋者,狄人也,【集解】:徐广曰:“今乐安临济县也。”【正义】:淄州高苑县西北北狄故县城。故齐王田氏族也。儋从弟田荣,荣弟田横,皆豪,宗彊,能得人。【索隐】:儋子市,从弟荣,荣子广,荣弟横,各递为王。荣并王三齐。陈涉之初起王楚

  • 卷64·陈邦瞻

    ○金人渡江南侵高宗建炎三年六月,金兀术请大起燕、云、河朔兵南侵,金主吴乞买从之。是月,遂陷磁州。九月,谍报金人治舟师,将由海道窥浙,遣韩世忠控守圌山、福山。冬十月,金兀术分兵南寇,一自滁、和入江东,一自蕲、黄入江西。遂

  • 卷44·陈邦瞻

    ○宣仁之诬神宗元丰八年春正月戊戌,帝不豫。二月癸巳,帝疾甚,三省枢密院入见,请立皇太子及请皇太后高氏权同听政。许之。三月甲午朔,立延安郡王佣为皇太子,赐名煦。先是,岐王颢、嘉王

  • 石鼓论语答问卷下·戴溪

    宋 戴溪 撰子路第十三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先之劳之不出一事葢不先施而徒曰劳之是所谓小恵未徧民弗从也然事亦须先识体子路为蒲宰使其民修沟渎以民之劳烦苦也人与之箪食一壶浆孔子闻之使子贡止之曰汝以民

  • 先圣大训卷六·杨简

    宋 杨简 撰子路问第四十七子路问曰请释古之道而行由之意可乎子曰不可昔东夷之子慕诸夏之礼有女而寡为内私壻终身不嫁嫁则不嫁矣亦非清节之义也苍梧娆娶妻而美让与其兄让则让矣然非礼之让也不慎其初而悔其后何嗟及矣

  • 《毛詩課》敘·欧阳竟无

    迨天之未陰雨,綢繆牖戶,誰敢侮予?今則流血百萬,慘不可言矣。事前有備,謂之未雨綢繆;事後追隨,謂之亡羊補牢。然今日之亡羊補牢,又他日之未雨綢繆也。綢繆在作新,作新在作氣,作氣在觀感而憤悱。聲音之感人也,成于樂而興于詩。古人

  • 答净心长老冕甫居士融高法师书·太虚

    敬复者:展诵大札,为法为众生之热忱,溢于言表,真菩萨之心行也!若能无间缁素,混融稚耆,上无背于如来之教理,下期契于现代之时机,以之共维正法,应可起衰复兴。太虚之赴欧观化,乃数年来预定之规划。而提议开全国佛教代表大会,及共同发

  • 通典·杜佑

    唐杜佑撰。200卷。我国第一部论述历代典章制度之专史。 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化,上起传说中的唐虞,下讫唐肃宗、代宗时。作者综合群经诸史和历代文集、奏疏等,参以《大唐开元礼》,征引200余种史籍,分类编纂,自大历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