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仪礼商二卷附録一卷

国朝万斯大撰斯大字充宗鄞县人是书取仪礼十七篇篇为之説颇有新义而亦勇于信心前有应防谦序称喜其覃思而嫌其自用亦笃论也其聘礼解衣之裼袭谓裘外之衣谓之裼衣裼衣即礼服聘礼既聘而享賔主皆裼以将事推此则凡裘外之裼衣皆礼服矣考聘礼郑注曰裼者免上衣见裼衣则裼衣之上更有衣明矣贾疏曰假令冬有裘衬身有襌衫又有襦袴襦袴之上有裘裘上有裼衣裼衣之上有上服皮弁祭服之等则礼服也如斯大之説则裼衣之上不得更有皮弁祭服之等矣至玉藻所谓君衣狐曰裘锦衣以裼之葢诸侯皮弁视朔特以锦衣为裼未闻其不加皮弁服而専用锦衣也玉藻又谓君子狐青裘豹褏元绡衣以裼之大夫助祭服爵弁纯衣亦特以元绡衣为裼未闻其不用纯衣而用元绡衣也然则谓裼衣之上无礼服不特迕注且悖经矣斯大又谓袭衣乃于裼衣上加深衣葢裼衣直衿故露美深衣交衽故不露美也今即以聘服皮弁考之皮弁服之下为朝服朝服之下为元端元端之下为深衣深衣为庶人之服聘礼重聘而轻享若享时皮弁而裼聘时深衣而袭则聘服反杀于享服三等矣隆杀之义何在乎且主国之君与使臣行聘于庙而各服庶人之服以相见以为此其充美无是理也其庙寝图列东西箱在东西堂之下如今廊庑考公食大夫礼云賔升公揖退于箱下又云公降再拜若箱在堂下则既退于箱何降乎故郑注以箱为堂上东夹之前汉书董贤太皇太后召大司马贤引见东箱则东箱非廊庑间明矣王延夀鲁灵光殿赋曰右个清宴李善注引杜预左注曰个东西厢也东西个在堂上则东西厢不在堂下明矣斯大所图亦非经义也然斯大学本淹通用思尤鋭其合处往往前人所未卷未附答应嗣寅书辨治朝无堂尤为精核取其所长亦深有助于考证耳乾隆四十三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景公睹晏子之食菲薄而嗟其贫晏子称有参士之食第二十六·晏婴
  景公问君子常行曷若晏子对以三者第十六·晏婴
  读书续録卷四·薛瑄
  论语点睛补注下·智旭
  卷一百九·山井鼎
  卷八·山井鼎
  卷四·王樵
  诗谱序·孔颖达
   骈拇第八·刘文典
  卷四十一·王天与
  卷七·佚名
  卷三十八·佚名
  释劫运之由·印光
  金刚仙论 第七卷·佚名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高·唐圭璋

      自“千枝蔓仙牒”句言,水调歌头其一所寿之人,当为赵姓者。自“散在苕溪霅水,讴歌颂儿童”句言,其所寿之人,当为知吴兴者。今考谈钥嘉泰吴兴志,北宋知吴兴者无赵氏,南宋氏赵者颇多。高盖南宋人。   水调歌头   千枝蔓

  • ●跋·龚鉽

    官歌定州宣成之窑盛傅前代尚矣今但视为古玩不适民用。国朝景德一镇业陶中外咸资为用。陶之利亦普矣哉。先生格物穷理于陶业一端。悉其原委着为诗歌。使人皆知窑瓷攻苦不易。并得于备物致用时随处可以见道。真有陶镕一

  • 卷二十四·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二十四 宋 王十朋 撰 居室 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谿堂读书【万申之翊圣保德眞君传昔太宗皇帝遣起居舍人王龟从就终南山下筑宫眞君忽降言曰此地乃建上帝宫阙之地不可易也於是乃定凡

  • 后跋·胡薇元

    昔仪征阮文达公抚浙日,选宋人词之勰于音律者,命伶官谱工尺歌之,不能谐,凌教授仲子廷堪言,古乐与今乐中间尚隔燕乐一关,古雅乐以琴,燕乐以琵琶,今俗乐以三弦。琴之幺弦即琵琶之大弦,三弦又即琵琶四弦而去其弟一弦,由古及今,弦递小

  • 卷三百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五韩愈郓州谿堂诗【马緫为郓曹濮节度观察等使为堂於居之西北隅号曰谿堂以下四首从文集录入】帝奠九壥【与?同】有叶有年有荒不【一作有】条河岱之间及我宪考一收【一作牧】正之视邦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十·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八年秋七月按是月戊午朔己未诏筑皇城东南之外城命领殿前都指挥使职事杨存中莅其事增展出故城十有三丈计用三十余万工凡民居所占以隙地偿之每楹赐钱十千为改筑之费庚申初定江西诸州部载上供米纲

  • 天官书第五·司马迁

    刘洪涛 译注【说明】《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古代天文著作凡二十一家,多达四百五十卷,但是到了著录《隋书·经籍志》的唐代,大约全都失传了,今知年代较古远的天文著作如甘氏、石氏、巫咸三家《星经》、《

  • 赵绰传·李延寿

    赵绰字士倬,河东人。生性质朴正直,刚强果决。周朝初年任天官府史,因为恭谦谨慎,做事勤恳,擢升为夏官府下士。稍后,又因精明干练为人所知,任内史中士。因父丧辞官,悲哀过度损坏了身体,世人都称赞他孝顺。隋文帝为丞相时,知道赵绰

  • 桑乔传·张廷玉

    桑乔,字子木,江都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十四年冬天,由主事改任御史,出按山西。山西所属的地方频频遭受侵略蹂躏,桑乔上奏请全部免去他们的徭赋,优厚地抚恤死者的家庭。参将叶宗等带领万人到达荆家庄,陷于敌贼的埋伏之中

  • 卷三十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三十六雍正三年九月上谕十五道初三日谕大学士等前因天津仓厫潮湿不能收贮米石故停止截留今据蔡珽奏称天津仓厫虽不能贮米可分发各州县存贮以备赈济请仍截留二十万石等语户部作速派贤

  • 卷六·曾巩

    刘熙古,字义淳,雎阳人。唐仆射仁轨十一代孙。少通经史,避祖讳,不应进士举。后唐长兴中,以三传赐第。太祖领宋州节制,熙古为节度判官;及受禅,累擢至参知政事。求退,授户部尚书致仕,卒年七十四。好学,明阴阳像纬书,虽通显,自奉养若寒

  • 卷一百五十九·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五十九  宋 卫湜 撰燕义第四十七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燕义者以其记君臣燕饮之礼上下相尊之义此於别录属吉事案仪礼目録云诸侯无事若卿大夫有勤劳之功与

  • 四、政治思想·胡适

    《淮南书》的政治思想,虽然处处号称&ldquo;无为&rdquo;,其实很有许多精义,不是&ldquo;无为&rdquo;一个名词所能包括。约而言之,此书的政治思想有三个要义:一是虚君的法治,一是充分的用众智众力,一是变法而不拘守故常。虚君的

  • 佛学院院董会略史·太虚

    一、十一年春间,太虚讲圆觉经于汉阳归元寺,集听者有武汉荆宜各居士,述及今欲弘法利生,应设佛学院,广培师范人才;草佛学院缘起及订佛学院章程,得李隐尘、王森甫、胡子笏、汤铸新、皮剑农、陈元白、萧止因、熊云程、萧觉天、赵

  • 复志禅先生书·太虚

    志禅先生清鉴:教示诵悉,过蒙奖饰,惭愧无地!足下英年志佛,曷胜倾佩!鄙意最好是于佛法能真觉实行而不舍世俗,去秋在北京讲维摩诘经所唱导者即为斯义。至大慈机缘成熟之说,假如有一人于人世,于佛法已能领悟,自觉有出家之必要,而在离

  • 卷七十七·佚名

    释梦誓品第六十一之下【经】尔时,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何等是般若波罗蜜相?&rdquo;佛告须菩提:&ldquo;如虚空相,是般若波罗蜜相。须菩提,般若波罗蜜无所有相。&rdquo;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颇有因缘,如般若波罗

  • 卷第二·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二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世尊机缘 释迦牟尼世尊初降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吾独尊。后云门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

  • 六门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玄奘译。日夜六时,诵此陀罗尼,则能救六道之苦,故名为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