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今之教者(1)

——对症下药治弊端

【原文】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2),多其讯言(3),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4)。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5),其求之也佛(6)。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7),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8)。教之不刑(9),其此之由乎!

【注释]

①本节选自《学记》。②呻:诵读。占:同“苫”,竹简。毕:竹简。占毕:这里指课本。③讯;告知。多其讯言:一味灌输知识。(4)及:急于,追求。数:同“速”。安;适应。⑤悖:违背。(6)佛:同“拂”,违背。(7)隐;感到沈苦。疾:怨恨。(8)去;忘记,忘掉。(9)刑:成,成功。

【译文】

如今教书的人,只知道念诵书本,一味进行知识灌输,急于追求快速进步,不顾学生能否适应。结果使学生学习没有诚意,教育的人也不能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教育违背了规律,达不到教育的要求。像这样,学生便对学习感到痛苦,并厌恶老师,对学习的困难感到畏惧,不懂得学习的好处。他们虽然勉强完成了学业担学到的东西很快就忘了。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这里吧!

【读解】

古人也有“厚古薄今”的毛病,总觉得过去怎么怎么好,现在怎么怎么不好,时常发出今不如昔的感叹。也许,这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心理吧。过去了的事情,不好的方面随着时间消逝而越来越淡化,好的方面却随着时间消逝而越来越突出,越来越被美化。每个时代的人都觉得自己的时代毛病百出、千疮百孔,过去的时代是理想的社会。

当然也有不变的。比如这里说到的教学当中的急于求成,照本宣科,不论对象情况一律“填鸭”,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等情形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变好或者变坏。

作为专搞教育的人,当然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改进教育方法。不过,任何时代都有高明的教师和平庸的教师,有聪明学生和愚笨学生。十个指头不一般长,这大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这样来看问题,现实的态度是:对症下药。

猜你喜欢
  卷一 序·邢昺
  卷之三·佚名
  爵國第二十八·苏舆
  身之養重於義第三十一·苏舆
  近思録集注卷六·茅星来
  卷五十七【起哀公元年尽五年】·杜预
  松阳讲义卷九·陆陇其
  君子不忧不惧·孔子
  卷十三·严虞惇
  卷十二·毛奇龄
  卷三·张洽
  昭公·昭公三年·左丘明
  五十五观章第七·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四·唐慧琳
  尊重僧界还俗人·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白云先生许谦(白云先生集)·顾嗣立

    谦字益之,金华人。受业于仁山金履祥,尽得所传之奥。浙东宪府闻其名而辟之,弗就。廉访使刘廷直、副使赵宏伟先后举茂才异等,复以遗逸荐,皆固辞。延佑初,居东阳八华山,学者不惮百舍重趼而至。著录者千余人,随其材分,皆有所得,独不

  • 第一出之第七出·方成培

    第一出 开宗【临江仙】〔末上〕西子湖光如镜净,几番秋月春风。今来古往夕阳中,江山依旧在,塔影自凌空。多少神仙幽怪,相传故老儿童。休疑《艳异》类《齐东》,妄言姑妄听,聊效坡公。〔问答照常〕【沁园春】再世菩提,白蛇妖孽

  • 四集卷五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五十六古今体七十三首【己亥二】即事去春雨雪足近畿却为盼泽廑南府【前冬至昨春近畿雨雪极为沾足而直隶之广平大名二府因与豫省毗连冬雪春霖俱未沾透未能种春麦为之厪念】今岁南府屡沾膏【

  • 提要·吕夏卿

    提要(臣)等谨案唐书直笔宋吕夏卿撰夏卿字缙叔泉州晋江人举进士为江宁尉歴官宣徳郎守秘书丞以预修唐书告成擢直秘阁同知礼院后出知颍州卒于官事迹具宋史夲传考曽公亮进唐书表所列预纂修者七人夏卿居其第六本传称夏卿学长

  •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成化十七年九月壬申朔礼部奏自今诸夷朝贡乞令大小通事审译精当方与赏赉以革伪妄报可○满剌加国使臣端亚妈剌的那查等奏成化五年本国使臣微者然那入贡还至当洋被风漂至安南国微者然那与其傔从俱为其国所杀其余黥为官奴

  • 四二 童话·周作人

    在阿耳考忒夫人的小说《小女人》里有这几句话:“在仓间里的演剧,是最喜欢的一种娱乐。我们大规模的排演童话。我们的巨人从阁楼上连走带跌的下来,在甲克把缠在梯子上的南瓜藤当作那不朽的豆干砍断了的时候。灰丫头坐了一

  • 厍狄士文传·李延寿

    厍狄士文是厍狄干的儿子,他性情孤高正直,即使是邻居和至亲好友,没有人与他嬉戏耍笑的。在北齐,他继承了章武郡王的爵位,官至领军将军。周武帝宇文邕平定北齐,山东的缙绅官宦都出来迎接,惟有他闭门在家。周武帝很器重他,封他为

  • 周德威传·欧阳修

    周德威字镇远,朔州马邑人,为人勇敢智谋多,能够望见尘土判断敌人的多少。他长得相貌雄壮威武,笑不改容,人们看见就感觉到他威风凛凛,自觉不如。做晋王的骑将,升为铁林军使,跟随晋王攻破王行瑜军,因功升为衙内指挥使。他的小名叫

  • 晋纪三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元年(庚子、280)·司马光

    晋纪三 晋武帝太庚元年(庚子,公元280年) [1]春,正月,吴大赦。 [1]春季,正月,吴国实行大赦。 [2]杜预向江陵,王浑出横江,攻吴镇、戌,所向皆克。二月,戊午,王浚、唐彬击破丹阳监盛纪。吴人于江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

  • 春秋集传详说卷十·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僖公二【是嵗惠王二十五年齐桓公三十三年】八年春王正月公防王人齐侯宋公衞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欵盟于洮谷梁曰王人之先诸侯贵王命也朝服虽敝必加于上弁冕虽旧必加于首周室虽衰必先诸侯公羊曰王人者何防者

  • 卷六十二·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六十二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十庄公二十三年考异足利本注在荣阳卷县西北荣作荧宋板永懐堂作荥 富子二族之富彊者彊作强永同下注放此疏虞叔子虞公之弟【一叶右九行】宋板子

  • 卷二百五十五·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五刑部尚书秦?田撰凶礼十丧礼仪礼丧服疏衰裳齐牡麻绖无受者【注无受者服是服而除不以轻服受之不着月数者天子诸侯葬异月也小记曰齐衰三月与大功同者绳屦

  • 第16章&nbsp;大传·戴圣

    按照礼的规定,不是天子就不能举行谛祭。天子举行筛祭,是祭祀诞生其始祖天帝的,并且以其始祖配享。诸侯合祭祖先时,可以上及其太祖。而大夫、士的合祭祖先,要比诸侯简省得多,最多可以及其高祖。牧野之战,是武王伐封的关键战役

  • 孙真人摄养论·孙思邈

    孙真人摄养论。又名《孙真人摄生论》。唐·孙思邈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依12个月与五脏、五味相应,述人养生诸禁忌。

  • 中法兵事始末·罗惇曧

    《中法兵事始末》,晚清罗惇曧(一八七一~一九二四)撰。罗氏为清季野史掌故方面的大家,著述丰富,此书即其中的一种,民国时曾被编入《满清野史》丛书中,现据此标点整理。

  • 如来智印经·佚名

    一卷,失译。同《佛说大乘智印经》。虽后译稍胜,而皆不及上经之尤为详明。且缺乞食,及分身佛来集,二事。

  • 十住毗婆沙论·佚名

    梵名Das/abhu^mika -vibha^s!a^-s/a^stra 。凡十七卷。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略称十住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本论系要约华严经十地品(十地经)经文之大意所作之诠释。汉译本中,罗什将十地称为十住;十地即是指大

  • 净土疑辨·祩宏

    一卷,明袾宏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