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鶡冠子卷上

宋 陸佃 解

博選第一

王鈇〈一作鐡非〉非一世之器者厚德隆俊也〈王鈇法制也賈子曰權勢法制人主之斤斧夫專任法制不以厚德將之而欲以持久難哉〉道凡四稽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四曰命權〈命者所以令之〉人有五至一曰伯己〈百於己者〉二曰什己〈十於己者〉三曰若己〈與己等也〉四曰厮役〈事我者也〉五曰徒隸〈又其下者〉所謂天者物理情者也〈道無所治有之者以稽於天所以爾也教者地事也治者天事也〉所謂地者常弗〈一作不〉去者也〈道無所住有之者以稽於地所以爾也運者天道也處者地道也〉所謂人者惡死樂生者也所謂命者靡不在君者也〈莫不聽之之謂命〉君也者端神明者也〈無為而尊〉神明者以人為本者也〈因人則逸任己則勞〉人者以賢聖為本者也賢聖者以博選為本者也〈舜發於畎畝傅說舉於版築膠鬲舉於魚鹽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然則選士之路豈可不博哉〉博選者以五至為本者也故北面而事之則伯己者至〈北面事之所謂承之者也〉先趨而後息先問而後黙則什己者至〈先人而趨後人而息先人而問後人而黙雖亦降己異乎承之者也是以伯己者徃什己者來〉人趨己趨則若己者至〈人趨己趨與之鴈行者也〉憑几據杖指麾而使則厮役者至〈坐則憑几立則據杖指麾而使尚為有禮焉〉樂嗟苦咄〈案樂嗟苦三字原缺今據他本増入〉則徒隸之人至矣〈人一

作者也樂則嗟之苦則咄之不禮甚矣茍非無恥之人豈所甘心哉 案注原缺六字〉故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亡主與徒處故德萬〈一作百〉人者謂之雋〈雋者知哲聖人之謂也〉德千人者謂之豪〈此以獸之豪制名也〉德百〈一作萬〉人者謂之英〈此以草之英制名也毛詩傳曰萬人曰英記曰五人曰茂十人曰選百人曰俊千人曰英今此又以萬人曰俊百人曰英盖莫可考矣人物志曰獸之特者為雄草之秀者為英韓信是雄張良是英此言近之案考矣之矣一本作合非〉德音者所謂聲也未聞音出而響過其聲者也貴者有知富者有財貧者有身〈無知也故賤無財也故貧所有者特天地之委形而已總括百骸謂之身衆象備見謂之形〉信符不合事舉不成〈一本云舉事不成〉不死不生不斷不成〈常騎兩可之地豈足以就其斷哉〉計功而償權德而言王鈇在此孰能使營

著希第二

道有稽〈以道為決〉德有據〈以徳為驗〉人主不聞要故耑〈一作常〉與運堯〈一作撓〉而無以見也〈無以下一有自字〉道與德館而無以命也義不當格而無以更也〈攘雞紾兄之類是已格正也凡此以不聞要而已然則人主豈可以不知務哉放飯流歠而問無齒決亦無益於事也〉若是置之雖安非定也〈言幸安也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卧其上雖未及然終亦必運而已矣〉端倚有位名號弗去〈言其違道逺矣所存者名號而已〉故希人者無悖其情希世者無繆其賔〈方是之時俯而徇俗仰以阿時者至矣〉文禮之野與禽獸同則〈羔鴈雖有跪乳行列之儀而以人文格之野心多矣又况無羔鴈之性者奈何同之乎〉言語之暴與蠻夷同謂〈蠻夷鴃舌者也〉夫君子者易親而難狎畏禍而難卻〈死義故難卻也〉嗜利而不為非〈義然後取〉時動而不茍作〈不得已而後起〉體雖安之而弗敢處然後禮生〈君子克己復禮盖充此而已〉心雖欲之而弗敢信然後義生〈一作立 信猶任也君子克己就義盖充此而已〉夫義節欲而治禮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弗徑情而行也夫亂世者以麤智為造意〈造意㣲矣豈麤智之所能知哉〉以中險為道〈司巇也〉以利為情若不相與同惡則不能相親相與同惡則有相憎〈小人難近如此〉說者言仁則以為誣發於義則以為誇〈一作夸〉平心而直告之則有弗信〈利令智昏不可與明如此〉故賢者之於亂世也絶豫而無由通異類而無以告苦乎哉〈盖傷之也〉賢人之潛亂世也上有随君下無直辭君有驕行民多諱言故人乖其誠能士隐其實情心雖不說弗敢不譽〈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雄美新是已此非可已而不已者也夫雄如此而義不能繩墨者則以有道故也魯人曰栁下惠固可吾固不可孔子善之然則無雄之道浮沉濁世齷齪阿上而欲自比於雄亦已惑矣〉事業雖弗善不敢不力〈此汝墳之所勉者也雖非殷其雷之義亦其所遇不得不爾也〉趨舍雖不合不敢弗從〈夫在我者皆彼之所不能易則雖譽所不譽力所不力從所不從亦應世之道也〉故觀賢人之於亂世也〈一作者〉其慎勿〈慎勿一作順勿〉以為定情也〈凡此所為亂羣馬耳姑以逺害而已豈真同也哉〉

夜行第三

天文也地理也月刑也〈隂以刻制〉日德也〈陽以昭蘇〉四時檢也〈有明法而不議〉度數節也〈天地之節盖有度數存焉〉隂陽氣也五行業也〈五材也在地成形故曰業〉五政道也〈五辰也在天成象故曰道〉五音調也〈聲成文變成方謂之音斯謂之調〉五聲故也〈五聲因習而異在齊而齊言居晉而晉語斯之謂故〉五味事也賞罰約也〈賞所以約之使赴功罰所以約之使辟咎〉此皆有驗有所以然者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其所以然者道也道無首尾而欲從迹其所為譬如捕風逆之無前從之無後此雖顔子恍然不能定也又况賜之流乎〉成功遂事莫知其狀〈夫孰知之〉圖弗能載名弗能舉〈夫巧者不能畫則辯者亦不能言矣〉强為之說曰芴乎芒乎中有象乎芒乎芴乎中有物乎〈芒者似有芴者似無〉窅乎冥乎中有精乎致信究情〈夫道有情有信非若斷空雖無形而非理也要在致而究之〉復反無貎〈貌且無之况於形乎〉鬼見〈一本作鬼不能見〉不能為人業〈露則不神豈足以建功立事哉故善為人業者㣲矣妙矣雖鬼不能窺其密也〉故聖人貴夜行

天則第四

聖王者有聽微決疑之道〈一本聽下缺二字無微字〉能屏讒權實逆淫辭〈楊墨之屬〉絶流語〈管蔡之屬〉去無用〈屠龍之技刻楮之巧雖號髙妙無所用之 案用之一作用也〉杜絶朋黨之門〈持禄養交背公死黨潝潝然患其上訾訾然思不稱乎上豈可開之〉嫉妬之人不得著明〈常置卑晦〉非君子術數之士莫得當前故邪弗能奸禍不能中彼天地之以無極者以守度量而不可濫〈此况邪弗能奸禍不能中之義〉日不踰辰〈日月所㑹為辰〉月宿其

猜你喜欢
  卷八 八之三·孔颖达
  卷二十四 礼器第十·郑玄
  仲尼见景公景公欲封之晏子以为不可第一·晏婴
  御制读左传晋楚城濮之战说·杜预
  卷三十三·陆九渊
  目录·陈天祥
  序·魏了翁
  卷十一·吕祖谦
  修行胜道升进分第六·佚名
  卷上·佚名
  梵网合注卷第七·智旭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 合刊序·太虚
  佛 法·太虚
  复陆心梵居士书·太虚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後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後集卷七      宋 陈起 撰赵汝绩 汝绩字庶可浚仪人有山台吟藁 别曹松山 柳条能几长袖手不忍折东风恶作剧客袂吹欲裂男儿数寸管平世三尺铁何门无邹裾有国驻孔辙鹰鸇

  • 孟浩然集序·孟浩然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警无匿,学不为儒;务掇菁藻,文不按古。匠心独妙,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闲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句曰:&ldquo

  • 卷九十九·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九十九服饰冠赋           【唐】赵良器懿哉圣人之所为触类而长縁情以施大则察乾坤之用小则稽鸟兽之仪近取诸身既制冠以象德逺取诸物亦模范而开规装玉彩而晶耀钿珠华而陆离礼容

  • 四夷附录第一·欧阳修

    呜呼,夷狄居处饮食,随水草寒暑徙迁,有君长部号而无世族、文字记别,至于弦弓毒矢,强弱相并,国地大小,兴灭不常,是皆乌足以考述哉!惟其服叛去来,能为中国利害者,此不可以不知也。自古夷狄之于中国,有道未必服,无道未必不来,盖自因其衰

  • 卷之三 南都甲乙纪(续)·计六奇

      议立福藩  四月初三日(庚申),时潞、周藩泊淮上者,各以宫眷随;独福王孑然,与常应俊等数人流离飘泊。凤阳总督马士英阴使人导之,借淮抚路振飞舟南行。  十四日(辛未),有内官至南京,府部科道等官始知北京被陷确信,上殉社稷;大

  • 卷三十六·叶盛

    ●水东日记卷三十六诗林广记参评○诗林广记参评诗林广记,元至正中蔡正孙氏所著,前集十卷,以晋陶渊明,唐杜甫、李白、韦应物、刘禹锡、韩退之、柳子厚、王摩诘、李义山、王建、杜牧、孟郊、贾岛、孟浩

  • 武帝纪·令狐德棻

    (上)高祖武皇帝名邕,字祢罗突,是太祖的第四个儿子。母亲是叱奴太后。大统九年(543),武皇帝生于同州,当时有神光照耀室内。武皇帝年幼时就懂得孝敬,聪明机敏,表现出才识和天赋。太祖为之感到惊异,说:“能完成我志向的,必定是这

  • 高宗本纪·欧阳修

    高宗名治,字为善,是太宗的第九个儿子。母亲是文德皇后长孙氏。最初被封为晋王,贞观七年(633),兼领不亲任职的并州都督。贞观十七年(643),太子李承乾被废黜,次子魏王李泰当立为皇太子,也因获罪被废,于是太宗立李治做了皇太子。

  • 张孝杰传·脱脱

    张孝杰,建州永霸县人。家境贫穷,好学。重熙二十四年(1055),擢拔进士第一。清宁年间,累迁为枢密直学士。咸雍初,因误奏事情获罪,出贬为惠州刺史。不久召回恢复原职,兼知户部司事。三年(1057),任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加工部侍郎

  • 庄烈帝本纪·张廷玉

    庄烈愍皇帝,名叫朱由检,光宗第五子,生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十二月。其母贤妃刘氏,早已去世。天启二年(1622)被封为信王。天启六年(1626)十一月,出居信邸。天启七年(1627)八月,熹宗病危,召信王入宫,接受遗命。二十四日,朱由检即

  • 卷一百六·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六宋 赵汝愚 编财赋门荒政上真宗乞赈给河北饥民  田 锡臣今月二十五日所进实封爲覇州乾寜军死伤人户等自二十六日至今又据莫州奏饥死一十六口沧州奏全家饥死一十七户虽有指挥下转运

  • 卷一百五·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五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五十三昭公二十九年传相与偕出请相与皆告正误皆当作偕考异足利本乃以帏裹之帏作帷永怀堂同注放此注以干侯至至作致 二十八年尹固与子朝俱奔楚

  • 静女·佚名

    ——天真烂漫的幽会【原文】静女其姝①,俟我于城隅②。爱而不见③,搔首踟蹰④。静女其娈,贻我彤管⑤。彤管有炜⑥,说怿女美⑦。自牧归荑⑧,洵美且异⑨。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注释】"①静:闲雅贞洁。姝(sh

  • 卷四十一(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七四无量品第五尔时佛告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清净信已,佛薄伽梵。知是菩萨摩诃萨为菩萨藏法门之器。知是诸佛正法器已,躬往其所。开发显示菩萨之道。舍利子,汝今当知。如是法门差别之相。所谓菩

  • 佛心会宣言书·太虚

    何谓佛?佛者、觉也,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也。有十种号,有十种身,有十种最,有十种胜,有十种业,有十种遍,有四种智,有四种无碍。何谓十种号?曰如来,曰应供,曰正遍知,曰明行足,曰善逝,曰世间解,曰无上士调御丈夫,曰天人师,曰觉者,曰世尊

  • 卷第三·佚名

      施设论卷第三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对法大论中因施设门第四之二又复阿难。我出母胎。未久之间。即观四方。乃作是念。我当得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当为众生演说四圣

  •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五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五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钱计议请普说。僧问。昔日僧问杨岐和尚。如何是佛。答云。三脚驴子弄蹄行。未审意旨如何。师云。天上天下没踪迹。进云。只如威音王已前。

  • 五种增上缘义·善导

    谨依释迦佛教六部往生经等。显明称念阿弥陀佛愿生淨土者。现生即得延年转寿。不遭九横之难。一一具如下五缘义中说。问曰。佛劝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愿生西方阿弥陀佛国。又劝造阿弥陀像。称扬礼拜香华供养。日夜观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