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孟浩然集序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警无匿,学不为儒;务掇菁藻,文不按古。匠心独妙,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闲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句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坐嗟其清绝,咸阁笔不复为继。丞相范阳张九龄、侍御史京兆王维、尚书侍郎河东裴朏、范阳卢撰、大理评事河东裴总、华阴太守郑倩之、守河南独孤策率以浩然为忘形之交。山南采访使本郡守昌黎韩朝宗谓:“浩然间代清律,置诸周行,必咏穆如之颂。”因入奏,与偕行,先扬於朝,与期约日引谒。及期,浩然会寮友,文酒讲好甚适。或曰:“子与韩公豫诺而忘之,无乃不可乎?”浩然叱曰:“仆已饮矣,身行乐耳,遑恤其它。”遂毕席不赴,由是闲罢,既而浩然亦不之悔也,其好乐忘名如此。士源它时尝笔赞之曰:“导澜挺灵,实生楚英,浩然清发,亦自其名,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时浩然疾疹发背且愈,相得欢甚,浪情宴谑,食鲜疾动,终於冶城南园,年五十有二。子曰仪甫。浩然文不为仕,伫兴而作。故或迟行,不为饰动以求真;故以诞游,不为利期以放性。故常贫,名不继於选部,聚不盈於担石。虽屡空不给,而自若也。

士源幼好名山,行年十八,首事陵山。践止恒岳,咨求通元丈人,又过苏门,问道隐者元知运。太行采药,经王屋小有洞。太白习隐诀,终南修《亢仓子》九篇。天宝四载徂夏,诏书徵谒京邑,与冢臣八座讨论,山林之士麕至,始知浩然物故。嗟哉!未禄於代,史不必书,安可哲踪妙韵,从此而绝?故详问文者,随述所论,美行嘉闻,十不纪一。浩然凡所属缀,就辄毁弃,无复编录,常自叹为文不逮意也。流落既多,篇章散逸,乡里构彩,不有其半,敷求四方,往往而获。既无他事,为之传次,遂使海内衣冠缙绅,经襄阳思睹其文,盖有不备见而去,惜哉!今集其文诗二百一十八首,分为四卷。诗或缺逸未成,而制思清美,及他人酬赠,咸录次而不弃耳。王士源序。

宜城王士源者,藻思清远,深鉴文理,常游山水,不在人间。著《亢仓子》数篇,傅之於代。余久在集贤,尝与诸学业士命此子,不可得见。天宝中,忽获《浩然文集》,乃士源为之序传。词理卓绝,吟讽忘疲,书写不一,纸墨薄弱。昔虞坂之上,逸驾与驽骀俱疲;吴灶之中,孤桐与樵苏共爨。遇伯乐与伯喈,遂腾声於千古。此诗若不遇王君,乃十数张故纸耳。然则王君之清鉴,岂减孙蔡而已哉?余今缮写,增其条目,复贵士源之清才,敢重述於卷首。谨将此本,送上秘府,庶久而不泯,传芳无穷。天宝九载正月初三日,特进行太常卿礼仪使,集贤院修撰上柱国沛国郡开国公韦滔序。  

猜你喜欢
  储泳·唐圭璋
  忍古楼词话 全文·夏敬观
  甲寅三十二首·许南英
  山中大雾看景·徐志摩
  卷三十九·唐圭璋
  榖城山馆集卷十一·于慎行
  卷八十九·曹学佺
  卷四十一·方回
  卷四十四·陈元龙
  卷四百八·陈廷敬
  御选元诗卷二十一·康熙
  赵令畤词作鉴赏·佚名
  西曹秋思·黄道周
  20.早朝大明宫唱和诗四首·施蜇存
  卷八 词学文本整理·施蛰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杜仁杰·隋树森

    杜仁杰(约一一九七——一二八二),字仲梁,号止轩。先名之元,先号善夫(一作善甫),晚号散人。济南长清(今属山东省)人。父杜忱,金朝进士,授京兆录事判官;长于词赋,擅名齐鲁间。金末,仁杰曾从元好问游,与麻革、

  • 卷五十六 董仲舒传第二十六·班固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 制曰:“朕获承至尊

  • 第九十回 攻并州分遣兵戎 幸洛阳大兴土木·蔡东藩

      却说宣华夫人,已经被烝失节,迟明起床,自思夜间情事,未免萦羞,但木已成舟,无法挽回,不如将错便错,再博新皇恩宠。主意已定,遂复重施粉泽,再画眉山,打扮得娇娇滴滴,准备那新主退朝,好去谒贺。转念一想,中冓丑事,如何对人?倘或出迎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一·佚名

    万历三十四五月戊辰朔庚午覃恩以河道总督曹时聘河南巡抚沈季文凤阳巡抚李三才南京通政张鸣冈南京太仆寺卿林烃应天府府尹徐申各一子入监读书○调浙江宁绍道副使邹希贤为海道副使○辛未 仁宗昭皇帝忌辰遣官祭 献陵○

  • 卷之三百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九五一 寄谕署直隶总督英廉即将李调元案质讯明确迅速定拟具奏·佚名

    九五一 寄谕署直隶总督英廉即将李调元案质讯明确迅速定拟具奏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大学士兼署直隶总督英<廉>,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奉上谕:前据英

  • 晋纪五 孝惠皇帝上之下元康九年(己未、299)·司马光

    晋纪五 晋惠帝元康九年(己未,公元299年) [1]春,正月,孟观大破氐众于中亭,获齐万年。 [1]春季,正月,孟观在中亭击溃氐人,抓获齐万年。 [2]太子洗马陈留江统,以为戎、狄乱华,宜早绝其原,乃作《徙戎论》以警朝廷曰:“夫夷、蛮、戎、狄

  • 御制书春秋元年春王正月事·杜预

    御制书春秋元年春王正月事春秋圣人尊王之经也元年春王正月开宗明义之第一也解此者自三传以至後儒其说充栋或致操戈无容置议然识圣人之深意者有几乎王道熄而作春秋春秋鲁之旧史也自隐公始则不得不

  • 孟子集疏卷一·蔡模

    宋 蔡模 【遗】撰梁惠王章句【凡七章】上孟子见梁惠【梁惠王魏侯防也都大梁僭称王諡曰惠史记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而孟轲至梁】王王曰叟不逺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叟长老之称王所谓利盖富国强兵之类】乎

  • 卷三十三·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三十三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定公【公名宋襄公子昭公弟也諡法安民大虑曰定】元年此时公未即位当书昭三十三年至六月即位始称元年此即书元年者要是即位後改称之以一年不可有二君也史例也春王三月

  • 卷九·姚际恒

    诗经通论卷九新安首源姚际恒着小雅大小雅之分,或主政事,或主道德,或主声音。唯严氏主辞体者近之。曰:「二雅之别,先儒皆未有至当之论。窃谓雅之大、小特以其体之不同耳。盖优柔委曲,意在言外者,风之体也。明白正大,直言其事者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二·欧阳竟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二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羅說如來藏自性清淨.[一]轉三十二相入   於一切衆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亦復如是而陰界入垢

  • 佛学与医学·太虚

    ──在汉藏教理院为江苏医学院读书会讲──胡院长和诸位教授,都是现代医学界权威;我是研究佛学的。表面看来,好像佛学与医学毫无关系,了不相涉。但如果把医学的范围放大了,作广义的讲,佛学也是医学;就是各种宗教、哲学、政治

  • 卷第六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六十六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如上所言修道有二。一者有漏。二者无漏。今应思择于此二种由何等道离何地染。颂曰。有顶由无漏  余由二离染论曰。有顶地中所有烦恼。唯

  • 太上紫微中天七元真经·佚名

    太上紫微中天七元真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内载七元真人所说咒诀七首,据称持诵此咒,可长生久视,消灾度厄,招真伏魔。 按《正统道藏》正一部群字号收入七篇经文,即《北帝说豁

  •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佛敕金刚萨埵令说珠数之功德也。

  • 新华严经论·李通玄

    凡四十卷。唐代李通玄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六册。本书系就实叉难陀所译之新华严经明其玄旨,并随释经文而成。初于文前立依教分宗、依宗教别、教义差别、成佛同别、见佛差别、说教时分、净土权实、摄化境界、因果延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