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行相生第五十八

  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謂之五行。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間相勝也。故為治,逆之則亂,順之則治。

  東方者木,農之本。司農尚仁,進經術之士,道之以帝王之路,將順其美,匡 其惡。執規而生,至溫潤下,知地形肥磽美惡,立事生則,因地之宜,召公是也。親入南畝之中,觀民墾草發淄,耕種五谷,積蓄有余,家給人足,倉庫充實。司馬,本朝也。本朝者火也,故曰木生火。

  南方者火也,本朝。司馬尚智,進賢聖之士,上知天文,其形兆未見,其萌芽未生,昭然獨見存亡之機,得失之要,治亂之源,豫禁未然之前,至忠厚仁,輔翼其君,周公是也。成王幼弱,周公相,誅管叔蔡叔,以定天下。天下既寧以安君。官者,司營也。司營者土也,故曰火生土。

  中央者土,君官也。司營尚信,卑身賤體,夙同夜寐,稱述往古,以厲主意。明見成敗,微諫納善,防滅其惡,絕源塞 執繩而製四方,至忠厚信,以事其君,據義割恩,太公是也。應天因時之化,威武強御以成。大理者,司徒也。司徒者金也,故曰土生金。

  西方者金,大理司徒也。司徒尚義,臣死君而眾人死父。親有尊卑,位有上下,各死其事,事不逾矩,執權而伐。兵不苟克,取不苟得,義而後行,至廉而威,質直剛毅,子 是也。伐有罪,討不義,是以百姓附親,邊境安寧,寇賊不發,邑無獄訟,則親安。執法者,司寇也。司寇附親,邊境安寧,寇賊不發,邑無獄訟,則親安。執法者,司寇也。司寇者,水也。故曰金生水。

  北方者水,執法司寇也。司寇尚禮,君臣有位,長幼有序,朝廷有爵,鄉黨以齒,升降揖讓,般伏拜竭,折旋中矩,立而 折,拱則抱鼓,執衡而藏,至清廉平,賂遣不受,請謁不聽,據法聽訟,無有所阿,孔子是也。為魯司寇,斷獄屯屯,與眾共之,不敢自專。是死者不恨,生者不怨,百工維時,以成器械。器械既成,以給司農。司農者,田官也。田官者木,故曰水生木。

猜你喜欢
  卷五八·邱濬
  叙·刘逢禄
  理学类编卷二·张九韶
  卷二十八·卫湜
  提要·张自超
  卷一百四十·秦蕙田
  卷三十·吕本中
  卷三·李光坡
  卷十一·朱申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1)·戴圣
  昭公·昭公十四年·左丘明
  卷三百八十五·佚名
  评无乐器之音乐·太虚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卷中·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十卷·灌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续编·卷二·沈瘦东

    明启祯间,锺伯敬、谭友夏二人诗名满海内。其诗以意兴为归,凡声调、格律、神韵、辞藻,一切摆落,世所谓"竟陵体"也。伯敬,万历进士,官至福建提学佥事;友夏,为天启末解元,名位、辈行俱后于锺。然二人持论拗僻,不苟同于俗。伯敬尤自

  • 第八出 寇发·李渔

    〖杏花天〗(副净扮山大王,虎面奇形,引丑类上)万山深处开王业,问家邦云迷雾遮。从来议战先图守,早占定龙巢凤穴。状类天魔性类熊,拔山膂力少人同。休言蠢类无长技,猿臂从来善引弓。孤家山大王是也。赋形怪异,秉性狰狞。生于虎豹

  • 品令·徐志摩

    啊!秋雨来了,今年来得这样早呢?对着这黄昏雨景,那不能不吃一杯酒,写一首诗,莲花的季节快完了,莲房还小呢。花草虽然有情,怎比得人情好呢,有一句话,我要待酒后向荷花问一问,“你比去年老了一些么,我呢?”原词:品令急雨惊秋

  • 生涯·戴望舒

    泪珠儿已抛残,只剩了悲思。无情的百合啊,你明丽的花枝。你太娟好,太轻盈,使我难吻你娇唇。人间伴我的是孤苦,

  • 43.张志和:渔歌五首·施蜇存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篛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

  •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第八)·赵晔

      勾践归国外传第八   越王勾践臣吴至归越,勾践七年也。百姓拜之于道,曰:"君王独无苦矣!今王受天之福,复於越国,霸王之迹,自斯而起。"王曰:"寡人不慎夭教,无德于民,今劳万姓拥于岐路,将何德化以报国人?"顾谓范蠡曰:"今十有二月

  • 卷九十七·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九十七 唐 张守节 撰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史记九十七 郦生食其者【历异几三音也】陈留高阳人也【陈留风俗传云高阳在雍丘西南括地志云围城在汴州雍丘县西南食其墓在雍丘西南二十八里

  • 澄斋日录 光绪廿五年己亥·恽毓鼎

    己亥年四月廿四日晴。一日缮封奏。正折以外洋相逼日深,请速筹战备。附片保举人才(直隶候补道前署广平府知府缪慈,正任通州现署房山县知县荣恒,湖北宜昌游击苏德浦)。廿五日晴。寅初至西苑门外敬递封奏,在朝房恭候。辰初事下

  • 欧阳澈传·脱脱

    欧阳澈字德明,抚州崇仁人。年轻时是个美男子,善于谈论世事,崇尚气节和正大的言论,意气激昂不为屈服,而忧国悯时,出于他的天性。靖康初年,应对制策条陈弊政,上陈安边御敌十策,州官府不准传送,欧阳澈退下州府而又搜集朝廷的阙失,时

  • 萧十三传·脱脱

    萧十三,蔑古乃部人。父铎鲁斡,历任节度使。十三能言善辩,灵巧聪明,善于揣摩他人之心意。清宁年间,根据任职的年数和劳绩迁任为护卫太保。大康初,耶律乙辛再度进入枢密府,更加骄横无忌。当时萧十三出入于耶律乙辛家中,觉得哪个

  • 十九·沈从文

    小学校长眼睛红着送女儿出门后,家中方面既有了一个消磨她那一分剩余母性小孤雏,全部事实一时又还不能明白,故我们走时,一面觉得她极其可怜,一面也猜想得出她此后生活必能从小孩子方面,找出一种自娱自慰的方法。我们从常德坐

  • 士冠礼第一·佚名

    士冠礼。筮于庙门。主人玄冠,朝服,缁带,素韠,即位于门东,西面。有司如主人服,即位于西方,东面,北上。筮与席、所卦者,具馔于西塾。布席于门中,闑西阈外,西面。筮人执策,抽上韇,兼执之,进受命于主人。宰自右少退,赞命

  • 宪问第十四·智旭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禅解】卓吾曰:原思辞禄,欲脱其身于“谷”之外。孔子耻谷”。欲效其身子“谷”之中。方外史曰:若知素位而行。便不肯脱身“谷&rdq

  • 三论《老子》成书年代·钱穆

    《老子》书之晚出,今日已成定论。顾或主在庄子前,或主在庄子后。余夙主后说,昔曾造论两篇,一曰《关于〈老子〉成书年代之一种考察》,成于民国十二年夏,刊载于《燕京学报》之第八期。一曰《再论〈老子〉成书年代》,成于民国二

  • 诛秦第四十四·桓宽

    【题解】诛,责罚。诛秦,与贾谊所说的“过秦”意义略同。这个标题是桓宽站在文学的立场来拟定的。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以后,以防止匈奴的侵扰,巩固中央政权,修筑万里长城,这是符合人民利

  • 卷七·赞宁

    ◎义解篇第二之四(正传二十三十附见四人)○唐五台山华严寺志远传(元堪)释志远,俗姓宋氏,家于汝南。其父早丧,孤侍孀亲,承颜之礼,匪遑晨夕。母常念《法华经》,精通五卷。远识度明敏,孤标卓然。年二十八,辞亲从师,归依荷泽宗风,晤解幽

  • 菩萨本缘经卷上·佚名

    僧伽斯那撰吴月支优婆塞支谦字恭明译  毗罗摩品第一  若心狭劣者  虽多行布施  受者不清净  故令果报少  若行惠施时  福田虽不净  能生广大心  果报无有量  我昔曾闻。过去有王。名地自在。受性

  • 吕纯阳真人沁园春丹词注解·俞琰

    吕纯阳真人沁园春丹词注解,题「林屋山人全阳子注解」。全阳子即宋元之际著名学者俞琰。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按《沁园春词》相传为纯阳真人吕洞宾所作,言内丹功法。俞琰注引述全真道及南宗丹书,发明歌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