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1)

——音乐随情感的变化而变化

【原文】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2),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③。

是故志微、瞧杀之音作(4),而民思忧;啤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5),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賁之音作(6),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7),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8),而民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9),而民淫乱。

【注释]

①本节选自《乐记·乐言》。②血气:指性格、气质。知:同“智”。③心术:指喜怒哀乐等情感。(4)瞧杀(jiaoshai):急促。⑤啤(shan)谐:和谐。慢易:缓慢轻松。繁文:文采华美。简节:节奏宽简。

【译文】

虽然人人都有性格、气质、心智这些本性,但哀、乐、喜、怒等情感变化并没有规律。人心受到外物的刺激而产生反应,然后才表现为一定的情感。

因此,细微、急速的音乐出现时,表现了人们心中的忧虑;和谐舒展、轻松和缓、音色华美、节奏宽简的音乐出现时,表现了人心安详乐观;粗犷激越、豪迈奔放、昂扬振奋、宏大愤激的音乐出现时,表现人们的刚毅之情;清明正直、刚正有力、庄重真诚的音乐出现时,表现了人们心中的肃然之情;宽畅从容、圆润洪亮、流利活泼、平和顺畅的音乐出现时,表现了人们心中的慈爱之情;放荡、散乱、轻佻、淫秽的音乐出现时,表现了人们心中的淫乱之情。

【读解】

音乐既然是表现情感的,那么就能从音乐的音色、节奏、调性、旋律的变化中,体察到人们的内心情感的变化。这里所列举的几类情绪以及表达它们的音乐特点,恰好说明了这个问题。

人们内心情感的产生,离不开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离开了生活,情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毛泽东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喜怒哀乐,一定有其产生的基础。白毛女、杨白劳对黄世仁的恨,是由他们之间的压迫、剥削和被压迫被剥削的关系产生的。大观园中的焦大不可能爱上林妹妹,是由于他们的出身、成长的背景完全不同,两人不在同一生活层面上。

从音乐当中的确可以体察到世事人心人情的变化,了解到民心民意,从而为统治者的决策提供依据。但是,一定要说音乐能救过救民,将百姓大众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便近乎于天方夜谭。

猜你喜欢
  卷十八(文元年,尽四年)·孔颖达
  本议第一·桓宽
  孟子字義疏證卷下·戴震
  卷七·蔡清
  卷三十六·朱熹
  春秋地理考实卷一·江永
  序·傅逊
  鱼丽·佚名
  卷九十一·顺治
  桓公·桓公八年·左丘明
  新年的感触·梁漱溟
  卷一百九十九·佚名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欧阳竟无
  刻辟邪集序·智旭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杨亿·唐圭璋

      亿字大年,建州浦城人。生于开宝七年(947)。雍熙元年(984),年十一,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992)赐进士第。历著作佐郎、知制诰、翰林学士。卒于天禧四年(1020)年,年四十七。   少年游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

  • 凡例·康万民

    康万民曰苏氏以深闺螺黛感悟其夫一旦精意所聚于八百余言中上陈天道下悉人情中稽物理旁引广譬具网兼罗文词巨丽兴寄超逺自是后才人韵士曾未有方而效之者此几非人爲所能与矣意者天欲发此一段竒巧假若兰于尺幅之间偶露机

  • ●李义山诗集注卷三上·朱鹤龄

    呉江朱鹤龄撰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寳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赠赵协律晳俱识孙公与谢公。二年歌哭处还同。已叨邹马声华末。更共刘卢族望通。南省恩深賔馆在。东山事往

  • 卷112 ·佚名

    韩元吉 次韵陈子象谢新火诗 曲水流觞迹易陈,水边那复御厨珍。 茶烟永日看轻颺,槐火今年又一新。 邻舍未应烦束缊,官庖犹幸有舆薪。 须公更试长檠夜,賸照歌台拂镜尘。 韩元吉 次韵答沈明远 如

  • 卷之五百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纪昀

    金纪 【二】熙宗海陵○熙宗熙宗皇帝讳亶本讳哈喇太祖孙景宣皇帝子母富察氏天会十年宗翰宗辅希尹入朝与宗干议以自杲薨后安班贝勒虚位已久哈喇 先帝嫡孙当立相与请于太宗者再三乃从之四月庚午诏定为储嗣十三年正月己巳

  • 南唐书卷十五·陆游

    宋 陆防 撰周郑李三刘江汪郭伍萧李卢朱王魏列传第十二周惟简鄱阳人隐居明易后主闻其名召至金陵起布衣为集贤殿侍讲以虞部郎中致仕还山金陵受围间道召还入后苑讲否卦后主思得奇士能使兵间者张洎荐惟简可以谭笑和解

  • 王克敬传·宋濂

    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幼年特别聪颖,在路旁游戏时,丞相完泽见到,对身旁的人说:“这个儿童聪明秀丽,他日必然是重要之才。”大宁地处北方,习俗很少崇尚于文,而克敬独孜孜于儒学。出仕任江浙行省照磨,不久升为检校。徽州百姓汪俊

  • 史昭传·张廷玉

    史昭,合肥人。永乐初年,他积功升至都指挥佥事。八年(1410),史昭充任总兵官,镇守凉州。土军老的罕开始与千户虎保作乱,虎保失败,老的罕接受招抚。史昭上书说他一定会反叛。奏书还未到朝廷,老的罕果然反叛了。史昭与都指挥满都

  • 卷一百五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五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知人齐桓公末管仲病公问羣臣谁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若君公曰易牙何如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何如对曰倍亲以

  • 吕思勉先生学术年表(1)·吕思勉

    1884年(光绪十年)2月27日,生于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今常州市)一个&ldquo;世代仕宦&rdquo;的书香之家。1889年(光绪十五年)始受业于薛念辛先生。1891年(光绪十七年)始读《纲鉴正史约编》,点读《纲鉴易知录》。1894年(光绪二十年)始

  • 193.王安石变法·林汉达

    宋仁宗做了四十年皇帝,虽然也用过像范仲淹、包拯等一些正直的大臣,但是并没有改革的决心,国家越来越衰弱下去。他没有儿子,死后由一个皇族子弟做他的继承人,这就是宋英宗。英宗即位四年,就害病死了。太子赵顼(xū)即位,这就是

  • 三十七年·佚名

    (庚子)三十七年清不知八年春正月1月2日○〈高宗太皇帝實錄卷之四十〉一日。〈陰曆己亥十二月初一日〉二日。議政尹容善上疏乞遞。賜批勉副。○內部令第二十七號,醫士規則、藥劑士規則、藥種商規則,竝施行。○特進官金聲根

  • 卷十二·赵汸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属辞卷十二     元 赵汸 撰谨内外之辩第五三曰谨内外之辩中国之视外裔犹天地冠屦也而又何谨焉信大义于天下也昔先王肇九州分五服内外之限綦严矣周失其纲天下无伯于是荆人始横齐桓起而惩创之其

  • 卷首中·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首中      婺源江永撰朱子論編禮書問呂伯恭三禮篇次儀禮附記上篇士冠禮【冠義附】     士昏禮【昬義附】士相見禮      鄉飲酒禮【鄉飲酒義附】鄉射禮【射義附】     燕

  • 卷一百四(达摩笈多译)·佚名

    △善住意天子会第三十六之三破菩萨相品第六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摩诃萨初发心者,以何义故名初发心。佛告文殊师利。若有菩萨。等观三界一切想生。如是得言最初发心。文殊师利。是名菩萨初发心也。文殊师

  • 大岳志·方升

    一卷。明方升撰。方升,生平不详。大岳,又名太岳、太和山。即湖北均州之武当。相传为玄武修真之地。其崇奉自元代始。山上有五座名石碑。一为崇封真武诰碑。一为揭徯斯所撰宫碑。一为揭徯斯所撰瑞应碑。其余两座为戒臣下

  • 静心·李叔同

    生命起始之时,最初的那颗心除了清净透明什么都没有,可是在红尘俗世中混得久了,这颗心好像什么都沾染上了。在不断地求索与挣扎中,有时候心会越锁越紧,越来越浮躁迷乱找不到方向。《静心:弘一法师的人生幸福课》的文字中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