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善传
元善是元舒的儿子,又名善住。从小跟随父亲到江南,本性好学,通晓《五经》,尤其精通《春秋左氏传》。侯景之乱时,元善回到北周,周武帝对他很礼遇,任命他为太子宫尹,赐爵位为江阳县公,经常拿着经书教授太子。
  隋开皇初年,被任命为内史侍郎,凡有陈奏,文辞抑扬顿挫,令听的人深感兴趣。陈国使者袁雅前来问聘,皇帝让元善到馆舍去接受国书。袁雅出门不拜,元善同他论起旧事,说明应当有礼拜的仪式,袁雅无言可答,于是拜见,成礼以后才离开。后来转任国子祭酒。皇帝曾亲临国子学校祭奠先圣先师,让元善讲解《孝经》,元善便详论义理,兼以讽谏,皇帝大喜,说:“听了江阳的讲解,更使我动心。”赏给他绢一百匹,衣物一套。元善的学问在通博方面,比不上何妥,可是他风雅而有器度,举止仪容可观,声音清亮明朗,所以被后起的人所仰慕。何妥经常心怀不满,成心想要贬低他。有一次讲解《春秋》,所有儒生全来到,元善私下对何妥说:“名望已经有了公论,不要相互为难。”何妥也答应了。可是到讲台以后,何妥便引用许多古今争议不清的问题来为难他,元善大多回答不出,两人由此产生了仇隙。
  元善认为高赹是当宰相的合适人选。他曾经对皇帝说:“杨素过于粗俗,苏威为人懦弱,元胄、元..正像鸭子一样。可以托付社稷的,只有高赹。”皇帝起初也赞同他的说法。当高赹得罪之后,皇帝认为元善的说法是替高赹进行游说的,便深加责备。元善忧惧交加,开始得了消渴病,后来病重而死去。
猜你喜欢 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陈寿 卷一百九十五 表三十五·赵尔巽 ●卷二·王世贞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十六·乾隆 平定三逆方略卷四十八·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五·佚名 卷之八百五十一·佚名 卷之七百四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八十一·佚名 第二十六卷明景泰·缪荃孙 琉球传·张廷玉 卷之三十一 野記一(明)祝允明 撰·邓士龙 卷六十四·赵汝愚 卷三百四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