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苕之华

——饥年叹悲苦

【原文】

苕之华(1),芸其黄矣(2)。

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清清。

知我如此,不如无声。

牂羊坟首(3),三星在罶(4)。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5)。

【注释】

①苕(tiao):凌霄花,藤本蔓生植物。②尝其黄:草木枯黄的样子。③牂(zang)羊:母羊。坟:大。④三星。指星光。罶(liu):捕鱼的小网。⑤鲜:少。

【译文】

凌霄花开在腾上,花瓣已经枯黄了。

我的心中多忧愁,满心哀伤难诉说。

凌霄花开在腾上,叶色清清花已落。

早知我心这样苦,不如当初不降生。

母羊瘦弱头显大,星光照耀着鱼网。

虽然也算有饭吃,很少有人能吃饱。

【读解】

古代的人们靠天吃饭,年成不好,自然会失去生活来源,出现饥荒,饿殍遍野。这种情形大概每隔三、五、年就来一次。其中惨状,以我们今日衣食富足的处境,是难以想象的。连吃草的羊都饿得皮包骨,显出硕大得头颅,人得处境便可想象而知了。

不过,无论怎样饥荒,五有多少饿殍,总还是有人不忧不愁,啃鱼咽肉,出入有车马,起居有奴仆。杜甫诗中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把那几家欢乐、无数家愁得情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饱汉不知饿汉饥。这当中也许有确实不知者,而知道者恐怕更多。即使知道,又能怎样呢?饱汉出于自身的利益,不大可能开仓济贫,与民共渡艰难。饿汉除了喊几声“天”、望“天”兴叹知外,又能如何呢?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知时,唯有自叹命运悲苦,生命悲苦。

天无情,人无情,命运无情。只有当这一切热铁一般无情降临到头上之时,人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可怜,多么可悲。

猜你喜欢
  易经·系辞上传·第二章·佚名
  恒公(元年~十八年)·谷梁赤
  卷四十七(昭十四年,尽十六年)·孔颖达
  卷十五【起僖公二十五年尽二十八年】·杜预
  论语纂疏卷二·赵顺孙
  提要·陈傅良
  春秋大全卷十六·胡广
  第十四章 37·辜鸿铭
  卷三十六·鄂尔泰
  绿衣·佚名
  卷六·陈栎
  卷三十九·佚名
  功德品第三·佚名
  国 俗 观·太虚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六卷·一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孔文卿

    (正末扮呆行者拿火筒上,念)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诗曰)损人自损自身已,我疯我痴我便宜。人我场中恁试想,到底难逃死限催。 【中吕】【粉碟儿】休笑我垢面疯痴,恁参不透我本心主意,则与世人

  • 蜀道难译文·李白

    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西边太白山高峻无路只有飞鸟可通行,此山可以直通

  • 卷147 ·佚名

    孔武仲 忆九江呈李端叔 家园大江东,清湓映匡庐。 波光摇空阔,岚悴随卷舒。 廊然形影消,所见惟清虚。 此是列仙宅,当年来不居。 一官老南北,十年弃樵渔。 谅无飞升骨,宜与烟霞疏。 子赤喜登

  • 卷八十五·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八十五兵部主事陈焯编余 阙【字廷心本唐古氏世居武威以父实喇藏布官合肥遂为合肥人母尹氏梦异人至生阙阙堕地时髪尽白其性澹无嗜欲不知肉味惟甘六艺学若饴蜜与京兆张恒游恒乃吴澄弟子善谈文理

  • 卷六百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十二皮日休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石窗窗开自真宰四达见苍涯苔染浑成绮云漫便当纱棂中空吐月扉际不扃霞未会通何处应怜【一作连一作邻】玉女家过云粉洞二十里当中幽客行片时迷鹿迹寸步隔人声

  • 卷之二百九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皇王大纪卷七十八·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赧王五十年秦伐赵取三城赵王新立太后用事求救扵齐齐人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太后不可齐师不出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曰复言者老妇必唾其靣左师触龙请见太后盛气胥之入左师公徐趋而坐谢曰老臣病足不能见乆

  • 一三八三 署江苏巡抚长麟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佚名

    一三八三 署江苏巡抚长麟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署江苏巡抚臣觉罗长麟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查《通鉴纲目续编》钦奉谕旨,颁发改定旧本,令将外省流传之本,遵照抽改,该督抚于年终汇奏

  • 孙继鲁传·张廷玉

    孙继鲁,字道甫,云南右卫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官澧州知州。因事改为国子助教。历任户部郎中,监督通州仓。历任卫辉、淮安二府知府。织造中官经过淮安,孙继鲁和他相忤逆。遭诬陷而被逮捕到京都,大学士夏言将他救免。孙

  • 同治八年正月十六日·曾国藩

    早饭后清理文件。辰正二刻起行趋朝。是日廷臣宴。午正入乾清门内,由甫道至月台,用布幔帐台之南,即作戏台之出入门。先在阶下东西排立,倭艮峰相国在殿上演礼一回。午正二刻皇上出,奏乐,一升宝座。太监引大臣人左、右门。东边

  • 毛诗谱·孔颖达

    毛诗谱汉郑氏撰        唐孔颖达疏周南召南谱周召者禹贡雍州岐山之阳地名疏【正义曰禹贡雍州云荆岐既旅是岐属雍州也緜之篇説大王迁于周原閟宫言大王居岐之阳是周地在岐山之阳也孟子云文王以百里而王则周召之

  • 宣公·宣公十五年·左丘明

    【经】十有五年春,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以潞子婴儿归。秦人伐晋。王札子杀召伯、毛伯。秋,螽。仲孙蔑会齐高固于无娄。初,税亩。冬,蝝生。饥。【传】十五年春,公孙归父会楚子于

  • 随相论一卷·德慧

        德慧法师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论中解十六谛十六谛总问。为物有十六。为名有十六耶。答毗(防夷反)颇(判何反)沙(翻为广解)师解。为物有十六故。立十六名。实有其体故称物。经优波提舍(翻为离欲修善说)师

  • 目录·祖琇

    续藏经 隆兴编年通论 宋 祖琇撰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目录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第一卷 东汉孝明皇帝  沙门迦叶摩滕竺法兰  论  沙门安世高  沙门支娄迦谶竺佛朔  孝桓帝  优婆塞安玄严佛调  牟子

  • 卷第六·朝宗通忍

    嘉兴大藏经 朝宗禅师语录朝宗禅师语录卷第六侍者 行导 编普说吴江盛泽镇僧俗众等请至法轮庵升座普说师云达磨西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只者些子别无奇特后人鼓粥饭气谓之末后一句又谓之最初一句以至

  • 韵府拾遗·张廷玉

    一百一十二卷。清张廷玉等奉敕编撰。康熙五十五年,清圣祖康熙皇帝因《佩文韵府》收字词有遗,复命翰林院检讨张廷玉等“搜奇抉秘”,补其缺漏。康熙五十九年,续辑而成《韵府拾遗》。编排体例仍如《佩文韵府》。收《佩文韵府

  • 十方千五百佛名经·佚名

    又名《贤劫十方千五百佛名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译者不详。原著上、下两卷,或合为一卷。北图有闰75等十号,英、法、俄、日等亦有收藏,共约十八号。有的卷子佛名前无“南无”字样。上述诸卷除北闰75首尾完具外,大多有残

  • 观无量寿经义疏·吉藏

    全一卷。隋代吉藏撰。又称嘉祥观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系由三论宗之立场解释观无量寿经。其说与慧远所撰之观无量寿经义疏同,亦以圣道门自力修行之意判定往生弥陀净土之因果,故道绰斥为谬解,善导于观经四帖疏中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