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这里所收集的三十多篇东西,是我所写的诗的一切。我称他为诗,因为觉得这些的写法与我的普通的散文有点不同。我不知道中国的新诗应该怎么样才是,我却知道我无论如何总不是个诗人,现在“诗”这个字不过是假借了来,当作我自己的一种市语罢了。其中二十六篇,曾收在《雪朝》第二集中,末尾七篇是新加入的,就用了第十二篇“过去的生命”做了全书的名字。这些“诗”的文句都是散文的,内中的意思也很平凡,所以拿去当真正的诗看当然要很失望,但如算他是别种的散文小品,我相信能够表现出当时的情意,亦即是过去的生命,与我所写的普通散文没有什么不同。因为这样缘故,我觉得还可以把他收入“苦雨斋小书”的里边,未必是什么敝帚自珍的意思,若是献丑狂(Exhibitionism)呢,那与天下滔滔的文士一样,多少怕有一点儿罢?

书面图案系借用库普加(Frank Kupka)的画,题曰“生命”。我是不懂美术的,只听说他的画是神秘派的,叫做什么Orphism,也不知道他是那里人。

一九二九年八月十日,周作人于北平。

猜你喜欢
  卷六百九十七·彭定求
  ●初编·卷十·沈瘦东
  第二十七出 得实·李渔
  伊川击壤集卷之七·邵雍
  ◆九灵山人戴良(九灵山房集)·顾嗣立
  ●卷一·郭麐
  第一幕·林徽因
  一句话·闻一多
  卷三十一·王奕清
  春光·闻一多
  卷六十四·陈焯
  卷七百二十七·佚名
  卷一百五十七·佚名
  子渊诗集卷三·张仲深
  薜亚萝之鬼·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四十·彭定求

        卷140_1 【变行路难】王昌龄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前驱引旗节,千里阵云匝。   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   卷140_2 【塞下曲四首】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

  • ◆元学士明善(清河集)·顾嗣立

    明善,字复初,大名清河人。读书过目辄记,尤深于春秋。弱冠游吴中,浙东使者荐为安丰、建康两学正,累辟掾台省,坐诬免。侨寓淮南,仁宗居东宫,首擢太子文学,及即位,改翰林待制,升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迁侍读学士。延佑间,改礼部尚

  • ●瑶峰集卷下·王尔烈

    辽阳王尔烈瑶峰撰邑后学金毓黻辑录 文 诗 附录 ◆文◆ 校刻常理斋爱吟草序 续刻常理斋爱吟前草序 附刻慈惺圃寄常理斋诗序 集录爱吟草题跋序 辽阳圣庙重修碑记 辽阳关帝庙重建东殿碑记 辽阳关帝庙重建旗杆补修戏楼及

  • 旅思·戴望舒

    故乡芦花开的时候,旅人的鞋跟染着征泥,粘住了鞋跟,粘住了心的征泥,几时经可爱的手拂拭?栈石星饭的岁月,骤山骤水的行程:只有寂静

  • 提要·李商隐

    【臣】等谨案李义山诗集三巻唐李商隐撰商隐字义山懐州河内人开成二年进士释褐秘书省校书调宏农尉防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厯佐幕府终于东川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事迹具唐书本传商隐诗与温庭筠齐

  • 卷四百八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八十二李绅宿越州天王寺太和八年自浙东观察使又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始发州郭越人父老男女数万携壶觞至江津相送海隅布政慙期月江上沾巾媿万人休【一作才】按簿书惩黠吏未齐风俗昧良臣壶冰

  • 储光羲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储光羲(707-约760),唐著名诗人。兖州(今属山东)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授汜水尉后为安宜县尉尉。天宝十年(751)转下邽尉,后升任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 安史之乱后,被贬谪,死于岭南。为盛唐著名

  • 记事珠 全文·冯贽

      ●读书数真珠以记   于授幼时,家以绿真珠胜为帘押。授读书,数真珠以记,日辄一遍。   ●玉女进食   嵩高山下有石室,名谟觞,内有仙书无数,昔之人方曰:“读书于内,玉女进以饮食”。   ●马嵬锦袜   杨

  • ●卷一·司马光

    建隆元年正月辛丑朔,镇、定奏契丹与北汉合势入寇,太祖时为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受周恭帝诏,将宿卫诸军御之。癸卯,发师,宿陈桥,将士阴相与谋曰:“主上幼弱,未能亲政。今我辈出死力为国家破贼,谁则知之?不若先立点检为

  • ●客滇述·顾山贞

    云间顾山贞撰戊辰毅宗崇祯元年,陕西延安府保定县杜木川有耕夫闻空中声,仰视之,见火一簇从天而下,急避入岩中,火即坠前数十步,光焰蓬勃,尘土涌起十余丈。耕夫趋归,呼众往视,土皆焦灼,尚炽热不可近。明日,锄得一物,如舂石而黑色,错杂

  • 卷二·韩菼

    明烈皇帝殉国之次年。己酉,五月初九日,南都破,弘光出亡。明礼部尚书钱谦益率先降附,欲树德东南,以自解于吴人士。郡人周荃,谦益客也,有口辩,密受谦益旨,谒清帅豫王,言吴下民风柔软,飞檄可定,无烦用兵。王大悦,即日拜官,使降人黄家鼐

  • 明帝本纪·萧子显

    高宗明皇帝萧鸾,字景栖,是始安贞王萧道生的儿子。小名玄南齐书度。他从小就没了父亲,太祖萧道成抚育了他,对他的慈爱恩惠往往超过亲生儿子。宋泰豫元年(472),任安吉县令,以严能而闻名朝野。补武陵王左常侍,没有接受。元徽二

  • 卷二十六·陆九渊

  • 第四篇 心与物游(中)·丰子恺

    不肯去观音院普陀山,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岛,岛上寺院甚多,自古以来是佛教圣地,香火不绝。浙江人有一句老话:“行一善事,比南海普陀去烧香更好。”可知南海普陀去烧香是一大功德。因为古代没有汽船,只有帆船;而渡海到

  • 卷三·佚名

    △报恩品第二之下尔时王舍大城东北八十由旬。有一小国名增长福。於彼国中。有一长者名曰智光。其年衰迈。唯有一子。其子恶性不顺父母。所有教诲皆不能从。遥闻释迦牟尼如来。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为浊恶世无量众生。宣

  • 释摩诃衍论 第一卷·龙树

    释摩诃衍论 第一卷释摩诃衍论序天册凤威姚兴皇帝制盖闻月镜日珠。居爰山王禅宫。履于双道。游于百国乘于等观。达于恒刹举极喜之珠[珏/(冗-几+(乐-白+〡))]。窥寂灭之灵宫。噵闻在昔。而犹弗觉其百恒之区。惘惘

  •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第一卷·无著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第一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本事与决择  是各有四种三法摄应成  谛法得论议几何因取相  建立与次第义喻广分别  集总颂应知蕴界处各有几。蕴有五。谓色

  •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佚名

    全一卷。唐朝不空译。与《大乘八大曼拿罗经》同,而后有八大菩萨赞。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叙述八曼荼罗之建立法,及说修行者应依何法速证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