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好恶不等于是非

【原文】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严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

子贡问道:“一乡的人都喜欢他,怎么样?”孔子说:“还难说。”子贡又问:“一乡的人都厌恶他,怎么样?”孔子说:“还难说。不如一乡的人中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

【读解】

一乡的人都喜欢他,他可能是一个好好先生,用孔子、孟子的话来说,可能是一个乡原先生,因此,不一定是好人。一乡的人都厌恶他,他可能是一个特行独立,鹤立鸡群的人,因此,不一定是坏人。

只有当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时,我们才可以肯定他是一个好人。

所以,好恶不等于是非,群众意见也不是绝对正确。正因为如此,孔子才在另一个地方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要求对舆论必须分析考察,坚持是非标准,而不可简单盲目地从众。

我们今天考察干部,任用人才,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呢?

猜你喜欢
  哀公篇第三十一·荀况
  第十四章 6·辜鸿铭
  卷一·康熙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1)·戴圣
  第38章·老子
  卷六·陈大章
  卷二·吴廷华
  卷九·王志长
  附录一 各本序跋·颜之推
  卷五百九十六·佚名
  卷六十九·佚名
  佛说轮王七宝经·佚名
  为武昌难民呼吁·太虚
  任孤儿教育者应具性格之商榷·太虚
  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经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丁几仲·唐圭璋

      本书初版卷二百三十四旧因其字音相近,以为即丁基重或丁基仲(丁宥),颇嫌证据不足,今另编。   贺新郎   贺人妾生子   喜溢蟾宫梦。起推衣、平章窦桂,湿鸦飞动。果报佳音传络秀,丹穴雏生彩凤。想孔释、亲来抱送。不

  • 五集卷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十七古今体一百二十二首【乙巳七】至避暑山庄即景避暑年年北郊後登程六日一朝临麦黄黍緑历怡揽细雨轻隂飒启吟莅止宵衣旰食处敢忘孙沐祖恩深古稀底是相应者未失由

  • 提要·李群玉

    臣等谨案李羣玉诗集三巻后集五巻唐李羣玉撰羣玉字文山澧州人大中八年诣阙进诗授宏文馆校书郎其集首载羣玉进诗表及令狐绹荐状郑处约所行制词表称歌行古体今体七言今体五言四通合三百首考刘禹锡作栁宗元集序称四十二通

  • 卷十·沈德潜

    谢肇淛肇淛字在杭,长乐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广西左布政使。【秋日邀龙君御同钟伯敬、林茂之赋诗,君御时将赴湟中】营道植高操,大音谢俗机。谁云京洛尘,而能缁素衣。前踪既云邈,后会安可希?斗酒自斟酌,蟹螯秋正肥。南陆有残暑

  • 第五回 信佞臣尽毁诗书 筑阿房大兴土木·蔡东藩

      却说蒙恬方监筑长城,连日赶造,忽又接到始皇诏旨,乃是令他再逐匈奴。蒙恬已返入河南,至此不敢违诏,因复渡河北进,拔取高阙陶山北假等地。再北统是沙碛,不见行人,蒙恬乃停住人马,择视险要,分筑亭障,仍徙内地犯人居守,然后派人

  • 卷之二百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二十九·佚名

      顺治三年。丙戌。十一月。癸卯朔。征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既定全浙随分兵由衢州广信两路、进师福建。固山额真公图赖等击败伪阁部黄鸣骏等于仙霞关遂破浦城前锋统领努山等擒斩伪巡抚杨廷清、李暄、分遣署护军

  • 一三三一 谕内阁着国史馆续行纂办《王公大臣表传》·佚名

    一三三一 谕内阁着国史馆续行纂办《王公大臣表传》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内阁奉上谕:国史馆纂修《王公大臣表传》,前经降旨令总裁等董饬纂修等官,将乾隆四十年以前王公大臣表传纂办进呈,候朕

  • 卷之一百七  後鑒錄上(明)謝蕡 撰·邓士龙

    (後鑒錄,三卷,明謝蕡撰。謝蕡,字維盛,福建福州人。正德十六年進士,官至禮科給事中。該錄成於嘉靖二年。) 後鑒錄上 刑部等衙門題為獻俘事。該欽差監督軍務御馬監太監陸誾,提督軍務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陸完,提督軍務太子少

  • 卷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七吏部验封清吏司世爵国初开创功臣策勲锡爵爰及苖裔与河山共永矣定鼎以来凡忠诚宣力懋建军功膺受封爵者或世袭罔替或承袭数世咸差等功次载在旗常若夫外戚之封以推恩泽衍圣公延恩侯以奉烝尝

  • ●卷之一·吕坤

    提刑事宜(五十二款) 状式 ○提刑事宜(五十二款) 本司执九重法纪司三晋生灵凡笞杖以上讼不得其情刑不得其当者皆得提勘平反务俾生者无覆盆之叹死者甘伏剑之心方为称职昔孔子论德礼刑政犹分本末今德礼不敢问设以政道之而民

  • 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下·颜元

    甲子(一六八四)五十岁正月,国公玉来请执贽,先生以其年长于己,辞之。 二月,王五公先生卒,先生闻之大恸!已而闻其目不瞑,叹曰:&ldquo;五公不瞑目矣,吾之目其可瞑耶!&rdquo;初志寻父,以事恩祖不遂,及归宗,值天下多故,又思为父母立一血嗣

  • 士翼卷二·崔铣

    (明)崔铣撰○述言中汉学黄老清净其惩秦之暴耶学之者亦能治人庶乎居简而行简者与唐人尚佛溺于斋素因果士夫假以驱遣宦情【考白氏集可见】宋儒谈禅凡一贯道心之目稍涉性命皆乱以其说或窜程朱之録真赝至今杂焉真氏谓居丧毋

  •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佚名

      唐 不空译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于十万广颂中略出)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尔时毗卢遮那世尊。告金刚手言。善哉善哉

  • 梵志施佛纳衣得授记缘品第四十三·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将侍者阿难。入城分卫[分卫:僧祇律曰:乞食分施僧尼,卫护令修道业,故云分卫。]。世尊身上所著之衣。有少穿坏。将欲以化应度众生。乞食周讫。欲

  • 俱舍论记 第二十七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二十七卷沙门释光述分别智品第七之二如是已辨至今当显示者。此下当品大文第二明智所成德。就中。一结前生起。二别明此即结前生起于中先辨至有十八种者。此下第二别明。就中。一明不共法。二明共功

  • 卷第四十(霜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四十(霜字号) 甲子(宋理宗景定五年元世祖至元元年起)乙丑(宋度宗咸熙元年)乙亥(宋恭宗德佑元年)丙子(宋端宗景炎元年)戊寅(宋帝炳祥兴元年)庚辰(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乙未(成宗元贞元年)丁酉(改大德)戊申(

  • 异出菩萨本起经·佚名

    西晋聂道真译。一卷。过去现在因果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