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验符篇第五十九

永平十一年,庐江皖侯国际有湖。皖民小男曰陈爵、陈挺,年皆十岁以上,相与钓于湖涯。挺先钓,爵后往。爵问挺曰:“钓宁得乎?”挺曰:“得!。”爵即归取竿纶,去挺四十步所,见湖涯有酒樽,色正黄,没水中。爵以为铜也,涉水取之,滑重不能举。挺望见,号曰:“何取?”爵曰:“是有铜,不能举也。”挺往助之,涉水未持,樽顿衍更为盟盘,动行入深渊中,复不见。挺、爵留顾,见如钱等,正黄,数百千〔枚〕,即共掇〔摭〕,各得满手,走归示其家。爵父国,故免吏,字君贤,惊曰:“安所得此?”爵言其状,君贤曰:“此黄金也!。”即驰与爵俱往,到金处,水中尚多,贤自涉水掇取。爵、挺邻伍并闻,俱竟采之,合得十余斤。贤自言于相,相言太守。太守遗吏收取,遣门下掾程躬奉献,具言得金状。诏书曰:“如章则可。不如章,有正法。”躬奉诏书,归示太守,太守以下,思省诏书,以为疑隐,言之不实,苟饰美也,即复因却上得黄金实状如前章。事寝。十二年,贤等上书曰:“贤等得金湖水中,郡牧献,讫今不得直。”诏书下庐江,上不畀贤等金直状。郡上贤等所采金自官湖水,非贤等私渎,故不与直。”十二年,诏书曰:“视时金价,畀贤等金直。”汉瑞非一,金出奇怪,故独纪之。

金玉神宝,故出诡异。金物色先为酒樽,后为盟盘,动行入渊,岂不怪哉?夏之方盛,远方图物,贡金九牧,禹谓之瑞,

铸以为鼎。周之九鼎,远方之金也。人来贡之,自出于渊者,其实一也。皆起盛德,为圣王瑞。金玉之世,故有金玉之应。文帝之时,玉棒见。金之与玉,瑞之最也。金声玉色,人之奇也。永昌郡中亦有金焉,纤靡大如黍粟,在水涯沙中。民采得,日重五铢之金,一色正黄。土生金,土色黄。汉,土德也,故金化出。金有三品,黄比见者,黄为瑞也。圯桥老父遗张良书,化为黄石。黄石之精,出为符也。夫石,金之类也,质异色钧,皆土瑞也。

建初三年,零陵泉陵女子傅宁宅,土中忽生芝草五本,长者尺四五寸,短者七八寸,茎叶紫色,盖紫芝也。太守沈酆遗门下掾衍盛奉献,皇帝悦怿,赐钱衣食。诏会公卿,郡国上计吏民皆在,以芝告示天下。天下并闻,吏民欢喜,咸知汉德丰雍,瑞应出也。四年,甘露下泉陵、零陵、洮阳、始安、冷道五县,榆柏梅李,叶皆洽薄,威委流漉,民嗽吮之,甘如饴蜜。五年,芝草复生泉陵男子周服宅〔土〕,六本,色状如三年芝,并前凡十一本。

湘水去泉陵城七里,水上聚石曰燕室丘,临水有侠山,其下岩淦,水深不测,二黄龙见,长出十六丈,身大于马,举头顾望,状如图中画龙,燕室丘民皆观见之。去龙可数十步,又见状如驹马,小大凡六,出水遨戏陵上,盖二龙之子也。并二龙为八,出移一时乃入。宣帝时,凤皇下彭城,彭城以闻。宣帝诏侍中宋翁一。翁一曰:“凤皇当下京师,集于天子之郊,乃远下彭城,不可收,与无下等。”宣帝曰:“方今天下合为一家,下彭城与京师等耳,何令可与无下等乎?”令左右通经者论难翁一,翁一穷,免冠叩头谢。宣帝之时,与今无异。凤皇之集,黄龙之出,钧也。彭城、零陵,远近同也。帝宅长远,四表为界,零陵在内,犹为近矣。鲁人公孙臣,孝文时言汉土德,其符黄龙当见。其后,黄龙见于成纪。成纪之远,犹零陵也。孝武、孝宣时,黄龙皆出。黄龙比出,于兹为四。汉竟土德也。

贾谊创议于文帝之朝云:“汉色当尚黄,数以五为名。”贾谊,智襄之臣,云色黄数五,土德审矣。芝生于土,土气和,故芝生土。土爰稼穑,稼穑作甘,故甘露集。龙见,往世不双,唯夏盛时,二龙在庭,今龙双出,应夏之数,治谐偶也。龙出往世,其子希出,今小龙六头,并出遨戏,象乾坤六子,嗣后多也。唐、虞之时,百兽率舞,今亦八龙遨戏良久。芝草延年,仙者所食,往世生出不过一二,今并前后凡十一本,多获寿考之徵,生育松乔之粮也。甘露之降,往世一所,今流五县,应土之数,德布濩也。皇瑞比见,其出不空,必有象为,随德是应。

孔子曰:“知者乐,仁者寿。”皇帝圣人,故芝草寿徵生。黄为土色,位在中央,故轩辕德优,以黄为号。皇帝宽惠,德侔黄帝,故龙色黄,示德不异。东方曰仁,龙,东方之兽也,皇帝圣人,故仁瑞见。仁者,养育之味也,皇帝仁惠爱黎民,故甘露降。龙,潜藏之物也,阳见于外,皇帝圣明,招拔岩穴也。瑞出必由嘉士,佑至必依吉人也。天道自然,厥应偶合。圣主获瑞,亦出群贤。君明臣良,庶事以康。文、武受命,力亦周、邵也。

猜你喜欢
  缁衣·戴圣
  第九章 9·辜鸿铭
  卷十四·吕祖谦
  卷七十五·程川
  卷二十七·吴澄
  杂篇·列御寇第三十二·庄子
  卷十四·张廷玉
  卷十目录·乾隆
  夏书·禹贡·佚名
  卷之十七·邵经邦
  罪障品第二十八·佚名
  卷九十一·佚名
  快乐与痛苦·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六卷·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八·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揭经历佑民(旴里子集)·顾嗣立

    佑民,广昌人。丰颔修髯,长身如鹤。泰定中,官邵武经历,延平太守桀骜自用,佑民直气待之。三至京师,公卿多乐与游,程承旨巨夫尤敬礼焉。后寓居旴水上,号曰「旴里子」。晚年自病狷介,又称「希韦子」。族子徯斯为作《旴里子传略》云

  • 提要·丁鹤年

    (臣)等谨案丁鹤年集一卷元丁鹤年撰鹤年字亦曰鹤年葢用孟浩然字浩然例也色目人本世家子遭乱不求仕宦笃尚志操兼以孝闻乌斯道戴良为作撰皆以申屠蟠拟之元亡避地四明后归老武昌山中明史文苑传附见戴良传末其诗本名海巢集此

  • 平定三逆方略卷三十五·佚名

    卷三十五   康熙十七年正月己卯,总督金光祖奏复郁林等州县。伪监军道周遴元等拒守郁林诸处,将军巡抚傅宏烈、理事官麻勒吉等招降之,郁林等一州四县悉复。   庚辰,谕将军莽依图等广西战守事宜。先是,莽依图奏:臣抵梧州,闻

  • 元明事类钞卷二十七·姚之骃

    礼乐门典制礼乐所自 元李好文集宪宗时有日月之祀当羣臣奏对时上问礼乐自何始左右对以尧舜则其立神基肇人极已宏逺矣右为尊 元名臣奏议泰定帝时迁列圣神主于太庙新殿博士刘致议曰国家取唐宋定制为九世遂以旧庙入室为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纪昀

    宗室传唐 【二】○唐二高祖诸子△高祖诸子隐太子建成卫王元霸 巢王元吉楚王智云 荆王元景 汉王元昌酆王元亨 周王元方 徐王元 礼韩王元嘉 彭王元则 郑王元懿霍王元轨 虢王凤道王元庆邓王元裕 舒王元名 鲁王

  • 七二三 谕《开国方略》着添派尚书梁国治与大学士阿桂同办·佚名

    七二三 谕《开国方略》着添派尚书梁国治与大学士阿桂同办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初九日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初九日奉旨:纂辑《开国方略》着添派尚书梁国治与大学士 公阿桂同办。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六朝通鉴博议卷七·李焘

    (宋)李焘 撰魏主在瓜步遣使求和请婚江湛曰夷狄无亲许之无益元嘉二十七年十二月庚午魏主至瓜步坏民庐舍及伐苇为筏声言欲渡江建康震惧上登石头城有忧色谓江湛曰北伐之计同议者少今日士民劳怨不得无惭贻大夫之忧予之过也

  • 阎立本传·欧阳修

    阎立德的弟弟阎立本,高宗显庆年间,以将作大匠的身份接替阎立德任工部尚书。高宗总章元年(668),从司平太常伯升任右相、晋封博陵县男。当初,太宗和侍从朝臣在春苑池上划船游览,看到珍禽异鸟在池面上随波起伏,喜爱这番情景,命

  • 汉纪四 太祖高皇帝下八年(壬寅、前199)·司马光

    汉纪四 汉高帝八年(壬寅,公元前199年) [1]冬,上击韩王信余寇于东垣,过柏人。贯高等壁人于厕中,欲以要上。上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上曰:“柏人者,迫于人也。”遂不宿而去。十二月,帝行自东垣至。 [1]冬季,汉高帝

  • 卷第一百二十九·佚名

    典礼十四明堂六宣和三年三月月令宣和元年三月朔。皇帝御明堂青阳右个。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季春之月。朔日丁未。斗建辰。日在娄。昬星中。晓斗中。辛亥、谷雨。得是月之中气。律中姑洗。萍始生。丙辰、鸣鸠

  • 梁丘据言晏子食肉不足景公割地将封晏子辞第十七·晏婴

    晏子相齐,三年,政平民说。梁丘据见晏子中食,而肉不足,以告景公。旦日,割地将封晏子,晏子辞不受,曰:“富而不骄者,未尝闻之;贪而不恨者,婴是也。所以贫而不恨者,以善为师也。今封,易婴子师,师已轻,封已重矣,请辞。”

  • 独治第十七·孔鲋

    子鱼生于战国之世、长于兵戎之间、然独乐先王之道讲习不倦、季则谓子鱼曰、丈夫不生则巳生则有云为于世者也。今先生淡泊世务脩无用之业。当身不蒙其荣。百姓不获其利。窃为先生不取也。子鱼曰不如子之言也。武者可以

  • 春秋传卷二十二·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襄公中【庚灵王十子一年】十有二年【晋悼十二齐灵二十一衞献十六蔡景三十一郑简五曹成十七陈哀八孝六宋平十五秦景十六楚共三十吴夀梦二十五卒】春王三月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季孙宿帅师救台遂入郦音注【台

  • 炼丹运气为外道之法·印光

    所言某君,乃炼丹运气之流。既云皈依三宝,固当置此种工夫于度外。念佛之人,非不静坐。静坐仍是念佛。彼谓静功有效,盖是说运气有效。汝不知彼所说之静功为何事,故令续做。若依正理,既修净业,当依佛教。若兼修之,则邪正夹杂,或致

  • 念佛三昧宝王论卷上(并序)·飞锡

    唐紫阁山草堂寺沙门飞锡撰客有高信,至吾禅居,前礼致问,辞甚清逸。问吾曰:“修心之人成道捷径,法华三昧不轻之行,念佛三昧般舟之宗,佥为无上深妙禅门者,愿闻其致。”对曰:“吾拱默九峰,与世异营,天书曲临,自紫阁山

  • 灰衣人·程小青

    我深信故老们流传下来的俗谚,有好多都是有着强固的心理根据的。譬如酒人们所颂赞的那“酒逢知己干杯少”一句,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霍桑和我都是不会饮酒的。有一次他因着多喝了几杯,竟至闹出一件笑话,我曾记过一篇《失败

  • 左传杜解补正·顾炎武

    明末清初顾炎武抉摘杜预《左传集解》缺误并加补正之书。3卷。以杜《解》时有缺失,贾逵、服虔之《註》,乐逊之《春秋序义》,又佚而不传,于是博稽载籍,作为此书。至于邵宝《左镌》等书,如有合者,亦皆采辑。“若室如悬磬

  • 佛性论·世亲

    凡四卷。世亲(梵Vasubandhu ,四世纪)着,陈·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论详释究竟一乘宝性论中第五至第七等三品,阐明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内容由缘起分、破执分、显体分、辨相分等四分十六品组成,详论佛性之体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