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皇祐新乐图记卷中

宋阮逸胡瑗撰

钟磬四图

皇祐镈钟图第六

臣等谨按周礼鳬氏为钟两栾谓之铣【注云铣钟口两角贾公彦疏云古者应律之钟状如今之铃不圜故有两角】铣间谓之于于上谓之鼓鼓上谓之钲钲上谓之舞【注云此四名者钟体也于钟唇之上祛也鼓所击处】舞上谓之甬甬上谓之衡【注云此二名者钟柄】钟县谓之旋旋虫谓之干【注云旋属钟柄所以县之也谓之旋虫者旋以虫为饰也后汉时钟旋上有蹲熊盘龙辟邪疏云汉法钟旋之上以铜篆作蹲熊及盘龙辟邪古法亦当然】钟带谓之篆【注云带所以介其名也在于鼓钲舞甬衡之间凡四】篆间谓之枚枚谓之景【注云枚钟乳也后汉时钟乳侠鼓与舞每处有九面三十六疏云钟有两面面皆三十六乳】于上之攠谓之隧【注云攠所击之处攠也隧在鼓中窐而生光有似夫隧】又注云鼓六钲六舞四钟口十者其长十六尔雅云大钟谓之镛【注云书曰笙镛以间亦名镈音博】聂崇义三礼图云特县钟谓黄钟律倍半而为之律厯志云各以律倍半而为钟黄钟管长九寸其为钟也髙二尺二寸半两栾之间径一尺四寸强鼓间方八寸四分舞间横径八寸四分甬衡各长八寸四分

臣逸臣瑗谨详周礼尔雅及律厯志三礼图镈钟制度铸成镈钟两宫架共二十四枚谨图黄钟镈钟形制于左

 

 

右臣逸臣瑗谨按三礼图律厯志云各以其律倍半为之此聂崇义误写各之一字耳何以明之今之镈钟则古之镛钟所以和众乐也一十二钟大小髙下当尽如黄钟唯于厚薄中定清浊之声则声器宏大可以和于众乐茍十二钟大小髙下各依本律则至应钟声器微小与编钟黄钟相类也器微小则在县参差观者不能齐肃声微小则混于众乐听者不能和平【宫架每击编钟十二架编磬十二架二十四架齐击之则一应钟絶小何以和其众乐之声】故今皇祐新钟大小髙下皆如黄钟但于厚薄中以定十二律声也又旧制鼓间至广凡十有八乳而其数六舞间至狭亦十有八乳而其数四钲间无乳而其数六故乳上下疎宻不能齐一钲又不在钟体正中今皇祐新钟鼓舞之数俱六而钲数四则乳之疎宻上下相称钲居钟体之正名与器不相戾也又旧钟之柄全无旋虫状如犂錧侧县于簨今皇祐新钟旋虫俱合古法县亦端平上之三事皆同详议大乐局两制近臣及太常礼乐官二十余人二年之间议论至精然后奏闻奏闻然后修制以成圣朝一代之新制

皇祐特磬图第七

臣等谨按周礼磬氏为磬倨句一矩有半【注云必先度一矩为句一矩为股而求其既而以一矩有半触其则磬之倨句也】其博为一【注云博谓股博也博广也】股为二鼓为三参分其股博去一以为鼓博参分其鼔博以其一为之厚【注云股磬之上大者鼓其下小者所当击者股外面鼓内面也假令磬股广四寸半者股长九寸鼓广三寸长尺三寸半厚一寸】已上则摩其旁【注云磬声太上谓声清也则摩鑢其旁薄而广则浊】己下则摩其端【注云太下声浊也短而厚则清】聂崇义三礼图曰旧图引乐经云黄钟磬前长三律二尺七寸后长二律一尺八寸两之间三尺三寸七分半此谓特县大磬配镈钟者也

臣逸臣瑗谨详周礼及古今三礼图特磬之制修制所制成特磬两宫架共二十四枚谨图黄钟磬形制于左

 

 

右臣逸臣瑗详考周礼考工记所载特磬之制并依而制之声皆和协其间唯参分其鼓博以其一为之厚不可依之【依之则其声太髙不协音律】

皇祐编钟图第八

【臣】谨按周礼小胥职凡县钟磬半为堵全为肆注云钟磬者编县之二八十六枚而在一簴谓之堵钟一堵磬一堵谓之肆【半之者谓诸侯之卿大夫士也诸侯之卿大夫半天子之卿大夫西县钟东县磬士亦半天子之士县磬而已】梓人职云厚唇弇口出目短耳大胷燿后大体短脰若是者谓之臝属常有力而不能走其声大而宏有力而不能走则于任重宜声大而宏则于钟宜若是者以为钟虡是故击其所县而由其虡鸣礼记明堂位云夏后氏之龙簨虡商之崇牙周之璧翣【注云簨虡所以县钟磬也横曰簨饰之以鳞属植曰虡饰之以臝属羽属簨以大版为之谓之业商又于龙上刻画之为重牙以挂县纮也周又画缯为翣戴以璧垂五采羽于其下树于簨之角上饰弥多也周颂曰设业设虡崇牙树羽】聂崇义三礼图云编钟十六枚同在一簨虡

臣逸臣瑗谨详周礼及三礼图编钟之制制成编钟两宫架登歌五架每架正声十有二钟清声四钟下格八钟黄钟至林钟上格八钟夷则至夹钟清谨图形于左

 

 

右臣逸臣瑗谨按镈钟居十二辰止于十二枚故髙下小大形制可以如一今编钟复加清声四枚形制难一故上格下格髙下小大有二等焉【苟为一等则清声四钟其声焦杀矣】其钟之簨虡当用双牙则钟县端平不碍声韵且便于击考也乞降圣防下太常寺添制镈钟编钟簨虡皆用双牙庶得钟县端平其声和畅

皇祐编磬图第九

【臣】等谨按周礼小胥职编磬之説与编钟同梓人职云鋭喙决吻数目顅脰小体骞腹若是者谓之羽属常无力而轻其声清扬而逺闻无力而轻则于任轻宜其声清而逺闻则于磬宜若是者以为磬虡故击其所县而由其虡鸣

臣逸臣瑗谨详周礼编磬之制制成编磬两宫架登歌磬五架谨图形制如左

 

右臣逸臣瑗谨详经典及歴代之制磬虡及趺并当用羽【谓磬虡上当以鸷鸟为饰虡下趺当为鸷鸟之形】自聂崇义三礼图磬虡钟虡皆为虎形今太常寺磬簴及趺合用羽乞降圣防下太常寺遇修换特磬编磬簨虡因而正之庶合古法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三·郑玄
  问第二十四·管仲
  第十三章 11·辜鸿铭
  卷八·姜宝
  卷三十一·山井鼎
  卷四十一·沈廷芳
  卷一·张自超
  卷九·欧阳修
  哀公·哀公八年·左丘明
  论勇第五十一·桓宽
  卷五百六十一·佚名
  不退转品第十五·佚名
  善解方便品第二十·佚名
  梦东禅师遗集·彻悟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三·阮阅

      ●卷三十三·乐府门  政和元年,尚书蔡嶷为知〔贡〕举,尤严挟书。是时有街市词曰《侍香金童》方盛行,举人因以其词只(加)改十五字作《怀挟词》云:“喜叶叶地,手把怀儿摸。甚恰限(恨),出题厮撞着。内臣过得不住

  • 刘婆惜·隋树森

    刘婆惜,歌伎。乐人李四之妻。江右(江西省的别称)人。颇通文墨,滑稽歌舞,迥出其流。先与抚州常推官之子三舍交好,为其夫间阻,遂私奔。事觉,被杖决。刘负愧,将之广海居,道经赣州,谒全子仁,时宾朋满座,全子仁帽上

  • 一○一六 谕内阁将来江浙文汇等三阁分贮全书许读书者领出传写·佚名

    一○一六 谕内阁将来江浙文汇等三阁分贮全书许读书者领出传写乾隆四十九年二月二十一日乾隆四十九年二月二十一日内阁奉上谕:前因江浙为人文渊薮,特降谕旨,发给内帑,缮写四库全书三分,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

  • 七五一 署理陕西巡抚毕沅奏遵旨详查不应销毁书籍情形折·佚名

    七五一 署理陕西巡抚毕沅奏遵旨详查不应销毁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六年正月二十一日署理陕西巡抚臣毕沅跪奏,为恭折覆奏事。窃臣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奉上谕:着传谕各

  • 四十四、译小说的开始·包天笑

      外国小说的输入中国,以我所见,则在前清同治年间,其时上海的申报上,时常见一二有译载似小说的纪事。如“巴沙官故事”等,乃纪载一艘帆船失事,有一船员匿在酒桶中,飘流海面,卒乃遇救事。其它亦常有数短篇,不复能记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四 变化说明了一切·溥仪

    三天参观结束归来时的情绪,和第一天出发时正是一个强烈的对比。兴奋的谈论代替了抑郁的沉默。一进监房就开始谈论,吃饭时谈,开小组会时谈,开完会还是谈,第二天也是谈,谈的全是参观。从各号的议论里可以不断听到的是这句话

  • 附录四:原儒(章太炎)·胡适

    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达名为儒儒者术上也(《说文》)太史公《儒林列传》秦之季世坑术士而世谓之坑儒司马相如吉列仟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瞩(似书·司马相如传》语。核桃儒作传,误。)赵太子俚亦语庄子田夫子必儒服而见王

  • 辨定祭礼通俗谱卷一·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古礼不传久矣曲台十七篇祗得士礼而李氏所上周官经则専记周代官政而不切民用若戴马礼记率战国以后学徒所録零论襞屑并无一通全之礼可为世法而汉宋羣儒则又各起而聚讼其间于是古礼亡即俗礼亦沫沫焉幼

  • 卷四·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四天官冢宰第一之四宫正掌王宫之戒令纠禁正义贾氏公彦曰已发则纠之未发则禁之 王氏安石曰戒戒其怠忽纠纠其过恶令使之有为禁使之勿为 王氏昭禹曰宿卫不

  • 四明十义书卷下·知礼

    第五不晓观法之功约行附法托事三种观法。皆为行立。俱可造修。若但论教义。不观己心。则如贫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也。妙玄云。观心释者。令即闻即修起精进心。故释签解曰。随闻一句。摄事成理。不待观境。方名修观。又四

  •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八·介庵悟进

    住嘉兴先福寺嗣法门人真化等编偈颂五言律赠张恒所医士曾受医王嘱。深栖桃杏林。千般枯草料。一片活人心。指下定生死。机先按古今。丹炉煮明月。赤土变黄金。哭鸳湖先师法门何不幸。大厦忽然催。落月谁能挽。遗风莫可

  • 云溪集·郭印

    十二卷。宋郭印 (约1126年前后在世)撰。郭印,字亦不详,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生卒年不详,政和中进士,历任县令,晚始退居。性嗜水竹,经营二十载,始得一亩之园。云溪乃其别墅之名。其诗才地稍弱,未能自出机

  • 测量法义·徐光启

    明代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笔录。先论制造测量工具,次论测量方法,再设十五个问题,分别说明测量高深广远之方法。其内容未超出中国古代勾股测量范围,然其结论与公式皆用《几何原本》之定理证明。

  • 台阳见闻录·唐赞衮

    杂志。作者唐赞衮,字之,湖南善化人。曾任台南府知府。在台任职期间入境问俗,咨访旧章,甄搜事类,综要备录,成书两卷。包括建置、通商、田赋、政事、文教、防务、风俗、地理、物产等内容。书成于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

  • 老牛破车·老舍

    创作经验集。老舍著。人间书屋1937年4月第1版。群益出版社1942年10月第1版。晨光出版公司1948年4月第1版。人间书屋和群益出版社版本收录作者的《序》和创作经验14篇。晨光版由作者补入《我怎样写〈骆驼祥子〉》等5篇

  • 道门语要·黄元吉

    念不出总持门,心要在腔子里。自古三教圣人,诀惟此而已矣。修道清静无为,随地随时皆是。不用习静观空,自然止其所止。从来道本天然,无有动静终始。人欲无事于心,必先无心于事。善恶都莫思量,有甚人欲天理。如镜之光无镜,来则应

  • 太上肘后玉经方·卢道元

    道家养生学著作。唐代卢道元编。《宋史·艺文志》、《通志·艺文略》道家均著录。编者卢道元,《道藏》作遵元,盖形近而误。首有宝历乙未 (按宝历无乙未年,当为乙巳,825年) 自序,述此方传授始末,谓昔日高士巢居子师事

  • 漫叟诗话·佚名

    诗话。宋佚名撰。一卷。此编不署撰人,原有《说郛》本及《萤雪轩》本,系残卷。今人郭绍虞补辑成今本。总六十一则。杂记诗人轶事及诗句等。较为零碎,间有价值较大之资料。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有《漫叟见闻录》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