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本相猗致经正文

後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本有爱不见不了。今见有从有爱。设是本有爱无有今为有。今见分明。从是本因缘。令致有爱。有爱比丘从致有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从有爱致本。谓为痴痴亦比丘有从致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痴有本从致。谓为五盖。

五盖比丘亦从有本致。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五盖从有致。谓为三恶行。三恶行比丘亦有本从致。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三恶行本从致。谓为不摄根。

不摄根比丘亦有本从致。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不摄根从致。谓非本念故。

非本念比丘亦有本从致。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非本念从致。谓不信故。

不信比丘亦有本从致。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不信本从致。谓恶非法闻故。

非法闻比丘亦有本从致。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非法闻本从致。谓非贤者人事。

非贤者亦有本从致。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非贤者从致。谓非贤者人共会乐。

如是比丘已不贤者聚会满。令不贤者事满。已不贤者事满。令非法满。已非法满。令不信满。已不信满。令非本念满。已非本念满。令不摄根满。已不摄根满。令三恶行犯法满。已三恶行犯法满。令五盖满。已五盖满。令痴满。已痴满。令有世间爱满。如是爱乐满稍转稍转猗增有。

度世智慧解脱亦有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度世智慧解脱本。谓七觉意为本。

七觉意从有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七觉意从有本。谓为四意止。

四意止从有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四意止从有本。谓三清净行。

三清净比丘亦有本从行。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三清净有本。谓为守摄根。

守摄根亦有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守摄根有本。谓为本念故。本念比丘亦有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本念本。谓为信本。

信本比丘亦有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信本有本。谓闻法经本。闻法经亦有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闻法经本。谓事贤者本。事贤者亦有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事贤者有本。谓贤者聚本。

如是比丘。聚贤者能得事贤者,已事贤者,便闻法言:已闻法言:便致信本。已致信本。便得念本。已得念本。便摄守根。已摄守根。

便得三清净。已有三清净。便得四意止。已得四意止本。便有七觉意。已有七觉意。便。

有无为解脱得度世。如是解脱度世。转转本。令得度世。佛说如是。弟子受行。

猜你喜欢
  卷第十七·费隐通容
  佛说越难经·佚名
  卷二百九十三·佚名
  御选语录卷十八·雍正
  丛林盛事卷下·道融
  隱元禪師語錄目次·隐元
  白云端和尚语录卷一·守端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宗镜录卷第六·延寿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四·法藏
  宗镜录卷第六十七·延寿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全文·佚名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上·道宣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朱棣
  卷三十六·彭绍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八折 忠臣被逮·冯梦龙

    【越调忆莺儿】[众]【忆多娇】[外官服,丑、贴扮校尉携锁随上]神不识,鬼不识,平地一声大霹雳,丞相传言拿活的。【黄莺儿】须潜行屏息,防他走失。[外]还防他使个拖刀计,要机密,我单人独马,只做访相知。你每权且退后。我只做相访,待他

  • 卷一百三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三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梁溪集上李纲字伯纪邵武人登政和二年进士第宣和中歴尚书右丞高宗即位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卒諡忠定有梁溪集一百二十卷松江第四桥【舟人云桥下有老蛟

  • 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十四·赵尔巽

      刘藻 杨应琚子重英 苏尔相 明瑞   刘藻,字素存,山东菏泽人。初名玉麟,以举人授观城教谕,乾隆元年,荐举博学鸿词,试一等,授检讨,更名。累迁左佥都御史。圆明园工兴,疏言:“园工不过少加补葺,视前代饰台榭之观者度越何啻万万

  • 卷一百 志七十五·赵尔巽

      ◎乐七   △乐章五铙歌大乐铙歌清乐凯歌辞   巡幸铙歌大乐二十八章乾隆七年定。   大清朝第一 大清朝,景运隆。肇兴俄朵,奄有大东。鹊衔果,神灵首出;壹戎衣,龙起云从。一解雷动奏肤功,举松山,拔杏山,如卷秋蓬。天开

  • ◎日历新景·李定夷

    吾国改用阳历,为期尚浅,故北京市面,表面上虽已于新历新年时,遍糊春帖,悬挂国旗,以志庆贺,而一切实际上过年之事,则阴历年底方纷纷准备。戏园则封台矣,澡堂则涨价矣,即至以开通风气自任之报馆,亦且因工人之照例休息,为之牵率,而有四

  • 通志卷五十九·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选举略第二杂议论上【举人条例选人条例】杂议论下【选举杂议七条】请改革选举事件内外文武官五品以上【应非选司注拟者】吏部尚书【侍郎】兵部尚书【侍郎】礼部每年贡举人 兵

  • 卷二十三·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二十三乌喇地方纳喇氏达尔汉      阿布泰图达理      罗萨满都布禄     常住莽监台齐     谟尔浑布哈纳      喀克锡爱音谷鲁     博瑚察那秦 

  • 卷十一·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十一扎库木地方他塔喇氏岱图库哈理    达音布达瑚巴顔     阿尔泰朱鲁西尔哈    萨弼图鼐格       郎格和索理      巴逹巴顔赛珠瑚      岳博乌

  • ·禀制军左宫保季高·丁曰健

    窃职道现奉抚宪行知,钦奉谕旨:“补授台湾道员缺。”自揣庸愚,膺兹重任,才力已恐不胜;况久患病症,今始就痊,精神亦有未逮。但台湾现当军务紧急,仰荷恩施逾格,敢不竭尽驽骀,勉图报称!现拟克日配船东渡。惟

  • 十国春秋卷四·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吴四列传太祖太妃史氏夫人朱氏太后王氏 睿帝让皇后王氏太妃史氏家世齐鲁或云鴈门史建瑭族姑也唐僖宗时太祖内之生烈祖高祖已而封武昌郡君烈祖嗣王位尊为太夫人及纪祥之变严可求假太夫人敎令诸将宜无负杨

  • 张又新传·欧阳修

    张又新的字叫孔昭,是工部侍郎张荐的儿子。元和年间,考进士中了高等。当过左、右补阙。生性偏激,不正派。李逢吉当权,讨厌李绅,想发现他的罪状,就搜罗朝廷中凶恶、泼辣、敢说话的人附和罪名,来搞垮李绅。张又新和李续、刘栖楚

  • 阮序·沈初

    嘉庆九年平湖沈文恪公令嗣莲生以公兰韵堂诗印本见赠并持公西清笔记索序元于公为翰林后辈且乾隆五十六年元年二十八大考翰詹第一人奉特旨入南书房行走与公同直时奉勑编纂石渠宝笈校勘石经兼在懋勤殿侍直每当风日清和早

  • ●緣起·佚名

    重印十通緣起 我國之古籍,除十三經、二十四史為治學必讀或需經常參考之書外,尚有所謂「三通」,亦學者不時需要查考,案頭常備之書也。三通者,即唐杜佑 【 (字君卿,京兆萬年人,西元七三四─八一二)之「通典」,宋鄭樵(字漁仲,興化軍

  • 海内留心佛教文化者鉴之·太虚

    近顷佛化运动,已渐占世界文化运动之重要位置。唯在我中国,颇现为两重佛教危机,而昏生梦死之当方丈做法师者犹不与焉。一者、太为拘执经疏之文字,固守形式之规制,而失佛法巧契时机之妙用。二者、略从日本新出佛书,浅尝肤受,皮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六(之二)·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二料拣诸圣四。一依尘显悟门六。一色境。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优波尼沙陀。因观不净白骨微尘。析色明空。尘色既尽妙色密圆。今此拣云。色由妄想所结。染污真性。其体本粗

  • 第一章 阿阇世王时代·多罗那他

    我们的本师正遍知住世以前的诸王世系,出现于毗奈耶教《出家经》中,有些在《方广大庄严经》等里面,这都可以置信。外道典籍中所出圆满时、具三时、具二时、争论时国王与仙人的世系虽然极多,但或多或少掺杂着虚构,难以尽信,而

  •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十七·净挺

    弟子智湛智曙编疏引万寿修水陆道场募疏梁武修水陆于金山商受诸臣并得度秦庄襄王范睢穰侯白起王剪皆乘善力出离苦趣见于世典者可考也或者谓放光弹指他狱都空何必献花酌水始名忏摩翻经吹贝乃称荐拔呜呼噫嘻非通论矣刹那

  • 读书偶记·雷鋐

    三卷。清雷鋐(1697—1760)撰。鋐字贯一,一字翠亭,宁化 (今山西省宁武县)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其受业于李光地、方苞,以躬行为主,以仁为归,以敬义为门户,以程朱为宗,于陆象山、王阳明辨之甚力。著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