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国子监志卷四十八

金石三

题名

顺治三年丙戌科

赐傅以渐等三百七十三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谨按明进士题名并命阁臣作记重见复出文义一律我】

【朝进士题名于篆额之下刋榜首圣制一道于法为简质云】

四年丁亥科

赐吕宫等二百九十八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康熙三十

一年补立

六年己丑科

赐刘子壮等三百九十五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康熙四

十九年补立

九年壬辰科

赐邹忠倚等三百九十七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又赐繙译进士麻勒吉等五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以上五碑

在 大成门外之东南向】

十二年乙未科

赐史大成等三百九十九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又赐繙译进士图尔宸等五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以上二碑

在 大成门外之西南向】

十五年戊戌科

赐孙承恩等三百四十三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在 大成门外

之东南向】

十六年己亥科

赐徐元文等三百三十七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十八年辛丑科

赐马世俊等三百八十三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康熙三年甲辰科

赐严我斯等三百名及第出身题名碑【以上三碑在大成门外之西

南向】

六年丁未科

赐缪彤等一百五十五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在 大成门外之东

南向】

九年庚戌科

赐蔡启僔等二百九十九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在 大成门外

之西南向】

十二年癸丑科

赐韩菼等一百六十三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在 大成门外之西

南向】

十五年丙辰科

赐彭定求等二百九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在 大成门外之西南向】

十八年己未科

赐归允肃等一百五十一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在 大成门外

之东南向】

二十一年壬戌科

赐蔡升元等一百七十九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在 大成门外

之西南向】

二十四年乙丑科

赐陆肯堂等一百六十四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在 大成门外

之东南向】

二十七年戊辰科

赐沈廷文等一百四十六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在 大成门外

之西南向】

三十年辛未科

赐戴有祺等一百五十七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在 大成门外

之东南向】

三十三年甲戌科

赐胡任舆等一百六十八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三十六年丁丑科

赐李蟠等一百五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三十九年庚辰科

赐汪绎等三百五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四十二年癸未科

赐王式丹等一百六十六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四十五年丙戌科

赐王云锦等二百九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以上五碑在 大成

门外之西南向】

四十八年己丑科

赐赵熊诏等二百九十二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在 大成门外

之东南向】

五十一年壬辰科

赐王世琛等二百七十七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五十二年癸已科

赐王敬铭等一百九十六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五十四年乙未科

赐徐陶璋等一百九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以上三碑在 大成

门外之西南向】

五十七年戊戌科

赐汪应铨等一百六十五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六十年辛丑科

赐邓钟岳等一百六十三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雍正元年癸夘科

赐于振等二百四十六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二年甲辰科

赐陈悳华等二百九十九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谨按是年世宗宪皇帝特谕工部遵防典动正帑令每科按例题请并补建从前遗阙由是甲第姓氏咸按碑可考云】

五年丁未科

赐彭启丰等二百二十六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八年庚戌科

赐周等二百九十九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十一年癸丑科

赐陈倓等三百二十八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乾隆元年丙辰科

赐金德瑛等三百四十四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二年丁巳科

赐于敏中等三百二十四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四年己未科

赐庄有恭等三百二十八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七年壬戌科

赐金甡等三百十三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十年乙丑科

赐钱维城等三百十三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十三年戊辰科

赐梁国治等二百六十四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又赐繙译进士武敬等二十一名题名碑

十六年辛未科

赐吴鸿等二百五十三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又赐繙译进士宁武立等二十一名题名碑

十七年壬申科

赐秦大士等二百三十一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十九年甲戌科

赐庄培因等二百四十一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二十二年丁丑科

赐蔡以台等二百四十二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二十五年庚辰科

赐毕沅等一百六十四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二十六年辛巳科

赐王杰等二百十七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二十八年癸未科

赐秦大成等一百八十八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三十一年丙戌科

赐张书勲等二百十三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三十四年己丑科

赐陈初哲等一百五十一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三十六年辛夘科

赐黄轩等一百六十一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三十七年壬辰科

赐金榜等一百六十二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四十年乙未科

赐呉锡龄等一百五十八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四十三年戊戌科

赐戴衢亨等一百五十七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四十五年庚子科

赐汪如洋等一百五十五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四十六年辛丑科

赐钱棨等一百六十九名及第出身题名碑

四十九年甲辰科

赐茹棻等一百一十二名及第出身题名碑【自康熙戊戌至

乾隆甲辰计三十一碑俱在 大成门外南向】

国子监祭酒司业题名碑

无记无立碑年月额曰祭酒司业题名碑起顺治元年祭酒固尔嘉浑李若琳讫康熙四十九年字出一手皆系一时刻石自五十二年以后祭酒三人司业五人字与四十九年以前不伦又下刻监丞等官四十七人字更不伦当是四十九五十年间立碑余皆増入无疑也碑旧在东讲堂乾隆二十四年重修国学移东厢正堂之左南向【谨案王士祯池北偶谈云祭酒司业国初以来未有题名官祭酒时因与司业宛平刘公芳诘议补其阙葢仅登姓氏于卷帙未遽立碑也观士祯书所记祭酒四十一人再任重见者二实三十九人今见于碑者仅二十八余如阿都里胡统虞高珩李呈祥王崇简沙澄冯呉伟业张士甄李中白李仪古十一人碑皆遗之又载司业六十一人补任重见者二实五十九人今见于碑者仅三十八余如李虎河傅达礼白清额莽古图鄥代曹尔和薛所蕴罗宪汶刘肇国吕缵祖李奭棠单若鲁王熙曹本荣姜允衡张永祺杨永宁陈敱永田种玉马晋允张贞生二十一人碑皆遗之士祯所记至康熙三十四年止其自三十四年以前见于碑而士祯不载者祭酒则有傅维麟常锡布德白色图纳哈鄂拜博济傅继祖尹泰八人司业则有冯杰曹溶杨义田逢吉陈洪明博济宋古宏席尔图萨尔图九人是士祯所记与现存之碑可互证其阙也】

国子监祭酒司业题名碑

乾隆三十一年立石在东厢正堂之左南向无记国子监四防六堂官题名碑

乾隆三十一年立石在东厢正堂之左南向无记

题名附

至正十一年辛卯进士题名碑

右碑刻蒙古色目一甲圗烈图二甲五人三甲二十七人汉人南人一甲文允中二甲五人三甲三十九人祭酒王思诚记

至正十九年己亥四色进士题名碑

右碑刻正榜蒙古乌尔等六人以下副榜人数字皆磨灭难辨有记不载名

至正二十六年丙午国子监公试题名碑右碑刻正榜防古【阙名】  等七人赐正六品色目【阙名】 等六人赐从六品汉人蔡元等七人赐正七品副榜六人俱蒙古有记不载名【谨案以上三碑康熙三十一年呉苑为祭酒时得于】

【啓圣祠土中今在大成门外之西南又考孙承泽春明梦余録云延祐二年进士题名记赵孟頫书碑立国学今无之王士祯池北偶谈云明时内官既安督工建太学悉取元进士题名磨去刻字此虽与五代刘取古碑甃城稍异然古迹湮没亦可惜也】明

永乐十三年乙未科赐陈循等三百五十一名及第出身题名碑翰林学士杨荣撰文中书舎人朱晖书【在 大成门外东南北向】

十六年戊戌科赐李骐等二百五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翰林学士杨荣撰文中书舎人朱晖书十九年辛丑科赐曽鹤龄等三百一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杨荣撰文中书舎人陈景茂书【以上二碑在 大成门外之西南向】

二十二年甲辰科赐邢寛等一百五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杨士奇撰文吏部考功司郎中夏衡书宣德九年补立

宣德二年丁未科赐马愉等一百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杨士奇撰文中书舎人程南云书五年庚戌科赐林震等一百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金幼孜撰文礼部郎中陈景茂书八年癸丑科赐曹鼐等一百名及第出身题名碑礼部尚书杨溥撰文礼部郎中王养正书【以上四碑在 大成门外东南北向】

正统元年丙辰科赐周旋等一百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少詹事王直撰文行在吏部主事夏防书

四年己未科赐施槃等一百名及第出身题名碑翰林学士钱习礼撰文太常寺少卿程南云书【以上二碑在 大成门外之东南向】

七年壬戌科赐刘俨等一百四十九名及第出身题名碑翰林学士陈循撰文太常寺少卿程南云书

十年乙丑科赐商辂等一百五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翰林学士曹鼐撰文中书舎人陈学书十三年戊辰科赐彭时等一百五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翰林学士苗衷撰文中书舎人黄采书

景泰二年辛未科赐柯潜等二百十二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陈循撰文太常寺少卿汪谦书

【谨按是年司业赵琬奏进士题名立石国子监大成门下俾诸生出入皆得瞻仰诚激劝后学之意正统间移于大成门外风雨飘淋易于损壊乞勅工部造屋覆盖以圗经久从之】

五年甲戌科赐孙贤等三百四十九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陈循撰文吏部郎中董璵书天顺元年丁丑科赐黎淳等三百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吏部尚书李贤撰文顺天府府丞余谦书

四年庚辰科赐王一夔等一百五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吏部尚书李贤撰文礼部员外郎凌耀宗书

八年甲申科赐彭教等二百四十七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吏部尚书李贤撰文礼部员外郎谢宇书

成化二年丙戌科赐罗伦等三百五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陈文撰文礼部郎中陈纲书

五年己丑科赐张升等二百五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彭时撰文太常寺少卿林章书八年壬辰科赐吴寛等二百五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户部尚书商辂撰文太常寺少卿谢宇书

十一年乙未科赐谢迁等三百名及第出身题名碑户部尚书万安撰文太常寺少卿谢宇书十四年戊戌科赐曾彦等三百五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刘珝撰文司经局正字凌晖书

十七年辛丑科赐王华等二百九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刘吉撰文山东布政司左叅议凌晖书

二十年甲辰科赐李旻等三百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刘吉撰文吏部郎中姜立纲书二十三年丁未科赐费宏等三百五十一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徐溥撰文太仆寺少卿姜立纲书

宏治三年庚戌科赐钱福等二百九十八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邱濬撰文大理寺右寺副刘棨书【自正统戊戌至此计十七碑正统壬戌戊辰景泰甲戌天顺庚辰成化丙戌壬辰戊戌甲辰宏治庚戌九碑俱在 大成门外之西南向正统乙丑景泰辛未天顺丁丑成化甲申己丑乙未辛丑丁未八碑俱在 大成门外之东南向】

六年癸丑科赐毛澄等二百九十八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刘健撰文大理寺左寺副周文通书

九年丙辰科赐朱希周等三百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李东阳撰文尚寳司卿刘棨书【以上二碑在 大成门外之东南向】

十二年己未科赐伦文叙等三百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刘健撰文太常寺少卿周文通书

十五年壬戌科赐康海等二百九十七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谢迁撰文吏部郎中蒋恭书

十八年乙丑科赐顾鼎臣等三百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李东阳撰文吏部郎中沈冬魁书【以上三碑在 大成门外之西南向】

正德三年戊辰科赐吕柟等三百四十九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焦芳撰文太常寺少卿周文通书【在 大成门外之西南向】

六年辛未科赐杨慎等三百五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石珤撰文太常寺少卿刘棨书【在 大成门外之西南向】

九年甲戌科赐唐臯第四百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杨廷和撰文太常寺卿刘棨书十二年丁丑科赐舒芬等三百五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贾咏撰文太常寺卿刘棨书【以上二碑在 大成门外之东南向】

十六年辛巳科赐杨维聪等三百三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杨廷和撰文太常寺卿刘棨书

嘉靖二年癸未科赐姚涞等四百十一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费宏撰文太常寺卿刘棨书【以上二碑在 大成门外之西南向】

五年丙戌科赐龚用卿等三百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李时撰文碑已磨泐无书者姓名八年己丑科赐罗洪先等三百二十三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李时撰文顺天府府丞周令书

【谨按时大学士李时上言旧例进士开科礼部奏请于国子监立石题名命儒臣撰记以昭盛典之永久正德六年以来国家多事因循不作皇上敦化崇文始命辅臣追记补之嘉靖五年丙戌题名记佥谓臣职当撰述臣窃谓此记虽礼部题请命翰林院撰文然未尝奉防専命何官而各年碑石并书臣某奉勅撰其文又未尝呈览揆之事体似有未安窃闻先朝大学士杨荣李贤等连科撰述皆出宸命况皇上圣文溢发凡近日册诏诰勅有所指防皆非臣等所及臣谨以本年所撰稿录进伏乞少运睿思改发工部仍行翰林院拟定制勑房官一员书冩刻石从之着为例明太学志不载是科碑记漏也】

十一年壬辰科赐林大钦等三百二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夏言撰文太仆寺卿张文宪书嘉靖三十一年补立

十四年乙未科赐韩应龙等三百二十五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李本撰文通政司通政使张文宪书嘉靖三十年补立

十七年戊戌科赐茅瓒等三百二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严嵩撰文礼部侍郎张电书嘉靖三十年补立

二十年辛丑科赐沈坤等二百九十八名及第出身题名碑礼部尚书徐阶撰文碑已磨泐无书者姓名嘉靖三十年补立

【谨按日下旧闻载此碑为工部侍郎谈相书】

二十三年甲辰科赐秦鸣雷等三百十二名及第出身题名碑礼部尚书孙承恩撰文大理寺卿孙【缺】 书嘉靖三十年补立

二十六年丁未科赐李春芳等三百一名及第出身题名碑礼部尚书顾可学撰文大理寺左寺正吴昂书嘉靖三十年补立

二十九年庚戌科赐唐汝楫等三百二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吏部尚书李黙撰文大理寺右寺左评事吴应鳯书

三十二年癸丑科赐陈谨等四百三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徐阶撰文山东布政使司右叅议王槐书

三十五年丙辰科赐诸大绶等二百九十六名及第出身题名碑礼部尚书吴山撰文碑已磨泐无书者姓名

三十八年己未科赐丁士美等三百三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吏部侍郎郭朴撰文中书舎人顾从礼书

四十一年壬戌科赐徐时行【后复姓申】等三百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袁炜撰文大理寺右寺正严恕书

四十四年乙丑科赐范应期等四百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严讷撰文大理寺左寺左评事李中书

隆庆二年戊辰科赐罗万化等四百三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李春芳撰文尚寳司少卿吴自成书

五年辛未科赐张元忭等四百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申时行撰文太仆寺少卿徐继甲书万厯十五年补立【自嘉靖丙戌科至此共十六碑俱在 大成门外西南北向】

万厯二年甲戌科赐孙继高等三百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王爵撰文光禄寺少卿【缺】成楫书

五年丁丑科赐沈懋学等三百一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许国撰文太仆寺少卿冯继文书

八年庚辰科赐张懋修等三百二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叶向高撰文通政使司知事唐尚志书

十一年癸未科赐朱国祚等三百五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王锡爵撰文大理寺左寺副赵应宿书十八年补立

十四年丙戌科赐唐文献等三百四十五名及第出身题名碑无记

十七年己丑科赐焦竑等一百四十七名及第出身题名碑无记

二十年壬辰科赐翁正春等三百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张位撰文通政司经歴章如铤书

二十三年乙未科赐朱之蕃等三百四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陈于陛撰文通政司经歴汤应龙书

二十六年戊戌科赐赵秉忠等二百九十二名及第出身题名碑无记

二十九年辛丑科赐张以诚等三百一名及第出身题名碑无记

三十二年甲辰科赐杨守勤等三百八名及第出身题名碑无记

三十五年丁未科赐黄士俊等二百九十八名及第出身题名碑无记

三十八年庚戌科赐韩敬等三百二名及第出身题名碑无记

四十一年癸丑科赐周延儒等三百四十四名及第出身题名碑大学士叶向高撰文无书者姓名

【谨按日下旧闻载此碑为通政司知事周承禹书】

四十四年丙辰科赐钱士升等三百四十四名及第出身题名碑无记

四十七年己未科赐庄际昌等三百四十五名及第出身题名碑无记

天启二年壬戌科赐文震孟等四百九名及第出身题名碑无记

五年乙丑科赐余煌等三百名及第出身题名碑无记【自万厯至此十八碑在大成门外东南北向】

崇祯元年戊辰科赐刘若宰等三百五十名及第出身题名碑无记

四年辛未科赐陈于泰等三百四十九名及第出身题名碑无记

七年甲戌科赐刘理顺等三百二名及第出身题名碑无记

十年丁丑科赐刘同升等三百一名及第出身题名碑无记

十三年庚辰科赐魏藻德等二百九十六名及第出身题名碑无记

十五年壬午科赐特用出身史淳吴康侯等二百六十三名题名碑大学士周延儒撰文太仆寺少卿朱国诏书【自辛未科至此计六碑在大成门外西南北向谨按朱彛尊进士题名跋云明自永乐二年建进士题名碑于南监十三年防试北京立石太学今不存有之自宣德五年林震榜始宣德讫崇祯十三年碑凡七十一通思陵厌薄进士故将下第举人史淳等百人尽留特用立碑题名云云今考明题名碑自永乐十三年乙未及戊戌辛丑甲辰宣德丁未五碑现存不得谓自宣德五年始亦不得谓碑只七十一通也元三碑祭酒吴苑得于启圣祠土中在康熙三十一年朱彛尊观碑题防在康熙三十年盖元碑未出土时或未之见不应于乙未等五碑概未之见也碑在东者十四在西者十七皆南向在东南者二十二在西者二十四皆北向合之为七十七通焉】国子监题名记碑

额曰国子监题名记文载成化丙戌河东邢让自翰林出为祭酒昉刻名字于石司业安成张业记之后刻丁亥夏五月盖立石年月也自永乐二年祭酒胡俨始监丞以下俱附入嘉靖六年以后乃立石补刻碑在东厢正堂西南向国子监题名记碑

额曰国子监题名记万厯四年礼部侍郎掌祭酒事孙应鳌撰文止祭酒司业题名文载成化丙戌河东邢让立碑石既盈隆庆丁夘钟陵万浩复为碑石又盈乃砻石裒二碑祭酒自胡俨始司业自赵季通始补其遗正其讹彚稡二碑虚左方以俟后哲今邢让碑仅存其一而万浩碑无见祭酒司业题名当以应鳌碑为据在东厢正堂西南向

皇帝谕国子监续题名记碑

刻万厯四年谕额曰国子监续题名记又额曰皇帝谕皆牓书起祭酒萧良有万厯二十三年任堂属依次排列行欵井然天启后迄崇祯陵躐无伦序其为随时补刻无疑在东厢正堂西南向

皇帝谕监丞以下题名碑

刻万厯四年谕额曰皇帝谕监丞以下题名起万厯元年迄三十七年在东厢正堂东南向

钦定国子监志卷四十八

猜你喜欢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一·王祎
  卷十八·张廷玉
  卷之二百八十九·佚名
  卷之四十一·佚名
  一百七十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第四三九谕光绪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一二二二三--四·佚名
  一四七七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审拟四库馆议叙候选供事陈逵叩阍案由招·佚名
  卷之十七·祁韵士
  守拙日录 光绪廿四、廿五年戊戌、己亥·恽毓鼎
   四、论幽默译名·林语堂
  ·沿边各隘·丁曰健
  刘泽清传·张廷玉
  王杲传·张廷玉
  薛显传·张廷玉
  卷三十九·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江史君·唐圭璋

      好事近   寿六十   耳顺恰当年,甲子方周一数。绛县老人曾纪,四百四十五。   孙弘博士适遭逢,马援击蛮未遇。五福祝君全备,更尊荣安富。

  • 第一出--第十七出·张凤翼

    第一出 传奇大意 【靑玉案】〔末上〕人生南北如岐路。世事悠悠等风絮。造化小儿无定据。翻来覆去。倒横直竖。眼见都如许。时来有志须遭遇。却笑风流赋枯树。坎止流行应有数。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一曲飞觞羽!矄柎鹫

  • 九、元剧之时地·王国维

    元杂剧之体,创自何人,不见于纪载。钟嗣成《录鬼簿》所著录,以关汉卿为首。宁献王《太和正音谱》以马致远为首。然《正音谱》之评曲也,于关汉卿则云:“观其词语,乃可上可下之才;盖所以取者,初为杂剧之始,故卓以前列。&rdqu

  • 卷二十七·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七目録【五十五字】鹧鸪天【上】宋祁范纯仁晏几道【十八首】苏轼【三首】黄庭坚【三首】秦观晁补之【二首】李之仪【四首】贺铸【三首】李元膺赵令畤【二首】苏庠【二首】葛胜仲【五首

  • 卷二十六·沈德潜

    ☆李崧字静山,江南无锡人。布衣。著有《芥轩诗集》。○芥轩天真未漓,视天下无不善人,人有讥械者,对芥轩亦无所施,生平在春风和蔼中也。居鹅湖之浣香园,妻子奴婢,萧然自得。晚岁盲于目,诗成,每令童孙书之。○沈庄樗古隶歌银光横

  • 卷六十八·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六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二十二 李绅【字公垂亳州人】 移九江 秋波入白水帆去侵空小五两剧奔星樯乌疾飞鸟江城依落日盆浦看云眇云眇更苍苍匡山低夕阳楚客

  • 卷一百六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九李白秋日链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木落识岁秋瓶氷知天寒桂枝日已緑拂雪凌云端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秋顔入晓镜壮髪凋危冠穷与鲍生贾饥从

  • 第二節 詩詞的語法特點·王力

    由於文體的不同,詩詞的語法和散文的語法不是完全一樣的。律詩為字數及平仄規則所制約,要求在語法上比較自由;詞既以律句為主,它的語法也和律詩差不多。這種語法上的自由,不但不妨礙讀者的瞭解,而且有時候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 卷二百三·毕沅

      ◎元纪二十一 ∷起旃蒙赤奋若九月,尽强圉单阏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泰定帝   泰定二年乙丑,一三二五年   九月,戊申朔,分天下为十八道,遣使宣抚。   诏曰:“朕祗承洪业,夙夜惟寅,凡所以图治者,悉遵祖宗成宪。曩

  • 卷第二百三十二·胡三省

    唐纪四十八〔起旃蒙赤奋若(乙丑)八月,尽强圉单阏(丁卯)七月,乙二年〕。《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七》贞元元年(〔乙丑、七八五〕)1八月,甲子,诏凡不急之费及人赜食皆罢之。〔赜,而陇翻〕。2马燧至行营,与诸将谋曰:「长春宫不下,〔燧,音遂。

  • 卷第四十二·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三十五余煌 王思任 陈函辉 陈潜夫 吴从鲁 何宏仁(傅日炯)高岱(子朗)叶汝■〈艹恒〉 谢震龙(杨守程、杨云门、朱玮、方炯、倪文征、八十九等)李山 刘穆(子肇

  • 补后汉书年表卷一·熊方

     宋 熊方 撰同姓王矦表光武初兴因西都疏爵之制封建宗室故齐武鲁哀汝阴軰以功安成居巢甘里軰以亲皆能乗时蹈运分茅胙土以为藩翼增壮中兴至明章之世乃有东平东海与沛献等各能谦抑令终为一代贤王其蹈宪网者虽或有之然

  • 王诞传·沈约

    王诞字茂世,琅王牙临沂人。是太保王弘的堂兄。祖父王恬,官至中军将军,父亲王混官至太常。王诞年轻时很有才华。晋朝孝武帝逝世,堂叔尚书令王王旬写哀悼文,好久都未写成功,便告诉王诞:“犹少序节物一句。”于是拿出文章给王诞

  • 例言·梁启超

    一本编以发明管子政术为主,其他杂事不备载。一管子政术,以法治主义及经济政策为两大纲领,故论之特详,而时以东西新学说疏通证明之,使学者得融会之益。一古书文义奥啧,领解非易二《管子》一书,传世更少善本,讹夺百出,前此几成废

  • 交际 第三十·王符

    语曰:“人惟旧,器惟新〔二〕。昆弟世疏,朋友世亲〔三〕。”此交际之理,人之情也。今则不然,多思远而忘近〔四〕,背故而向新〔五〕;或历载而益疏,或中路而相捐,悟先圣之典戒〔六〕,负久要之誓言〔七〕。斯何故哉?退而省之〔八〕,亦

  • 究竟一乘宝性论 第四卷·佚名

    究竟一乘宝性论 第四卷后魏中印度三藏勒那摩提译无量烦恼所缠品第六论曰。偈言向说如来藏  十种义示现次说烦恼缠  以九种譬喻此偈明何义。向依如来藏说无始世界来彼法恒常住法体不转变。明如来藏有十种义

  • 法界安立图卷下之上·佚名

      燕山沙门 仁潮 集五游诸佛剎十方佛剎图(说)  东方净土  西方净土图(文十一)  七宝严地  七宝宫宇  莲华浴池行树乐音  宝网舒光  顶光远照化禽演法  寿命长远  往生正因疑城示谪  净土正报

  • 老子本义·魏源

    哲学著作。清魏源撰。自序成书于嘉庆二 十五年 (1820)。合《老子》通行本81章为68章,除夹句 校字外,分章引述前人注释,最后诠以己意。《序》 中认 为《老子》之本义是“黄老之学” 而非 “老庄之学”,其 “言以身治身、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