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项斯

    斯,字子迁,江东人。始未为闻人,因以卷谒杨敬之,杨苦爱之,赠诗云:“几度见诗诗尽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未几,诗达长安,明年擢上第。

    《苍梧气诗》云:“何年画作愁,漠漠便难收。数点山能远,平铺水不流。湿连湘竹暮,浓盖舜坟秋。亦有思乡客,看来尽白头。”

    ○滕迈

    湖州崔刍言郎中,初为越副戎。宴席中有周德华者,刘采春女,善歌《杨柳枝词》,所唱七八篇,皆名流之咏。滕迈郎中一首云:“三条陌上拂金羁,万里桥边映酒旗。此日令人肠欲断,不堪将入笛中吹。”

    溪子曰:“杜牧舍人云:‘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堂前斜带风。’滕郎中又云:‘陶令门前接,亚夫营里拂旌旗。’但不言杨柳二字,最为妙也。是以姚合郎中吟《道旁亭子诗》云:‘南陌游人回首去,东林过者杖藜归。’不称亭而意见矣。”

    迈,登元和进士第。

    ○裴思谦

    思谦及第后,作红笺名纸十数,诣平康里,因宿于里中。诘旦,赋诗曰:“银缸斜背解鸣,小语偷声贺(一作唤。)玉郎。从此不知兰麝贵,夜来新染桂枝香。”

    思谦,开成三年登进士第。

    ○廖有方

    有方,元和十年失意游蜀,至宝鸡西界,窆旅逝者,书版记之曰:“余元和乙未岁落第,西征此,闻呻吟之声,潜听而微忄也。问其疾苦住止,对曰:‘辛勤数举,未遇知音。’盼睐叩头,久而复语,惟以残骸相,馀不能言。俄而逝。余乃鬻所乘马於村豪,备棺瘗之,恨不知其姓字。临岐凄断,复为诗曰:‘嗟君没世委空囊,几度劳心翰墨场。半面为君申一恸,不知何处是家乡。’”明年,李逢吉擢有方及第,唐之义士也。交州人,柳子厚以序送之。

    ○姚合

    张籍《寄合诗》云:“病来辞赤县,案上有丹经。为客烧茶灶,教儿扫竹亭。诗成添旧卷,酒尽卧空瓶。阙下今遗佚,谁占隐士星?”

    《武功县闲居》云:“县去京城远,为官与隐齐。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栖。连舍惟藤架,侵阶是药畦。更师嵇叔夜,不拟作书题。”

    又云:“簿书多不会,薄俸亦难消。醉卧慵开眼,闲行懒击腰。移花兼蝶至,买石得饶。且自心中乐,从他笑寂寥。”

    方干《哭姚监》云:“入室几人成弟子,为儒是处哭先生。”

    ○宋雍

    范摅云:宋雍初无令誉,及婴瞽疾,其诗名始彰。卢员外纶作拟僧之诗,僧清江作七夕之咏,刘随州有眼作无眼之句,宋雍无眼作有眼之诗,诗流以为四背,或云四倒,然词意悉为佳致。卢公诗云:“愿得远公知姓字,焚香洗钵过馀生。”清江诗曰:“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刘随州曰:“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雍诗曰:“黄鸟不堪愁里听,绿杨宜向雨中看。”

    ○段文昌

    文昌父锷,为江陵令。文昌长自渚宫,客游成都,韦南康与奏,释褐为宾从。后刘辟逐佐外邑,高崇文收蜀,召复旧职,指其椅曰:“此犹不足与君坐。”文昌遽请归阙,至兴元西鹄鸣驿,有异僧能前识,谓文昌曰:“去日既逢梅蕊绽,来时应见杏花开。”至京屡升擢,自相位拜剑南节度,西至鹄鸣,僧已物故,杏花方盛。

    文昌镇蜀,有《题武担寺西台诗》云:“秋天如镜空,楼阁尽玲珑。水暗馀霞外,山明落照中。鸟行看渐远,松韵听难穷。今日登临意,多欢笑语同。”

    ○刘郇伯

    郇伯与范ガ郎中为诗友。范曾得一句云“岁尽天涯雨”,久而莫属。郇伯曰:“何不曰‘人生分外愁’。”范甚赏之。(出《北梦琐言》。)

    ○陈彦博

    《恩赐魏文贞公诸孙旧第以导直臣》云:“阿衡随逝水,池馆主他人。天意能酬德,孙喜庇身。生前由直道,没后振芳尘。雨露新恩日,芝兰故里春。勋庸流十代,光彩映诸邻。共喜升平际,从兹得谏臣。”

    白居易为翰林学士,奏云:“今日奏宣令撰李师道请收赎魏徵宅,还其子孙,甚合朕心,允其来奏。臣伏以魏徵太宗宰相,尽心辅佐,以致太平,在其子孙,宜加优┰。事关激劝,合出朝廷,师道何人,辄掠此美。伏愿明敕有司,特以官钱收赎,使还后嗣,以劝忠臣,则事出皇恩,美归圣德。”宪宗深然之。其后有司以为诗题试进士。

    ○郭良骥

    《自苏州至望亭驿有作》云:“南浦菰蒲绕白,东吴黎庶逐黄巾。野棠自发空流水,江燕初归不见人。远岫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独伤春。淮中回首长洲苑,烽火年年报虏尘。”观诗所载,疑李叛时事也。

    ○崔嘏

    施肩吾与之同年,不睦。嘏旧失一目,以珠代之。施嘲之曰:“二十九人及第,五十七眼看花。”元和十五年也。

    ○唐球

    球有诗名,如《临池洗砚》云:“恰似有龙深处卧,被人惊起黑生。”又有“渐寒沙上路,欲暖水边村”,亦佳句也。

    球居蜀之味江山,方外之士也。为诗稿为圆,纳之大瓢中。后卧病,投瓢于江曰:“斯文苟不沈没,得者方知吾苦心尔。”至新渠,有识者曰:“唐山人瓢也。”接得之,十才二三。其《题郑处士隐居》云:“不信最清旷,及来愁已空。数点石泉雨,一溪霜叶风。业在有山处,道成无事中。酌尽一樽酒,老夫颜亦红。”《赠行如上人》云:“不知名利苦,念佛老岷峨。衲补千片,香焚篆一窠。恋山人事少,怜客道心多。日日斋钟罢,高悬滤水罗。”《题青城观》云:“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苔铺翠点山桥滑,松织香梢古道寒。昼傍绿畦薅嫩玉,夜开红灶新丹。孤钟已断泉声在,风动瑶花月满坛。”

    ○白敏中

    敏中诗云:“一诏皇城四海颁,丑戎无数束身还。戍楼吹笛人休战,牧野嘶风马自闲。河水九盘收数曲,天山千里锁诸关。西边北塞今无事,为报东南夷与蛮。”魏扶诗云:“萧关新复旧山川,古戍秦原景象鲜。戎虏乞降归惠化,皇威渐被慑腥膻。穹庐远戍烟尘灭,神武光扬竹帛传。左衽尽知歌帝泽,从兹不更备三关。”崔铉诗云:“边垂万里注恩波,宇宙群方洽凯歌。右地名王争解辫,远方戎垒尽投戈。烟尘永息三秋戍,瑞气遥清九折河。共遇圣明千载运,更观俗阜与民和。”

    王起长庆中再主文柄,意欲以第一人处敏中,恨其与贺拔为友。有文而落魄,因密令亲知述意,俾与绝。敏中忻然曰:“如所教。”既而造门,左右绐以敏中他,迟留不言而去。俄顷,敏中跃出见,于是悉以实告。乃曰:“一第何门不致,奈轻负至交。”相与欢醉。或语于起,起曰:“我比只得敏中,今当更取矣。”遂以第一人处,而敏中居三焉。

    ○魏扶

    扶,登太和四年进士第。大中初,知礼闱,入贡院,题诗云:“梧桐叶落满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曾是当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榜出,无名子削为五言诗以讥之。

    ○马植

    同华解最利。元和中,令狐楚镇三峰。时及秋赋,榜云特加试五场,莫有至者,惟卢弘正请试。已试两场,马植方下解状。植将家子,从事窃笑。楚曰:“此未可知。”既而试《登山采珠赋》。略曰:“文豹且异于骊龙,控斯疏矣;白石又殊于老蚌,剖莫得之。”公大服其精,遂夺解元。后弘正自丞郎将判鹾,俄为植所据,复以手札戏植曰:“昔日华元,已遭毒手,今来鹾务,又中老拳。”植罢安南都护,及除黔南,殊不得意。维舟峡中古寺,寺前有长堤,夜月明甚,见白衣缓步堤上,吟曰:“截竹为筒作笛吹,凤凰池上凤凰飞。劳君更向黔南去,即是陶万类时。”邀问,则失之矣。后自黔南召入为大理,迁刑部,判盐铁,拜相。

    植,字存之,为李德裕所抑,颇怨望。宣宗立,白敏中当国,凡德裕所不善,悉不次用之,故植遂相。

    ○崔铉

    魏公铉,元略之子也。为儿时,随父访韩晋公,指架上鹰令咏焉。吟曰:“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曰:“此儿可谓前程万里也。”宝历三年登第,久居廊庙,三拥节麾。宣宗尝谓侍臣曰:“崔铉真贵人,裴休真措大。”初,李石镇江陵,辟为戎ヘ。一旦告去。既入京华,俄升翰苑。造朝凡三岁,石未离荆渚。崔既秉钧衡,石驰笺贺之,曰:“早拜光尘,叨承眷与,深蒙异分,屡接清言,幸曾辱于厚恩,俯见循于末契。去载分麾南楚,拜节西秦,思贤方咏于嘉鱼,栖止实惭于威凤。宾筵初启,曾陪樽俎之欢;将幕未移,已在陶之下。光生邻部,喜溢辕门。岂惟九土获安,斯亦一方多幸。”乃掌记李骘之词也。

    铉,字台硕。相武宗,与李德裕不叶,罢。复相宣宗,除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封魏国公。宣宗於太液亭上赋诗宴饯,有“七载秉钧调四序”之句,识者莫不荣之。

    ○裴夷直

    夷直,字礼卿。文宗时为右拾遗。张克勤以五品官推与其甥,夷直时为礼部员外郎,劾曰:“是开后日卖爵之端。”诏听,遂著於令。为中书舍人。武宗立,视册牒不肯书,出刺杭州,斥州司户参军。宣宗初,复拜江华等州刺史,终散骑常侍。

    夷直《戏唐仁烈诗》云:“自知年纪偏应少,先把屠苏不让春。倘更数年逢此日,还应惆怅羡他人。”

    ○杨敬之

    敬之,字茂孝。文宗命为祭酒兼太常少卿,是日,二子戎载登科,时号杨家三喜。敬之《华山赋》最为韩愈李德裕所称,士林一时传布。

    “霜树乌栖夜,空街雀报明。”(句。)“碧山相倚暮,归雁一行斜。”(句。)

    ○喻凫

    凫,毗陵人,开成进士也。卒于乌程令。

    “颜凋明镜觉,思苦白知。”(句。)“沧洲迷钓隐,紫阁负僧期。”(句。)“酬难尘鬓皓,坐久壁灯青。”(句。)“沧洲未归迹,华发受恩心。”(句。)

    ○杨衡

    初隐庐山,有盗其文登第者,衡因诣阙,亦登第。见其人,盛怒曰:“‘一一鹤声飞上天’在否?”答曰:“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衡笑曰:“犹可恕也。”

    “随步入青牛谷,青牛道士留我宿。可怜夜久月明中,惟有坛边一枝竹。”(《宿青牛谷》。)

    “都无看花意,偶到树边来。可怜枝上色,一一为愁开。”(《题花树》。)

    《哭李象》云:“白鸡黄犬不将去,寂寞空馀葬时路。草死花开更几年,后人知是何人墓?忆君思君独不眠,夜寒月照青枫树。”

    ○王彦威

    长安旧俗,以不历台省出领廉车节镇者,率呼为粗官,大率重内而轻外。今东京皇城乾元门,旧宣武军鼓角楼也。节度使王彦威有诗刻石在其上,曰:“天兵十万勇如貔,正是酬恩报国时。汴水波澜喧鼓角,隋堤杨柳拂旌旗。前驱红旆关西将,坐间青娥赵国姬。寄语长安旧冠盖,粗官到底是男儿。”彦威自太常博士出辟使府,至兹镇,故有是句。后梁氏建国,其石不知所在。薛能亦有《谢寄茶诗》云:“粗官寄与真抛却,赖有诗情合得尝。”弘文馆旧不置学士,文宗特置一员,以待彦威。为户部侍郎,边兵诉所赐不时,缣皆敝恶,贬卫尉卿。俄为忠武节度,徙宣武,卒。

    ○繁知一

    乐天除苏州刺史,自峡沿流赴郡。时秭归县繁知一闻居易将过巫山,先于神女祠粉壁大书之,曰:“忠州刺史今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诗。为报高唐神女道,速排雨待清词。”居易睹之怅然,邀知一至,曰:“历阳刘郎中禹锡三年理白帝,欲作一诗而不能。罢郡经过,悉去千馀诗,但留四诗而已。”沈期诗曰:“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ウ谷疑风雨,幽崖若鬼神。月明三峡曙,潮满九江春。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王无竞诗曰:“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徘徊作行雨,婉娈梦荆王。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朝无处所,台馆晓苍苍。”皇甫冉诗曰:“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李端诗曰:“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回合藏日,霏微雨带风。猿声寒度水,树色暮连空。悲向高唐去,千秋见楚宫。”居易吟四篇,与繁生同济,卒不赋诗。

    ○雍裕之

    “野酌乱无巡,送君兼送春。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春晦送客》。)

    裕之,贞元后诗人也。

    ○张祜

    《题金山寺》云:“一宿金山顶,微茫水国分。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因悲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入潼关》云:“都城三百里,雄险此回环。地势遥尊岳,河流侧让关。秦皇曾虎视,汉祖昔龙颜。何处枭凶辈,干戈自不闲。”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自倚能歌曲,先皇掌上怜。新声何处唱,肠断李延年。”二章,祜所作宫词也。传入宫禁,武宗疾笃,目孟才人曰:“我即不讳,尔何为哉?”才人指笙囊泣曰:“请以此就缢。”上恻然。复曰:“妾尝艺歌,请对上歌一曲,以泄其愤。”上许。乃歌一声《河满子》,气亟立殒。上令医候之,曰:“脉尚温而肠已绝。”帝崩,柩重不可举。或曰:“非俟才人乎?”爰命其榇,榇至乃举。祜为《孟才人》叹,序曰:“才人以诚死,上以诚命,虽古之义激,无以过也。歌曰:‘偶因歌态咏娇,传唱宫中十二春。却为一声《河满子》,下泉须吊旧才人。’”

    《宁哥来》云:“日映宫城雾半开,太真帘下畏人猜。黄翻绰指向西树,不信宁哥回马来。”

    《感王将军柘枝妓殁》云:“寂寞春风旧柘枝,舞人休唱曲休吹。鸳鸯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画鼓不闻招节拍,锦靴空想挫腰肢。今来坐上偏惆怅,曾是堂前教彻时。”

    祜长庆中深为令狐楚所知,楚镇天平,自草荐表,令以诗三百篇随状表进。祜至京,属元稹在内庭,上问之,稹曰:“祜雕小巧,壮夫不为,或奖激之,恐变陛下风教。”上颔之。由是失意东归,有“孟浩然身更不疑”之句。

    ○李商隐

    杨大年云:“义山诗,陈恕酷爱一绝云:‘珠箔轻明覆玉墀,披香新殿斗腰肢。不须看尽鱼龙戏,终遣君王怒偃师。’叹曰:‘古人措词寓意,如此深妙,令人感慨不已。’”大年又曰:“邓帅钱若水,举《贾生》两句云:‘可怜半夜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钱云:‘措意如此,后人何以企及?’”鹿门先生唐彦谦为诗纂,慕玉溪,得其清峭感怆,盖其一体也,然警绝之句亦多有。

    义山少游,投宿逆旅,主人会客,召与坐,不知其为义山也。酒酣,席客赋《木兰花诗》,义山后就,曰:“洞庭波冷晓侵,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坐客览之大惊,询之,乃义山也。(洪迈《万首唐诗绝句》以《木兰花诗》属之陆龟蒙。)

    ○刘得仁

    《题邵公禅院》云:“无事门多掩,阴阶竹扫苔。劲风吹雪聚,渴鸟啄冰开。树向寒山得,人从瀑布来。终朝天目老,携锡逐回。”

    《悲老宫人》云:“白发宫娃不解悲,满头犹自插花枝。曾缘玉貌君王爱,准拟人看似旧时。”

    得仁,贵主之子。自开成至大中三朝,昆弟皆历贵仕,而得仁苦於诗,出入举场三十年,卒无成。尝自述曰:“外家虽是帝,当路且无亲。”又云:“外族帝王是,中朝亲故稀。翻令浮议者,不许九霄飞。”既终,诗人竞为诗吊之。

    “吟苦晓灯暗,露深秋草疏。旧山多梦到,流水送愁馀。”(句。)“风定一池星。”(句。)

    《宿宣义里池亭》云:“暮色绕柯亭,南山幽竹青。夜深斜舫月,风定一池星。岛屿无人迹,菰蒲有鹤翎。此中休便得,何必泛沧溟。”

    《长信宫》云:“簟凉秋气初,长信恨何如。拂黛月生指,解鬟满梳。一从悲画扇,几度泣前鱼。坐听南宫乐,清风摇翠裾。”

    ○王智兴

    智兴为徐州节度,一日,从事于使院会饮赋诗,智兴召护军俱至,从事屏去翰墨。智兴曰:“闻作诗,何独见智兴而罢?”复以笺陈席上,小吏亦置笺于智兴前。于是引毫立成曰:“三十年前老健儿,刚被郎官遣作诗。江南花柳从君咏,塞北烟尘独我知。”四座惊嗟。监军谓张祜曰:“如此盛事,岂得无言?”祜乃献诗曰:“十年受命镇方隅,孝节忠规两有馀。谁信将坛嘉政外,李陵章句右军书。”左右曰:“书生谄辞耳。”智兴叱曰:“有人道我恶,汝辈又肯否?张生海内名士,篇什岂易得,天下人闻,且以为王智兴乐善矣。”

    ○马戴

    《送客南游》云:“拟卜何山隐?高秋指岳阳。苇乾梦色,橘熟洞庭香。疏雨残虹影,回背雁行。灵均如可问,一为哭清湘。”

    许棠久困名场,咸通末,戴佐大同军幕,棠往谒之,一见如旧相识。留连数月,但诗酒而已,未尝问所欲。一旦,大会宾友,命使者以棠家书授之。棠惊愕,莫知其来。启缄,即知戴潜遣一介恤其家矣。

    戴与姚合善,合有诗云:“天府鹿鸣客,幽山秋未归。吾知方甚善,众说以为非。隔石闻泉细,和风见鹤飞。新诗此处得,清峭比应稀。”又有《送戴下第客游诗》云:“昨夜送君处,亦是九衢中。此日殷勤别,前时寂寞同。鸟啼寒食雨,花落暮春风。向晚离人别,筵收樽未空。”戴酬姚合中字韵诗云:“路歧人不见,尚得记心中。日忆潇湘渚,春生兰桂丛。鸟啼花半落,客散爵方空。所赠诚难答,冷然一榻风。”

    ○郑颢

    颢,宰相之孙。登甲科,以起居郎尚主,有器识,宣宗时,恩宠无比。梦中尝得句云:“石门雾露白,玉殿莓苔青。”续成长韵。此一联,杜甫集中诗也。大中十年,颢放榜后,谒假觐省於洛,生徒饯长乐驿,俄有纪于屋壁云:“三十骅骝一哄尘,来时不锁杏园春。杨花满地如飞雪,应有偷游曲水人。”旧史云:“颢,之子,尚宣宗女万寿公主。因寿昌节上寿回,梦一宫殿,与十数人纳凉联句。既悟,省石门之句十字,怪其不祥。不数日,宣宗弓剑上仙,方悟其事。乃续为十韵云:“间岁流虹节,归轩出禁扃。奔波流畏景,萧洒梦殊庭。境象非曾到,崇严昔未经。日斜乌敛翼,风动鹤梳翎。异苑人争集,凉台笔不停。石门雾露白,玉殿莓苔青。若匪灾先兆,何缘思入冥。御炉虚仗马,华盖负云亭。白日成千古,《金滕》九龄。小臣哀绝笔,湖上泣青萍。”(御炉或作丹墀。)未几,颢亦卒。

    ○李群玉

    群玉好吹笙,善《急就章》,喜食鹅,及授校书郎东归,卢肇送诗云:“妙吹应谐凤,工书定得鹅。”

    《杜丞相筵中赠美人》云:“裙拖六幅潇湘水,鬓耸巫山一朵。貌态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不是相如怜赋客,肯教容易见文君。”

    群玉解天禄之任,而归涔阳,经二妃庙,题云:“小孤洲北浦边,二女明妆共俨然。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犹似含望巡狩,九疑凝黛隔湘川。”又曰:“黄陵庙前春已空,子规啼血滴松风。不知精爽落何处,疑是行秋色中。”群玉疑春空遂至秋色,欲易之。恍若有物,告以二年之兆。时浔阳太守段成式志其事。二年后,果死於洪井。段以诗哭之曰:“曾话黄陵事,今为白日催。老无男女累,谁哭到泉台。”

    群玉,字文山,澧州人。裴休观察湖南,厚延至之,及为相,以诗论荐,授校书郎。

    ○温庭筠

    庭筠才思艳丽,工於小贼,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多为邻铺假手,日救数人。而士行玷缺,缙绅薄之。李义山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宣宗尝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遣求进士对之,庭筠乃以“玉条脱”续,宣宗赏焉。又药名有“白头翁”,温以“苍耳子”为对,他皆类此。宣皇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假其新撰密进之,戒令勿泄,而遽言於人,由是疏之。温亦有言云:“中书堂内坐将军。”讥相国无学也。宣皇好微行,遇於逆旅,温不识龙颜,傲然而诘之曰:“公非长史、司马之流?”帝曰:“非也。”又曰:“得非六参、簿尉之类?”帝曰:“非也。”谪为方城尉。其制词曰:“孔门以德行为先,文章为末。尔既德行无取,文章何以称焉?徒负不羁之才,罕有时之用。”竟流落而死。杜自西川除淮海,庭筠诣韦曲杜氏林亭,留诗云:“卓氏垆前金线柳,隋家堤畔锦帆风。贪为两地行霖雨,不见池莲照水红。”公闻之,遗绢千匹。曾于江淮为亲表辱之,由是改名。

    ○王起

    《和周侍郎见寄》云:“贡院离来二十霜,谁知更忝主文场。杨叶纵能穿旧的,桂枝犹自爱新香。九重每忆同仙禁,六义初吟得夜光。莫道相知不相见,莲峰之下欲徵黄。”

    起,字举之。元和末,为中书舍人。穆宗时,钱徽坐贡举失实贬,诏起覆核。起建言以所试送宰相阅可否,然后付有司。议者谓起失职。李训为相,起门生也,引与共政。文宗尚文好古学,时郑覃以经术进,起以赅博显。武宗时,自东都召为尚书,判太常卿。帝患选士不得才,特命起典贡举,凡四举,士皆知名者,人服其鉴。

    慈恩寺题名云:“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阙宴后,率皆期集於慈恩塔下题名。故贞元中,刘太真侍郎,试《慈恩寺望杏园花发诗》。会昌三年,赞皇公为上相,其年十一月十九日,敕谏议大夫陈商守本官权知贡举。后因奏对不称旨,十二月十七日,宰臣遂奏依前命左仆射兼太常卿王起主文。二十二日,中书覆奏,奉宣旨,不欲令及第进士呼有司为座主,趋附其门,兼题名局席等条疏进来者。伏以国家设文学之科,求贞正之士,所宜行崇风俗,义本君亲,然后升于朝廷,必为国器。岂可怀赏拔之私惠,忘教化之根源,自谓门生,遂成固。所以时风浸坏,臣节何施?树党背公,靡不由此。臣等商量,今日已后,进士及第,任一度参见有司,向后不得聚集参谒,有司宅置宴。其曲江大会,朝官及题名局席,并望勒停。缘初获美名,实皆少隽,既遇春节,难阻良游,三五人自为宴乐,并无所禁,惟不得聚集同年进士,广为宴会。仍委御史台察访闻奏,谨具如前。”奉敕宜依。于是向之题名,各尽削去。盖赞皇公不由科第,故设法以排之。洎公失意,悉复旧态。

    ○丁棱

    “公心独立副天心,三辖春闱冠古今。兰署门生皆入室,莲峰太守别知音。”同时人皆有继和。

    ○姚鹄(原缺)

    ○蒯希逸

    希逸,字大隐。希逸诗:“蟾蜍醉里破,蛱蝶梦中残。”牛相在扬州尝称之。

    ○黄颇

    颇为失第后久方第。《摭言》曰:黄颇以洪奥文章,蹉跎者一十三载;刘纂以平漫子弟,汩没者二十一年;温岐滥窜於白衣,罗隐负冤於丹桂。由斯言之,可谓命能通性,岂曰性能通命者欤?

    韩愈自潮州量移宜春郡,颇学愈为文,亦振大名。颇尝观卢肇为碑版,则唾之而去。颇,宜春人,与肇同乡,颇富而肇贫,同日遵路赴举,郡牧饯颇离亭,肇驻蹇十里以俟。明年,肇以第一名还袁,因竞渡即席赋诗云:“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颇字无颇。

    ○郑畋

    马嵬,太真缢所,题诗者多凄感。郑畋为凤翔从事日,题云:“玄宗回马杨妃死,雨虽亡日月新。终是圣朝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观者以为有宰辅之器。

    懿宗朝,韦保衡路岩忌宰相刘瞻,诬以罪,黜为荆州节度。畋为制词云:“早以文学,叠中殊科,风棱甚高,恭谨无玷。”又云:“安数亩之居,仍非己有;却四方之贿,惟恐人知。”韦路大怒,贬畋为梧州刺史,责刘州司户,命舍人李庚为词,深文痛诋,必欲加害。属懿宗厌代,僖宗立,萧仿辅政,举瞻自代,召归朝廷。至湖南,庚典是郡,出迎江次牌亭,致酒。瞻唱《竹枝词》,送庚酒,命庚酬和。庚曰:“不闲音律。”瞻曰:“君应只解为制词也。”是夕,庚饮鸩而卒。

    畋,字台文,相僖宗昭宗。为人仁恕,姿采如峙玉。

    ○李汇征

    汇征客游闽越,至循州,冒雨求宿。或指韦氏庄居,韦氏杖履迎宾,年八十馀,自称曰,野人韦思明。每与李生谈论,或诗或史,淹留累夕,汇征善谈而不能屈也。论数十家之作,次第至李涉诗,主人酷称善。汇征遂吟曰:“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送客愁。”“华表千年一鹤归,丹砂为顶雪为衣。冷冷仙语人听尽,却向五翻翅飞。”思明复吟二篇曰:“因韩为赵两游秦,十月冰霜渡孟津。纵使鸡鸣见关吏,不知余也是何人。”又曰:“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半是半非君莫问,西山长在水长流。”李生重咏《赠豪客诗》,韦叟愀然变色曰:“老身弱龄不肖,浪游江湖,交结奸徒,为不平事。后遇李涉博士,蒙简一诗,因而ㄣ迹。李公待愚,拟陆士衡之戴若思,中心藏焉。遂隐罗浮,经於一纪。李既云亡,不复再游秦楚。追惋今昔,或潸然。乃持觞而酹,反袂而歌云:“春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相逢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乾符己亥岁,范摅客于川,值汇征,细述其事,云於韦叟之居,观李博士手翰云。汇征后登进士第。按李涉尝过九江,至皖口,遇盗,问何人,从者曰:“李博士也。”其豪首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赠一绝云云。

    ○刘威

    《游东湖处士园林诗》云:“偶向东湖更向东,数声鸡犬翠微中。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樵客出来山带雨,渔舟过去水生风。物情多与闲相称,所恨求安计不同。”

    威,会昌时诗人也。

    ○崔郊

    郊寓居汉上,有婢端丽,善音律。既贫,鬻婢于连帅,给钱四十一万,宠眄弥深。郊思慕无已。其婢因寒食来从事家,值郊立於柳阴,马上涟泣,誓若山河。崔生赠之以诗曰:“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或有嫉郊者,写诗于座。公睹诗,令召崔生,左右莫之测也。及见郊,握手曰:“‘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便是公作耶?”遂命婢同归。至於帏幌奁匣,悉为增饰之。

    ○来鹏

    《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塘庄诗》云:“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风急岭翻迥野,雨馀田水落方塘。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寒食山馆书情》云:“独把一杯山馆中,每经时节恨飘蓬。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蜀魄哭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分明记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

    《鄂渚除夜书怀》云:“鹦鹉洲头夜泊船,此时形影共凄然。难归故国干戈后,欲告何人雨雪天。箸拨冷灰书闷字,枕陪寒席带愁眠。自嗟落魄无成事,明日春风又一年。”

    ○杜牧

    牧为御史,分务洛阳。时李司徒愿罢镇闲居,声妓豪侈,洛中名士咸谒之。李高会朝客,以杜持宪,不敢邀致。杜遣座客达意,愿与斯会,李不得已邀之。杜独坐南行,瞪目注视,引满三卮,问李云:“闻有紫者孰是?”李指之。杜凝睇良久,曰:“名不虚得,宜以见惠。”李俯而笑,诸妓亦回首破颜。杜又自饮二爵,朗吟而起曰:“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气意闲逸,旁若无人。牧不拘细行,故诗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吴武陵以《阿房宫赋》荐于崔郾,遂登第。郾东都放榜,西都过堂,牧诗曰:“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即将春色入关来。”

    “青山隐隐水遥遥,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学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

    ○许浑

    《金陵怀古》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

    《登故洛阳城》云:“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鸦噪暮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又《初春雨中舟次和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同来因书四韵》:“芳草渡头微雨时,万株杨柳拂波垂。蒲根水暖雁初下,梅迳香寒蜂未知。词客倚风吹暗淡,使君回马湿旌旗。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春阴几首诗。”

    浑,润州人,字用晦,圉师之后。大中三年,任监察御史,以疾乞东归,终郢睦二州刺史。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句。)“何郎翠凤双飞去,三十六宫闻玉萧。”(句。)“经年未葬家人散,昨日因斋故吏来。”(句。)“垂钓有深意,望山多远情。”(句。)

    ○雍陶

    《咏双白鹭》云:“双鹭应怜水满池,风飘不动顶丝垂。立当青草人先见,行旁白莲鱼未知。一足独拳寒雨里,数声相叫早秋时。林塘得尔须增价,况与诗家物色宜。”

    陶,蜀川人也。上第后,稍薄亲党。其舅安刘敬之,罢举归三峡,责陶不寄书,曰:“山近衡阳虽少雁,水连巴蜀岂无鱼?”陶得诗愧赧,乃有狐首之思。后为简州牧,自比谢宣城柳吴兴,宾至则折之,阍者亦怠,投贽者稀得见。有冯道明下第,请谒,云与员外故旧。阍者以道明言启之。及引进,陶询曰:“与公昧平生,何云相识?”道明云:“诵员外之诗,仰员外之德,诗集中日得相见,何隔平生也,遂吟曰:‘立当青草人先见,行傍白莲鱼未知。’又曰:‘江声秋入寺,雨气夜侵楼。’又曰:‘闭门客到常疑病,满院花开不似贫。’”陶闻吟,欣狎,待道明如曩昔之友。君子以雍君矜夸而好媚,冯子匪艺而求知。

    陶,字国钧。大中八年,自国子《毛诗》博士出刺简州。

    《天津桥春望》云:“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宫殿闭,金莺衔出上阳花。”

    ○李远

    《失鹤诗》云:“秋风吹却九皋禽,一片闲万里心。碧落有情应怅望,青天无路可追寻。来时白翎犹短,去日丹砂顶渐深。华表柱头留语后,更无消息到如今。”

    《赠写御容李长史》云:“玉座尘消砚水清,龙髯不动彩毫轻。初分龙准山河秀,乍点重瞳日月明。宫女卷帘皆暗认,侍臣开殿尽遥惊。三朝供奉无人敌,始觉僧繇浪得名。”

    远,字求古。大中时为建州刺史。

    ○赵嘏

    《长安秋望》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嘏曾有诗曰:“早晚粗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闲人。”果卒于渭南尉。嘏尝家于浙西,有美姬,惑之。洎计偕,会中元鹤林之游,浙帅窥其姬,遂奄有之。明年,嘏及第,因以一绝箴之,曰:“寂寞堂前日又曛,阳台去作不归。当时闻说沙吒利,今日青蛾属使君。”浙帅不自安,遣一介归之。嘏方出关,逢于横水驿,姬抱嘏恸哭而卒,葬於横水之阳。

    嘏,字承。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钱塘》。)

    ○韦承贻

    承贻,字贻之。咸通八年登第。

    《省试夜潜纪长句於都堂西南隅》云:“褒衣博带满尘埃,独向都堂纳卷回。蓬巷几时闻吉语,棘篱何日免重来?三条烛尽钟初动,九转丹成鼎未开。残月渐低人扰扰,不知谁是谪仙才。”又云:“白莲千杂照廊明,一片平雅颂声。报道第三条烛尽,南宫风月写难成。”

    ○段成式

    成式纪云:“武宗癸亥三年夏,余与张君希复善继同官秘书,郑君符梦复连职仙署。会暇日游大兴善寺,因问《两京新记》及《游目记》,多所遗略。乃约一旬寻两街寺,以街东兴善为首,二记所不具,则别录之。游及慈恩,初知官将并寺,僧众草草,乃泛问一二上人及记塔下画迹,游於此遂绝。后三年,余职于京洛,及刺安成,至大中七年归京,在外一甲周,所留书籍,扌前坏居半,於故简中睹与二亡友游寺,沥血泪交。当时造乐事,邈不可追,复方刊整,才足续穿蠹,然十亡五六矣。

    靖恭坊大兴善寺东廊之南,素和尚院,庭有紫桐四株,素之手植。元和中,卿相多游此院。桐至夏有汗,污人衣如果脂,不可浣。昭国东门郑相尝与丞郎数人避暑,恶其汗,谓素曰:“弟子为和尚伐此木,各植一松也。”及暮,素戏祝曰:“木,我种汝二十馀年,汝以汗为人所恶,来岁若复有汗,我必薪汝。”自是无汗。宝历末,余见说已十五六年无汗矣。素公不出院,转《法华经》三万七千部,夜常有貉子听经。斋时,乌鹊就掌取食。长庆初,庭前牡丹一朵合欢,有僧玄幽题此院诗,警句云:“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踏院门尘。”

    长乐坊安国寺红楼,睿宗在藩时舞榭。东禅院亦曰木塔院,院门西北廊五壁,吴道子弟子释思道画释梵八部,不施彩色,尚有典刑。

    常乐坊赵景公寺,隋开皇三年置,本曰弘善寺,十八年改焉。南中三门里东壁上,吴道玄白画地狱变,笔力劲怒,变状阴怪,睹之不觉毛戴,吴画中得意处。三阶院西廊下,范长寿画西方变,及十六观宝池,尤妙绝,谛视之,觉水入浮壁。院门上白画树石,颇似阎立德。余携立德行天祠粉本验之。西中三门里门南,吴生画龙及刷天王须,笔迹如铁。有执炉天女,窃眸欲语。

    辞:《吴画联句》:“惨淡十堵内,吴生纵狂迹。风将逼人,鬼神如脱壁。(柯。)其中龙最怪,张甲方汗栗。黑夜时,安知不霹雳。(继。)此际忽仙子,猎猎衣舄奕。妙瞬乍疑生,参差夺人魄。(梦。)往往乘猛虎,冲梁耸奇石。苍峭束高泉,角睐警欹侧。(柯。)冥狱不可视,毛戴腋流液。苟能水成河,那更沈火宅?(上人。”)

    通政坊宝应寺。韩,蓝田人。少时常为酒家送酒。王右丞兄弟未遇,每贳酒漫游,尝徵债於王家,戏画地为人马。右丞精思丹青,奇其意趣,乃岁与钱二万,令学画十馀年。今寺中释梵天女,悉齐公妓小小等写真也。寺有韩下生帧弥勒,衣紫袈裟。右边仰面菩萨及二狮子尤入神。又有旧铁石及齐公所丧一岁子,漆子如罗罗,每盆供日出之。寺中弥勒殿,齐公寝堂也。东廊北面,杨岫之画鬼神,齐公嫌其笔迹不工,故止一堵。

    平康坊菩萨寺,佛殿东西障日及诸柱上图画,是东廊迹,旧郑法士画。开元中,因屋坏,移入大佛殿内槽北壁。食堂前东壁上,吴道玄画《智度论》,色偈、变偈是吴自题,笔迹遒劲,如磔鬼神毛发。次堵画礼佛仙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佛殿内槽后壁,吴道玄画消灾经事,树石古险。元和中,上欲令移之,虑其摧坏,乃下诏择画手写进。佛殿内槽东壁,维摩变,舍利弗角膝而转睐。元和末,俗讲僧文淑装之,笔迹尽矣。故兴元郑公尚书题北壁僧院诗曰:“但虑彩色污,无虞臂胛肥。”寺碑阴,雕饰奇巧,相传郑法士所起样也。初,会觉上人以施利起宅十馀亩,工毕,酿酒百石,列瓶瓮於两庑下,引吴道玄观之,因谓曰:“檀越为我画,以是赏之。”吴生嗜酒,且利其多,忻然而许。余以踪迹似不及景公寺画中三门内东门塑神,善继云:“是吴生弟子王耐之手也”。

    翊善坊保寿寺,本高力士宅,天宝九载,舍为寺。初铸钟成,力士设斋庆之,举朝毕至,一击百千。有规其意,连击二十杵。经藏阁规创危巧,二塔火珠,受十馀斛。河阳从事李涿,性好奇古,与僧智增善,尝俱至此寺,观库中旧物。忽于破瓮中得物如被,幅裂污坌,触而尘起。涿徐视之,乃画也。乃以州县图三及缣三十获之,令家人装治之,大十馀幅。访於常侍柳公权,方知张萱所画《石桥图》也。玄宗赐力士,因留寺中,后为鬻画人宗牧言於左军,寻有小使领军卒数十人至宅,宣敕取之,即日进入。先帝好古,见之大悦,命张於韶院。寺有先天菩萨帧,本起成都妙积寺。开元初,有尼魏八师者,常念《大悲咒》。双流县百姓刘乙名意,年十一,自欲事魏尼,尼遣之不去,常奥室立禅。尝白魏云,先天菩萨见身此地,遂筛灰於庭。一夕,有巨迹数尺,轮理成就。因谒画工,随意设色,悉不如意。有僧杨法成,自言能画,意常合掌仰祝,然后指授之。以近十稔,工方就。后塑先天菩萨。凡二百四十首,首如塔势,分臂如意蔓其榜子。有一百四十日鸟树,一凤四翅,水肚树。所题深怪,不可祥悉。幌轩凡十五卷。柳七师者,崔宁之甥,分三卷往上都流行。时魏奉古为长史,进之。后因四月八日赐高力士。今成都者,是其次本。

    崇仁坊资圣寺,净土院门外,相传吴生一夕秉烛醉画,就中戟手,视之恶骇。院门里卢楞伽画。卢常学吴势,吴亦授以手诀,乃画总持三门寺,方半,吴大赏之。谓人曰:“楞枷不得心诀,用思太苦,其能久乎?”画毕而卒。中门窗间,吴画高僧,韦述赞,李严书。中三门外两面上层,不知何人画,人物颇类阎令。寺西廊北隅,杨坦画,近塔天女,明睇将瞬。团塔院北堂,有铁观音,长三丈馀。观音院两廊四十二贤圣,韩画,元中书载赞。东廊北头散马,不意见者,如将嘶蹀。圣僧中龙树商那和修,绝妙。团塔上菩萨,李真画。四面花鸟边莺画。药师菩萨顶上,葵尤佳。塔中藏千部《妙法莲华经》。

    成式,字柯古,文昌之子。博学强记,多奇篇秘籍。常於私第凿池,得片铁,命周尺量之,笑而不言。之密室,时窥之,则有金书小字,报十二时也,其博物类此。终太常少卿。

    《酉阳杂俎》云:一夕,余坐客以递送联句为烦,乃命工取细斑竹,以白金钅沓首,如茶挟,次递联名之。余在城时,常与客联句,初无虚日,小酌求押,或穷韵相角,或押恶韵,或煎茗一碗,为八韵诗,谓之杂联。若志於不朽,则汰拣稳韵,无所得辄已,谓之苦联。联共押平声好韵不僻者,出於竹简,谓之韵牒。出城悉携行,坐客句挟韵牒之语,必为好事者所传矣。因说故相牛公扬州赏秀才蒯希逸诗云:“蟾蜍醉里破,蛱蝶梦中残。”每坐吟之。余因请坐客各吟近日为诗者佳句,有吟贾岛“旧国别多日,故人无少年。”马戴“犭爰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又“骨消金镞在”。有吟僧无可“河来当塞断,(一曰尽。)”山(一曰岸。)远与沙平”。又“开门落叶深”。有吟张祜“河流侧让关”。(一曰山。)又“泉声到池尽”。有吟僧灵准诗“晴看汉水广,秋觉岘山高”。有吟朱景玄“塞鸿先秋去,边草入夏生”。余吟上都僧元楚“寺隔残潮去”,又“采药过泉声”,又“林塘秋半宿,风雨夜深秋”。余识蜀中客庞季子,每云:“寒生易满,秋草长难高。”

    ○韦蟾

    蟾廉问鄂州,罢,宾僚祖饯,蟾曾书《文选》句云:“悲莫悲兮生别离,登山临水送将归。”以笺毫授宾从,请续其句。逡巡,有妓泫然起曰:“某不才,不敢染翰,欲口占两句。”韦大惊异,令随念,云:“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坐客无不嘉叹。韦令唱作《杨柳枝词》。

    蟾,字隐桂,下杜人。大中七年进士登第,初为徐商掌书记,终尚书左丞。

    《赠商山僧》云:“商岭东西路欲分,两间茅屋一溪。师言耳重知师意,人是人非不欲闻。”

    ○李敬方

    《天台闲望》云:“天台十二旬,一片雨中春。林果垂秋尽,山苗半夏新。阳乌晓展翅,阴魄夜飞轮。坐冀无物,分明见北辰。”

    《劝酒》云:“不向花前醉,花应解笑人。只忧连夜雨,又过一年春。”

    《汴河直进船》云:“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敬方,字中虔,登长庆进士第。太和中,为歙州刺史。大中时,顾陶集《唐诗类选》,云:“李歙州敬方,才力周备,兴比之间,独与前辈相近。家集三百首,简择律韵八篇而已。虽前后绝,或畏多言,而典刑具存,非敢避弃。”

    ○李郢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云:“绛霄轻霭翊三台,嵇阮情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宁知北阙元勋在,(汉赐萧何等北阙大第。)却引东山旧客来。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锦衣回。”

    《赠羽林将军》云:“虬髯憔悴羽林郎,曾入甘泉侍武皇。雕没夜知御苑,马随仙仗识天香。五湖归去孤舟月,六国平来两鬓霜。惟有桓伊江上笛,卧吹三弄送残阳。”

    郢,字楚望,大中进士,终於御史。

    杜牧之《湖南正初招郢》云:“行乐及时时已晚,对酒当歌歌不成。千里暮重叠翠,一溪寒水浅深情。高人以饮为忙事,浮世除诗尽强名。看著白芽欲吐,雪舟相访胜闲行。”

    ○李洞

    《上崇贤曹郎中》云:“闲坊宅枕穿宫水,听水分衾尽蜀僧。药杵声中捣残梦,茶铛影里煮孤灯。刑曹树映千年井,华岳楼开万里冰。诗句变风官渐紧,夜涛舂尽海边藤。”

    洞,唐诸王孙也,尝游西川,慕贾浪仙为诗,铸铜像其仪,事之如神。洞为《终南山诗》二十韵,句有“残阳高照蜀,败叶远浮泾”。复曰:“竹烟岚冻,偷湫雨雹腥。远平丹凤阙,冷射五侯厅。”《赠司空侍郎》云:“马饥餐落叶,鹤病晒残阳。”又曰:“卷箔清溪月,敲松紫阁书。”又送僧云:“越讲迎骑象,蕃斋忏射雕。”《上高仆射》曰:“征南破虏汉功臣,提剑归来万里身。闲倚凌烟金柱看,形容消瘦老於真。”复曰:“药杵声中捣残梦,茶铛影里煮孤灯。”《送人归东南》云:“岛屿分诸国,星河共一天。”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惟吴子华深知之。子华才力浩大,八面受敌,以韵著称,游刃颇攻《骚雅》。尝以百篇示洞。洞曰:“大兄所示百篇中,有一联绝唱,《西昌新亭》曰:‘暖漾鱼遗子,晴游鹿引は。’”子华不怨所鄙,而喜所许。

    洞三榜,裴公第二榜,《策夜帘前献诗》云:“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寻卒蜀中。裴公无子,人谓屈洞所致,裴公,贽也。

    洞慕贾岛,铸其像顶戴,常念贾岛佛。

    《送僧游南海》云:“春往海南边,秋闻半路蝉。鲸吞洗钵水,犀触点灯船。岛屿分诸国,星河共一天。长空却归日,松偃旧房前。”

    ○长孙翱

    长孙翱朱庆馀各有《宫词》。翱词曰:“一道甘泉接御沟,上皇行处不曾秋。谁言水是无情物,也到宫前咽不流。”朱词曰:“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对泣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崔橹

    《华清宫诗》云:“银河漾漾月辉辉,楼碍星边织女机。横玉叫清似水,满空霜逐一声飞。”

    “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红叶下山寒寂寂,湿如梦雨如尘。”

    《岸梅》云:“含情含怨一枝枝,斜压渔家短短篱。惹袖尚馀香半日,向人如诉雨多时。初开偏称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行客见来无去意,解帆烟浦为题诗。”

    ○高蟾

    郑谷赠诗云:“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惟应杜紫微。君有君恩秋后叶,可能更羡谢玄晖。”盖蟾有《宫词》云:“君恩秋后叶,日日向人疏。”

    蟾《初落第诗》云:“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栽。芙蓉生在秋江上,莫向春风怨未开。”胡曾亦有《下第诗》云:“翰苑何时休嫁女,文昌早晚罢生。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时谓蟾无躁竞心,后登第,乾符中为中丞。

猜你喜欢
  歴代诗话卷七·吴景旭
  第二十八出 穷追·李渔
  卷二 东游草·刘鹗
  第二折·杨梓
  常建诗卷二·常建
  黄昏过泰山·林徽因
  古风·秋瑾
  乐府雅词巻中·曾慥
  卷三十·陈起
  卷四百二十九·曹学佺
  卷二百九十七·陈廷敬
  卷一百二十五·佚名
  致吴景超梁实秋·闻一多
  仇远词作鉴赏·佚名
  赵希逢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顾鉴中·隋树森

    顾鉴中,生平、里籍均不详。《张小山小令选·附录》录其曲。注“元顾鉴中”。 小令 【正宫】醉太平 出浴图 荡春心火烧,沐天露油浇。侍儿扶起一团娇,掩双酥凤绡。杏花浅露胭脂萼,鸡头新剥珍珠宝,海堂微

  • 十六、余论·王国维

    一由此书所研究者观之,知我国戏剧,汉魏以来,与百戏合,至唐而分为歌舞戏及滑稽戏二种。宋时滑稽戏尤盛,又渐藉歌舞以缘饰故事,于是向之歌舞戏,不以歌舞为主,而以故事为主。至元杂剧出而体制遂定。南戏出而变化更多。于是我国始

  • 莲子居词话卷之二·吴衡照

    易安居士蒙诟抱诬妃子沼吴,重归少伯。美人亡息,再醮荆王。简帙工讹,殊难理遣。世传易安居士再适张汝舟,卒至对簿,有与綦处厚启云云,为时讪笑。今以金石录後序考之,易安之归德甫,在建中辛巳,时年一十有八。後二年癸未,德甫出仕宦

  • 端平诗隽卷三·周弼

    宋 周弼 撰七言律吴山仁王寺山寺凭髙夕未昬上皇曾此定乾坤瓯闽散驿縁江岛龛赭收潮入海门细雨乱花唐辇道淡烟疎柳汉营屯何时汴水东流畔君返宸居臣故园庾楼欲望江山夜转防胡牀曾此对嘉宾伤心皓月长流水回首清风不见人

  • 卷八百八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八十五皮日休【诗五首】樱桃花婀娜枝香拂酒壶向阳疑是不融酥晩来嵬峩浑如醉惟有春风独自扶夜看樱桃花纤枝瑶月弄圆霜半入隣家半入墙刘阮不知人独立满衣清露到明香咏白莲腻於琼粉白於脂京

  • 卷二十四·志第五·地理上·脱脱

        ◎地理上   ○上京路 咸平路 东京路 北京路 西京路 中都路   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里迷兀的改诸野人之境,北自蒲与路之北三千余里,火鲁火疃谋克地为边,右旋入泰州婆卢火所浚界壕而西,经临潢、金山,跨庆、

  • 卷六十七·志第十八·礼乐一·宋濂

        ◎礼乐一   《传》曰:“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致礼以治躬,外貌斯须不庄不敬,则慢易之心入之矣;致乐以治心,中心斯须不和不乐,则鄙诈之心入之矣。古之礼乐,壹本于人君之身心,故其为用,足以植纲常而

  • ●卷四·王恽

    《谷梁子》曰:“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阴也、阳也、天也,三者全然后生。” 天极为南北极,天之枢纽常不动处,譬则车之轴也。《河图》言:“昆仑者地之中也,下有八柱,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

  • 四十八 兼两淮盐课李煦奏盐课请展限奏销摺·佚名

    康熙四十五年五月 管理苏州织造.大理寺卿兼巡视两淮盐课监察御史臣李煦谨奏:恭请皇上万安。 臣煦到任数月,管理盐差,遵奉圣谕,不敢少懈。幸值新例森严之际,臣煦督率该管各官,实力奉行,大伙私贩,皆敛迹消散。间有负盐觅食之流,不

  • 一二○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校勘文津阁全书匠役不敷事致武英殿总裁函·佚名

    一二○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校勘文津阁全书匠役不敷事致武英殿总裁函乾隆五十二年五月十九日启者:现奉旨将文津阁所贮四库全书详加校勘,所有应行挖补讹字及改换篇页之处甚多,卷页浩繁,此间匠役不敷,祈大人遴派武英殿妥熟匠

  • 再论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钱穆

    中国传统之士,其对前有崇奉,其对后有创新,二者可以相和合。孔子为中国两千五百年来学人所共奉,尊之曰:"至圣先师"。但孔子亦有所崇奉,故曰:"甚矣,吾衰也,我久矣不复梦见周公。"而此下儒学传统中,虽永尊孔子,亦非无创新。性与天道

  • 刘经庶·周诒春

    刘经庶 字伯明。年三十岁。生于南京。已婚。子一。初毕业于南京汇文大学。得学士学位。任日本东京中国靑年会书记。宣统三年。自费游美。入芝加哥及西北大学。习哲学及教育。民国二年。得硕士学位。民国四年。著老子

  • 性灵与磁电·李宗吾

    科学上许多定理,最初都是一种假设,根据这种假设,从各方试验,都是符合的,这假设就成为定理了。即如地球这个东西,自开辟以来就有的,经过了若干万万年,人民生息其上,视为固然,于地球之构成,不求甚解,距今二三百年前,出了一个牛顿

  • 卷七十六·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七十六燕义第四十七正义孔氏颖达曰案郑目録云名曰燕义者以其记君臣燕饮之礼上下相尊之义此於别録属吉事案仪礼目録云诸侯无事若卿大夫有勤劳之功与羣

  • 十住经卷第二·佚名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明地第三  诸菩萨闻是  不可思议行  心皆大欢喜  恭敬无有量  即时虚空中  雨众名华香  如云而垂下  供养金刚藏  咸赞言善哉  善哉金刚藏  善说诸大人  护持净戒行 

  • 宋东太一宫碑铭·扈蒙

    宋扈蒙撰。本书鲜见其他传本。宋太宗于983年于开封建太一宫,翌年命扈蒙撰碑文,述建宫史和祀太乙神。

  • 太虚心渊篇·佚名

    太虚心渊篇,撰人不详,似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前半篇为序说,后半篇载五言绝句四十三首,以解释序说之意,主要论述观心见性之道。谓我性既肇,禀受无殊,圆明澄莹,恶种不萌。唯逐缘滞因,贪恋尘欲,意昧识迷,乃背

  • 兜沙经·佚名

    全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册。其内容相当于华严经中如来名号品与光明觉品之部分。玄应音义卷八谓,兜沙经,意译为行业经。玄应音义八曰:‘兜沙经,此译云行业经。’华严经如来名号品之少分及光明觉品之少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