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存心与择法

──二十一年十二月在汕头欢迎会讲──

今天能在汕头中心的市商会与诸位相见,诚为难得!所以不妨乘此好机会,将佛法普通的义理,向诸位谈谈。

一、存心  即普通一般人所谓存心好坏的存心。明显的说,就是各人的精神重心力,注意在什么地方。依佛理来讲,凡人以自私自利为出发点而去作事,谋构成个己的荣誉利益为前提,置公共的幸福于脖后,则无论做什么好事、坏事,或施舍、结缘、修桥、补路等,都为这自私自利的心所笼罩、所驱使。以谋个己的利益幸福为目的,这叫做凡夫心。世界上有了这凡夫心,到极坏的时候,就演成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的种种争斗的惨剧,造出种种不堪设想的痛苦;所以、在佛法中是不取此凡夫心的。还有一种比较前自私自利而造成种种苦恼的凡夫心稍进一步的,就是佛法中所谓小乘心。因为、凡夫完全自私自利,故盲目的造种种业因,致招生死等种种苦果;而小乘是因感觉到世间生死等痛苦,欲脱离了这些苦痛的关系,因之个己不造恶而习善,自修以自度,获得个人的解脱自在。故凡夫是因造业而坠苦,小乘是由不造业而得解脱,较为超胜一层。可是其所站的立场,亦不出为求个人得解脱的自利,故在佛法中名为小乘心。前说的两重心,凡夫固然是自私自利;而小乘求个人的解脱,亦以个人的自利为前提而出发,同是一种不完善的存心。还有一种超越前二种以上,凡所作为,都以利益他人为前提。遇有公众福利的事业,甚至奋不顾身,虽牺牲个己生命亦不足惜,真所谓损己利他,这在佛教叫做大乘心。就是大乘菩萨积极的存心,完全把自己忘了,置诸度外,只管谋公共的利益,大家的幸福,亦即是佛心。所以这大乘心是值得我们人人学习的,大家应当学习的!我们能学习了此种存心,──即把各人的精神的重心力专注在一处,所谓“精诚所到,金石为开”,把心集中力量去做公共道德的事业,那就会渐渐地将自己看轻,容易达到无我的境地。把自私自利心掉转为公众心,这种存心最为完美。倘把这存心扩充范围,普遍而行,即可以成佛。所以、成菩萨、成佛,非向外驰求,是求诸自己,自己能存这大乘心去修习实行,普遍扩大,即是成了佛和菩萨,转凡夫而为圣者了。但这菩萨心和佛心,非灵奇玄妙的,而是“人人本具,各各不无”的,所以人人皆应学习。如一家庭中互相亲爱,尤其是父母爱娇儿,会把全副的精神去教训、养育,忘记了自己的勤劳辛苦,这就是极完善的慈爱心。若个个人把这父母爱儿子的心扩充范围,去爱宗族、乡里、社会、国家,乃至全世界人类,努力实行,那就各人现前的心,即同佛心和菩萨心无二无别。我们能学习菩萨心和佛心去爱护一切,则自然可得到美满的效果。如一家庭中各人皆以他人利益为前提,不怕个己的困苦艰辛,那这家庭中便呈现美满和幸福的现象!再推到社会团体,一团体中的人员,都以公众心去求整个团体的发展光荣,不畏个人的艰苦,这团体便自然地发展腾达。如中国年来极力企图民族的自由平等,谋人民的幸福,固能大家都本大乘的公共心去做到,则人人相爱、努力,中国即可强盛,同时、一切的天灾人祸,亦渐形于消灭,便成了一个无内患和外侵的强健国家,再推至世界,人人都以全世界人类的福利为前提,即世界上一切相斗争杀的恶事,皆可息灭,便成了真正自由平等的乐园!所以、我们欲想家庭好、社会好、国家民族好、乃至国际人类好,需要根据这种大乘心去做;同时、这大乘心做到究竟成功,便成了菩萨或佛。中山先生说:世人仁爱心有三:一、救国的仁爱心,二、救人的仁爱心,三、救世的仁爱心。这三种就是大乘菩萨所发的心,做到圆满,即成佛心。故中山先生谓佛为救世之仁,就是把世界种种博爱事业皆包括在内;而在中山先生,则在实行救国救民的心。所以、我们能把自己忘了而为公众,则便成了菩萨心,再广大扩充,即是佛心。佛心是爱一切众生如一子,如世人有甲乙二子,甲美乙丑,即把全副精神注意于甲,有偏爱心;而佛是博爱众生如一独子,若有众生受苦,比自还苦,众生受乐,还同自乐,如此佛心,人人应学,即菩萨亦学佛心而成佛。所以、现在我们应人人去学习菩萨心而成佛心。既学习菩萨心和佛心,把自私自利的凡夫心和小乘心放弃,即成善良的存心。但存心虽善,要寻择好的方法,使其动机成最善良的存心,而坚固不发生动摇。

二、择法  要把前说的为公忘我的大乘心建立起来,使充实力量,不生动摇,那第一、须要信心,以信心为基础,才能坚固实力。中山先生所谓:“有信仰方有力量”。但我们怎样去建立信心呢?这就要放大眼光去观察世界历史上古今所有的人物,那人格极伟大的,学识极圆满的,道德极高尚的,就可依而立信。如佛是人格、学识、道德最完美者,但并非创造或主宰世界的,而是觉悟到亲证到宇宙万有真相的,从证的境界中而流露出无量的言教,自古迄今,有无量数弟子──僧众──依法修行而证佛所证。所以、我们应依佛、法、僧为凭证,而去建立真正的信心。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本,长养一切诸善根”。有了信心,则学习佛法中的大乘菩萨心,去为公众利益事业而服务社会,就容易达到无我的境地,所以须从佛法去立信。第二、要行十善规范,就是各人在行为上要有一定的规范。在佛教中最普通的规范,即是十善业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前三是身业,后三是意业,中四是口业。能够在行为做到十善,则得益莫大;如不杀生即成仁爱,乃至不愚痴即得智慧,故人人要依十善业道而规定行为。第三、须修般若智慧:即除去种种的邪见、邪分别、邪思维,依佛理去悟解,便可得到般若真智慧。得到了般若真智,便如杲日当空,破除一切黑暗,无明荡尽,烦恼消除,就同佛一样地去证到万象森罗的真理。

十善业道与般若智慧的义理,广而且深,因此次是来贵地讲十善业道经与般若心经,所以、现在先略略地说其大意,详细还要讲经时再说。二五五六、一二、九。(守志记)(见海刊十四卷四期)


猜你喜欢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九·佚名
  曹源和尚住饶州妙果禅寺语录·曹源道生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八·念常
  大方广佛华严经吞海集序·道通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六卷·龙树
  偈颂品第十·佚名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九·净挺
  众经目录卷第五·静泰
  楞严经卷第二文句·智旭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八·宗喀巴
  卷第十·佚名
  功德品第四·佚名
  卷第七·佚名
  与 止 安 书·太虚
  卷第十三(大乘录入藏目)·费长房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十·董康

      ○蝴蝶夢   此近時人據小說莊子休鼓盆思大道而作。又有元人蝴蝶夢。則記包拯事。【另載。】   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爲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喩適志歟。不知周也。俄而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爲蝴蝶歟

  • 残春·徐志摩

    昨天我瓶子里斜插着的桃花是朵朵媚笑在美人的腮边挂;今儿它们全低了头,全变了相:——红的白的尸体倒悬在青条上。窗上的风雨报告残春的运命,丧钟似的音响在黑夜里叮咛:“你那生命的瓶子里的鲜花也变了样:艳

  • 希澹园诗集原序·虞堪

    吴中虞先生名堪字胜伯其先蜀郡人宋丞相雍国忠肃公七世孙文献故家也从叔祖侍讲文靖公元至治天厯间职居馆阁其为文也圭斋欧阳公实称其粹然自成一家左右逢源各识其职有道园学古録类槀行于世先生以叔祖之文散逸者多乃复博

  • 子渊诗集卷四·张仲深

    (元)张仲深 撰○七言律诗寒山寺姑苏九月荒城路一水回环客艇多万里西风吹落日五更渔火乱沧波江村夜逈传钟鼓池馆秋深老芰荷欲问兴亡吴越事道人为我发长歌曹娥庙【用石上诗韵】淑女贞诚贯九霄身随父榇入寒潮一江大浪名长

  • 卷三百七十五·列传第一百三十四·脱脱

        邓肃 李邴 滕康 张守 富直柔 冯康国   邓肃,字志宏,南剑沙县人。少警敏能文,美风仪,善谈论。李纲见而奇之,相倡和,为忘年交。居父丧,哀毁逾礼,芝产其庐。入太学,所与游皆天下名士。时东南贡花石纲,肃作诗十一

  • 卷五十九·谷应泰

      ○庚戌之变嘉靖二十九年夏六月,俺答寇大同境,溃墙入。悉精兵伏沟壑中,而以老弱百骑往来为饵。侦骑信之,报总兵张达。达素以果锐敢入至大将,意轻之。合兵,兵未合,而遽率麾下驰击之。伏发,   围达数匝。马蹶,遂见杀。副帅

  • 卷第三十八·胡三省

    汉纪三十〔起旃蒙大渊献(乙亥),尽玄黓敦牂(壬午),凡八年。〕《王莽下》天凤二年〔(乙亥、一五)〕①春,二月,大赦天下。②民讹言黄龙堕死黄山宫中,〔晋灼曰:黄山宫在槐里。黄图:黄山宫在兴平县西三十里。〕百姓奔走往观者有万数。莽

  • 涌幢小品卷之十一·朱国祯

    韵均五帝之学曰成均。古无韵字。韵即均也。周人立太学。兼五帝二代之名。东学为东序。西学为瞽宗。北学为上庠。南学为成均。鹖冠子。五音不同均。可喜一也。太学、国学。汉晋时名也。隋大业中。更名国子监。入国朝因

  • 二百二十八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五十六年二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太平无事。米价照常,每石一两至一两一钱不等,百姓安业。谨将正月分晴雨录,恭呈御览,伏乞圣鉴。 朱批:知道了。

  • 第四卷 陆军·缪荃孙

    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张之洞秦练兵改用洋操折窃臣前因海氛粗定,愤兵事之不振,由锢习之太深,非认真仿照西法,急练劲旅,不足以为御侮之资,拟在江南练陆军万人,而以洋将管带操练。其经费在江南自借洋款项下拨用。于本年闰五

  • 李腄传·刘昫

    李腄因父亲的功劳封官,任太常寺协律郎,后升任卫尉少卿。他的生母早逝,由晋国夫人王氏抚养,到王氏去世,李晟因为他不是王氏亲生儿子,命他穿纟思麻丧服服丧,他哭叫着不愿意,李晟被他感动了,因此让他穿对亲生母亲的齐衰丧服服丧。

  • 卷二百六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六十九舆地考【一】【臣】等谨按马端临舆地考以禹贡九州为纲凡自宋以前之郡县皆析载於其下盖本杜佑通典之例顾其间分配疆域有不尽足据者禹贡分州但有山川之限非若後世郡国之书有四至八

  • 絜齋毛詩經筵講義卷一·袁燮

    詩序一國史明乎得失之迹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風其上達于事變而懷其舊俗者也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臣觀先王盛時禮樂教化薫蒸陶冶人人有士君子之行發而為詩莫非性情之正流風

  • 第三章 商不行大同则人种生诈性而多余货以殄物·梁启超

      若夫商业之途,竞争尤烈。高才并出,骋用心计,穿金刻石,巧诈并生,由争剥之故,故造作伪货以误害人,若药食、舟车,其害尤烈者矣。即不作伪,而以劣楛之货妄索高资,欺人自得,信实全无,廉耻暗丧。及其同业之争,互相倾轧,甲盛则乙妒之,

  • 卷十二·何楷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十二 明 何楷 撰 周昭王之世诗二篇 执竞祭成康也昭王之世始以成康备七庙此其日祭之诗也【朱子云此昭王以後之诗昭王名瑕成王孙康王子按天子庙制先儒所说不同有谓代各异制者礼纬稽命证

  • 卷五十四·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五十四道统三程子门人程门弟子亲炙伊川亦自多错盖合下见得不尽或后来放倒盖此理无形体故易差有百般渗漏【以下总论】问程门谁真得其传曰也不尽见得如刘质夫朱公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四·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四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三复次嗢拖南曰摄无性知等密意等所行通达与随入差别依为后 问三种自性相等五法。初自性。五法中几所摄。答都非所摄。问第二自性几所摄。答四所摄。问第三自

  • 通玄真经注·朱弁

    通玄真经注。宋人朱弁《宋史□艺文志》着录作十二卷,现残存前七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