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實論弟六
天地與其所産焉(四十九),物也。【天地與所産物,皆物也。】
物以物其所物而不過焉,實也。實以實其所實而不曠焉(五十),位也。【如大木取其勝棟梁之任,細木取其勝榱桷之任,而不過焉謂之實也。勝棟梁之任者,取以爲棟梁;勝榱桷之任者,取以爲榱桷,而不曠廢謂之位也。】出其所位,非位;【棟梁爲榱桷,榱桷爲棟梁,非位也。】位其所位焉,正也。
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以其所不正(五十一),疑其所正。【因有不正者,慮其所謂正者亦有不正。言當審察之也。】
其『正』者,正其所實也;正其所實者,正其名也(五十二)。【如能勝棟梁、榱桷者,實也;謂之棟梁、榱桷者,名也。】
其『名』正,則唯乎其彼此焉。【舊注:『唯』,應辭也。】謂彼而彼不唯乎彼,則彼謂不行。謂此而此不唯乎此(五十三),則此謂不行。
其以當不當也,不當而當亂也(五十四)。【謂者,呼其名也。呼彼而彼不應乎彼,則彼之呼不行;呼此而此不應乎此,則此之呼不行。由其所以當之者,不當也。不當而妄以當之,則亂也。】
故彼,彼當乎彼,則唯乎彼,其謂行彼。此,此當乎此,則唯乎此,其謂行此。其以當而當也,以當而當,正也。
故彼,彼止於彼;此,此止於此。可。【止于彼,不呼以此;止于此,不呼以彼。則可。】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呼此爲彼,則彼且轉爲此;呼彼爲此,則此且轉爲彼。不可。】
夫名實謂也。知此之非此也(五十五),知此之不在此也,則不謂也(五十六)。知彼之非彼也,則不謂也(五十七)。
至矣哉,古之明王!審其名實,慎其所謂。至矣哉,古之明王!
《公孫龍子注》一卷訖。
太歲在旃蒙赤奮若閏四月番禺汪氏微尚齋校刊。
九曜坊翰元樓書籍鋪雕印。
校记
(四十九)『焉』,中華本作『者』。
(五十)四庫本、中華本均無『而』字。
(五十一)中華本無此一句。
(五十二)這兩句四庫本作『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疑其所正,其正者正其所實也。正其所實者,正其名也』。
(五十三)『而』後之『此』,四庫本、中華本均作『行』。
(五十四)四庫本、中華本均無後一『當』字。
(五十五)中華本『非』字後無『此』字。
(五十六)『則』,中華本作『明』。
(五十七)此句中華本作『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則不謂也』。
猜你喜欢 论?第五十四·桓宽 改过之法·袁黄 诫盈第三十四·佚名 卷九十五 程子之书一·黎靖德 賞罰第十九·徐干 孟子説卷五·张栻 松阳讲义卷十一·陆陇其 双桥随笔卷一·周召 第六章 27·辜鸿铭 卷三十五·毛奇龄 卷三十六·佚名 卷一百三十五·佚名 卷四·赞宁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