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宫备览卷一

○始生

礼记内则篇曰国君世子之生告于君接以太牢宰掌具三日卜士负之吉者宿斋朝服寝门外诗负之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保受乃负之宰醴负子赐之束帛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子凡接子择日冡子则太牢异为孺子室于宫中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寛裕慈恵温良恭谨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他人无事不往西汉贾谊传曰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使士负之有司斋肃端冕见之南郊见于天也过阙则下过庙则趍孝子之道也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己行矣本朝太庙皇帝纪曰后唐天成二年上生于洛阳夹马营昭宪皇后尝梦日入懐而娠降诞之夕室中光耀如昼异香经宿不散幼时从学不为嬉戏暮归必令羣儿前导上徐步中衢容色庄毅行者往往避之

臣某曰重始生所以重天命也曷言乎重天命异日之继承国家者在是也或曰圣哲之生实出天意必有以异乎人也重其始生岂以其异于人乎曰不然昔者后稷之生也克岐克嶷无灾无害文王之生也在母不忧在傅不勤彼后稷文王之异乎人与艺祖始生之祥亦无以异而天命之眷顾所以基有周基我宋者固在是也然天之生大圣也不数后稷文王与夫艺祖岂常见哉孟子曰天与子则与子则凡可以继承吾国者皆天意也皆天意则凡所以重其始生者皆重天命也是故古者虽国君世子生而犹接以大牢负以卜士斋宿择日之仪桑弧蓬矢之射且择诸母以为之师保葢无所不致其敬也况于王者之太子乎此贾谊所谓自为赤子而教己行而其初必谨于郊见者亦曰天命在所重也书曰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而春秋子同生之书传者犹曰以太子之礼举之注亦曰重始生也则夫承祧主器上应天心下符人望者又当如之何其谨重也哉

○入学

西汉贾谊传曰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学学者所学之官也学礼曰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则亲疎有序而恩相及矣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差而民不诬矣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徳则圣智在位而功不遗矣帝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则贵贱有等而下不踰矣帝入太学承师问道退习而考于太傅太傅罚其不则而正其不及则徳智长而治道得矣此五学者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矣

又曰三代之礼春秋入学坐国老执酱而亲馈之所以明有孝也行以鸾和步中采齐趍中肆夏所以明有度也本朝干道八年宰执进呈讨论上丁释奠皇太子入学之仪上曰礼记文王世子篇载太子入学事甚详宰臣梁克家奏曰入学以齿则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古人所以教世子如此宰臣虞允文奏曰此事备于礼经后罕有举行者上曰可令有司讨论以闻

臣某曰学之为王者事其已乆矣自逊志时敏积而至于徳修罔觉之余自日就月将极而至于缉熙光明之盛其功用甚大而太子之始入学则特使之知有君臣父子之伦尊卑长幼之序而已然尧舜之道本诸孝悌孝悌之道在于徐行疾行之间夫茍以先长后长之义充之虽尧舜之道不外是也况入学以齿国之秀选俊造与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皆在焉以国之储贰而下与多士伍则骄吝矜侈之习固己潜消阴化其中且坐国老使执酱而亲馈之周旋揖逊于簠簋俎豆之间罄折登降于步趣律度之内目熟体喻而孝悌恭敬之心油然而生然后承师问道益増其所未能则异日光明盛大之学固无所不至非若后世尊师重傅而徒曰讲读训谕而已也然则干道间宰执乞讨论上丁释奠皇太子入学之仪而上可其奏其知所本者欤

○立教

礼记王制篇曰乐正崇四术立四教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太子王子羣后之太子皆造焉文王世子篇曰凡学世子必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钥皆于东序小乐正学干大胥赞之钥师学戈钥师赞之胥鼓南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

又曰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

又曰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君之于世子也亲则父也尊则君也有父之亲有君之尊然后兼天下而有之是故养世子不可不谨也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本朝至道元年立寿王为皇太子谓太子宾客李至等曰朕以太子仁孝贤明尤所钟爱赖正人辅之以道诗书礼乐之道可禆益太子者皆卿等素习不假朕多训也

臣某曰典乐之教始于舜之命夔而详于周官之大司乐尝考其故然后知胄子与夫合国之子弟诚非乐不可以教也何者此教之本也人之情贵不与骄期而骄自生富不与侈期而侈自生彼生长乎富贵则所以转移其气质者葢不一也于是教之以乐使之弦歌以养其耳目舞蹈以养其血气习闻乎铿锵节奏之音熟识乎缀兆舒疾之文浃洽其心志荡涤其思虑优游而自求之餍饫而自趋之跃如以发而一归中和然则教之入人也深无切于乐者胄子且然而况于教王太子者乎乐正所掌之四教虽合礼乐诗书言之而乐所以修内礼所以修外交相养而无二理也故曰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惜哉后世以礼乐为虚文有司具其器而不识其意而典乐之教荡然无复存汉元帝善鼓琴瑟吹洞箫分列节度穷极幻眇特以为玩好之习此臣所以动惓惓思古之心也无已则日以诗书礼乐之道以训导之如太宗皇帝所以告李至者庶乎可矣

东宫备览卷一

猜你喜欢
  第十五卦 谦 地山谦 坤上艮下·佚名
  迩言卷二·刘炎
  大学衍义卷五·真德秀
  第十三章 22·辜鸿铭
  尚书句解卷四·朱祖义
  卷十二·林岊
   列御寇第三十二·刘文典
  提要·李如圭
  卷三·王引之
  卷三十·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百·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七·唐慧琳
  卷第二十三·道原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四卷·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一·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魏元旷

     清江杜作航(苇如),馆选后居忧。光绪丙申,予北上,遇于汉皋,见橐中诗,取而论之,亦话之亚也。苇如不作诗,仅于此得其二首,久存之箧,不忍终弃,并箧中旧有及近所得,次为《后编》。  

  • 第二十九出 攀辕·李渔

    (外扮耆老扶杖上)世上清官不易逢,忍教慈母遇兵凶。攀辕卧阻行师辙,稍尽吾民爱戴衷。——自家非别,汀州府城一个任事的耆民便是。自从山兵扰乱以来,把一个富庶地方,变做凋残世界。亏得地方有幸,到了一位刑厅,年纪不过

  •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八上·杨慎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八上第八段 说五代史 定风波雨汗淋漓赴选场,秀才落得甚干忙。白发渔樵诸事懒,萧散。闲谈今古论兴亡。 虞夏商周秦楚汉,三分南北至隋唐。看到史官褒贬处,得避。不摇纨扇自然凉。诗

  • 列传第七 十一宗诸子·欧阳修

    玄宗三十子:刘华妃生琮、第六子琬、第十二子璲,赵丽妃生瑛,元献皇后生肃宗皇帝,钱妃生琰,皇甫德仪生瑶,刘才人生琚,武惠妃生一、第十五子敏、第十八子瑁、第二十一子琦,高婕妤生璬,郭顺仪生璘,柳婕妤生玢,钟美人生环,卢美人生瑝,阎

  • 卷一百二十 景祐四年(丁丑,1037)·李焘

      起仁宗景祐四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戊寅,賜蔡州學田十頃。   壬午,命侍御史知雜事姚仲孫同詳定茶法。詳定茶法所請自今商人對買茶、全買茶,每一百貫六十貫見錢,四十貫許金銀折納,從之。   詔禮部貢院,諸州

  • 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马议员之艳史(名士风流)·李定夷

    议员马小进,娶女伶金镶玉为妾。金义父陈某以拐女控马于地方厅,马亦控陈欺诈取财。检察厅开庭预审,马称两次交洋共九百元。检察官询以有何凭据,马不能答。陈则坚不承认。马称分两次交,一次八百元,一次一百元,系金镶玉所眼见。

  • 序·缪荃孙

    广东阮志,有前事略,近宁郡志,遂述大事,甘陕两志,亦列兹目。今特首著,似因实创。编年系目,一如鲁经。列国之建,分民而治。自汉以后,刺史都督,当古方伯,迄于明清,一邦之长,名称不同,皆其类也。不有提纲,何以检核?方域安范,牧帅拜罢,郡邑

  • 忠贞录卷三·李维樾

    明李维樾林増志同编悼忠诗曹睦【翰林庶吉士】朔吹惊朝卷赤旌孤臣持节值艰贞纲常頼振千秋重生死真如一髪轻心对苍苍诚激烈身殱汶汶独清同不减壎篪雅愁听山阳笛里声杨景衡【福建左叅政】主圣臣忠未易论运扶义仗汉乾

  • 谢瀹传·萧子显

    谢瀹字义洁,是陈郡陽夏人。祖父谢弘微,宋朝时任太常。父亲谢庄,曾任金紫光禄大夫。谢瀹四兄名叫谢..、谢月出、谢颢、谢山从,世人称谢庄以风、月、景、山、水给儿子起名。谢颢字仁悠,少时淡泊宁静。初仕任秘书郎,逐渐升至太

  • 玉坡奏议原序·张原

    玉坡奏议原序门人三原张维德维哲泣捧其父玉坡子所为诸奏议遗稿再拜而言曰予先人以谏死矣夫何憾所不朽者固炳炳在斯幸惠以一言俾椟而世世守焉孤之愿也予敛祍而读之叹曰危言哉危行哉有道之邦哉玉坡子名原字士元学问习于

  • 第四章 孔子及其时世·张荫麟

    第一节鲁国的特色当春秋时代,鲁是一个弱国,始受制于齐,继受制于吴,终受制于越。但它也是列国中文化最高的。宗周的毁灭和成周在春秋时所经几度内乱的破坏,更增加鲁在文化上的地位。前540年,晋韩宣子来聘,看到鲁太史所藏的典

  • 既往不咎的宽恕精神·孔子

    【原文】 哀公问社①于宰我②。宰我对曰:“夏后氏③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④。” 【注释】 ①社:土神。这里指得是社主,即土神的牌位,用木头制成。哀公问用什么做社主好

  • 春秋辨义卷二十·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襄公一己丑○简王十四年崩元年○晋悼公周元年齐灵十年衞献五年蔡景二十年郑成十三年曹成六年陈成二十七年杞桓六十五年宋平四年秦景五年楚共十九年吴寿梦十四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防晋栾黡宋华元衞甯

  • 提要·车垓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内外服制通释    礼类二【附录】提要【臣】等谨案内外服制通释七卷宋车垓撰垓字经臣天台人咸淳中由特奏名授迪功郎浦城县尉以年老不赴德祐二年卒垓及从兄若水皆受业于季父安行安行受业

  • 卷三·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三学三省察 知行 致知存得此心便是要在这里常常照管若不照管存养要作甚麽用【以下论省察】问自来见得此理真无内外外面有跬歩不合道理便觉此心慊然前日侍坐深

  • 卷第十五(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十五(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三分初受戒法上佛在王舍城告诸比丘。过去有王名曰郁摩。有四庶子。一名照目二名聪目三名调伏象四名尼楼。聪明远达并有威德。第一夫人有子。名曰长生。顽薄丑陋

  • 二 集·佚名

    第一 科刑罚品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中给孤独园,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彼等诸比丘应诺曰:&ldquo;大德!&rdquo;世尊曰:&ldquo;诸比丘!此等是二种罪。云何为二?现世之罪与后世之罪。又,诸比丘!云何为现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