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宫备览卷二

○师傅

礼记文王世子篇曰凡三王教世子立太傅少傅以养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太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太傅之徳行而审喻之太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徳成也师也者敎之以事而喻诸徳者也保也者谨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记曰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语使能也君子曰徳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国治君之谓也

西汉贾谊传曰昔者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徳义师导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于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宴谓安居】故乃孩提有识三公三少因明仁孝礼义以道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毌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不能不楚言也

唐顺宗本纪曰立为皇太子喜学萟礼重师傅见輙先拜

本朝庆厯七年讲筵读贾谊传论三公三少皆天下端士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上曰朕昔在东宫崔遵度张士逊冯元为师友此三人皆老成人至于遵度尤良师也

绍兴五年建国公出合范冲除翊善朱震除赞读上曰朕命建国公至资善堂见范冲朱震当设拜葢尊师重傅不得不如此

臣某曰务学不如务求师虽夫人犹当知之况于教太子乎记礼者所载三王世子定师傅至于徳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国治其所系甚大贾谊所陈教太子之说谓习与正人居不能毌正习与不正人居不能毌不正犹生长于齐楚之异其说愈明矣尝观春秋时晋悼公以羊舌肸习于春秋使教太子楚庄王之为太子也朝于婴齐而夕于侧师傅固未始不择而事之亦必以礼也晋侯问锺仪以君王何如对曰其为太子也师保奉之晋侯与鲁襄公宴于河上问公年季武子对曰会于沙随之岁寡君以生然则春秋列国犹皆以太子为重师傅左右朝夕讲究如晋公卒然所问皆得以平时所讲学者而对况有道之长如三代者乎汉如叔孙通为太子太傅方髙帝意爱一偏废立未定通力諌之可谓无忝厥职者矣文帝有一贾谊不用以辅太子乃出以傅长沙又傅梁王而使刑名之晁错得以长景帝刻薄之资景帝又以周亚夫鞅鞅非少主臣而启佑后人则畀之窦婴田蚡辈赖武帝英伟犹未能转移其习汲黯尝以父任为太子洗马武帝不终用之而江充乃得以投其奸然则汉犹不足以望春秋诸国况三代乎国朝东宫多用老成既已严师傅之择见辄设拜又必重尊崇之礼则固宜仁庙孝庙皆为圣天子也

○讲读

唐百官志太子侍读无常员掌讲导经学

陈夷行传曰夷行充翰林学士兼皇太子侍读诏五日一入长生院侍太子读经

韦绶传曰绶充太子诸王侍读时穆宗在东宫方幼绶以人间鄙说戏言以取悦太子宪宗不悦谓侍臣曰凡侍读者当以经义辅导太子纳之轨物绶乃罢本朝政和五年左庶子李诗言臣兼侍读职当读史窃惟史之所书善恶兼列治忽并载其间固有不足为皇太子读者欲望许臣于所读史每甄别遇有不足知者姑置勿读庶几皇太子为学日益而见闻一归于正是日诏曰经以载道史以纪事皇太子始学当先稽古明道以趋先王之正而史之所载治乱纷错是非杂揉智不足以胜之则汨乱其聪明非所先也可令东宫讲读官罢读史书一导以经术迪其初心开其正路庶遵王之道而不牵于流俗焉

宣和元年皇太子奏昨奉圣旨令侍读耿南仲讲孟子今已讲毕合续讲大经臣窃以孔子之言诗曰迩之事父逺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臣于鸟兽草木之名固愿多识以益浅陋况事父事君忠孝之道具在于诗尤臣务学所当先者伏望特降睿旨令耿南仲讲诗从之

靖康元年侍御史胡舜陟言中书舍人胡说之乞令皇太子讲孝经读论语间日读尔雅而废孟子臣窃谓孔氏之后深知圣人之道者孟轲氏而止耳说之何人乃以为百家而黜之使皇太子不闻七篇之义以开发智慧愿诏东宫官依旧例先读论语次读孟子诏从之

臣某曰学不贵乎博而贵乎精诵习不贵乎多而贵乎择扬雄氏有曰多闻守之以约多见守之以卓精且择其卓约之谓乎东宫侍读官始建于唐而必専导以经学本朝因之侍读设官始于元佑伴读说书始于嘉佑然则东宫讲读之官莫备于本朝而其所讲读亦未有不先经而后史也真宗皇帝尝作元良述以示太子其略曰欲全其徳在修其身欲修其身在勤于学所以勤于学者必首及于读易诵书阅诗观礼而遗编旧史则次之至作劝学吟之意持(以下原本俱缺)

东宫备览卷二

猜你喜欢
  商书·咸有一德·佚名
  第五卦 需 水天需 坎上乾下·佚名
  卷十一·郑玄
  龙虚篇第二十二·王充
  卷十九·朱熹
  卷五十二·乾隆
  纲领·董鼎
  支那內學院院訓釋釋師訓第一·欧阳竟无
  取下第四十一·桓宽
  南安岩严尊者·惠洪
  卷五十五·佚名
  无住品第二十八·佚名
  高僧傳卷第九·慧皎
  欧美需要佛教的明证·太虚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周权

    ●钦定四库全书 此山诗集卷六 (元)周权 撰 ○五言律诗 溪邨即事 寒翠飞崖壁尘嚻此地分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竹色溪隂见梅香岸曲闻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曙岩上人 岩扉人不到竹色满僧阑林雨添经润牕云入砚寒夜龛猫占卧

  • 卷三十五·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三十五翰林院检讨朱尊编何景明【七十八首】景明字仲黙信阳人治壬戌进士授中书舎人转吏部员外出为陜西提学副使有大复山人集【顾华玉云仲黙咳吐珠玑人伦之俊 康德涵云汉魏以降讫于开寳世代旣

  • 卷五百三十九·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九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令狐楚帅河阳奇其文使与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廵官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綯雅善锴奨誉甚力故擢进士第调弘农尉以忤观察

  • 阮逸女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阮逸女」阮逸,字天隐,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天圣五年(1027)进士。景祐二年(1035),典乐事。庆历中,以诗得罪,除名贬窜远州。皇祐中,特迁户部员外郎。与胡瑗合著有《皇祐新乐图记》。 其女事迹不详,词存一首。 ●花心动

  • 94.晚唐诗馀语·施蜇存

    晚唐诗人亦不少,我只选讲了十七家,仅是走马看花。马戴的诗,严羽评为晚唐第一。杜荀鹤诗,宋人以为高古淳朴,贺黄公则斥之为粗鄙陋劣。曹邺诗罕有称道,而锺伯敬亟为赞赏。这些都是论晚唐诗可以研究的问题,本书亦无暇涉及。杨升

  • 载记第二十三 慕容垂·房玄龄

    慕容垂,字道明,皝之第五子也。少岐嶷有器度,身长七尺七寸,手垂过膝。皝甚宠之,常目而谓诸弟曰:“此儿阔达好奇,终能破人家,或能成人家。”故名霸,字道业,恩遇逾于世子俊,故俊不能平之。以灭宇文之功,封都乡侯。石季龙来伐,既还,犹有

  • 志第八 律历下·房玄龄

    魏尚书郎杨伟表曰:“臣览载籍,断考历数,时以纪农,月以纪事,其所由来,遐而尚矣。乃自少昊,则玄鸟司分,颛顼、帝喾,则重黎司天;唐帝、虞舜,则羲和掌日,三代因之,则世有日官。日官司历,则颁之诸侯,诸侯受之,则颁于境内。夏后之世,羲和湎淫

  • 卷之二十四·佚名

    成化元年十二月甲戌朔 上省郊祀牲○乙亥贵州右副总兵都指挥佥事李安奏请以原调京营汉达马军并云南官军二万贵州官军一万五千土兵五千四川行都司官军三千湖广官军一万五千土兵一万俱调四川乞敕镇守湖贵总兵官李震并巡

  • 何铸传·脱脱

    何铸字伯寿,余杭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及第,历任州县官,入朝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秘书郎。御史丞廖刚推荐何铸操履正直,可备拾遗补阙选用。即命他对策。何铸首先陈述“:感动上天的道德莫过于孝,感动物的道德莫过于诚。诚孝

  • 卷二百十一·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法令宋英宗治平间知谏院司马光乞今後有犯恶逆不令长官自劾疏曰臣窃以国家承百王之弊俗化陵夷不肖愚民犯分侵礼无所不至此朝廷所宜留意不可忽也昔贾谊叹秦俗之薄恶

  • 卷七·江永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训义择言卷七婺源江永撰大传大夫士有大事省於其君干祫及其高祖【郑注大事寇戎之事也善於其君谓免於大难也干犹空也空祫谓无庙祫祭之於坛墠东滙陈氏云大事谓祫祭也大夫士不敢私自举行必省问於君而君赐

  • 原序·杨于庭

    春秋质疑原序自公羊氏谷梁氏出而左氏绌自胡氏列之学官而公谷亦绌然其徵事不于盲史乎其参订不于二氏乎而若之何华衮也斧钺也一切尸祝胡氏而亡敢置一吻也盖孔子晩而作春秋其微者使弗知也即知之弗使告也而七十子窃闻之则

  • 卷下·顾栋高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类释续编卷下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释训斤斤察也周颂执竞云斤斤其眀毛传斤斤明察也孙炎曰重慎之察也便便辨也【诗作平平】小雅采菽曰平平左右亦是率从毛传平平辨治也便平古今字晏晏温温柔也卫风氓云言笑

  • 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佚名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lsquo;世尊,是诸菩萨,甚为稀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说是法华经。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rsquo;佛告文殊师利:&lsquo;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卷上·佚名

        无著菩萨造颂 世亲菩萨释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此经文句义次第  世无明慧不能解  稽首于此教我等  无边功德所生身  具如斯德应礼敬  彼之足迹顶戴持  觉辕难驾彼能乘  要心普利诸

  • 彰所知论卷下·佚名

        元帝师癹合思巴造    宣授江淮福建等处释教总统法性三藏弘教佛智大师沙罗巴译  始帝王祖三末多王。是时田分互起侵盗。初发偷盗。被王推问言不曾偷。始起妄语。王法诛戮。即有杀害不善法生。尔时众生造

  • 俟解·王夫之

    王夫之著。一卷。作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其“题辞”言:“窃恐解之者希也,故命之 《俟解》”。全书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着重阐述了人生哲学方面的问题,劝人“养其习于童蒙”,“博文以礼”, 切戒“玩物丧志”。主张以《诗

  •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文偃

    凡三卷。守坚编。又称云门广录、云门和尚广录、云门文偃禅师广录、大慈云匡真弘明禅师语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乃编录云门文偃之法语、偈颂、诗歌等。云门之机锋峭峻,崭新奇拔,颇能发挥独自之见地;其中用语简洁,句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