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贤首经一卷

西秦沙门圣坚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摩竭提国清净法坐处。尔时都大会诸菩萨弥勒菩萨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阿须伦共会。佛告舍利弗。十方佛今日亦大会。为诸菩萨说经。清净法坐中。有优婆夷名跋陀师利。即洴沙国王夫人也。叉手白佛言。愿欲闻十方佛名菩萨及刹土名。佛言。善哉善哉。当为汝说之。东方有佛名入精进。刹名持计树。菩萨名敬首。南方有佛名不舍乐精进。刹名世念树。菩萨名觉首。西方有佛名长精进。刹名莲华树。菩萨名宝首。北方有佛名曰精进。刹名辛已树。菩萨名施首。东北有佛名哀精进。刹名青莲树。菩萨名功德首。东南有佛名百蓝精进。刹名香树。菩萨名令首。西南有佛名上精进。刹名宝树。菩萨名精进首。西北有佛名一度精进。刹名思惟树。菩萨名善首。下方有佛名梵精进。刹名水精树。菩萨名智慧首。跋陀师利。闻十方佛名。菩萨及刹土名。踊跃欢喜。前以头面著地为佛作礼白佛言。我今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当用何行离母人身。佛言。善哉善哉。是佛所问。佛言。跋陀师利。奉行十事。可得离母人身。有一事行疾得男子。自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一事。以发萨芸若意。作无央数功德能不忘是为一事。复有二事母人疾得男子。自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二事。一者所作如语。不事天但自归诸佛。二者所作不信邪。是为二事。复有三事母人疾得男子。自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三事。一者常净护身三。二者净护口四。三者净护意三。是为三事。复有四事母人疾得男子。自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四事。一者所施与不谀谄。二者于戒不谀谄。三者自守净。四者不谀谄听闻六法。是为四事。

  复有五事母人疾得男子。自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五事。一者以用法。二者所作如法。三者闻法直住。四者不乐母人身。五者念作男子。是为五事。复有六事母人疾得男子。自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六事。一者不懈怠所作而不忘。二者其心柔软。三者质朴。四者不谀谄。五者无有态。六者所作至诚。是为六事。复有七事母人疾得男子。自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七。一者常念佛法身。二者常念法得佛慧。三者常念僧为来属。四者常念戒所求净。五者常念施与去诸垢。六者常念天令菩萨心。七者常念人欲一切度故。是为七事。复有八事母人疾得男子。自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八。一者不以饭食被服自娱乐。二者亦不华。三者亦不香。四者亦不众杂香。五者亦不嬉戏至观庐。六者亦不倡伎。七者亦不歌舞。八者但月六斋。是为八事。复有九事母人疾得男子。自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九。一者无所断。二者无所著。三者无我。四者不念有人。五者不念有寿。六者不念有命。七者不念所生处。八者不念无所生处。九者但离十二因缘。是为九事。

  复有十事母人疾得男子。自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十。一者为有慈于一切。二者不贪一切人物。三者不念他人男子身。四者不两舌。五者不恶口。六者不妄言。七者不绮语。八者人持伎乐乐之不以为乐。九者亦不起意亦无所恨但正住。十者不兴邪因缘福事与人相知。是为十事。佛说经竟。跋陀师利。摩竭提国六万优婆夷。闻是法行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诸菩萨弥勒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阿须伦。前持头面著地。为佛作礼欢喜而去。

  佛说贤首经

猜你喜欢
  汉藏互派僧侣游学与何键电请提倡纲常·太虚
  卷二十三·佚名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七·佚名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七卷·蕴闻
  卷第十八·佚名
  卷第十一·佚名
  佛说法集名数经·佚名
  广大莲华庄严曼拏罗灭一切罪陀罗尼经·佚名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十一·湛然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卷下·佚名
  杂宝藏经卷第九·佚名
  月灯三昧经卷第五·佚名
  不空罥索咒经·佚名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朱棣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五·海明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九出 叠骇·李渔

    〖一剪梅〗(老旦上)自愧劬劳半点无,枉受娘呼,错受婆呼。(旦上)网罗初脱命重苏。喜得贤夫,又得贤姑。(老旦)媳妇,你官人上岸去了,少不得寻到家中,就遣车马来迎接。我是老年之人,不消妆饰,你却与我不同,也该换换衣妆,象个新人的样子,好上

  • 提要·齐己

    【臣】等谨案白莲集十巻唐释齐已撰齐已益阳人自号衡岳沙门宋人注杜甫已上人茅斋诗谓齐已与甫同时其谬不待辨旧本题为梁人亦悮考齐已尝依髙季兴为龙兴寺僧正季兴虽尝受梁官然齐已为僧正时当龙徳元年辛已在唐庄宗入洛之

  • 宋词三百首(6)·朱祖谋

    齐天乐丙辰岁与张功甫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甫约余同赋,以授歌者。功甫先成,词甚美。余徘徊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

  • 卷六十四·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六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十八 杨衡【字仲师吴兴人】 送春 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人生似行

  • 第五十回 逐边镐攻入潭州府 拘刘言计夺武平军·蔡东藩

      却说慕容彦超,困守兖州,已是势穷力竭,并且素性贪吝,所括民财,半犒兵士,半充囊橐,因此士无斗志,相继出降。周主郭威,又亲至城下,督军猛攻,眼见得保守不住,彦超无法可施,竟至镇星祠中,禳灾祈福。这镇星祠乃是何神?原来彦超将反,有

  • 第二十八回 项伯夜走灞上 军沛公身困鸿门宴·黄士衡

    话说项羽领兵前至函谷关,闻知沛公定了关中,心想:“被人占了首功!”已是不悦,又见有兵守关,不得前进,愈加忿怒,便命英布攻破函谷关。一路前行,到得戏地之西鸿门地方驻扎。此时项羽虽怨沛公,尚未十分决绝。一因从前共事兵间,同经患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九·佚名

    弘治元年正月丙申朔正旦节遣驸马都尉王增蔡震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驸马都尉黄镛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宜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公服行五拜三叩头礼 太

  •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二百七十四 管理淮安关务年希尧陈明接奉江宁织造曹(兆页)口传谕旨摺·佚名

    雍正五年三月初九日 内务府总管.管理淮安关务臣年希尧谨奏,为奏闻事。 臣自江西旋淮,于三月初二日前抵镇江,与江宁织造臣曹(兆页)相遇,蒙恩谕令曹(兆页)下臣俞旨。臣跪聆之下,仰见我皇上体恤微臣周详精当,虽纤微无不尽善,臣不胜感

  • 卷十一·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十一 唐 司马贞 撰 燕召公系家第四 召公【召者畿内菜地奭始食於召故曰召公或说者以为文王受命取岐周故墟周召地分爵二公故诗有周召二南言皆在岐山之阳故言南後王封之北燕在今幽州蓟县故城

  • 一、孔子生年考·钱穆

    孔子生年,聚讼二千年矣。《春秋》公羊、榖梁二传,皆谓鲁襄公二十一年孔子生,司马迁《史记》,谓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依前说者,贾逵(《左氏解诂》。)、服虔(《左氏传解谊》。)、边韶(《老子铭》。)、何休(《公羊解诂》。)、杨士勋(《

  • 卷三百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二十九八旗大臣年表二十直省大臣年表一总管将军都统副都统<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 卷一十 孝文本纪第十·司马迁

    孝文皇帝,【集解】:汉书音义曰:“讳恆。”高祖中子也。高祖十一年春,已破陈豨军,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都。【正义】:括地志云:“中都故城在汾州平遥县西南十二里,秦属太原郡也。”太后薄氏子。即位十七年,高后八年七月,高后崩。

  • 卷十三·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十三      婺源江永撰士相見禮    賓禮一經【鄭目録云士以職位相親始承摯相見之禮雜記會葬禮曰相見也反哭而退朋友虞祔而退士相見於五禮屬賓禮】士相見之禮贄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曰

  • 卷十六·曾国藩

    卷十六胸襟篇襟怀宽广,能容天下之物。《呻吟语》曰:涵容是处人第一法,养心第一着。曾国藩说,喜怒形于色,“乃无涵养之力,是薄福之人,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宋代名相吕端外似愚拙,然每临大事不糊涂。军机大臣张廷玉胸中有泾

  • 敬告亚洲佛教徒·太虚

    ──十四年夏作──一 绪言今因日本之佛教同袍,开设东亚佛教大会,萃亚洲各地之佛教领袖于一堂,敦厚东亚佛教徒之交谊,以协同研究及宣传佛教教义,发达佛教主义之社会事业与教化事业,增高人类文化,促进世界之和平,洵盛举也!予尝

  • 惟日杂难经·佚名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大意说如来二乘功德差别,文甚古拙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