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教日报发刊题辞

佛教起源于印度,遍播于东半球。印度佛教早沦衰亡,今所仅存者,唯残留过去佛教史上之废墟,以为吾人凭吊之场耳;中国佛教之传入,已近二千年之历史,集成东方学术思想之总汇;今者渐寖及于西半球。信仰教徒,虽无精密统计,大概占全人类三分之二;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居一。至于佛教学术思想,精深透辟,固非任何宗教或其他学术思想所能及;此于佛教稍有认识者不能否认,非“卖盐人说自己盐咸”之自夸语也。

昔者中国以孔子学说治世,而佛教被目为方外。虽国人之思想受佛教之深大影响,大多为谋个人之解脱,至于治世为政,一贯以孔子之学,所谓“儒以修身,佛以明心”。时至今日,不仅因受西洋坚舰大炮之威胁,使整个中国之门户开放,即国内之政治学术思想,亦根本动摇,不能自守。先觉之士,心所谓危,竞起谋吾国固有文化道德之新运动,为民族复兴之要图,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此亦奠定国本生存之新转机欤!然而一国民之思想,古今中外错综经纬而成,观于昔日之偏狭,今日之泛滥,亦可知矣。况现时代之趋势,必不能复置于秦汉之上,唯有奠定自身不动之基,以吸收有资益自身健康者,尽量容纳之;于自身有损无益之物,虽固有者,亦不惜排泄遗弃之也。

佛教之在中国,裨益于中国学术思想之自身至大。然以今日佛教情形而论,住持佛教之僧伽,多数成为无识而散漫,不知自身所崇奉之佛教为何物,致代表佛教之寺僧,渐将不足以代表佛教。近年新起的教团组织,仍非多数僧伽所主持,且与佛教之法规相矛盾。在家的信徒,也多数的不明白佛教的真相,甚且越出信徒的地位,非法涉权,于住持佛教有越俎代庖之趋势。再加以社会各种团体之摧残,佛教便成为千疮百孔的创伤濒亡者。故年来整个中国虽在内忧外患人祸天灾中,尚有负政治及全国热心之志士,救亡图存,各种团体的意识,社会意识,民族意识,在日渐发达中;惟佛教虽经过极少数有识的佛教徒,力竭声嘶,从事兴复佛教运动外,但多数之若僧若俗之教徒,仍多沉醉不悟,不知有所奋发,此为今日中国佛教最大之危机!现在虽处在兴复民族,建设固有文化道德之巨大运动中,而世界文化最高深之佛教、与世界各国荣誉为第二祖国之中国佛教,反日见萎缩,此中最大原因,即在佛教徒无自觉心,与一般社会不明了佛教真相,甚且过于误解之故。

今欲振兴佛教,予中国国家之前途以及全人类将来之莫大幸福,当有普通之宣传,揭示佛教真相。一方使佛教徒认识自身,尽住持佛教护持佛教之责任;一方纠正一般社会人士之误解,未起信者使起正信,于全世界人生途上,开一光明之大道。盖佛教徒之无自觉,在僧伽方面,由佛教制度之不良与教团之腐败;取弃僧伽,无资格之标准而流于滥;入僧伽后,无规范之教学而流于愚;况受中国宗法社会之影响,寺院组织成为变相之家庭而流于俗,长养于此种制度习惯之下,欲使其自觉,难矣!本报当尽力此方面之责任,唤起僧伽之自觉,改革僧制,去滥,去愚,去俗,以恢复佛教僧伽之本来面目,住持佛教。在在家信徒方面,示其佛教信徒所应守之范围,于佛教、于社会,应如何行自利利他之护持佛教事业。至于一般社会人士之误解佛教,不外由无知僧伽与越规僧寺所作习俗之行为,与神怪奸盗之说部戏剧等所给予以非正当之印象;佛报当力予纠正,使知何者是真正之佛教与非真正之佛教,于佛教真相有所认识,此为佛报发刊最纯正之宗旨与巨大之责任。

溯中国佛教各种刊物宣传佛教者,首推民国元年之佛教丛报;而历史最悠久者,为已有十六年之海潮音月刊,此外之年刊、季刊、月刊、半月刊、周刊,皆屡起屡仆。唯日报,在民国十二年时,北平有觉世报一小张出现,惜未及一年即停。十三年汉口有佛化报,不久亦停。去年有上海市民报附刊之佛教特刊,现亦停止。而能以大篇幅成立为日报者,当自佛报始,故希望住持僧伽、正信居士,以及关怀社会政治宗教文化事业之先觉者,予以多量之援助,使佛报与日俱长,佛报当尽忠于佛教、于国家、于全人类,以负其所应负之责任也。(见佛教日报第三号)


猜你喜欢
  普贤菩萨行愿王经·佚名
  ○禅宗永嘉集·玄觉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六卷·蕴闻
  现果随录卷之四·戒显
  维摩经义疏卷第六·吉藏
  卷第十八(第三诵之五)·佚名
  吉州禾山殷禅师·惠洪
  比丘尼之责任·太虚
  卷十二·佚名
  成唯識論〈不分品〉·欧阳竟无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佚名
  菩萨五法忏悔文·佚名
  梵网经与千钵经抉隐·太虚
  佛般泥洹品第五·佚名
  佛遗教经讲要·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论务头第九·王骥德

      务头之说,《中原音韵》于北曲胪列甚详,南曲则绝无人语及之者。然南、北一法。系是调中最紧要句字,凡曲遇揭起其音,而宛转其调,如俗之所谓“做腔”处,每调或一句、或二三句,每句或一字、或二三字,即是务头。《墨娥小录》载

  • 卷九十六·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九十六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戴复古石屏诗钞访苍山曾子实故人子曾子居处近金精福地佳山水诗家老弟兄十年重会面一笑最关情万象亭前月今宵为我明事机天下事机别朝廷局面新台官

  • 志第七 地形二下·魏收

    雍州汉改曰凉,治汉阳郡陇县,后治长安。领郡五县三十一京兆郡秦为内史,汉高帝为渭南郡,武帝为京兆尹,后汉因之,属司隶,魏改属。领县八长安汉高帝置,二汉、晋属。有昆明池、周灵台、镐池、彪池水。杜二汉、晋属。二汉曰杜陵,晋曰

  • 前汉孝元皇帝纪卷第二十三·荀悦

      二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益三河郡太守秩中二千石。户十二万。为大郡。夏四月。赦天下。六月。立皇子兴为信都王。兴母婕妤为昭仪。闰月丁酉。太皇太后上官氏崩。冬十有一月

  • 宋史全文卷十五·佚名

    宋钦宗丙午靖康元年春正月,诏求言。监察御史余应求先为校书郎,尝上奏,略曰:『献言者皆曰夷狄外侵而边鄙未宁为可虑;百姓久困而财用日急为可虑;兵革未弥而士马不强为可虑。臣以为选将帅以守边、治险阻以固圉,积粟治兵,实之塞

  • 卷之一千二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二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十二·刘时举

    宋 刘时举 撰宋寜宗一乙夘庆元元年春正月丁亥蠲两淮租税 黎州蛮寇边 诏两浙淮南江东路荒歉诸州收养遗弃小儿以隂雨赈济行在贫民寻诏释大理三衙临安府两浙路杖以下囚 丙辰白虹贯日 二月诏两

  • 卷五·胡仔

    已未鲁哀公十三年年七十在鲁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呉王夫差将与哀公见晋侯子服景伯对使者曰王合诸侯则伯率侯牧以见于王伯合诸侯则侯率子男以见于伯今

  • 胡村月令:清明·胡兰成

    胡 村月令:清明&ldquo;正月灯,二月鹞,三月上坟看姣姣&rdquo;,但是灯市台阁要到嵊县上虞城里去看,我乡下也不放风筝,且上坟没有姣姣可看,因为陌上路上相见都是相识的姊妹、嫂嫂。但是女子有她的正经,恰像桃花的贞静,乃真是桃花

  • 崔知温传·刘昫

    崔知温,许州鄢陵人。祖父崔枢,司农卿。父亲崔义真,为陕州刺史。崔知温开始为官任左千牛。麟德年间(664~665),转任灵州都督府司马。州界上有吐谷浑、斛薛部落一万多帐幕的人马,屡次侵扰掳掠当地的居民,百姓们都只好废弃农业,练

  • 李纲传·欧阳修

    李纲别名文纪,观州..县人。他年轻时意气风发,崇尚气节。原名叫瑗,敬仰东汉张纲的人品就改名叫纲。在北周任齐王宇文宪的参军。宣帝宇文斌贝准备杀害宇文宪,召集官员属吏罗织罪名,李纲誓死不说屈服的话。宇文宪遇害后,用敞车

  • 关中奏议巻五·杨一清

    (明)杨一清 撰○巡抚类一为易置主将以保固地方事兵部覆题该本部送于兵科抄出巡抚陜西等处地方兼督理马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杨一清题臣巡歴陜西沿边军卫城堡阅视军马多非素练之兵或弓矢器械之不习或坐作进退之不知其间勇

  • 卷一百八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八十明 杨士奇等 撰去邪宋哲宗时监察御史龚夬弹章惇疏曰切以宰相之任代天理物佐人主出令苟非其人害及天下臣伏见左仆射章惇性质凶邪敢为奸

  • 十三 “大上海”的计划与实施(1926)·胡适

    丁在君在民国十五年(1926)二月南下,参加&ldquo;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rdquo;的&ldquo;卫灵敦中国访问团&rdquo;的会议。据辛丑(1901)条约原定的十三国赔款比率表,英国所得的赔款比例居第四位,占全数百分之十一有零。(俄国第一,占

  • 孝弟是实行仁道的根本·孔子

    【原文】 有子曰(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2);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2)鲜(xian):少。(3)与:同“钦”,语气词。 【译文】 有子说

  • 春秋公羊传谳卷六·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公羊传谳卷六  宋 叶梦得 撰昭公元年春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酌宋向戌卫石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轩虎许人曹人于漷此陈侯之弟招也何以不称弟贬曷为贬为杀世子偃帅贬曰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

  • 复徐兆熊先生书·太虚

    展诵来书,论教育若偏重精神或物质之任何一方面,皆足成弊,甚合鄙意。故前此之论教育,于激成欧战之动物教育既不谓然,于压迫当前,求生天国,使犹太、印度沦亡之天神教育,亦不谓然。而所言人伦教育与佛化教育,即为得精神、物质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