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四

弘治十七年七月己丑朔孟秋享 太庙

○遣内官祭司门之神

○山西代州地震

○庚寅召延绥闲住都督佥事李杲致仕都指挥佥事王戟宣府闲住都指挥同知陈雄守备龙门所指挥使穆荣赴京待用以兵部言其才俱可用也

○辛卯 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马诚林岳分告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遣仪宾杨淳告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告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皇太后宫行礼免文武群臣行庆贺礼

○壬辰 仁孝文皇后忌辰 上祭 奉先殿遣驸马都尉马诚祭 长陵 上召大学士刘健等至暖阁出大同镇巡官本言虏贼掘墩杀军延绥游奇兵累调未至乞增兵补马情词甚急 上曰我边墩台贼乃敢穵掘墩军皆我赤子乃敢杀伤彼被杀者苦何可言朕当与做主京营已选听征二万须再选一万整理齐备定委领军名目即日启行健等对曰 皇上重念赤子一言诚 宗社之福京军亦须整点但未宜轻动 上屡申前谕健对曰大同亦不曾请兵 上指其奏曰臣等拘于新例不敢上请天兵东阳对曰用兵事须令兵部议处 上曰兵部既有新例亦不敢擅自开例请兵须自朝廷行之耳迁奏曰边事固急京师尤重居重驭轻亦须内顾家当 上犹未释东阳曰近日北虏与朵颜交通潮河川古北口地方甚为可虑今闻贼在大同稍远欲往东行止不知何处侵犯若彼声西击东而我军出大同未免顾彼失此须少待其定徐议所向耳 上曰此说固是今亦未便出军但须预备停当待报乃行免致临期失误皆对曰 圣虑甚当退乃拟选京军三万令兵部推委领军官以闻 上复召兵部尚书刘大夏 面谕出师之意大夏力言京军不可轻动与内阁议同师乃不出

○命辽东都指挥郭振宣府都指挥张澄蓟州闲住指挥使赵曰□永各领兵防御密云以兵部奏虏渐东行恐与三卫合谋故也

○癸巳命工部左侍郎李鐩大理寺右少卿吴一贯通政司左参议丛兰经略边关鐩起山海关庙山口至密云墓田谷关一贯起黄花镇桃峪村至居庸关白羊口堡坚子谷兰起紫荆关南山墩至倒马关苇箔岭口鐩等陛辞日 上朝退召至暖阁 面谕曰边关重事尔等往须用心整理官军少处即为增补官员不职者奏来处治务图经久不可虚应故事敕内该载不尽者听尔等便宜行事各赐白金二十两彩叚二表里钞二千贯而出

○时大同等处节报虏贼在边有旨下兵部选京营官军二万听征因命御马监太监苗逵监督军务保国公朱晖挂征虏大将军印充总兵官都察院右都御史史琳提督军务并令司设监太监张林管领神枪都督李俊神英充左右参将待报启行既又命兵部再选官军一万并推堪任参将者二员领之墩军被杀伤者令镇巡官阅实具奏其余事情令所司各看详以闻

○河南开封府及钧许二州洧川鄢陵长葛新郑祀五县俱地震有声

○甲午掌太医院事通政使司右通政施钦等七人及文华殿书办尚宝司卿周惠畴等四人俱乞免考察特许之

○升分守锦义等处都指挥佥事韩辅为署都督佥事挂征虏前将军印充总兵官镇守辽东

○命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阎仲宇往大同宣府通政使司右参议熊伟往居庸等关整理粮草时内阁奉旨拟差户部右侍郎顾佐 上召大学士刘健等指佐名曰是尝差干事力量颇弱恐不能了此健等对曰户部尚书秦纮行取尚未至左侍郎王俨可用但见署印故臣等拟差右侍郎 上曰王俨既掌印须留管家当顾佐亦不必动凡有事二人商议乃得停当可再推有才力者不必拘定户部又曰各关可止用一人恐官多民扰皆对曰各关相隔其远非一人可了巡关御史亦是二人今若差郎中二人亦可耳退拟管仓右侍郎陈清刑部右侍郎李士实以进而内批特用仲宇及伟各赐敕遣之

○命户部运太仓银五万两于宣府以备边储

○丙申给韩王旭櫏禄米岁三千石本色二千石折色一千石

○户部奉旨议上备虏事宜一长芦运司及淮浙两运司存积常股盐开中三十万引于宣府一各省犯徒流杖并杂犯斩绞罪准赎一各处军职官旗纳银免其比试并枪文武官义官知印承差吏典者其银数俱如近例至明年终停止一各堡马病伤者调腹里州县休养议入 上从之命别有紧要长策仍多方计议以闻户部复议上四事一民以粟豆输边二三百石者自立坊牌五百石以上者赐敕褒谕一官民军匠公事违限者十日罚米一石脚价三钱以十石为止一天下诸司明年户口食盐船料钱钞再折一年今年派河南山东起运临德二仓秋粮石徵银一钱一变卖德州常盈库军职折色所余钱钞及寺观僧道遗田无人耕佃者各例银俱角□羊部送边支用得旨违限运米事宁即止余如议行

○南京礼科给事中徐蕃等劾奏南京提督操江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陈璚南京户部右侍郎郑纪南京刑部左侍郎张抚不职并乞罢黜命俱留供职

○礼部左侍郎王华乞致仕不允

○旌表孝子二人节妇十六人赵复往山西榆次县儒学生黄锦河南郏县岁贡生俱父母卒庐墓三年各旌其门曰孝行王氏浙江海宁县民查模妻范氏朱铨妻蒋氏永嘉县民陈元妻张氏狭西伏羌县民宋棨妻张氏谢子显妻张氏山西安邑县民郭锡妻王氏山东益都县民刘汝嘉妻毕氏文登县民邢和妻江氏和从弟儒学生钦妻赵氏直隶元城县儒学生李绍妻董氏湖广石首县民周宗义妻王氏河南嵩县民武云妻马氏杞县民刘哲妻龙氏江西永新县民刘攸妻并早寡守节至老无玷各旌其门曰贞节河南武陟县民李景妻张氏及景子弘妻赵氏皆守节无玷旌其门曰□节

○丁酉升云南按察司副使王一言为浙江按察使

○右春坊右中允蒋冕乞假省母许之给驿以行

○铨注在部听用署都指挥佥事胡瀚于河南都司佥书管事

○命山东都司署都指挥佥事温和充参将协守淮安等处锦衣卫带俸指挥使吴琦分守居庸关

○命工部右侍郎张达提督修理京通仓廒

○巡抚江西都御史张本奏江西诸府所获盗贼凡六十五人例应处以极刑枭首示众然盗贼之源皆由富家巨室藏匿分赃官兵莫之敢捕遂至猖獗今获匿主五人亦问拟斩罪宜比例枭首示众刑部都察院会议以为宜从之

○戊戌掌詹事府事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吴宽卒宽字原博直隶长洲县人少为府学生累诎场屋贡入太学绝意取进提学御史陈选惜其才敦劝就乡试遂得举会试廷试名皆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九载秩满升右春坊右谕德充 东宫讲读官 上登极升左庶子兼侍读 宪庙实录成升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寻升吏部右侍郎丁继母忧吏部员再缺朝廷命虚位待之服阕补任未几转左用荐入典诰敕修大明会典充副总裁书成进礼部尚书兼学士仍典诰敕修通鉴纂要 孝肃太皇太后将祔庙诏议其礼独抗言引周祀姜嫄事请别庙奉享议上从之未几病作累乞休致 上勉留之至是卒遣官治葬如例而加祭二坛赠太子太保谥文定长子奭先以三品恩荫为国子监生乃特授中书舍人以次子奂补国学盖异数也宽行履高洁志操纯正权势荣利所在退避若懦夫然于书无所不读为文醇古有法诗浑厚沉著尤严体裁书规模苏文忠公平生重伦理笃恩义所行多有足范俗敦化者位虽通显而未究其用卒之日士大夫无不赍咨叹惋云

○己亥 皇太后圣旦免命妇朝贺

○升云南按察司佥事王棥心中为本司副使

○升工科右给事中周玺吏科右给事中艾洪礼科右给事中周鼎俱为左给事中兵科给事中王氶裕为右给事中玺氶裕吏科洪户科鼎礼科

○命辽东都司都指挥佥事耿贤守备宁远等处

○协守宁夏副总兵都指挥傅钊分守宁夏右参将都指挥马隆守备灵州都指挥焦洪把总指挥王昭分守延绥西路参将都指挥曹雄俱坐虏寇入境失于防御下巡按监察御史逮问拟罪当边远充军并各<锍-釒>其所部斩获多寡以为赎罪之差 上命隆等五人俱免充军隆钊各降二级洪昭准以功赎罪雄赎罪外尚有余功令兵部再查处奏闻

○庚子时泰宁等三卫各遣人衣卫校尉及将军马匹俱照各营官军马事例点视命从凯自行查点操练

○癸卯中元节遣驸马都尉蔡震黄镛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

○遣仪宾周钺祭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召大学士刘健等至暖阁谕曰刘宇在大同尽用心近人虑及潮河川难守欲行令凿品字窖及以所制銕子炮送与备用亦是为国可量与恩典以励人心皆奏曰未知 圣意是何恩典 上曰可与赏赐皆应曰诺 上又曰凿窖制炮是刘宇独奏今难独赏吴江陆訚亦皆用心防御辛苦可并赏且降敕奖励之又曰辽东张天祥事亦是大狱今欲令明白今祥虽死张斌尚坐死罪昨张洪又诉冤抑健等皆对曰此事乃御史举奏法司会勘张洪诉本又该都察院覆奏令御史审勘矣 上袖出东厂缉事揭帖云已令人密访其情如此当时御史王献臣止凭一指挥告诱杀情词吴一贯等亦不曾亲诣止凭参政甯举等勘报事多不实今欲将一干人犯提角□羊来京令三法司锦衣卫于午门前会问方见端的因以揭帖付健云将去整理健等退复言都察院本既已批出东厂揭帖又不可施行湏待会勘至日再议次日太监陈宽萧敬等于左顺门传旨令为施行健等再奏曰臣等非敢固违但成命已出猝然改命恐非事体且此事干证皆在彼处恐劳人动众耳 上曰此乃大狱虽千人亦湏来若事不明白边将谁肯效死赏罚事重朕不敢私但欲淂其情实若果系扑杀贪功起衅岂可纵之若果被诬湏为伸雪

○升宁国府知府刘廷王□赞为云南布政司右参政监察御史王经为云南按察司佥事

○○贼有王玺者于昌平县山中聚徒劫掠数年无敢捕者人以其所居近山因号靠山王至是并其党五人俱为锦衣卫校尉所捕杀命升管卫事都指挥佥事叶广为都指挥同知并升千户侯能等五人官各一级旗尉五十三人升署一级者二十六人给赏者二十七人

○昏刻东方流星大如盏色青白有光东北行三丈余一小星尾之

○甲辰夜月食

○乙巳赐韩府辅国将军徵铧庶长子名曰偕浩徵锋嫡第四子偕湔偕淜嫡长子曰旭榛庶长子曰旭樱奉国将军偕港嫡第二子曰旭槚偕汮嫡第二子曰旭槆偕洊庶第二子曰旭樻周府镇国将军安澓庶第三子曰睦椑庶第四子曰睦枨庶第五子曰睦木□禁辅国将军同釒贯庶第四子曰安泖同鉒庶第四子曰安浛庶第五子曰安氵休庶第六子曰安汀庶第七子曰安渺庶第八子曰安氵雷同鋑嫡长子曰安沮安潐嫡第三子曰睦黎鲁府东阿王庶第二子曰当潮辅国将军当氵□习嫡第六子曰健樇蜀府镇国将军申锤庶第五子曰宾涭申鉨庶第四子曰宾澡辅国将军宾溏嫡长子曰让櫅代府镇国将军成鑅嫡第二子曰聪浣庶第三子曰聪浥仕土则嫡长子曰成铄庶第三子曰成鐎仕非□土庶第三子曰成金□虒庶第四子曰成鉨成连庶第四子曰聪滜成鋉嫡长子曰聪澒仕坌庶第五子曰成鐌成镗庶第三子曰聪涳辅国将军成金□制嫡长子曰聪涭成鎑庶第二子曰聪澥成锯庶第三子曰聪氵□衣成金□耆成锗嫡第二子曰聪通成锐嫡长子曰聪氵旋-方聪氵□边嫡长子曰俊梭嫡第二子曰俊棫赵府广安王嫡长子曰厚熽汝源王长子祐桐庶长子曰厚烄第二子曰厚焆第三子曰厚火□赖沈府稷山王嫡第四子曰勋凤唐山王嫡第一子曰胤楀镇国将军诠鏴嫡第四子曰勋濢诠罐嫡第五子曰勋淍辽府益阳王庶第五子曰宠沅长子宠淄嫡第二子曰致榉辅国将军恩钏嫡第二子曰宠氵□策恩金□出嫡第三子曰宠海宠浴嫡长子曰致柷奉国将军恩锋嫡第四子曰宠添奉国中尉恩镪嫡长子曰宠濑嫡第二子曰宠液庆府镇国将军邃坤庶第五子曰寘锱楚府通城王庶第五子曰显木□尽长子显柜嫡第二子曰英焀镇国将军均錭庶第五子曰溁氵□弄辅国将军均金□宝嫡第三子曰荣渔嫡第四子曰荣泜荣洺庶第三子曰显桍奉国将军荣渚庶第三子曰显櫋荣涵庶第二子曰显木□刀荣渤嫡第二子曰显棫镇国中尉显木□□嫡第二子曰英火□离显木□复嫡第二子曰英□□火靖江王府奉国将军规聪嫡次子曰约蹑镇国中尉相翱嫡次子曰规誉奉国中尉约耽嫡次子曰经蓉

○命选步队官军二千备御密云喜峰口等处从吏部尚书马文昇奏也

○通政使司右通政王洧卒洧字清之直隶浚县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改刑科历左右给事中进吏科给都事中至是升右通政专管理武职清黄事未几卒赐祭如例

○丙午 太宗文皇帝忌辰 上祭 奉先殿遣驸马都尉崔元祭 长陵

○吏科都给事中任良弼奏近吏部具奏考察在京五品以下官而文华殿办事尚宝司卿周惠畴等并太医掌院事右通政施钦等各奏免考俱蒙准允命下之日人皆疑骇臣窃惟君之用人考核必慎至于离进流尤当审挥今惠畴及钦等奏所供职业并无刑名钱榖别项事情若如所言则在京衙门除户部法司外皆可以援例引类而免考矣若以为官位闲散无大紧要此尤不可古之帝王侍御仆从亦择正人仆臣正谀亦关君德今惠畴所居所任岂止仆从等哉使其人可取何畏考察其人当黜岂可概不考察而留之哉乞敕各该衙门仍依前旨照旧考察时监察御史高胤先等亦以为言 上曰已有前旨矣其置勿论

○巡抚山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徐源乞致仕不允

○辽东都指挥佥事李宁坐虏入沙岭堡掠人畜下巡按监察御史逮问拟边卫充军 上以情轻律重免充军令赎杖还职

○夜月犯外屏西第一星

○丁未升顺天府府丞黄宝为通政司右通政提督誊黄

○升浙江布政司右参政罗鉴为狭西右布政使

○都察院左都御史戴珊再以疾辞掌印 上曰卿有疾宜加调理以副委任印仍旧掌管

○命户部运太仓银五万两于密云等处以备边储

○己酉赐蜀府云阳郡君并仪宾周廷玺诰命冠服如制

○南京监察御史姚学礼等劾奏礼部尚书张昇掌太常寺事礼部尚书崔志端提督军务右都御史史琳兵部左侍郎熊翀南京户部右侍郎郑纪及浙江布政司右参政吴纪湖广按察司副使张琏四川丁忧佥事姜麟广东副使刘伟广西佥事蔡炼皆不职累经弹劾乞各罢遣吏部覆奏谓参政吴纪等尝被劾查勘未报其尚书张昇等去留请自 上裁命俱留供职

○免四川松茂等处府州县正官明年朝觐其全设衙门令佐贰官裁减衙门令首领官来朝以方征剿番贼儧运边粮故也

○庚戌赏大同宣府出战官军并延绥调未游奇官军银人二两

○给代府故革爵将军成钝夫人周氏养赡米岁五十石

○辛亥都察院左都御史戴珊乞致仕上曰卿风宪重臣方切委任宜安心供职所辞不允

○命直隶徐州卫署都指挥佥事王宪总督扬州等处备倭○是日晓刻土星犯鬼宿积尸气星

○壬子卯刻木星见于辰位

○癸丑升广西按察司副使雷士旃为浙江布政司右参政刑部员外郎李宽为云南按察司佥事

○总制狭西军务户部尚书秦纮辞管部事 上曰国家主重卿耆德宿望众所推服特兹简命况今边情稍宁已免设总制宜速赴部供职所辞不允

○降狭西都司都指挥佥事王勋官一级坐清水营失误机事也

○回贼寇掠山东府县巡抚都御史徐源行部至菜州委参议方矩率官军捕之昌乐人张富及其从弟郁尝共为盗惧为所擒又尝与邻人争地矩断归其邻甚恨乃与郁同谋杀矩追之不及时源适行过昌乐郁遂怀刃杂夫隶中乘间剌之伤其额颔左臂即为从者所擒事闻 上命巡按监察御史究治时富郁皆死于狱仍枭首示众

○甲寅狭西道监察御史李鉴病愈至京复除河南道

○改命狭西按察司整饬岷州兵备副使王云凤提调学校

○南京工部尚书李孟旸乞致仕 上曰卿职掌工曹方切委任灾异示戒正宜同加修省不允休致

○命金吾右卫带俸指挥使罗杰守备黄花镇以都指挥体统行事

○修徽王府宫殿

○丙辰晓刻水星犯灵台上星

○金星犯上将星○丁巳掌国子监事礼部右侍郎谢铎复以疾乞致仕许之给驿以行命疾愈 有司奏闻起用

○南京国子监祭酒黄珣丁忧服阕改国子监祭酒

○翰林院学士刘机奏臣虽饕任学士掌管印信职衔不过五品亦在考察数内乞敕吏部都察院先将臣履历逐一考核应否罢黜奏请 圣裁果不系应黜之数方令臣会同各衙门从公考察所属官员命机免考察

○翰林院学士江澜等奏学士所职乃讲读撰述之事非钱榖簿书必待稽考而后见况臣等历事 先朝供奉 皇上前后已二十七年其称职与否 圣明洞鉴久矣若有不称惟 陛下显赐罢黜有不待于考察者伏望念 累朝优异之典及往年免考之例特赐宽假以示荣遇从之

○直隶太平府知府周进隆奏本府所属芜湖县系工部抽分厂所在每岁南京差内臣四员催儧木植本县止有站船一十三只每内臣各留一只逐一索取供应扰民乞令所司委官运送或止差内臣一员领运事下南京工部议处以为宜令芜湖抽分官拣选堪中木植印烙完备各该监局每年止差内臣一员领运往回不过二十日以里不许预先假以催儧为由久住扰害工部覆奏从之

○赐巡抚山东都御史徐源并督工佥事黄绣等银币有差以修建孔庙工完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八 二李勣·欧阳修
  第四十一回 奉密谕王景崇入关 捏遗诏杜重威肆市·蔡东藩
  皇清开国方略巻三·阿桂
  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七·佚名
  福建通志列传选卷三·陈衍
  第三十四册 天聪五年正月·佚名
  八一九 军机大臣奏将前命馆臣编录明季奏疏事写入纂辑明代奏议谕旨片·佚名
  七四一 直隶总督袁守侗奏遵旨查办空格书籍缘由折·佚名
  一三九 爱罗先珂下·周作人
  七十六、还乡一二事·包天笑
  观德王杨雄传·魏徵
  唐侃传·张廷玉
  聂豹传·张廷玉
  卷七十七、假饰立宪及组织贵族内阁·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罗贯中

    (苗光裔儒扮上,楚昭辅戎装随上,苗云)某苗光裔是也。自从前者相得赵大公子有天子之分,不想被朝廷礼聘,见授都点检之职。某一向就在军门听用,近日闻得北汉兵入寇,朝廷命点检出师北伐,某等亦须收拾军装则个。呀、呀,好怪也!你看日下

  • 卷二百三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三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安晚堂诗集郑清之谢徐德夫右司和御制赐诗直道何曽较尺寻昔贤垂范到斯今臯谟勉勉歌元首说诲年年沃朕心幸遇千龄开圣治顷尘三事愧宵箴奎文衣被真难报

  • ●霓裳续谱 卷四·王廷绍

    ○杂曲△金风飒飒【南叠落】金风飒飒送新凉,(重)梧桐叶落柳将黄,秋来(呀),园林到处凄凄凉况,庭院无人月满窗,(重)夜深闭户,宝篆细焚香,空帏内,影儿与我相相倚傍,香闺寂寞漏偏长,(重)托腮无语对银缸,重叠叠情丝儿,只在我的心心头上,斜倚绣枕

  • 元明事类钞卷三十·姚之骃

    器用门舟迎风船 元史世祖命女直硕达勒达造日本迎风船如弓鞋 西使记过呼尔察河渡船如弓鞋然土人云河源出大南山地多产玉疑为昆仑山白鹞海船 元史类编阿穆尔与王世强招讨造白鹞海船黄鹄 元史张宏范攻宋师于焦山宋师

  • 请缨日记(节录)·唐景崧

    六月(光绪十年)法人以观音桥之战,索中国偿费;廷旨不允。闻前直隶提督一等男刘省三军门加巡抚衔,督办台湾防务;台湾镇、道以下各官,均归节制--闰五月二十日旨也。本月十五日,法攻基隆炮台,省帅击却之;奉懿旨:赏内帑银三千两奖励将

  • ●卷六·陈康祺

    ◎会试及顺天乡试钦命题目之始国初凡乡、会试三场,俱由主考出题。自顺治十五年后,会试及顺天乡试头场《四书》三题,由钦命密封,送内帘官刊印颁发。◎乾隆丁丑科会试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会试,奉旨易表判为诗,易经文于二场,永著为

  • 卷之二百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原例·温睿临

    昔吾友万子季野方辑「明史」,语余曰:『鼎革之际,事变繁多。金陵、闽、粤播迁三所,历年二十。遗事零落,子盍辑而志之』?余曰:『是「明史」之所赅也。余何事为』!万子曰:『不然;「明史」以福、唐、鲁、桂附入「怀宗」,纪载寥寥,遗缺

  • 第三九一谕同治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一二二一一--六·佚名

    淡水分府陈,对族长陈宗器给发谕戳特授台湾澎湖分府、调署北路淡水分府陈为给发谕戳,以资奉公事。案据后垄街生员陈绍熙等禀称:「缘熙等族内五方杂处,贤愚不一,叨蒙前宪额设族长一名,颇洽人望。不料前族

  • 一三一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代纪昀等恭谢恩赐题诗折·佚名

    一三一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代纪昀等恭谢恩赐题诗折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多罗质郡王臣永瑢等谨奏,为据情代奏,恭谢天恩事。据办理四库全书处总纂官 侍读纪昀、纂修官 编修励守谦、学正汪如藻呈称:本年十一月初五日,四

  • 李叔同年谱(8)·李叔同

    七月,伴随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九月,告别湛山寺诸僧,乘船返回上海。弘一大师抵沪后,会晤挚友夏尊,并合影留念,又与夏尊、丰子恺、钱君等人在觉林蔬食处共进午餐。三天后,不顾友人之苦苦劝阻,毅然返回面临战火威胁的厦门,

  • 子華子原序·子华子

    䕶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讎中子華子書凡二十有四篇以相校復重十有四篇定著十篇皆以殺青書可繕寫子華子程氏名本字子華晉人也晉自頃公失政政在六卿趙簡子始得志招徠賢儁之士為其家臣子華子生於是時博學能通墳典

  • 思辨録辑要卷三十·陆世仪

    诸儒类[宋至元]宋有周子孔颜之继起程朱诸子之开先孟子之流亚也自秦汉以后士之聪明才智者皆入于黄老禅宗矣子周子起契性命之微于大易接孔颜之学于一诚以太极人极发明天人之蕴使天下后世晓然知千五百年以上孔颜之为道如

  • 卷五十三·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五十三   宋 王与之 撰司甲下大夫二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司兵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郑锷曰天生五材民并用之阙一不可谁能去兵

  •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下·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堅意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住是首楞嚴三昧能現幾所自在神力善哉世尊願少演   說.佛言堅意我今住此首楞嚴三昧於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四天下百億日月百億   四天王處百億忉利天百億夜摩天百

  • 卷第三十五·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三十五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初发心功德品第十七之余 【经】尔时佛神力故十方各一万佛剎微尘数世界六种震动所谓动徧动等

  • 华严镜灯章·续法

    清浙水慈云沙门续法集门人如朗较昔藏和尚。为不了事事无碍法界旨者。设巧方便。於一暗室。中供五佛。像前各然一灯照之。取十圆镜。安置十方。面面相对。影影交涉。学者因此。悟入剎海涉入重重无尽之旨。今亦就此一喻

  • 避暑录话·叶梦得

    二卷。书名又作《石林避暑录话》。《说郛》本作《乙卯避暑录》,则因作于高宗绍兴五年乙卯(1035),故名。北宋末南宋初叶梦得(1077—1148)撰。叶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迁居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