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卷八十六

宋 陳祥道 撰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八十六>

大夫餕禮【天子諸侯餕禮見於經尤畧今圖大夫士餕禮于後】

士餕禮

特牲禮尸謖佐食徹尸俎俎出于廟門徹庶羞設于西序下【為將餕去之】筵對席佐食分簋鉶宗人遣舉奠及長兄弟與立于西階下東面北上祝命嘗食者舉奠許諾升入東面長兄弟對之皆坐佐食授舉各一膚主人西面再拜祝曰有以也兩奠舉于俎許諾皆答拜若是者三皆取舉祭食祭舉及食祭鉶食舉卒食主人降洗爵宰贊一爵主人升酌酳上拜受爵主人答拜酳下亦如之主人拜祝曰有與也如初儀兩執爵拜祭酒卒爵拜主人答拜兩皆降實爵于篚上洗爵升酌酢主人主人拜受爵上即位坐答拜主人坐祭卒爵拜上答拜受爵降實于篚主人出立于戶外西面祝命徹阼俎豆籩設于東序下少牢禮尸謖佐食徹肵俎降設于堂下阼階南司宫設對席乃四人上佐食盥升下佐食對之賓長二人備司士進一敦黍于上佐食又進一敦黍于上佐食又進一敦黍于下佐食皆右之于席上資黍于羊俎兩端兩下是餕司士乃辨舉者皆祭黍祭舉主人西面三拜者者奠舉于俎皆答拜皆反取舉司士進一鉶于上又進一鉶于次又進二豆湆于兩下乃皆食食舉卒食主人洗一爵升酌以授上贊者洗三爵酌主受于戶内以授次若是以辨皆不拜受爵主人西面三拜者者奠爵皆答拜皆祭酒卒爵奠爵皆拜主人答一拜者三人興出上止主人受上爵酌以酢于戶内西面坐奠爵拜上答拜坐祭酒啐酒上親嘏曰主人受祭之福胡壽保建家室主人興坐奠爵拜執爵以興坐卒爵拜上答拜上興出主人送乃退文王世子曰其祭餕獻受爵則以上嗣禮記曰餕者祭之末也尸亦餕鬼神之餘也惠術也可以觀政矣故尸□君與卿四人餕君起大夫六人餕臣餕君之餘也大夫起士八人餕賤餕貴之餘也士起各執其具以出陳于堂下百官進徹之下餕上之餘也【百官進而餕鄭改進為餕升】凡餕之道每變以衆所以别貴賤之等而興施惠之象也是故以四簋黍見其修於廟中也廟中者境内之象也

祭禮利成則尸謖尸謖則命士舉奠與長兄弟則上下二人而已故一簋一鉶所謂佐食分簋鉶是也上大夫之上佐食下佐食賓長二人則上次四人而已故兩鉶二豆所謂司士進一敦黍于上佐食又進一敦黍于上佐食又進一敦黍于下佐食資黍于羊俎兩端兩下是司士進一鉶于上又進二豆于兩下是也然則諸侯以四簋黍則每變以衆其分而資之可知矣之簋大夫倍士諸侯倍大夫每進不過以兩孔頴達謂諸侯之祭六簋留二以為陽厭不可考也天子諸侯之自君以至百官而煇胞翟閽之吏皆與焉以明惠周於境内也大夫之餕二佐食二賓長而已以明惠及於其臣也士之餕舉奠與長兄弟而已以明惠止於其親也蓋餕筵於室中就神位也用尸之簋鉶施神惠也其禮則降與俟命而後升祭舉祭鉶然後食拜酳祭酒而後飯其位則上東面下不酢而先降上酢而後出餕之大畧也然士於其舉也戒之曰有以也於其酳也戒之曰有與也而大夫之不戒士受爵皆拜而大夫之受爵不拜大夫之上不親酢而親嘏士之上親酢而不嘏何也大夫之不戒以其非舉奠也受爵不拜以其非貴者也上不親酢以其親嘏也士之上不嘏此其降於大夫歟脤膰【蜃器】

致福

大宗伯以脤膰親兄弟之國行人歸脤交諸侯之福春秋書天王使石尚來歸脤公羊曰石尚者何天子之士也脤者何也俎實也腥曰脤熟曰膰【何休曰禮諸侯朝天子助祭於宗廟然後受俎實魯不助祭而歸之故譏】穀梁曰脤者何祭肉也生曰脤熟曰膰石尚士也天子之大夫不名石尚欲書春秋諫曰久矣周之不行禮於魯也請行脤貴復正也左氏稱劉康公成肅公會晉侯伐秦成子受脤于社不敬劉子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也【成十三年杜氏曰脤祭社之肉盛以脤器】王使宰孔賜齊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賜伯舅胙齊侯下拜登受【僖公九年】宋成公如楚還入鄭鄭伯將享之問禮於皇武子對曰宋先代之後也於周為客天子有事膰焉孔子曰非祭肉不拜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孟子曰孔子於魯膰肉不至不稅冕而行周禮膳夫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都宗人凡都祭祀致福于國家宗人凡祭祀致福少儀曰為人祭曰致福為巳祭而致膳於君子曰膳祔練曰告凡膳告於君子主人展之以授使者于阼階之南南面再拜稽首送反命主人又再拜稽首其禮太牢則以牛左肩臂臑折九个少牢則以羊左肩七个犆豕則以豕左肩五个玉藻曰膳於君有葷桃茢於大夫去茢於士去葷楊子曰秦用事四帝而天下不匡反致文武昨腥曰脤熟曰膰蜃以盛之也【周禮掌蜃祭祀共蜃器】膰燔以熟之也周禮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以饋食享先王是社稷主腥故謂之脤宗廟主熟故謂之燔春秋傳曰祀有執膰戎有受脤是也兄弟之國親也故兼脤膰以賜之諸侯之國疎也故歸脤而已大宗伯以脤膰親兄弟之國行人歸脤以交諸侯之福是也然天子交福於諸侯而諸侯有致福于天子致福亦謂之致膳【少儀曰為人祭曰致福為巳祭而致膳於君子曰膳祔練曰告】致膳以肩不以膊貴其前也肩以左不以右右以祭也【少儀凡膳告於君子太牢則以牛左肩臂臑折九个少牢則以羊左肩七个犆豖則以豖左肩五个】用葷桃茢祓不祥也【玉藻曰膳於君有葷桃茢於大夫去茢於士去葷】拜送拜反重其禮也【凡膳告於君子主人展以授使者于阼階之南面再拜稽首送反命主人又再拜稽首】受而膳之同其福也春秋書天王使石尚來歸脤穀梁曰石尚欲書春秋請行脤貴復正也考之春秋天子之大夫稱官若字士稱名石尚士也故名之行脤雖正然諸侯非助祭而歸之則祭肉其能均乎何休謂魯不助祭而歸之故譏其說是也玉藻言膳於君大夫士者致福之膳也非致福之膳則無事於桃茢鄭氏以膳為凡美食誤也致福致膳吉禮也祔練之胙則曰吉而已顔淵之喪饋祥肉孔子彈琴而後食此吉肉也

禮書卷八十六

猜你喜欢
  虞书·皋陶谟·佚名
  卷第五·马永卿
  卷一五二·邱濬
  君子不忧不惧·孔子
  双桥随笔卷十·周召
  三家诗源流·范家相
  式微·佚名
  卷十八之上·何楷
  第7章&nbsp;曾子问·戴圣
  生命的歧途·梁漱溟
  卷十八·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与过圣严居士书(三通)·太虚
  国家观在宇宙观上的根据·太虚
  起世经卷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目次·舒梦兰

       一 菩萨蛮李白   二 忆秦娥李白   三 调笑令王建   四 长ˇ思白居易   五 更漏子温庭筠   六 摊破浣溪沙    李【王景】ˇ南唐中主ˇ   七 忆江南       李煜 ˇ南唐后主ˇ   八 捣练

  • 卷一百三十二上·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三十二上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九上 司马光 昔别赠宋复古张景淳 昔别如飞蓬飘荡随所适那知十六载巵酒对今夕渺然思旧游间不容一息百年讵几何会合难屡得复古君子人志行重金锡皎如百链

  • 陵阳集巻四·韩驹

    宋 韩驹 撰近体诗次范元长韵兼简郑有功博士少年饶舌类丰干老似鸣蝉不耐寒无复酒杯同设席几思斋鉢共开单便从此去真差易未有生涯良独难樗散郑公官益冷雪中何以继朝餐次韵耿龙图棱陵书事十月舟藏【一作横】芦荻林客衣

  • 御选明诗卷六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六十五言律诗十一李元昭送周虚岩归吴门返棹嵗将晏离亭酒亦深岛云寒没影江日冻生隂莫惜飘蓬迹应伤折栁心丘中谁共调徒自理鸣琴过吴判官村居残红明逺浦片雨洗平畴户敞従云度阶空任水流醉因花影劝

  • 列传第六十七 四夷·房玄龄

    ○东夷夫余国 马韩 辰韩 肃慎氏 倭人 裨离等十国 ○西戎吐谷浑 焉耆国 龟兹国 大宛国 康居国 大秦国 ○南蛮林邑 扶南 ○北狄 匈奴 夫恢恢乾德,万类之所资始;荡荡坤仪,九区之所均载。考羲轩于往统,肇承天而理

  • 卷之二百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诸葛忠武书引·杨时伟

    按陈寿志所载诸葛氏集二十四篇开府作牧等书具存目录而裴松之注时引亮集云云至苏东坡叶水心乃有不见全书之叹则侯集之亡久矣追惋散轶弥深艳羡近歳娄东王冏伯重辑武侯全书匪特在侯不容少此至于弘济世业劝奨忠孝郁为大观

  • 卷一百八·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八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城安人也【集解

  • 卷三十刑法志四刑法·黄遵宪

    第一编 总 则第一章 法 例凡罪名分为三:一,重罪。二,轻罪。三,违警罪。第一条,以刑轻重定罪轻重,违警罪即其最轻者。法律无正条,虽所为有不合者,不得遽行其罚。第二条,刑法为一国公法,官民所共守,未有正条而遽罚之似为非理,然而旧

  • 提要·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六历代名臣奏议     诏令奏议类二【奏议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历代名臣奏议三百五十卷明永乐十四年杨士奇黄淮等奉勅编自商周迄金元分六十四门名目既繁区分往往失当又如文王周公太公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六 洪武三年九月丙戌朔,皇从兄嫂蒙城王夫人田氏薨。上以夫人早寡,有节行,甚重之。及薨,命中书省致祭,仍命中宫皇太子及亲王各祀以少牢,赠蒙城王妃,护丧还葬临濠。诰曰:“朕惟帝王厚亲亲之道,必推恩

  • 卷二十三·赞宁

    ◎遗身篇第七(正传二十二人附见二人)○唐汾州僧藏传释僧藏者,西河人也。弱龄拔俗,气茂神清,允迪循良,恪居下位。迨沾戒善,密护根尘。见仁祠必礼之,逢硕德则尽礼。苟遇僧俗施拜,乃俯偻而走,如回避令长焉。若当众务也,则同净人,屈己

  • 普陀山为德侨收容所之反对·太虚

    ──七年春在普陀作──丁巳年底,曾传阁议以浙属普陀山为德侨收容所,慈善家、议论家殆无不为之叹息!密迩普陀之浙江人士,以宝石山莫干山等胜地,次第为外人占有。普陀古刹庄严,禅僧蔚萃,春夏之交,善信之众,香花灯烛,沐浴虔诚,为中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三·澄观

    第四大尽分中。文前有四。一依论科。二此五依下论释义。三前二下料拣。四文中下辨经义。二中五义之内义字向上。皆是论文。义字已下即是疏释。然前二离惑智二障。成心慧二解脱。后三利他即是三业。一意二口。虽云意持

  • 洞真太微金虎真符·佚名

    洞真太微金虎真符。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系早期上清派符文。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上清大洞真经》第二十二种著录《上清神虑上符消魔智慧》, 为六朝上清经。本经“太微天帝君金虎真符”一段与《洞真太

  • 吴医汇讲·唐大烈

    《吴医汇讲》系我国最早具有医学刊物性质的著作。清·唐大烈编辑,在清乾隆56年至嘉庆6年(1792至1801年),11年中,共出版11卷,后经汇辑成书。由江浙地区40余位医家供稿,故题名为《吴医汇讲》。本书编辑宗旨强调作者撰文

  • 陈第年谱·金云铭

    金云铭撰,用编年体裁记载陈第生平事迹。陈第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明游击将军,著有《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先生少禀异质,博极群书,倜傥自负,喜谈兵。嘉靖壬午戚继光征倭至连,即与定平倭策。应俞大猷聘以

  •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佚名

    二卷,唐玄奘译。明以十一种殊胜之事故,于十二缘起之。初说无明支。一所缘殊胜,二行相殊胜,三因缘殊胜,四等起殊胜,五转异殊胜,六邪行殊胜,七相状殊胜,八作业殊胜,九障碍殊胜,十随缚殊胜,十一对治殊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