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目次

   一 菩萨蛮李白

   二 忆秦娥李白

   三 调笑令王建

   四 长ˇ思白居易

   五 更漏子温庭筠

   六 摊破浣溪沙    李【王景】ˇ南唐中主ˇ

   七 忆江南       李煜 ˇ南唐后主ˇ

   八 捣练子       李煜 ˇ南唐后主ˇ

   九 ˇ见欢       李煜 ˇ南唐后主ˇ

   十 浪淘沙       李煜 ˇ南唐后主ˇ

   十一 虞美人      李煜 ˇ南唐后主ˇ

   十二 一ˇ珠      李煜 ˇ南唐后主ˇ

   十三 谒金门         冯延巳

   十四 踏莎行         寇准

   十五 贺圣朝         叶清臣

   十六 御街行         范仲淹

   十七 渔家傲         范仲淹

   十八 苏幕遮         范仲淹

   十九 锦缠道         宋祈

   二十 离亭燕         张升

   二一 诉衷情         欧阳修

   二二 阮郎归         欧阳修

   二三 南歌子         欧阳修

   二四 临江仙         欧阳修

   二五 西江月         司马光

   二六 桂枝ˇ         王安石

   二七 天仙子         张先

   二八 昼夜乐         柳永

   二九 雨淋铃         柳永

   三十 卜算子         苏轼

   三一 洞仙歌         苏轼

   三二 蝶恋花         苏轼

   三三 水调歌头       苏轼

   三四 清平乐         黄庭坚

   三五 画堂春         黄庭坚

   三六 蓦山溪         黄庭坚

   三七 忆王孙         秦观

   三八 如梦令         秦观

   三九 桃源忆故人     秦观

   四十 鹊桥仙         秦观

   四一 河传秦观

   四二 满庭芳         秦观

   四三 清玉案         贺铸

   四四 薄幸贺铸

   四五 惜分飞         毛滂

   四六 河满子         孙洙

   四七 烛影摇红       王诜

   四八 减字木兰花     王安国

   四九 千秋岁         谢逸

   五十 琐窗寒         周邦彦

   五一 解语花         周邦彦

   五二 过秦楼         周邦彦

   五三 昭君怨         万俟雅言

   五四 感皇恩         赵企

   五五 好事近         蒋子云

   五六 贺新郎         李玉

   五七 潇ˇ夜雨       赵长卿

   五八 祝英台近       辛弃疾

   五九 南浦程垓

   六十 齐天乐         姜夔

   六一 沁园春         陆游

   六二 醉太平         刘过

   六三 喜迁莺         吴礼之

   六四 双双燕         史达祖

   六五 换巢鸾凤       史达祖

   六六 瑞鹤仙         史达祖

   六七 风入松         吴文英

   六八 一ˇ梅         蒋捷

   六九 永遇乐         蒋捷

   七十 瑶台聚八仙     张炎

   七一 水龙吟         张炎

   七二 绮罗ˇ         张炎

   七三 疏影张炎

   七四 采桑子         朱藻

   七五 荆州亭         吴城小龙女

   七六 醉花阴         李清照

   七七 凤凰台上忆吹箫 李清照

   七八 声声慢         李清照

   七九 南ˇ子         孙道绚

   八十 生查子         朱淑真

   八一 鹧鸪天         聂胜琼

   八二 人月圆         吴激

   八三 望海潮         折元礼

   八四 玉漏迟         元好问

   八五 点绛唇         曾允元

   八六 满江红         萨都拉

   八七 念奴娇         萨都拉

   八八 陌上花         张ˇ

   八九 东风第一枝     张ˇ

   九十 摸鱼儿         张ˇ

   九一 多丽张ˇ

   九二 夺锦标         张【林下土】

   九三 眼儿媚         刘基

   九四 误佳期         汪懋ˇ

   九五 柳梢青         朱彝尊

   九六 解佩令         朱彝尊

   九七 暗ˇ朱彝尊

   九八 庆春泽         朱彝尊

   九九 春风ˇ娜       朱彝尊

   一百 翠楼吟         黄之ˇ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七十五·彭定求
  卷七百二十七·彭定求
  李光·唐圭璋
  ●萱园诗话(原名随笔 卷)·蒋箸超
  卷五·皎然
  龚鼎孳诗集一·龚鼎孳
  《词综》(发凡)·朱彝尊
  陈刚中诗集卷一·陈孚
  哈代八十六岁诞日自述(译诗)·徐志摩
  卷一百九十九·陈思
  卷一·吴雯
  具茨集钞·吴之振
  卷十二·高棅
  卷六百九十三·佚名
  卷二十三·陈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六十九·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 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三 王九思 白头吟 种花不盈藩种槿常满园结发为夫妇中道相弃捐今为陌路尘昔为比翼鸟鸟飞东西去芳华不自保盈盈白玉

  • 卷一百二·毕沅

      ◎宋纪一百二 ∷起著壅涒滩六月,尽十二月,凡七月。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建炎二年金天会六年   六月,己未,诏:“右文殿修撰胡安国已除给事中指挥,更不施行。”   初,安国数上疏乞祠,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十六·佚名

    嘉靖二十九年十月辛酉朔时享 太庙命驸马都尉邬景和代 钦天监进明年大统历颁赐群臣 诏改京营提督官名曰总督京营戎政铸戎政之印给咸宁侯仇鸾赞理文臣曰协理戎政不给关防○壬戌 孝洁皇后忌辰遣定国公徐延德祭 陵寝 免两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二·杨士奇

    宣德三年闰四月壬午朔命少师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尚书胡濙为正副使持节册南城兵马指挥吴昇女为越王瞻墉妃赐皇妹嘉兴公主册命行在礼科给事中井田子源为驸马都尉赐之诰命○以平松潘番蛮功升都督同知陈怀为右军都督府右都督

  • 卷之三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三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三百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二百四·佚名

    光绪十一年。乙酉。二月。丙戌。谕内阁、本年轮应查阅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四省营务之期。福建即派杨昌浚、浙江即派刘秉璋、广东即派张之洞、广西即派李秉衡、逐一查阅。认真<闲>校。如有训练不精。军实不齐者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纪昀

    列传宋 【四十五】○宋四十五邵亢【必】 冯京钱惟演【易 彦远明逸 景谌 勰即】邵亢冯京钱惟演△邵亢邵亢字兴宗丹阳人幼聪发过人方十岁日诵书五千言赋诗豪纵范仲淹举亢茂才异等时布衣被召者十四人试崇政殿独亢策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纪昀

    礼畧吉礼○吉礼三宗庙时享祫禘功臣配享七祀上陵△宗庙唐宝应二年 【时代宗嗣位尚未敢元】 祧献祖懿祖祔玄宗肃宗 【开元创立九室此仍其制以太祖代祖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 宗玄宗肃宗为九室也】 自是之后常为九室德宗时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纪昀

    天文略 【五】仪象○仪象虞书舜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先儒因星官在书北斗第二星名璇第三星名玑第五星名玉衡即以为北斗七星马季长创谓玑衡为浑天 仪郑玄亦云其转运者为玑其持正者为衡皆以玉为之七政者日月五星也以玑衡视其

  • 商书·微子·佚名

    殷既错天命,微子作诰父师、小师。微子若曰:「父师、少师!殷其弗或乱正四方。我祖厎遂陈于上,我用沈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殷罔不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凡有辜罪,乃罔恒获,小民方兴,相为敌仇。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

  • 读四书丛説卷三·许谦

    元 许谦 撰读孟子丛説上梁惠王上首章周烈王五年魏武侯卒公子防立其子元年则烈王六年也通鉴周显王三十五年当防之三十七年防与齐威王防于徐州以相王考异谓为后元年大事记显王十六年当防之十八年魏拔赵邯郸服十二诸侯

  • 五阴分别现止章第四·佚名

    所然持甘露种浇五盛阴。为五阴薪从慧明卻坏恶火。从三界礼我施礼。为持甘露灭三毒者,从五阴钻所生随应。持智慧意灭恶火意。三界中尊敬者,我亦尊敬意叉手。自从慧智力慧者自得。如自得知佛便教弟子所说应行。听说从是意

  • 茶道·佚名

    一休禅师的弟子珠光一向有打盹的习惯,致使在公共场合里常常失态,为此他非常苦恼,便前去请教医生,医生劝珠光应多喝茶;珠光听从医生的指示,而后果真不再打盹了。因此,他逐渐喜欢喝茶,且认为喝茶时也应具备礼节,于

  • 一字佛顶轮王经 第四卷·佚名

    一字佛顶轮王经 第四卷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留志译大法坛品第八尔时世尊诰金刚密迹主菩萨言。汝当谛听。我为利益一切有情。略说一字顶轮王大秘密曼拏攞。此曼拏攞。于出世世间。为最为上。如于如来三十二大人相

  • 皇华纪闻·王士祯

    志人小说集,作者王士祯。书前有韩菼和作者侄王源序。韩菼序称此书为康熙二十三年作者奉命祭告南海,沿途见闻所作。王源序作于康熙二十九年,可知此书写作于康熙二十三年以后,书成于康熙二十九年之前。本书韩菼序、 《

  •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李通玄

    简称《华严经决疑论》、《决疑论》。佛教著述。唐李通玄撰。四卷。据序称,李通玄撰《新华严经论》四十卷后,“犹虑时俗机浅”,故又作此书及《华严经大意》、《释华严经十明论》。认为《华严经》是“一乘圆教佛果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