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忧不惧
【原文】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出何惧?”
【译文】
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
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内心反省不感到愧疚,那又忧愁什么恐惧什么呢?”
【读解】
根据叔本华的生命哲学思想,人生都是在忧愁和烦恼中度过的,所谓“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怎能没有忧愁,没有恐惧呢?
大概孔子也是深有体会罢,所以他才提出“君子不忧不惧”的说法。能修材怀忧不惧的程度,那就可以算得上是君子了。而不到君子程度的人都是有忧有惧,在烦恼与恐惧中度过一生的。
可司马牛一听,感觉却和我们不太一样,他觉得仅仅是不忧愁不恐惧,这不是太简单了吗?你看那饭店酒馆里猜拳行令,吃五喝六的人,不都是不忧愁不恐惧吗?难道他们都是君子吗?孔子知道司马牛没有弄清楚,所以进一步告诉他说:“不忧愁不恐惧是指自己问心无愧,心地光明安详,这可是不大容易做到的啊!”
原来如此。
所谓“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君子的不忧不惧是因为内心光明磊落,而不是单纯地忧柴米油盐,怕抢匪上门。这也就是孔子在另一个地方所说的“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宪问》)吧!
仁者勇者风范,当然是君子了。
猜你喜欢 卷八 太甲下第七·孔颖达 错法第九·商鞅 卷一百四 朱子一·黎靖德 近思録集注卷二·江永 卷六十二·陈祥道 卷十六·陈士元 目录·程端学 卷一百二十三·山井鼎 卷十六 觐礼第十·李如圭 卷十二·朱熹 卷六·方苞 卷五·季本 卷八·佚名 大雲初分增长健度第三十七之馀·佚名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