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生命的歧途

昨日阅某生日记云:“人生有三件事,革命、文学与醇酒妇人,三者得一,亦算值得;三者苟能兼而有之,则人生之愿足矣。”又云:“古人言人生有三不朽:立功、立言、立德;立德乃因以前中国无敌国外患,大家闲散,才来讲这鸟事!”这话在从前的人听到,会要生气;如何会将立德看为鸟事?在我们则可以原谅他,而加以分析,指出他的错误。

古人之立功立言立德,只许在其人一生之后由别人来说;不是一个人打算自己将要去立功或立言或立德。如自己考虑要去立功,功定不成;考虑要去立言,言亦必不能立;考虑要去立德,则更成为虚伪。凡有意要去立功、立言、立德,都是不行的。某生把立德看成这样,那当然只是个装模作样而已;所以他加以藐视而生反感,谓之鸟事。于此我要告诉大家一句话,人生是靠趣味的。对于什么事情无亲切意思,无深厚兴趣,则这件事一定干不下去。如我从事乡村运动,若没有亲切的意思与深厚的兴趣,而只想着要立德、立功,那简直是笑话,而且一定干不下去。立功之人,在他自己不知是立功,到末了由人家看他是立功而已。如有人误解立功立言立德之说,而自己先打算要去立功立言立德,这是被古人所骗;非古人骗他,而是他自己骗了自己。再如我现在不续娶,虽非以此为乐,亦是甘心情愿;倘若要立德而不续娶,那等于由立德而出卖了自己。这最不成功,亦最冤枉不过。

其次再说革命文学与醇酒妇人。这话亦只是说说而已;说这话的人,于此三事都不会成功。把革命排列在文学酒色之间,这种革命哪得成功?

或算不得什么革命。说这话的人,在革命上实亦不够格。文学亦是如此。

只有超过文学能产生文学;有意乎文学,其为文学反倒有限。因他没有真的人生,对人生的酸甜苦辣无深刻体会,所以不会产生文学;即有文学,亦难产生极有价值的伟大作品。说这话的人仿佛有一点文人的味道,同时也可以看出其内部力量并不大,所写的也恐怕只是一点颓废的文字而抓不着什么人生的或社会的意义。至于醇酒妇人,说这话的人亦不会成功。一个人如果打算我将这一生沉湎于酒色里罢,他勉强去求未必得到。即得到,那意思也很薄了。趣味怕有意追求,追求则趣味没有了。醇酒妇人只是一种豪举,在这豪举上亦可让人拍拍掌而已。但这要豪性人碰到机会才有此豪举,非求可得。如有人说醇酒妇人多么好,痛快地乐一下吧!其结果可以告诉他:“你一定失望,一定会感觉得索然无味,一定会厌恶弃绝。”就因为原系豪人之豪举,不能模仿,不能追求;一追求,什么都完了!所以说:说这话的人亦只说说而已,在他都不会成功。

在某生因对立德误解,由此而生反感,我们从他这反感上看去时,可以看出传统观念在他身上很少;从社会方面来的压迫,在他身上有力量来表示不服。本来在这时代因袭势力已经衰退,对个人已无多大压迫,青年人之反抗亦非难事。但究竟于此还可以看出有点力量,还可以看出高强的不平凡的心理。这是可取的一点。至于对革命文学醇酒妇人的想望,此系从其不健全心理发生的。他大概是感情不舒快,而要求舒快,不觉流露出来。除此之外没有旁的。这完全属于一时感情作用,产生不出什么结果。

所谓健全心理,是沉着有力的、统一的,不单有感情,而且有理智,有意志。由此健全心理发出来的念头,才有力量,才是自由的、统一的。若只从片面感情求舒快,其本身方陷于问题中而无法超脱,这不是自由的,这是生命的歧途;值不得我们的同情的。

猜你喜欢
  卷十·杨士勋
  商虫篇第四十九·王充
  卷之十五 兵略训·高诱
  卷三十七·湛若水
  卷十八·李廉
  经礼补逸卷九·汪克宽
  戒子益恩书原文·郑玄
  卷十·吴澄
  卷一·傅逊
  卷九·陈深
  降生品第五·佚名
  中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御制建中靖国续灯录序[宋刻]·惟白
  起世经卷第五·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七出 芳殒·孟称舜

    【海棠春】〔贴扶病旦上〕病魂灵飞去多回次,博不得一声疼惜,泪点血成殷。哭向空房死。非缘多病怯秋寒,只为伤情泪滴潺。人欲求生生不得,我今求死死偏难。〔贴〕小姐是何意儿?老爷只望小姐病起,完成亲事,小姐怎生只说个要死?〔

  • 卷七百七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七十董初【诗一首】昭君怨新年犹尚小那堪远聘秦裾衫沾马汗眉黛染胡尘举眼无相识路逢皆异人唯有梅将李犹带故乡春【一作董思恭诗】贺朝清【诗二首】南山【一作贺朝诗】湖北雨初晴湖南山尽

  • 奢纵第二十五·吴兢

    贞观十一年,侍御史马周上疏陈时政曰:臣历睹前代,自夏、殷、周及汉氏之有天下,传祚相继,多者八百余年,少者犹四五百年,皆为积德累业,恩结于人心。岂无僻王?赖前哲以免尔!自魏、晋以还,降及周、隋,多者不过五六十年,少者才二三十年而

  • 卷五·连横

    疆域志光绪十一年秋七月初八日,钦差大臣左宗棠奏请台湾建省。旨下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六部、九卿会同各省督抚议奏。九月初五日,军机大臣醇亲王奕譞等奏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诏曰可。十二年春三月,又诏曰:『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六·佚名

    弘治三年十二月戊申朔 上视牲于南郊○彗星入室宿○庚戌总督漕运都御史张玮言徐州小黄河旧在州城西北上通沁水下接漕渠宋熙宁间河决为患守臣苏轼堤以巨石镇以黄楼自是水不为患近年黄河复决改流城北其势汹涌坏两岸军民

  • 卷之一百七十五·佚名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八月甲申朔先是、上命员外二郎保赍敕往谕青海诸台吉。至是、二郎保奏言、臣至青海之察罕托罗海地方、以部发印文、示达赖喇嘛所遣管理青海事善巴陵堪布。又告以击败噶尔丹之事。堪布言此事大

  • 一二三○ 浙江巡抚琅玕奏请饬盐道确估商人已装各书工本费用令陆费墀交纳片·佚名

    一二三○ 浙江巡抚琅玕奏请饬盐道确估商人已装各书工本费用令陆费墀交纳片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十二日臣觉罗琅玕蜷奏:查四库全书前已领回二千余本,遵照全书处发来分架图及做成书匣并绸面颜色、面签各项式样,饬令该商人等设

  • 二七八 大学士舒赫德奏将三宝解到书籍版片分别处理折·佚名

    二七八 大学士舒赫德奏将三宝解到书籍版片分别处理折乾隆四十年八月初一日*臣舒赫德谨奏:本月二十八日,接准浙江巡抚三宝咨称,续经查出违碍书籍共一百五十九部,书版一千二百二十九块,解送军机处,又续获可采之书一十四种,解

  • 乾符·周绍良

    №乾符001【盖】唐故夫人王氏墓志铭【志文】故太原郡夫人王氏墓志铭并序  中散大夫守处州长史兼侍御史上柱国王陟撰将仕郎守内侍省内府局令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王廷赞书皇唐凤翔监军使特进守左领军卫上

  • 卷第十二·太安万侣

    日本書紀卷第十二 去來穗別天皇 履中天皇 瑞齒別天皇 反正天皇去來穗別天皇。大鷦鷯天皇太子也。〈去來。此云伊弉。〉母曰磐之媛命。葛城襲津彦女也。★大鷦鷯天皇卅一年(癸卯三四三)春正月。立爲皇太子。〈時年十

  • 尚书稗疏卷三·王夫之

    岳州王夫之撰商书汤诰商 亳 自契至汤号商而八迁都亳其名实淆乱注不能有画一之説乃所谓商者有二一曰商今陜西之商州舜封契之地也故诗曰帝立子生商而郑康成云商在太华之阳是已一曰商邱则今为县归徳府尧迁阏伯于此

  • 卷三十三·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三十三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仪礼仪礼注疏序幸以去瑕取玖【去毛本误】士冠礼第一○主人冠朝服则是仕于天子诸侯之士朝服皮弁素积【天子诸侯四字误倒从释文挍】疏及下记诸侯有冠礼云云【

  • 卷二十·聂崇义

    钦定四库全书三礼图集注卷二十宋 聂崇义 撰旧图十卷形制阙漏文字省略名数法式上下差违既无所从难以取象盖久传俗不知所自也臣崇义先于显德三年冬奉命差定郊庙器玉因敢删改其或名数虽殊制度不别则存其名而略其制者瑚

  • 楞 严 大 意·太虚

    ──二十四年七月在嘉兴楞严寺讲──一 佛法与人生意欲  二 佛法与宇宙变现  三 楞严之行门与禅密问题  四 楞严之果位与顿渐问题  五 楞严之除障  六 楞严之辨惑‘楞严’是经名,今由楞严寺发起讲经,故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澄观

    (已下入第三经)自下第二有八段。明八部四王众。初四段皆初一是天义如前释。今初乾闼婆王长行十法。初一即东方天王。谓摄受折伏逆顺多端。善巧应机故名自在。二普见等者。谓令众生见佛一切功德严。佛一毛而为利益。一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二(之二)·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三破因缘自然疑二。一破自然二。一伸难三。一外计同真难。阿难白佛言。世尊。诚如法王所说。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灭 觉之缘由行相也。周遍无生即是其缘。与先梵志娑毗迦罗所谈冥谛。及投灰

  • 迪功集·徐祯卿

    诗文集。明徐祯卿撰。六卷,其集版别较多,但本集系作者自定,所以精华尽在,流传较广。卷首有李梦阳序、顾璘序。卷一至卷四为诗,卷五、卷六为文。卷末一般附刊《谈艺录》一卷。祯卿字昌毂,一字昌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服食日月皇华诀·佚名

    经名:洞真太上八素真经服食日月皇华诀。撰人不详,约出朴东晋。原为《洞真太上八素真经诀》之一,后分出单行。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上清大洞真经目》著录为《上清八素真经服日月皇华》。《云 笈七签》卷9